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世家名族的概念,比起宗族豪强简单多了。
相比于宗族豪强依靠田地和人丁为基础积累实力,世家名族往往是因为家族出了显赫的人物,具有相当的权势或者名望,从而获得田地和人丁。
就好比江东孙氏,以前家业是很小的,家族拥有的钱粮土地不过相当于县级的中等豪强。开始做官的时候,孙坚不过是本县的一个无品无秩的不入流小吏。不过起点的高低并不影响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腾飞。在少年的时候,孙坚便因为击退海盗扬名本郡,于是开始升职,不过这个时候仍是做代理的职务。
每一个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起义便层出不穷。事实上在黄巾之乱之前,东汉朝廷已经爆发了相当多的暴动起义。不过规模和影响力都不过局限郡县一级而已。江东也有民乱,于是孙坚的机会又来了。趁着江东“匪患”严重,孙坚趁机招拢兵马,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勇略打出了更大的名气。
在平定江东“匪患”中大放异彩的孙坚之后开始正式任职。但此时,孙坚担任的不过仍是县丞这等低末官职。在这个已经十分讲究背景出身的东汉末年,我们在这里便可以清楚看到,孙坚的家族并不是真的江东豪族,不过是一般的豪强而已。
真正让孙坚的江东猛虎之名扬名天下的还是规模无比宏大,影响无比深远的黄巾起义!
毫无疑问,黄巾之乱成就了无数的乱世豪雄,诸如董卓、袁绍、曹操、刘备、陶谦、袁术、刘表等等,可以说后来三国舞台的诸多主角,都起身于这股大浪潮中。而孙坚,也恰恰是这些豪雄中的一员。
转战四方的孙坚得到了与他自身战功相匹配的奖励——长沙太守的职位。之后孙坚发展的势头更是迅猛,在帮助袁术拿下天下第一大郡的南阳之后,四世三公老袁家还敬给孙坚破虏将军的称号、以及豫州刺史的职位!
在之后的讨董之战中,孙坚作为关东联军的先锋,立下了实属第一的赫赫战功。虽然讨董之战后,孙坚不得不依附袁术,但这个时候,孙氏家族因为孙坚的强势表现,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跨入了名族行列。
虽然在这之后,孙坚因为过度自负而中了荆州刘表诱敌之计,命丧砚山。但是孙坚打下来的名气却是还在,这些赫赫声名最后也极大帮助了孙策,能够顺利一统江东。
时至今日,孙氏作为江东的统治者,也是天下数的上号的名族。
再说说天下第一世家大族老袁家。对于四世三公的老袁家我们就不用去细细分析了。总之我们只要知道,老袁家最早不过是世代出仕的普通士族,一直等到袁绍高祖父一代,开始连续四代出三公级别的人物。不算这四代之前,就这四代袁家便积累了百年的声望,于是今天便可以毫不自夸称一句:“门人遍布天下”。
这便是世族,世代出赫赫人物的家族。
自文化教育产生以来,总是匮乏和不公平的。在现代,乡村和城市、城市和大城市的教育往往差距以十年为计算。在古代,这种不公平更多体现在不同阶层的资源分配上。
在官本位与官办教育一直占主导的古代社会,诸如地方豪强大族依靠财力和关系可以将子弟送往太学这些顶级的官办学府,这本就对寒门士子不公平。但是对于那些掌控权柄的执牛耳者来说,令家族子弟进入其中不过一句话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是理所应当很自然的事情。
这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近乎垄断行为,加上本身还可以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官僚士族培养下一代很容易。第一代当官,下一代念好了书有好出身和父辈的荫庇,继续当官。第三代第四代也继续这个循环。教育上的垄断连续性加上家族的传承性,便形成了的世家士族阶层。
拥有了权势,对于世家名族来说钱财土地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儿。拥有了捐奉的土地,豢养了效忠效力的门客,世家士族的势力便完全组建起来了。因为不同与先积累土地人丁的地主豪强,所以说世家名族的发家史是自上而下式的。
现在,我们再说回荆州本土两大阶层的斗争问题。
诸如蔡家、蒯家,都是出过执掌权柄的显赫人物的家族,属于荆襄名族,而且是整个荆襄士族世家的代表。而张羡,则完全代表的是荆州的宗族豪强阶层。
虽然同属统治阶级,但是世家名族和宗族豪强并不是总能尿到一个壶里。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其一,是权力,其二,是土地!
在这里权势可以被理解为上层建筑,是政治性的东西。而土地代表了经济基础,是经济性的东西。世家士族把控了主要的权势,但是宗族豪强把控了主要的土地。一个代表的是社会体系的核心,而另一个代表的是社会的基础,这两者处于一种相对的关系。
说复杂了,这是一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问题。说简单了,就是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斗争的问题。
从两者相互平衡的角度出发,世家名族处于上端,握有权力的他们需要来自经济基础的支撑。宗族豪强处于统治阶级的下端,拥有社会大多数财富的他们需要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权力提供必要的庇护。
但是不论世家名族还是宗族豪强,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主体和单位的。而人,恰恰是一种既有欲望而又自私的人。
于是很多时候,手里握着权力的世家名族想要直接掌控财富,享有直接的财富,达到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绝对掌控。而同样,拥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的宗族豪强不甘心自己的权势,想要谋求在政治上的更多话语权。
你想我的,我想要你的,这便是形成了矛盾。
刘表是趁着讨伐董卓之战的机遇起家的。是趁着天下豪雄们特别是袁术孙坚无暇顾及荆州的时候做主荆州的。这是刘表成功的外部因素。究其内部因素,刘表个人的因素是一部分,但是以蔡家、蒯家为代表的荆州世家士族的支持
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刘表来荆州之前,荆州是由各郡县的宗族豪强阶层做主的,并且完全强压世家名族一头。
但是自党锢之祸解禁以来,世家士族的元气已经逐渐恢复了。荆州本土的世家名族更是不能再容忍宗族豪强这群土鳖骑在自己头上。于是世家士族的代表蔡氏、蒯氏找上了汉室宗亲刘表。
我们说过,参加太学生运动和党人运动的刘表本就是站在世家士族这一边的,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刘表需要单骑入荆州。蔡瑁蒯良蒯越等人在刘表身上押注自然没错。
最终,荆州世家名族们的蛰伏没有白费,加上宗族豪强本就具有分散性,有了打旗的世家士族阶层自然大胜。只是到底力量有限,不过只是在荆北地区获得了绝对性胜利,并没有在整个荆州地区大获全胜。
好在世家士族们需要好好消化,荆南地区的宗族豪强势力也被刘表的恩威并施弄得不得不暂时夹起了尾巴做人。
不过该来的总该来。宗族豪强阶层的代表——历任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太守的张羡在整合了荆南地区的宗族豪强势力之后,终于对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世家士族宣战。公开和刘表划清界限,自立门户。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相比于宗族豪强依靠田地和人丁为基础积累实力,世家名族往往是因为家族出了显赫的人物,具有相当的权势或者名望,从而获得田地和人丁。
就好比江东孙氏,以前家业是很小的,家族拥有的钱粮土地不过相当于县级的中等豪强。开始做官的时候,孙坚不过是本县的一个无品无秩的不入流小吏。不过起点的高低并不影响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腾飞。在少年的时候,孙坚便因为击退海盗扬名本郡,于是开始升职,不过这个时候仍是做代理的职务。
每一个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起义便层出不穷。事实上在黄巾之乱之前,东汉朝廷已经爆发了相当多的暴动起义。不过规模和影响力都不过局限郡县一级而已。江东也有民乱,于是孙坚的机会又来了。趁着江东“匪患”严重,孙坚趁机招拢兵马,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勇略打出了更大的名气。
在平定江东“匪患”中大放异彩的孙坚之后开始正式任职。但此时,孙坚担任的不过仍是县丞这等低末官职。在这个已经十分讲究背景出身的东汉末年,我们在这里便可以清楚看到,孙坚的家族并不是真的江东豪族,不过是一般的豪强而已。
真正让孙坚的江东猛虎之名扬名天下的还是规模无比宏大,影响无比深远的黄巾起义!
毫无疑问,黄巾之乱成就了无数的乱世豪雄,诸如董卓、袁绍、曹操、刘备、陶谦、袁术、刘表等等,可以说后来三国舞台的诸多主角,都起身于这股大浪潮中。而孙坚,也恰恰是这些豪雄中的一员。
转战四方的孙坚得到了与他自身战功相匹配的奖励——长沙太守的职位。之后孙坚发展的势头更是迅猛,在帮助袁术拿下天下第一大郡的南阳之后,四世三公老袁家还敬给孙坚破虏将军的称号、以及豫州刺史的职位!
在之后的讨董之战中,孙坚作为关东联军的先锋,立下了实属第一的赫赫战功。虽然讨董之战后,孙坚不得不依附袁术,但这个时候,孙氏家族因为孙坚的强势表现,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跨入了名族行列。
虽然在这之后,孙坚因为过度自负而中了荆州刘表诱敌之计,命丧砚山。但是孙坚打下来的名气却是还在,这些赫赫声名最后也极大帮助了孙策,能够顺利一统江东。
时至今日,孙氏作为江东的统治者,也是天下数的上号的名族。
再说说天下第一世家大族老袁家。对于四世三公的老袁家我们就不用去细细分析了。总之我们只要知道,老袁家最早不过是世代出仕的普通士族,一直等到袁绍高祖父一代,开始连续四代出三公级别的人物。不算这四代之前,就这四代袁家便积累了百年的声望,于是今天便可以毫不自夸称一句:“门人遍布天下”。
这便是世族,世代出赫赫人物的家族。
自文化教育产生以来,总是匮乏和不公平的。在现代,乡村和城市、城市和大城市的教育往往差距以十年为计算。在古代,这种不公平更多体现在不同阶层的资源分配上。
在官本位与官办教育一直占主导的古代社会,诸如地方豪强大族依靠财力和关系可以将子弟送往太学这些顶级的官办学府,这本就对寒门士子不公平。但是对于那些掌控权柄的执牛耳者来说,令家族子弟进入其中不过一句话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是理所应当很自然的事情。
这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近乎垄断行为,加上本身还可以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官僚士族培养下一代很容易。第一代当官,下一代念好了书有好出身和父辈的荫庇,继续当官。第三代第四代也继续这个循环。教育上的垄断连续性加上家族的传承性,便形成了的世家士族阶层。
拥有了权势,对于世家名族来说钱财土地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儿。拥有了捐奉的土地,豢养了效忠效力的门客,世家士族的势力便完全组建起来了。因为不同与先积累土地人丁的地主豪强,所以说世家名族的发家史是自上而下式的。
现在,我们再说回荆州本土两大阶层的斗争问题。
诸如蔡家、蒯家,都是出过执掌权柄的显赫人物的家族,属于荆襄名族,而且是整个荆襄士族世家的代表。而张羡,则完全代表的是荆州的宗族豪强阶层。
虽然同属统治阶级,但是世家名族和宗族豪强并不是总能尿到一个壶里。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其一,是权力,其二,是土地!
在这里权势可以被理解为上层建筑,是政治性的东西。而土地代表了经济基础,是经济性的东西。世家士族把控了主要的权势,但是宗族豪强把控了主要的土地。一个代表的是社会体系的核心,而另一个代表的是社会的基础,这两者处于一种相对的关系。
说复杂了,这是一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问题。说简单了,就是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斗争的问题。
从两者相互平衡的角度出发,世家名族处于上端,握有权力的他们需要来自经济基础的支撑。宗族豪强处于统治阶级的下端,拥有社会大多数财富的他们需要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权力提供必要的庇护。
但是不论世家名族还是宗族豪强,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主体和单位的。而人,恰恰是一种既有欲望而又自私的人。
于是很多时候,手里握着权力的世家名族想要直接掌控财富,享有直接的财富,达到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绝对掌控。而同样,拥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的宗族豪强不甘心自己的权势,想要谋求在政治上的更多话语权。
你想我的,我想要你的,这便是形成了矛盾。
刘表是趁着讨伐董卓之战的机遇起家的。是趁着天下豪雄们特别是袁术孙坚无暇顾及荆州的时候做主荆州的。这是刘表成功的外部因素。究其内部因素,刘表个人的因素是一部分,但是以蔡家、蒯家为代表的荆州世家士族的支持
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刘表来荆州之前,荆州是由各郡县的宗族豪强阶层做主的,并且完全强压世家名族一头。
但是自党锢之祸解禁以来,世家士族的元气已经逐渐恢复了。荆州本土的世家名族更是不能再容忍宗族豪强这群土鳖骑在自己头上。于是世家士族的代表蔡氏、蒯氏找上了汉室宗亲刘表。
我们说过,参加太学生运动和党人运动的刘表本就是站在世家士族这一边的,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刘表需要单骑入荆州。蔡瑁蒯良蒯越等人在刘表身上押注自然没错。
最终,荆州世家名族们的蛰伏没有白费,加上宗族豪强本就具有分散性,有了打旗的世家士族阶层自然大胜。只是到底力量有限,不过只是在荆北地区获得了绝对性胜利,并没有在整个荆州地区大获全胜。
好在世家士族们需要好好消化,荆南地区的宗族豪强势力也被刘表的恩威并施弄得不得不暂时夹起了尾巴做人。
不过该来的总该来。宗族豪强阶层的代表——历任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太守的张羡在整合了荆南地区的宗族豪强势力之后,终于对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世家士族宣战。公开和刘表划清界限,自立门户。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