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侯健汤隆轰天雷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宣和之宋江崛起第三章 侯健汤隆轰天雷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总管,您瞧瞧,是不是这样子的。”“通臂猿”侯健憨厚地笑着对宋江说道。

    自从大本营第一号训令在各营传达后,总部机构迅速的组建了起来,三位于主管和各位参军都是忙得连轴转,但各项工作总算是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军训部作训参军“丑郡马”宣赞根据我的提议并经过各位主要将领的意见,日夜开会讨论,终于在第三天下午顶着个熊猫眼,拿出了本朝以来的第一本《步兵操典》、第一本《骑兵操典》,目前队列训练、五公里负重行军、武装洇渡、骑兵劈刺等后世规范化的训练科目已在三十里铺这个不大的平原村庄如火如荼的展开。

    自从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大本营军训部军械参军以来,“轰天雷”凌振、“金钱豹子”汤隆、“通臂猿”侯健三人整天都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走路都昂首挺胸的,在宋朝,仕子地位最高,而宋又是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提倡商业的王朝,所以商人的地位也不低,而百工则作为社会的底层,则是一直为其他阶层的人所瞧不起,仨人自上梁山以来,虽然不再被人瞧不起,但地位却也不算高,今天一见其被大本营重用,其余的军校们见了都暗自咽口水,同时也为他们庆幸,他们自己则更是抱着士为知已者死的感慨,以百倍的激情投入到新的职务当中。

    在激扬的意志中,三位根据宋江亲自描绘在纸上的单兵铠甲,以及新设计的插片式重装板甲,组织员军工人经过三天的不眠不休,拿出了首套的样品。

    单兵基本铠甲包括:前面堑刻有各种图腾图案的长方形铸铁盾牌(重装用),同样堑刻有图腾的椭园形铸铁盾牌(轻装用),带二道血槽的精钢全开刃阔身短剑,一双铸铁的护腕和两片护膝,一件圆领的后开襟镔铁胸甲,一把枪头冒着寒光的镔铁带钩长矛;弓箭兵则不配盾牌、长矛,加了一把二石的强弓和十支箭簇;轻骑兵则是一顶遮面的铁盔、一身皮甲、一把长矛、一把五石的强弓和十支箭簇,外加一把仿波斯的弯刀;重装板甲则是在皮甲上缝制口袋,插入标准化生产的加厚铁片,这样不但大大增强了士兵的防护能力,也比当时流行的锁子甲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和工时。

    “好,甚好。”宋江望了望仨人:汤隆身材健硕、不喜言辞,原在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当差,手使一对“雷神锤”,颇有武艺,因为浑身有麻点,被称做“金钱豹子”,更加了得的是此人有着非凡的家传精锻技艺,当时的江湖有谚:“汤家出品,必属精品”;“轰天雷”凌振则出身于朝廷军械司,是一位赐绯袍的老军工了,擅长制作火药和各类火器,以风火炮、金轮炮、子母炮闻名于当代,军中多闻其名,感其火器之威而送其绰号“轰天雷”,其人长身直立,像一支标枪,颇有些职业军人的风范,更难得的是此将还精通武艺,擅使一杆铁棒,实为不可多得之人材;“通臂猿”侯健则是裁缝出身,十指修长、正带着兴奋而又有些紧张的笑容盯着我。

    “三位辛苦了,请坐。”宋江新任命的侍卫长“没遮拦”穆弘赶紧指挥亲卫搬过三个绵凳,在献上香茗后,躬身、掩门、提枪、然后轻轻地掩上房门,率亲卫肃立于厅外。

    “宋江请教下诸位参军,不知这批军械若成批量产需耗时若干?”

    侯健拘谨地在绵凳上坐着半边屁股,捧着茶杯答道:“若是材料足够,准备工作充分的话,一个铁匠一天可打造一把短剑、二个钩镰枪头;皮匠一天可缝制一领皮甲;木工一天可削制十支枪杆,二十支箭杆;大、小盾稍许麻烦些,一个工可锻造一把重盾或二把轻圆盾,衣工一天可裁缝盔、甲衬里若干。”

    “此地战国时古称燕国,燕国曾以燕铁兵器闻名于诸候,你等众人可于附近州府大量收购铁锭和招揽铁匠,暂以铁匠三百、皮、木匠各二百、其他名色工匠各百人为一队,先建一个军工大队。以后军工多了,再组成第二、第三军工大队,统属你仨人领导,但务请于半年内打造出我军所需的日常作训服和作战装备。后期则以研发火统、火雷、火炮等各种火器为主,辅以铁甲造可移动车辆和快船,所需资费一律由柴进参军处据实支取,各位不必以此为虑。”

    “诺,请总管放心,属下等必将竭心尽力,不误大事。”仨人起身立正道。

    送走仨人,宋江吩咐穆弘道:“叫上杨志、焦挺、孟康仨人随我去外面转转。”

    三十里铺是一个宋辽边境城镇,距雄州三十里,距出海口(现天津)八十里、距保定府百里。三十里铺又名瓦桥关,这里至霸州益津关一线是宋辽对峙的边关要塞,宋初名将保州防御使杨延昭(杨六郎)升任缘边都巡检使时,曾在此修筑了一条地下战道,籍此与辽军周旋16 年。

    “三关相直断华戎,燕蓟山川一望中。

    斥堠人间风马逸,朝廷恩广使轺通。

    岁颁金絮非无策,利尽耕桑岂有穷。

    自古和亲诮儒者,可怜汉将亦何功。”

    站在瓦桥关高大的城楼上,轻诵着前相苏颂的诗词,回想着刚才走过的绵延几十公里的地下持久性防御工程,宋江不禁赞叹道:“令先祖真不愧朝廷赠予的国之干城称号,若无此等有大气魄大毅力之人,国家何来百年的安宁啊。”

    杨志是杨延昭之后,家道中落,原在京都的殿前司跑腿任点闲差,因其脸上有胎记,为上官所不喜,故积年不得升迁。后受时任龙神卫四厢副都指挥使的刘琦推荐,出任殿师府制使(非官职,特指公差)、三班借职,协理地方转运司运输花石纲,因失事不敢回京,流落江湖。再因误伤人命,刺配陪都北京大名府,幸被内阁中书、判大名府的梁世杰看中,授大名府笫五正将辖下前营副指挥,宣节副尉、九品流外官。却再因失机落草梁山。江湖上因其命运多舛,兼以其擅使的一杆素缨錾金枪,家传杨家枪法,素有名声,评书家评其在大宋同时期的名家中排名第十六,而被后人戏称其当时为“倒煞十六郎”。

    另二人中焦挺乃杨家将大将铁枪焦赞之后,孟康乃大斧孟良之后,三人自归水泊后,情义相投,后又知是世交,遂成莫逆。

    “今我梁山军势弱,目前所控制的区域不过瓦桥关所属数十里之地,人口也不过数万,难有大的作为。而今天下已乱,各地义军流寇纷起,朝廷精锐尽在西军,各地空虚,据密谍情报:右武大夫衔、遥领威州刺史、知雄州、从五品职官和诜﹝注1﹞、雄州都监骆洪(武德大夫、从七品武职)所领驻泊禁军总兵力不会超过朝廷规定的小郡驻军不得超过半军千人,大郡驻军不得超过一军三千人的规模。又因要分据容城、归信二县和扼守各地关隘,所以雄州城禁军加上厢军不会超过五千人。若我梁山军欲取之,杨制使以为结果会如何?”

    “多谢总管对家祖辈的厚誉,杨志认为目前大的形势下,我军势弱,似乎不宜与朝廷发生正面的冲突,要想取下雄州不难,难的是取下后如何做到不与朝廷撕破面皮,又能让朝廷吃个哑巴亏,让他们不得不承认雄州被我军实际控制的现状。”

    我欣喜的看了看杨志,七尺五六身材,顶盔贯甲,面庞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好一员精明的智将。

    “制使所言极是,宋江与军枢诸主管也是这般看法,所以烦扰制使如此这番,制使以为如何?”

    “蒙总管和各位主管抬爱,杨志等仨人敢不从命。”

    哈哈哈哈,宋江与杨志相对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注1:和诜:《宋史卷三五零本传》记载其于宋政和至宣和年就任雄州,累官至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后进相州观察使;嘉靖《雄乘》下:“和诜,在雄数年,北事之作,未及用以死。”

    (补充说明下,诸位看官在后世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会说道七品芝麻官如何如何,其实对于宋朝官职来说,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知州等,属高级官员;而中、下州都监、武德大夫等从七品官,已是中级军官;而右班殿直或者是承节郎等三班借职之类的八、九品官,才算低级武官。)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宣和之宋江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宣和之宋江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宣和之宋江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宣和之宋江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