(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淮南军垂头丧气地退兵了,司马师也没有派兵追击,只是冷冷地笑着,目送淮南军逃回了寿春城。
穷寇莫追,司马师是不会给淮南军任何反击的机会的,更何况,司马军想要跨越这道壕沟的话,也并非是易事。
反正被围的淮南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消灭他们是迟早的事,司马师倒也不争这一时。
司马师严格地按照司马懿的策略来进行战斗,而王飞枭和王金虎则是禀承王凌的意志而行事,在这场隔空较量之中,显然司马懿是技高一筹,死死地压了王凌一头。
突围不成,让王凌是身陷死局之中,现在留给王凌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再没别的办法的话,只能是坐以待毙。
此次突围作战,王凌担任的殿后的角色,按照原先的计划布署,等王飞枭和王金虎打通突围之路后,王凌将会率领着后队人马离开寿春城。
可王凌终究没有等到王飞枭和王金虎突围成功的消息,他自然也就没有能够离开寿春城。
王飞枭和王金虎率着残兵败将逃回城之后,立刻去见王凌。
此刻王凌已经接到了禀报,突围失败了,他并没有斥责两个儿子,因为他很清楚,突围之战将会是一场最为艰巨的战斗,狡黠如狐的司马懿肯耐着性子耗费一年半的时间来围困寿春,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从容地完成突围。
从这个方面来想,其实对于这次的突围失败,王凌还是有着心理准备的,但看着两个儿子灰头土脸血迹斑斑地回来,王凌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
难道说,他们王家的气运,就真得止步于寿春城了吗?
王飞枭当然是不甘心的,他向王凌表示这次的突围失败,主要的原因是情报失误导致的,事先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所以没有能够突破司马军的防线。
这次撤军回来之后,王飞枭准备再次筹措兵马,根据新出现的状况,适当的调整突围的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再度发起突围之战。
因为谁都很清楚,以目前寿春城的粮草状况,真得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了,如果淮南军不能尽快地完成突围,一旦等到粮食全部耗尽,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分崩离析绝死无疑。
虽然说这次的突围失败了,但王飞枭认为这学费并没有白交,最起码他摸清楚了司马军的防线布署,那么在接下来的突围之战中,他就可以切实地重新进行安排和布署,至少是不会再犯今天的错误了。
王凌却是神色严肃,他可没有王飞枭那么乐观,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王凌自然是最为清楚的,他第一次没有给你机会,第二次就更不会给,王飞枭虽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已经摸清了司马军的套路,但是司马懿诡计百出,淮南军这边将会进行调整,可你又焉能知晓司马懿那边的防线就会一成不变吗?
不过王凌不忍心打击王飞枭的自信心,如今淮南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王凌能倚重的心腹之人,恐怕也只有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了。
尽管在突围一事上,王凌清楚,以司马懿的手段,是绝对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的了,第一次不成功,接下来再想成功,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淮南军除了突围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王凌如果不是自己年事已高,骑不得马也抬不起刀,否则王凌必当是身先士卒,自己率军冲在最前面。
可现在他不服老也不行了,冲锋陷阵的事只能是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去做了,尽管希望渺茫,但终归是比没有希望要强点。
突围的失败,让淮南军的士气跌落到了冰点,比之突围前,军心更加的散乱了,此次突围,淮南军损失了不少的人,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中,那些原本就抱了投降心思的士兵更是开了小差,没有跟随大军回城,而是主动地脱离了军队,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司马军投降去了。
由于王飞枭和王金虎军纪严格,许多试图逃跑的士兵都被他们给捉了回来,并处以极刑。
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也确实是震慑了不少试图想要出城投降的人,让他们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来开玩笑。
但此次突围失败,在撤离的过程中, 王飞枭也无法再去顾忌那些投降者了,他们成群结队的脱离了淮南军的队伍,主动地向司马军投降,再要不用担心王飞枭会把他们捉回去正法了。
所以这次淮南损失惨重的,不仅仅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大量逃亡的人,以致于这次的减员十分严重,淮南军几乎丧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军队。
兵力的巨大亏损让王飞枭接下来准备再次突围变得捉襟见肘起来,没有充足的兵力来做保证,想要突破司马军的防线,困难重重。
首先为了突破司马军的壕沟防线,至少得准备数量充足的沙袋,用来填平司马军的战壕。这次吃亏就吃亏在没有淮备数量足够的沙袋,攻破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之后,王飞枭自以为一马平川了,但事实上司马军的防线比他想像之中还要坚固的多,数量上也绝不止是一道两道,要准备沙袋,就必须是多多益善,决不能出现打到后头,就连填平敌人战壕的沙袋都没有了。
其次,必须要解决淮南军士气的问题,第一次突围失败之后,淮南军的士气变得低迷了许多,如果以这种状态前去进攻的话,是很难再打出第一次突围时的气势的。
王飞枭不准备将第二次突围往后推了,他准备趁热打铁,以最短的时间做好进攻的准备,在两天之后,就将再一次投入进攻。
但是天公不作美,到了第三天,是突降大雨,恶劣的天气让王飞枭不得不暂停了行动,只能等到雨停之后再次出击了。
可这雨似乎专门和王飞枭做对,一连数日,雨势滂沱,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穷寇莫追,司马师是不会给淮南军任何反击的机会的,更何况,司马军想要跨越这道壕沟的话,也并非是易事。
反正被围的淮南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消灭他们是迟早的事,司马师倒也不争这一时。
司马师严格地按照司马懿的策略来进行战斗,而王飞枭和王金虎则是禀承王凌的意志而行事,在这场隔空较量之中,显然司马懿是技高一筹,死死地压了王凌一头。
突围不成,让王凌是身陷死局之中,现在留给王凌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再没别的办法的话,只能是坐以待毙。
此次突围作战,王凌担任的殿后的角色,按照原先的计划布署,等王飞枭和王金虎打通突围之路后,王凌将会率领着后队人马离开寿春城。
可王凌终究没有等到王飞枭和王金虎突围成功的消息,他自然也就没有能够离开寿春城。
王飞枭和王金虎率着残兵败将逃回城之后,立刻去见王凌。
此刻王凌已经接到了禀报,突围失败了,他并没有斥责两个儿子,因为他很清楚,突围之战将会是一场最为艰巨的战斗,狡黠如狐的司马懿肯耐着性子耗费一年半的时间来围困寿春,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从容地完成突围。
从这个方面来想,其实对于这次的突围失败,王凌还是有着心理准备的,但看着两个儿子灰头土脸血迹斑斑地回来,王凌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
难道说,他们王家的气运,就真得止步于寿春城了吗?
王飞枭当然是不甘心的,他向王凌表示这次的突围失败,主要的原因是情报失误导致的,事先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所以没有能够突破司马军的防线。
这次撤军回来之后,王飞枭准备再次筹措兵马,根据新出现的状况,适当的调整突围的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再度发起突围之战。
因为谁都很清楚,以目前寿春城的粮草状况,真得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了,如果淮南军不能尽快地完成突围,一旦等到粮食全部耗尽,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分崩离析绝死无疑。
虽然说这次的突围失败了,但王飞枭认为这学费并没有白交,最起码他摸清楚了司马军的防线布署,那么在接下来的突围之战中,他就可以切实地重新进行安排和布署,至少是不会再犯今天的错误了。
王凌却是神色严肃,他可没有王飞枭那么乐观,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王凌自然是最为清楚的,他第一次没有给你机会,第二次就更不会给,王飞枭虽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已经摸清了司马军的套路,但是司马懿诡计百出,淮南军这边将会进行调整,可你又焉能知晓司马懿那边的防线就会一成不变吗?
不过王凌不忍心打击王飞枭的自信心,如今淮南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王凌能倚重的心腹之人,恐怕也只有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了。
尽管在突围一事上,王凌清楚,以司马懿的手段,是绝对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的了,第一次不成功,接下来再想成功,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淮南军除了突围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王凌如果不是自己年事已高,骑不得马也抬不起刀,否则王凌必当是身先士卒,自己率军冲在最前面。
可现在他不服老也不行了,冲锋陷阵的事只能是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去做了,尽管希望渺茫,但终归是比没有希望要强点。
突围的失败,让淮南军的士气跌落到了冰点,比之突围前,军心更加的散乱了,此次突围,淮南军损失了不少的人,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中,那些原本就抱了投降心思的士兵更是开了小差,没有跟随大军回城,而是主动地脱离了军队,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司马军投降去了。
由于王飞枭和王金虎军纪严格,许多试图逃跑的士兵都被他们给捉了回来,并处以极刑。
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也确实是震慑了不少试图想要出城投降的人,让他们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来开玩笑。
但此次突围失败,在撤离的过程中, 王飞枭也无法再去顾忌那些投降者了,他们成群结队的脱离了淮南军的队伍,主动地向司马军投降,再要不用担心王飞枭会把他们捉回去正法了。
所以这次淮南损失惨重的,不仅仅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大量逃亡的人,以致于这次的减员十分严重,淮南军几乎丧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军队。
兵力的巨大亏损让王飞枭接下来准备再次突围变得捉襟见肘起来,没有充足的兵力来做保证,想要突破司马军的防线,困难重重。
首先为了突破司马军的壕沟防线,至少得准备数量充足的沙袋,用来填平司马军的战壕。这次吃亏就吃亏在没有淮备数量足够的沙袋,攻破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之后,王飞枭自以为一马平川了,但事实上司马军的防线比他想像之中还要坚固的多,数量上也绝不止是一道两道,要准备沙袋,就必须是多多益善,决不能出现打到后头,就连填平敌人战壕的沙袋都没有了。
其次,必须要解决淮南军士气的问题,第一次突围失败之后,淮南军的士气变得低迷了许多,如果以这种状态前去进攻的话,是很难再打出第一次突围时的气势的。
王飞枭不准备将第二次突围往后推了,他准备趁热打铁,以最短的时间做好进攻的准备,在两天之后,就将再一次投入进攻。
但是天公不作美,到了第三天,是突降大雨,恶劣的天气让王飞枭不得不暂停了行动,只能等到雨停之后再次出击了。
可这雨似乎专门和王飞枭做对,一连数日,雨势滂沱,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