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来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第二十二章 来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洪军社自成立练勇营7个多月以来,600多号练勇,已经颇有些精锐的模样了,可惜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外表再是光鲜,也只是途有空架子罢了。

    最好是拉出去剿匪,一边实战,一边练兵。

    不过洪军社隶属七都乡,而在七都范围内没有险峻高山,要塞寨堡,且治安还算良好,土匪没有生存土壤。

    而六都、八都乡遍布高山峻岭,土匪也是遍地开花。

    最大的一股要属六都畏岭山的青龙寨,据说寨众过千。在绵延五十里的畏岭山脉,四周皆百丈绝壁,仅一小径可入寨门。寨顶有三个山头,面积近一万平方米,里面村寨、田落完善,退可自耕自食,进可劫掠来往寿昌至六都的商贩,以及畏岭山脚附近村落。

    官府也不是没有前去进剿过,无奈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官府厢军多次铩羽而归。

    加上一些被土匪收买的高官,屡屡上奏:土匪不过是芥廯之毒,不足为患,只要畏岭山脚驻扎一支千人厢军,就稳如泰山。

    开始倒是像模像样的一支千人的厢军,驻扎在山下一段时日,日子久了,山里岁月寂寞无耐,远没有都市繁华,土匪们为了长治久安,于是派员携重礼贿赂了军头。

    军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边逐渐遣散队员,吃着空饷;一边对青龙寨土匪下山劫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余再兴考虑是不是向县衙申请一下,将练勇营分都前去剿匪。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宋末的官员,偏安一隅,到时候不要吃不着葡萄,反弄一身骚,一切还的靠自己。

    盘点自己的班底,除余厚道外,还有军法官‘严肃’,战兵5都,第一都都头王如海,第二都都头李涛,第三都都头钱森林,第四都头施大强,第五都都头杨大兵。还有马队队长马如龙,辎重队队长许杰,哨队方正。

    每都战勇100人,马队因为缺少马匹,人数倒是有了50人,无奈马匹只有20匹,还不是真正的战马,大多都是一些挽马、驽马。辎重队60人,哨队30人。

    编制方面,除5都战勇外,马队、辎重队、哨队都属于工坊保安人员。

    太洪村作为洪军社的大本营,还有余再兴这个修真高手坐镇,倒不虑宵小兴风作浪。但安阳铁厂和去临安府、扬州府等地运货途中的安全,可就不由自己掌控了。

    虽然余再兴在上月时也在六都乡招录了600多矿丁,专门用于维护铁厂治安保卫。

    看着人数不少,但毕竟都是一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缺少训练、纪律的教导,离成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好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铁厂可是太洪村发展的命脉所在,余再兴思虑再三毅然命令:第四都施大强、第五都杨大兵各带100人,马队副队王海生带10匹马、20人,哨队副队张闻天带10人,明天放假一天,后天一早收拾行李,每人一把燧发枪,急行军到安阳铁厂。

    ……

    七月的凌晨,天气依然有些燥热,但盘坐在茶岩飞瀑洞府的余再兴,却恍若置身于深秋的黎明。

    洞府的小灵泉,自从去年被余再兴强行吸收后,虽然助推了五个小境界的提升,从筑基期直接越过筑基中期、后期,旋照初期、旋照中期,停留在旋照后期,但灵泉也几近损毁。

    快一年过去了,每天凌晨余再兴都会到这个小洞府打坐练功,虽然灵泉之眼散溢出的灵气已经非常稀薄,但比之外面世界却还是浓郁许多。

    更何况,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被打搅的可能性也就更小,还有最值得余再兴每天要跑过来的原因是,这里冬暖夏凉,完全是打坐修行的必备之处。

    一道道头发丝粗细的灵气在空气中游离着,余再兴不厌其烦的吸纳着、吸纳着,然后一个大周天,再一个大周天……

    已经感觉到突破旋照后期的壁垒了,再加把劲!

    用力猛冲了几次,然而,终究还是差了点什么。

    “呼!”余再兴呼出一口浊气,收功而起。

    无奈地摇了摇头,快一年了,还没有突破境界,但余再兴感觉到,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日复一日的修炼,让自己的基础更加扎实。

    “唉,船到桥头自然直。”余再兴安慰自己道。

    ……

    安阳铁厂,这个在后世不过是一个乡镇储量只有几十万吨的小铁矿,且含硫量偏高。但在宋末选矿、炼铁业不发达的时代,足够余再兴折腾好多年了。

    令余再兴欣慰的是,铁厂的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二十几名开矿技师,近百名冶铁工匠,还有近2000矿工已经带着各种开矿、冶铁工具进驻在外畈这个小山村。

    前些日子,余再兴去铁厂视察的时候,曾亲口宣布了一系列待遇准则和奖惩制度,如一日三餐管饱、工钱另付,练出一定量的铁料便会得到额外的奖励等等。

    此外,余再兴还特意给那些家里已经揭不开锅的农户和工匠预支了半年的工钱,并走到他们当中和一部分人聊了聊,嘱咐他们好好干。

    炼钢高炉和炼铁设备,这些都是10吨左右的小高炉,跟后世动辄100吨,甚至是300吨的大型高炉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可对比性非常的强,铁厂厂长郑万民可以借助着这些,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建。

    10吨的炼钢炉,并不大,只有十几米高,跟后世高耸入云的庞大炼钢炉比起来,不知道简陋到了多少。

    大量刚从农夫脱变成铁厂工人,在高温的铁厂之中,挥汗如雨,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用人力的情况之下,这个炼钢炉对于人的数量要求很大,这也是这个时代炼钢落后的根源。

    如果有了现代社会的起重机,或者自由传送的运输带,或许最多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装料的过程,而且比较的均匀。

    可是依靠人力,哪怕是动用几十号人,也需要一两个小时,而且还需要做进一步平整,混合,沉重的体力劳动,恶劣条件,一定程度上面,这是钢厂最艰苦的地方。

    此时,炉火正在熊熊,底层的铁已经有了融化的迹象,而上面,还在不停的添加着,看着被熊熊钢水映红脸的民夫,郑万民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

    遂城的主要街道有东大街、北大街、直街、西大街、横街和南大街等六条。主要里弄有张家路、方家弄、府厅路、武举弄、赵家弄、姚家弄、毛家弄等十几条。

    遂城的道路是典型的以石板、石子、石灰铺筑而成的乡村石板路,路心铺大块石板,石板两边是匀称的鹅卵石,间以细沙石灰,整齐地铺设,平整美观,行走方便,走在上面,浓浓的乡情和归真感油然而生。

    历代县衙居全城中心偏西北地段,在东大街、北大街与直街交会处。遂城的主要街道里弄以此为中心和基点,向东、西、南三面延伸。

    直街如全城的一条中轴线,北端为县治胜池,南端为西大街三圣庙,长80余米,街道宽阔,两旁主要为二层砖木建筑,店铺毗连,门面整齐,主要有“兴发布店、长春堂药店、益源、大纶”等十余家店铺。

    而兴发布店的东主正是太洪村曾经大财主赵金义,这直街的半数店铺真正的东主都是他。

    此时兴发布店掌柜堂间,二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汉和一个身着青色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的年轻官员,看其装束最起码是九品以上。

    年轻官员从桌后一个柜子中拿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箱,递给其中的一个中年大汉:“李二当家,劳你回去告诉马大当家,尽快将这件事办成,事成之后还有重礼相谢!”

    络腮胡子打开木盒盖子,金灿灿的强光让他不由的闭上了眼睛,等眼睛适应了后,在满满一箱金元宝,拿起其中一个,底部刻有‘足金’二字。

    每个金元宝约10两,目测这一箱差不多50个的样子,另一个大汉伸手拿了一个,放到嘴里咬了一口,随即一边点头一边眯上了眼睛。

    “好,格老子的,余大人,来时马大哥曾言,只要收到余大人的定金后,后日就下山屠了丫的小铁厂。不过,马大哥说了,老三带200弟兄去临安府的路上袭击车队,我会带500兄弟屠了铁厂,不过钱财物资必须全都归我们青龙寨!”

    余大人阴笑着:“我只要洪军社破产!死活不论!”

    ……

    施大强和杨大兵带着230多人,十匹挽马驮着练勇的洗漱用具,尽管太阳非常毒辣,但队伍中却没有因此而掉队,甚至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形,练勇们虽然衣服全身湿透了,但精神却依旧非常旺盛,大家一边整齐的小跑着,嘴里唱着军歌:洪军社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200多个人高马大的大汉,肩背一把奇形怪状的铁枪(燧发枪),整齐一致的步伐,统一美观的精布织就的短褂,长期营养充足,红润的脸庞,结实的胸肌,浑身透露着阳刚之气。

    每到一个村庄,姑娘少妇们看着这一群英姿飒爽的汉子,个个心头如万头小鹿乱撞,一颗春心扑通、扑通激烈的跳动。

    而小伙们看着这一群英武的身姿,满是羡慕嫉妒恨!

    ……

    队伍离安阳铁矿还有两里地时,只见安阳铁矿上空燃气熊熊火光,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蔽日,隐隐约约中还有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施大强大叫一声:“不好,铁厂出事了,兄弟们铁矿出事了,大家急行军,目标安阳铁矿!”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之佃农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之佃农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之佃农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