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上)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擎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猫扑中文 )    汴河、蔡河、金水河与五丈河是开封城的四条主要河流,在暴雨之下,这四条河流的河水漫过河堤倒灌入城,再加上积雨,使的大半个形式封城都被泡在水中,最深的地方把整个民居都淹灭了,道路上竟然可以行船。

    一天一夜的雨,令汴都变成了水乡泽国。不过令汴都人松了口气的是,在天色完全放亮时,雨终于歇住了,只是天空还被阴云所笼罩,谁也不知道这天还会不会下雨。

    所以乐天头痛,此事会不会让那些御使们再次小题大作?

    官升四,家住的再近,再不喜欢坐轿子,乐天也得要走个形势抖出官老爷的威风坐上大轿,只是乐天没想到官升四的第一日,会是这么一个令人难以想像进宫上差的情形。

    载着乐天的小舟驶从几近齐腰的水面上驶过,乐天可以看到路边尽是逃难的百姓,这些百姓才是真正的水灾受害者,无论男女老幼身上都背着大大的包袱,或是肩上挑着担子,或是推着车,条件好些的则是套上了牛车,里面装着他们的家里所能带走的全部东西,趟着浑浊的积水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行去。

    乐大人虽然升了官,但三以下到六依旧是一身绯袍,不知怎得乐天突估生出一种感觉,还是那一身紫袍更让自己欣喜羡慕。

    到了宣德门时,乐天立时开了眼界,汴都逢了水患,这来上差的大臣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人的高高的坐在牛车之上,有的人则是骑在牛背上由长随在前牵引,更有些是由家奴背来的,还有更为滑稽的用几块木板或是竹竿拼个筏子……

    中舍人,始设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民,魏晋时于中省内置中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隋唐时,中舍人在中省掌制诰。隋炀帝时曾改称内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乐天升为中舍人,最为高兴的人是梁师成,梁师成伪造圣旨卖官鬻爵,感觉这次乐天更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很快乐天心中明白过来,眼前这个时候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事实上正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谁也不知道汴都这场水灾会持续到什么时间,时间短的话便不会有人在这水灾上大做文章,若这水灾持续的时间长,才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时候。

    灾情奏报,历朝都有严格要求。为此大宋专门颁布了一项名为《农田水利约束》的法令,其间载有奏报办法。

    当然违反奏报制度,当报不报,不及时报、瞒报、谎报等,结果也好不了哪去。

    此事更被记于史当中:“官守不时上言,通判、司封郎中姚恕弃市,知州杜审肇坐免。”

    按大宋惯例,逢此大灾必有三公九卿这些替罪羊可以推诿,然今时不同往昔,徽宗赵佶即位后坏了大宋历代表成的规矩,大宋的三分九卿此时都己经分封给朝中或是大内最得宠信的大臣与阉人,譬如童贯、梁师成、杨戬、蔡京这些人。

    所以可以推断,此次汴都水灾,做为牺牲倒楣蛋的大约也就是某个或是某几个朝臣罢了。

    ……

    治国无能、昏庸不堪,这是史对徽宗赵佶留下的评语,事实上在徽宗赵佶在位的前期还是一个在本质上积极向上的皇帝,若不然也不会有扩土千里直通且末的陇右都护府。

    轻叹了一声,赵佶摇头又道:“这天色不明,朕怕这雨还会落下!”

    “那乐天呢?”徽宗赵佶左右张望,“朕昨日可升了他做中舍人。”

    那小宦官闻言,忙出来传乐天觐见,看到乐天一脸讨好的笑意:“乐大人,陛下招您觐见。”

    那来传的小宦官恰是昨日收了乐天好处的小宦官,有了钱的交情,乐天自然不会见外,低声问道:“陛下现下心情如何?”

    小宦官忙回道:“陛下现在正为水灾的事烦心呢!”

    看到乐天,徽宗赵佶直接问道:“乐天,朕问你现今东京遭了水灾,你心中可有什么计较?”

    “防疫?”赵佶有些惊讶,显然不大理解乐天话音里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朕担心的是我大宋受灾子民现在是否吃的饱穿的暖。”

    “陛下,乐大人所言极有道理!”乐天话音还没落下时,梁师成便说道。

    “乐卿所言甚是……”徽宗赵佶思虑片刻,觉的乐天说的在理,更知道灾疫的可怕,面色立时越发的凝重起来:“如今之计,依乐卿之见应如何防疫?”

    本来自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擎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擎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擎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擎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