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起步 上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第八章 起步 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子时,整个太洪村沉静在一片万籁寂静之中。

    那时的农村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一切娱乐。不要说电灯,就连灯油也不是一般老百姓用得起的。

    这时,余再兴在黑暗中如灵猴般的溜进自家里屋,而余光明夫妇还正在神游世界呢。

    到了此刻躺在床上静下心来,他才有时间盘点自己今天发生的情况。

    早晨修炼可谓险象环生,幸亏找到那个修炼洞府,不然……,此时回想还有一些后怕。所幸的是不但成功晋级,还将侮辱自己的余武大成功斩杀。

    修真者到了旋照期,才算真正踏入修真门槛,属于修真的种种迹象由此阶段展开。

    凭借自己微弱的神识,内视体内丹田位置,那里产生了一颗只有豌豆大小,呈莲子形种子物体。

    到了这个阶段,自己终于产生神识,感官变得异常敏锐,即便不用眼睛,也可以通过神识探知周边情况,距离的长短因人修为而异,只有到了融合期,神识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余再兴睡在被窝中,合计着自己未来的路,后面可以先将特种兵训练内容重新拾起。

    空时,可以弄些符纸、朱砂制作初级符箓,帮村民祛病辟邪,即可收拢民心,为今后举事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为今后制符大业巩固制作水平。

    在一番筹谋规划中,余再兴沉沉睡去。

    ……

    第二天一大早,余再兴和余光明夫妇正在喝着稀粥,就着橡子饼之际,院门被推开了。

    赵金义带着乡老、太洪村里推开院门,边走边亲热地喊道:“光明老弟,吃着呢?”

    余光明和李秀珠听到声音,连忙走出堂前一看,李秀珠腼腆中带着一丝惊恐,一见赵金义一行,马上又缩了回去。

    余光明更是忐忑不安:“赵老爷,乡老、里正,请问有事么?”

    里正余公明虽有些附炎趋势,但那也是大环境所逼,本心不坏。此刻一脸假笑道:“光明老弟,好事,好事呢!”

    赵金义是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大腹便便,一身锦衣,极尽奢华,无奈头顶的地中海,破坏了“赵老爷”的光辉形象。

    此时赵员外用手抚摸着‘地中海’外一圈稀疏的头发:“嗯,这个……嗯哼,是这样的……”

    嗯哼了半天才言归正传:“光明老弟啊,你儿子余再兴不是碰到神仙了吗?昨晚那个神仙给我传话了,所以,我决定将太洪村两百四十亩水田,送给余再兴!”

    余光明惊慌失措的摇着手:“赵老爷,可不敢,咱家也没那个本钱啊!”

    乡老王春生精瘦的身材似麻杆,一双三角眼可看出其人的凶残,两撇八字胡却又显示着其精明的一面。

    王春生是赵金义在乡府养的一条‘狗’,需要‘咬人’时,他会毫不犹豫扑上去,需要巴结贵人时,他会代替主人去舔他的脚趾。

    这一刻,王春生充分显示了‘狗’的优势:“余光明你听好了,赵老爷大发慈悲,准备将太洪村所有水田无偿转让给你家,今后你可要多多向父老乡亲们宣传,赵老爷的仁慈啊!”

    余光明搓着手喃喃道:“这……这……该如何是好?”

    这时余再兴不得不出现了,他首先向里正,乡老鞠了个躬,又‘诚恳’的对赵金义说道:“赵员外您好,无功不受禄,予唯不食嗟来之食啊!”

    在赵金义、乡老、里正惊愕声中,余再兴继续挖坑:“小子人言微轻,无德无状,冒然领之,空今后不得安生啊!”

    这一下,赵金义急了:“怎么不按剧本演出的,这不科学!余光明一家应该是痛哭流涕,感激涕零,誓言今后唯赵员外马首是瞻!”

    赵金义虽然受到神识控制,认为神仙指定将所有水田无偿赠送给余再兴,才可以驱灾消难,但身为老狐狸的他,还是留了一手。

    他心存万一,如果今后形势有变,今天口头所承诺赠送之事,日后再要回来那不就是一话的事么。

    乡老、里正见赵员外拼命向他俩打眼色,王春生只得接话道:“这个,小兄弟啊,这可是两百四十亩水田啊!”

    里正和赵金义配合的点着头:“是啊,是啊。”

    余再兴‘很为难’的说道:“赵老爷的恩情比海深啊,但人言可畏,如果赵老爷一定要将两百余亩水田赠送,希望留个字据,乡老、里正做个见证,如何?”

    赵金义嘴角微微抽搐道:“这个就不用了吧,你们还不相信我的为人吗?”

    乡老、里正开始演双簧:“可不是吗?这个太洪村方圆百里,也就赵老爷人品要得!”

    余再兴‘无奈’屈膝拜倒:“感谢赵老爷高义,小子愧领了。我非常‘相信’您的为人,但为了堵悠悠众口,没有字据,恕难从命!”

    赵金义连忙双手相扶道:“不必多礼,你我同为神仙眷顾之人,本应相互扶持!”

    当四只手掌相接的一刹那,余再兴传过一道神识,进入赵金义识海。

    赵金义马上“大气”的挥手:“除了田亩,太洪村祖宅一套也一并相送!”

    “啊!”“啊!”“啊?”

    乡老、里正,余光明夫妇惊讶万分,嘴巴张开久久无法合拢。

    乡老拼命的向赵金义眨眼睛,打眼色,希望他收回这句话,但被赵老爷直接无视了。

    乡老见赵老爷精神焕发,义不容辞的样子,只得对余光明说:“老弟,那我就开始书写赠书了?”

    余光明连摇双手:“我儿自得神仙眷顾后,这个家已经是我儿当家了,他的决定,我们都只会服从。”

    最后,乡老只得从褡裢中掏出竹纸,毛笔,开始写道:

    赠书:

    兹有太洪村赵员外名讳金义,自即日起原将自家坐落在山根畈水田二百四十亩,祖宅一座面积计一亩四分地,均赠送与本村余再兴。

    此据 XXXXXX

    余再兴看了看,抱拳道:“赵员外,乡老,里正,此处能否再加上‘自愿赠与,如若反悔愿以十倍市价赔之’,最后还请赵老爷画押,乡老、里正具保,如何?”

    赵金义三人不由感叹:“不愧为是神仙指点过的,想的就是周到!”

    无奈之下,三人签名并恩上了手印。

    ……

    赵家,赵富贵哭天抢地的满地打滚,嘴里犹自嚎丧:“爹呀,我不要搬家,我不要将房子给那个小赤佬!”

    赵夫人也在嘤嘤哭泣:“老爷呀,你这是鬼迷心窍了呀,好好的祖业说送就送了,说啥也要和祖儿商量商量呀!”

    赵金义不耐烦的大吼:“我还没死呢,这个家还是我当家!”

    说完,对院落里的护院、丫鬟说道:“搬!小件物什就不要了,天黑前还要赶到遂城呢!”

    接着对管家赵福海说道:“你将贵儿给我弄回去!我看见他就烦!”

    赵福海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赵金义肥厚的手掌一巴掌扇了过来:”连你这个老狗也敢质疑我的决定?“

    “啪”的一声,赵福海满是皱纹的老脸,瞬间多了五条清晰的爪印,其他护院丫鬟一见,连忙低头快速开展搬家行动。

    赵家搬家事件暂且不提,且说此时太洪村民们心态各一,各种羡慕嫉妒恨交织在一起,当然,最多的还是羡慕加高兴。

    农村人很实在,他们只知道谁能让自己不饿肚子,谁就是好人,何况这还是神仙眷顾的好人。

    采橡子事件,余再兴以德报怨的情怀,让这个年仅十岁的瘦弱少年,形象瞬间无必高大。

    余光明夫妇此刻心情却与村民们截然不同,‘赵家’在他们眼里无疑是庞然大物,得罪他们无疑是自掘坟墓。

    这时,李秀珠忐忑的询问余再兴:“兴儿,万一哪天赵老爷要收回田亩祖宅,那该如何是好?”

    余再兴安慰道:“爹,娘,白纸黑字写着,具保人也签署了,就是告到官府,可由不得他们反悔!“

    略微停顿片刻,继续放了个小炸弹:“据神仙说道,乱世马上要来了,我们太洪村民只有加强自保,才能在接下来的乱世中得以生存!”

    余光明夫妇大惊失声道:“啊!这该如何是好?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这可怎么办哟?”

    余再兴伸手握住两双惶恐不安的手:“爹娘,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得到神的旨意,会将一切安排妥当的!”

    ……

    第十天,余再兴召集了里正余公明,余厚道,余张强,以及全村家庭户主,在人去楼空的赵家,召开了一次大会。

    这次大会被后世史学家不断研究,他们称之为这是‘华夏民族崛起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

    ……

    赵家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大型宅屋,极具宋代特色。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

    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赵家整座宅院占地一亩四分地,按现在的平方面积来算约九百三十多平方米。其面积、规模在太洪村实属首屈一指,在整个遂城也算上上之选了。

    前院呈方形,长宽各为三丈左右,院落中间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中间还设了个凉亭,亭子周边挖了个水池,引入山根畈溪水。

    一条小水渠婉转绕着凉亭一圈,向围墙外而去。

    凉亭采用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

    跨过凉亭,迎面就见一扇古色古香的四开门。

    赵家前院宏大阔气,是赵家老小居住之所。但后院确是低矮简陋,因为那是护院、丫鬟下人们居住的。

    此时,近六十平米的堂屋中坐着形形色色各异的男子,他们中大多数人闪着兴奋的目光,环首四顾,啧啧称奇。

    赵家可不是这些泥腿子们想来就来的。

    这群人中大半多,不是赵家的佃农,就是赵家雇农,此时他们心中有一丝期盼,又有一种不安。

    期盼的是,余再兴当家后佃租能否降点下来。不安的是,前些日子,好多人可是对余光明夫妇极尽嘲讽,也不知小再兴会不会报复。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之佃农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之佃农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之佃农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