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山中塔林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东隐密游记六十五 山中塔林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日,仍旧是大圣和宁靖起来招呼五郎等人。将他们打发走了,宁靖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把瘟神送走了。”

    大圣笑道:“他们现在哪里像瘟神?我看像个瘟猫还差不多。好了,咱们到后院看看夕颜他们,说不定都已经收拾好了。我看再过会儿,咱们也该上路了。”

    “今天你怎么这么积极呀?少见啊。”宁靖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我和你说啊,斥候他们是不会找我们麻烦了,咱们这一路直奔华藏寺,就算悠着点走,六七天也差不多就到了。我估摸着到了华藏寺咱们也就找到回去的路了,你这大唐武侠梦可也就算做到头了啊。”

    大圣闻言停下来歪着脑袋想了想,道:“这倒也是啊。咱们就这么回去了?”

    “不这么回去?你还想怎么着?”

    “我的意思是说那个‘他’把咱俩弄到这来,咱就只经历了这些个事情就能回去了?”

    “那谁知道呢?我也只是猜猜。”宁靖耸耸肩道。“咱这经历的事儿还少么?”

    “要是这么就能回去了,那说明‘他’对咱们没恶意呀,而且咱还见识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咱不就冤枉他了?”

    “可说呢。我现在觉得‘他’没恶意。”

    “嗯,先甭管‘他’,我算算啊,咱们在这待了……哟,一个多月了。哦,应该是一年零一个多月了。”大圣掰着手指头把日子算了出来,“咱们在华山待了一晚上就过了一年,咱们在这待了这么多天,回去都不知道是哪一年了?都变成什么样了?这么一想啊,我都巴不得赶紧回去看看。”

    宁靖笑道:“你就这么放弃你的大侠生活了?”

    “你甭说我,你先关心下你自个儿吧。如果真这么回去了,你能舍得下夕颜?切,你不还想陪着人家去日本么?”

    宁靖听大圣这么说,心中一沉,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下,他沉默了片刻,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缘起则聚、缘尽则散。苏东坡不说过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唉,就这么着吧。”

    “别这么垂头丧气的,我就这么一说,你以为说回去就能立马回去啊?虽说斥候咱们现在不担心了,但谁知道后面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呢”大圣安慰道,“哎?他们出来了。”

    齐明英等人远远地和他们两个人打着招呼,大圣和宁靖迎了上去,把送走五郎他们的事简单说了说。齐明英领着众人到了客堂,大家坐下,齐明英道:“刚才夕颜说你们马上就走赶去妫州,当真这么急?不再住两天了?”

    大圣瞅了瞅宁靖、夕颜,道:“齐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也想多住几天和齐兄你们多聊聊。唉,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啊,待得久了怕更舍不得和你们分别了。”夕颜听了,心中也是一动,惹出了心事,她转脸看了宁靖一眼,见他正在倾听大圣等讲话,暗中叹了口气。

    李青云插话道:“郑兄说的哪里话?你们去了华藏寺又不是不回来了。等你们办完事,回来我们好好聚聚。你那个六丁驱使术我可要好好学学。”

    “好啊,如果能回来我就教你。”大圣不忍扫了李青云的兴,又转口说道,“不过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完事,干脆我一会儿就把口诀教给你得了。”

    “那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李青云兴奋地站起来道。

    “师弟,你急什么?一点没耐性,大圣他又跑不了。”齐明英笑着骂道,“从这里去妫州,还有四五天的路程,你们认得路吗?”

    宁靖答道:“本来宗净大师是去过华藏寺的,他知道怎么走。现在他不在了,但好在惟学师父又来了。”

    惟学道:“不敢,小僧几年前和师父从青州一路西来,虽未去过妫州,但同行之人有去那个地方的,他曾对我们讲过去那里的路该如何走,只不过华藏寺在什么地方就需要打听打听了。”

    “鼻子底下一张口,怕什么,勤问着点儿,还能找不到?再说华藏寺想来也是个大寺,当地人肯定清楚。”大圣道,“而且到了妫州,说不定我和靖子都能知道华藏寺的路。”

    “嗯。”齐明英点了点头,又为大圣等人指明了下一段路线。众人又叙了会儿话,大圣把李青云拽到一旁教六丁驱使术,宁靖等人将行李、马匹准备好,牵到观门外等他们。不一会儿,大圣和李青云有说有笑地出来了,宁靖问道:“这么快就学会了?”

    “嗯,我还演示了一遍,没问题了。”李青云高兴地答道,“你们办完事早点回来了啊。”大圣接过马的缰绳安慰他说尽量争取早回来。四个人与齐明英师兄弟道别,一路向东而去。

    出了朝阳观,四个人马不停蹄想在天黑前赶到灵丘住下。谁知午时刚过不到一个时辰,天上乌云翻腾,山间狂风大作。“不好,大雨就要来了。”夕颜秀眉颦起,招呼大家赶紧把雨笠戴上、油衣穿好。

    大圣一边穿戴一边观察着周围,道:“这天儿真怪,夏天都过去了,还有这种大暴雨。这块儿靠近河,我看咱们顺着那边走,这样万一河水猛地涨起来也淹不到我们。”他刚穿好油衣重上马背,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起初,雨点只是霹雳巴拉地打在身上,但顷刻之间,大雨瓢泼而至,就像天上开了一个窟窿,天河的水漏了下来一样。天也一下子阴暗了起来,好似夜晚提前降临了,几米开外就已经什么都看不清了。

    四个人远离河岸骑着马低着头顶着风雨踯躅而行,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走了几十米,宁靖忍不住了,他用手扶着雨笠,扯着喉咙喊道:“哎——我说,这雨忒大了,这么下去可不成啊,还是得找个地方避避雨。”

    夕颜和惟学也都道:“是啊,这么大风雨,路都看不清楚了。”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哪儿有地方避雨?”大圣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早晚都得湿透,就这么走吧。你们看不清,有我呢,跟我后面。”

    又行了约两里地,风雨之势仍不见小。时值初秋,人在山中,又逢大风大雨天气,虽然身披油衣,但众人仍感觉凉意逼人,宁靖更是冷得浑身瑟瑟发抖。正在这个时候,大圣突然喊道:“有了有了,前面好像有间房屋,我们去那里避避雨。”大家听了精神陡然见长,紧跟着大圣向前方走。果然,又行了二十余米,一间瓦房出现路边,大圣跳下马见门虚掩着,里面黑乎乎的,就喊了一嗓子“有人吗?”半晌,没人应答。便不再客气,直接走了进去。众人也尾随进入了房间。大圣把雨笠摘了,甩了甩雨水,借着昏暗地光线巡视着屋内情景,“嗬,原来又是座山神庙。我说山神老爷,借你贵宝地我们避避雨啊。”宁靖等人也都把油衣脱了下来。

    夕颜道:“这雨太大了,衣裳都湿了。”

    “没事儿,烤烤就干了。”大圣眼尖,见门后有一些干柴,就和宁靖一起拣了过来,把火点上。火光一起,大家顿时觉得暖和多了,便一起围坐在火堆旁。惟学看着屋外的大雨,道:“按照齐道长说的路程,今天我们是赶不到灵丘了。”

    夕颜接道:“嗯,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今晚只能在这里将就一宿了。”

    “住这儿没什么不好,咱们又不是没住过庙?”大圣用下巴指着神像道,“你看,这山神不都是一个模样吗?”

    宁靖笑着提醒道:“庙是都住过,但是今天你可言语谨慎点儿,别再把山神给得罪了,到时有你好受。”听到他这么说,夕颜和惟学都知道大圣被河神戏弄的事,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圣白了宁靖一眼,“我对神仙历来都尊重得很。甭说这个了,赶紧把吃的拿出来,我先垫吧垫吧。”

    宁靖把干粮取出来给每个人分了,大家烤着火吃着东西,乏意涌了上来。宁靖连打了好几个哈欠,大圣见了,用拳头捶他后背道:“嗨嗨嗨,这才什么时候?也就四点……申时,这就想睡觉了?早着呢!你看,天都亮了。”果然,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已经不像刚才那样黑了。突然窗外一片白光闪了三四下,然后轰隆隆地响了几声闷雷,紧接着“咔嚓——咔嚓——”好几道惊雷在空中炸开,把众人吓了一跳。

    “我靠,什么情况?”大圣一个箭步窜到窗户前向外探望,“我只听过春夏的雷厉害,还没见过这么猛的秋雷的。”

    宁靖笑道:“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行了,赶紧回来吧,别再把你给劈了。”

    “我又没干亏心事,劈我干嘛?我看八成是老妖怪渡劫被天雷劈了。”大圣回来蹲下。余雷的声音绵绵不绝还在响着。突然,山神庙的后方传来了一阵阵杂声,响了一阵儿,便没了动静。此时,雷声静止了,风也停了,只有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刚才庙后面是什么声音?”大圣问道。众人摇摇头,惟学站起身,拿起雨笠油衣道:“我去看看,顺便趁着天没黑捡些枯枝回来烤干,待会儿还可以接着烧火。这屋里的柴火烧不到明天早上。你们在这里休息。”大圣听了,忙站起道:“我们和你一块去。夕颜你在这儿休息,省得衣裳再湿了。”宁靖被刚才的雷声震得乏意全无,也站了起来。夕颜看了看黑黢黢的屋子,忙道:“我也去。大圣刚才说什么老妖怪的,我一个人留在这儿,有点儿吓人。”大圣笑道:“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妖怪啊。我和你说啊,妖怪也有好的。靖子,带点儿干柴火,万一天黑了咱还能有个火把。”

    山神庙右边的地势相对平缓,仅有几个不高的小土坡向远方起伏延伸过去。虽然屋外天色亮了很多,但因为下雨的缘故,地面上水汽较重,又临近傍晚时分,所以更远处的情景看得并不很清楚。大圣指着右边道:“刚才的声音好像从那边传过来的,那边树也不少,路也相对好走点。咱们就去那边。”他带头走在前面,行了约五十米,在最近的小土坡下面一面寻找枯枝一面查看刚才到底是什么响声。

    四个人分头寻找,宁靖在最左边,沿着土坡向前走了一段路,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里面积满雨水,坑旁是一座倒塌的石塔。他起初并未在意,只是有点儿奇怪为什么山神庙后面会有人建塔。他又往前走了数米,到了一个小坡的顶端,赫然发现不远处又依次排列着三座石塔。他刚想过去,大圣急促的声音远远地传进了耳朵,“快来,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他顾不上去看那三座石塔,抱着枯枝急忙朝大圣声音的方向跑去。

    等到宁靖赶到大圣身边时,夕颜和惟学已经和大圣并排站在一起了。“靖子,你看!”这时,雨已经完全停了,但是地上水雾气愈加浓重了。宁靖顺着大圣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大片大小不一的石塔,高低错落分布在山间各处,最近的一座塔距离他们不到百米

    “乖乖,这么多!比少林寺塔林还要壮观!”宁靖倒吸了一口凉气,很是惊讶。

    “就是。我就粗略数了下,至少得三四十个,这天有点儿暗,远的地方看不太清,我估摸着得有一百多吧。”大圣从地上捡了一根粗壮的树枝,“你们看这塔的造型,和咱们中原的不大一样。咱们到近处瞧瞧去,说不定刚才的声响就是这儿传出来的。这地儿有点儿滑,你们也找根棍子拄着。”

    惟学捡起一根长树枝,道:“嗯,这塔的样子是天竺那边的风格。你们等等,我上更高处看下。”他拄着树枝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一个小土坡,观望了一阵。

    “发现什么了?”大圣叫道。

    惟学挥挥手,没有答话,走下了土坡。大圣盯着他又追问他发现了什么。惟学道:“天马上黑了,我们要看的话得抓紧了。还是边看边说吧。”四个人一起向石塔群走去。

    惟学道:“几年前我和师父一起从青州去五台山,也是在灵丘地界发现了数百座石塔,石塔的形状和今天我们所见的虽然有些差异,但也差不太多。当时师父也很诧异,不明白为什么在这里出现这么多石塔,询问了当地村民,他们也不甚了解,但告知我们附近有个大寺叫曲回寺。我们跟着师父便去那里礼佛顺便打听石塔的来历。寺中主持说石塔始建于天宝年间,是玄宗皇帝敕令修建的,陆陆续续修了十余年。主持这一工程的据说是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大和尚。至于修建的目的不得而知。”他顿了顿,接着道,“当然,今日走的路和那年我和师父来时的路并不是同一条路。所以这里的石塔和曲回寺的石塔有什么联系,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不空?”宁靖看了看大圣和夕颜,脱口叫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东隐密游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东隐密游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东隐密游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隐密游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