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口袋阵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擎宋第四百七十一章 口袋阵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猫扑中文 )    横山之地对西夏极为重要,不仅出产良马而且还是西夏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除此外还是重要的兵源地,更是出产做为硬 通货的盐铁,为夏人赖以生存之根本。

    吸取了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宋代历任统制者异常重视兵权,所以对将领手中兵权严格限制,每位将领麾下士卒不过数万,这点人马在西夏人数十万大军之前根本不堪一击,若非依托城墙坚守,很容易各个击破吃掉。

    盖朱危是西夏的南大门,失去了盖朱危,后面西夏的军事重镇卓啰和南军司便要正面面对宋军的威胁,若宋军再攻下军事重镇卓啰和南军司,西夏南方门户就此大开。翻过沙漠,西凉府、西平府连同兴庆府直接暴露在宋军面前,根本没有什么天险可以依仗,至于统安城后方的永登城,根本不足为惧。

    “卓啰和南军司距离盖朱危不过十数里,我军要速战速决!”刘法面色凝重。

    “大帅勿需担心!”乐天笑道,又言:“卓啰和南军司若再有援军派出,只需将道路阻断便是!”

    驻于卓啰和南军司的西夏军队尽是本国精锐,事实上西夏自建国起就将防御重点摆在了面对宋朝的横山一带,谁让西夏原本是宋朝的藩属,如今造反立国自然要怕主人生怒发兵来讨,事实上西夏立国之初李元昊以攻为守,屡屡向宋朝发兵也是迫不得己。

    相对于宋朝,辽国对西夏的影响力更大罢了,甚至可以说是西夏国的真正宗主国,不然西夏当朝崇宗皇帝李乾顺的母亲小梁后也不会被辽国皇帝辽道宗鸩杀,辽道宗更是命当时才十六岁的崇皇帝亲政,所以说西夏是两姓家奴也不为过了。

    宋初两次伐辽虽是以宋朝战败告终,但辽国在澶州之战中也见识到了宋朝强大的实力,虽然两国立下澶渊之盟,但一个强大宋朝是辽国不愿看到的,所以开始扶持李元昊给宋朝添堵,事实也证明辽国这一战略是非常成功的,这百年间与西夏打仗损耗了大宋不少的国力。

    无论是卓啰和南军司还是盖朱危都座落于横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山路的两旁尽是黄土覆盖的山峰,此时的宋军更是伏于两侧的山峰之上。

    轰……

    这是什么情况?

    西夏人信奉佛教倒不是笔者胡说,虽然视宋人为世仇,但西夏历代统治者却是完全倾慕汉文明,更提倡信仰佛教与接受儒家思想,全面接受了佛教思想体系与儒家学说,所以军中士座在看到由火炸引发的山崩,自然首先想到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将漫天神佛拜个遍再说。

    是友军!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与此同时,前面相反而行的铁鹞子距离西夏援军更近了,就在双方距离数百步距离之时,令西夏军卒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这只向己方军队靠来的西夏重骑铁鹞子开始加速,向着己方强冲了过来。

    莫说是一众西夏士卒,便 是那领军支援盖朱危的西夏将领也是被惊的一怔。

    “敌袭, 准备应战……”终于反应过来的西夏将领扯着嗓子大声吼叫道。

    遭殃的不止是这个领兵将领,便是在前军的其他副将与士卒也立时被铁鹞子所碾压,整个前军立时鬼哭神号一片,己然溃不成军。

    反应过来的夏军终于意识到中了埋伏,但此时己经陷入绝境,前方是刀砍不入的重装甲铁鹞子,两侧是无休止且看不到敌军士卒的屠杀,西夏兵卒终于崩溃了,但又能往哪里跑,后方被巨石完全堵塞了起来,两侧是敌军占据的山峰,前方更面对的是宋军重骑的屠杀。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之后便越来越多,在这种绝望与崩溃的情绪下,所谓的斗志只能用来垂死挣扎。

    望着被缚起的西夏士卒,刘法手拂须髯,叹道:“老夫征战西北三十载,似此大胜却从未有过!”

    杨惟忠也是赞道:“杨某小的时候便听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乐大人不止谙熟政务精于诗词,连领兵打仗也不让我等武夫!”

    “原来乐大人熟读三国史志。”刘法眼中尽是赞赏之色。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史三国志还是通俗三国演义,交战三方都是将各种计谋轮着遍的使上了一遍,颇有实际操作意义。

    “将这些俘虏押回我大宋?”瞿进语气中有些不满,冷冷一笑向刘法说道:“大帅,依末将来看不如将这些夏卒咔嚓了,也省了分兵的麻烦更省了粮食……”

    刘法闻言,眼中隐隐有些不悦。

    闻言,刘法眼中不悦之色立时散去,点头道:“是老夫思虑不周了!”

    本来自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擎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擎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擎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擎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