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排众议任郑国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东池青萍落3.4力排众议任郑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翌日,太阳方才露出边角,咸阳宫已经忙碌起来。朝堂上,因为一个韩国寒士的到来,增添了几分生气。

    郑国很是自信,站在大殿中央,面对权臣贵族,也面不改色。他对秦国的水工一职志在必得,在麻布上绘制的水利制图正在百官中间传阅。

    “你这韩国水工,治理荥泽水患,整修鸿沟之渠,在韩国的仕途也算顺利,怎么想起来我秦国建立功业?”一个大臣很是不信任他。

    “秦国论功行赏,天下寒士,哪一个不想着效命秦王?”郑国不卑不亢,很是沉稳,“我在韩国无权无势,虽然有功,却也不被重用,只能做一辈子的水工,而在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能成为蜀郡太守,巴蜀从此成为秦国粮仓,而此渠建成,既可为秦国解决关中大旱,也可以为大王建立不万世之功,我自然也会封官拜爵!”

    “小小寒士,竟如此自信?”吕不韦看着郑国,一副油嘴滑舌,不知是否有真材实料。

    “丞相大人见笑了,莫笑少年志,没有些许本事,自不敢毛遂自荐。我已经勘察过关中地形与河流布局,此渠建成,我保关中成为天下粮仓!”郑国不是自夸,但也有王婆卖瓜之嫌。

    “先不说郑国在韩国治水已经小有成就,看着山川绘制,到像那么一回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水往低处流,确实可行,如此疏通,的确可以改变关中的旱地。”赵政看着麻布上绘制的繁琐的河渠分布,若有所思。

    “既然敢应了我秦国的招贤令,必然是有些胆识和才干,如此打动河川,大改地貌也不是小事,请先生去驿馆歇息,等我等廷议,再做回复!”华阳太后端庄的笑着,却也看不出什么情感。

    “太后可要慎重抉择,修渠可富国建业,修余不修,太后与大王的一念之间!”郑国也没有赖着,行过礼,便退下了。

    “我王以为如何?”华阳太后象征性的问赵政道。

    “祖太后既然已经有了决议,还送走了人家,何必再次画蛇添足,多此一问?”赵政很是讨厌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姐姐,我也觉得方才那个水工可信,毕竟在韩国便治水有功,如今来我秦国想要建立功业也不是不可以!”夏太后帮着自己的孙儿。

    “祖太后,万万不可!渠可以修,只是这郑国底细不明,如今列国关系诡谲,保不齐他是韩国派来的间谍。就算是再无修渠之人,也可以照着这图纸,找他人修缮!”昌平君行礼,意图打消夏太后的念头。

    “叔公这是哪里的话,如此小人行径,剽窃他人成果,建立自己万世之功,岂是我泱泱大国所为?”赵政很是生气。“叔公如此对待他国士人,不怕列国心寒么?”

    “你叔公也是为大秦的安危找想!”华阳太后帮着昌平君,郑国来秦的确有蹊跷,刚颁布了招贤令,郑国便带着缜密的图纸来到秦国,怎能不让人怀疑?“三晋向来交往密切,如今赵魏皆为我大秦蚕食的对象,他韩国难免不会为了自保,借着郑国,窃取我大秦机密,空耗我大秦国力!”

    “如果这么说,昌平君还是楚王的亲子,那岂不是也有楚国间谍的嫌疑?”赵政很是不服气,虽然正襟危坐,但也不甘示弱。

    “大王,你叔公是先王钦点的辅国之臣,是大秦的肱骨之才,不得这么说你叔公!”赵姬很是担心自己孩儿的安危,如今还不能与高泉宫那边发生争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母后!”赵政气不过,双手紧紧的抓住蔽膝。

    “大王也是急于建功,祖太后莫要见谅!”赵姬笑了笑,看着华阳。

    “无妨,廷议上文武百官,意见各不相同,有争执在所难免!”华阳太后皮笑肉不笑,依旧直视前方。

    “微臣倒觉得,修建水渠,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然大王支持,倒不妨给郑国一个机会,列国邦交,鱼龙混杂,总会混上几个奸细,我秦国不依旧蒸蒸日上?就算郑国是奸细,放在明面上,可比看不见的奸细让人放心多了!”吕不韦帮着赵政,赵政很是感激。

    “若是一般的工程还好,这可水渠包含了我大秦半数的疆土!右相是生意人,必然会计算账本。可有想过,如此浩大的工程,前所未有,更改河道,凿山辟渠,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我大秦的财力可否支撑?如若那郑国是奸细,或者欺世盗名,空耗这我大秦的财力和物力,可还有资本傲视东方六国?”华阳太后的担心也不是没有根据。

    “没有投资,哪有回报?关中若继续大旱,修建水渠,既可以解决干旱,也可以征集民夫,以工代赈,百姓建渠者皆有工钱,必定有大批百姓自愿修渠。若再无他法,大旱依旧会拖慢我秦国的脚步,百姓无粮,食不果腹,内乱民怨依旧会拖垮我秦国。”吕不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既然右丞相如此担保,他郑国也不是不可以任用。”昌平君突然改了风向,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好!既然左右丞相协商一致,还请祖母成全!”赵政很是开心,当即拟诏,洋洋洒洒,挥毫之处,便是一篇满抒鸿鹄之志的诏书,这是他为王以来的第一条诏命,也是他将大秦变得更强的第一步。盖上自己的玉玺,双手将诏命奉在华阳太后面前:“请祖太后盖印!”

    “请祖太后盖印!”诸位大臣一同行礼,请求华阳太后盖印。

    “好!好!”华阳太后气歪了嘴,盖上了自己的印玺“若他日这郑国有变,休怪孤没有提醒!”

    “政替秦国,替百姓谢祖母成全!政,必谨记祖母教诲,谨慎对待郑国!”赵政握着诏书,很是激动,感谢华阳祖太后的成全。

    退朝之后,华阳将昌平君叫道高泉宫问道:“你明知道那郑国来路蹊跷,为何还支持大王胡来?”

    “祖太后莫气,如今大旱,的确是燃眉之急!如果那郑国能修好水渠灌溉,的确可以让关中比巴蜀更加富饶。”昌平君不急不缓,回答道。

    “纵然有燃眉之急,也不能饮鸩止渴!”华阳太后很是着急。

    “一个间谍,只要没有重权,便翻不起什么风浪,水工而已,接触不到什么机密,也左右不了秦剑的指向,修水利油水多,他郑国顶多是只老鼠,偷食些财务罢了。”昌平君说着,也分析着其中利害,“如今大王支持郑国,只是年少气盛,总被人管束着,的确会急,若不应了他的想法,只会增加祖太后与大王的嫌隙,更加疏远你我而依靠吕不韦。况且不吃亏,他哪里懂得君无戏言。”

    “好,就让他操心着水利,至少出了岔子还好弥补,总好过在其他军政大事上犯浑,更加难以弥补。”华阳太后皱着眉头,却也决定让她的孙儿,练一练锋芒。

    甘泉宫里,夏祖太后和赵姬弹冠相庆。

    “政儿真是越发强硬!比我想象中还像个君王!”夏祖太后很是开心。

    “可不是嘛!吕相在一旁帮衬,没看见高泉宫那位,脸都气绿了!”赵姬拂袖,笑得开心,也很自豪。看来,吕不韦自己一定要拉拢才是!这样政儿在朝堂上才有了话语权!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东池青萍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东池青萍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东池青萍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池青萍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