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命运多舛的南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第二章 命运多舛的南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门帘掀起之时,进来一个三十许身着打满补丁布裙的少妇,端着一碗米汤,见突然站在身边的少年,“啊!”惊得将瓷碗掉在地上,“叮”的一声,这换做是日常摔破一个瓷碗,又该心疼半天了,但今天却全然忘记这一茬,急转身轻移碎步,扶着门框对着门口喊道:“当家的,兴儿醒了!”

    “腾腾腾”一阵震动,一个一米七八左右的汉子,身着一件藏青色的旧大褂,脚穿一双半旧的草鞋,因为个子长得扎实,院子外面都是泥地,走过之后竟然有着轻微的震动。

    两人围着余梓琪,焦急、欣喜之情清晰地在脸上显现。

    “兴儿,你怎么样?”

    女子揽过余梓琪,抽泣道:”我苦命的兴儿,你终于醒了,你要再不醒来,娘真的要急死了。”

    余梓琪看着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汉子一看就是憨厚木讷之人,妇人颇为清秀,言语上比之夫家能说会道一些,此时见儿子大难不死,醒来时颇有些呆傻,总以为是吓呆了。

    妇人问道:“我儿,你可认得娘亲否?”

    余梓琪摇摇头。

    妇人又问道:“可认得你爹爹否?”

    余梓琪依旧摇头。

    妇人、汉子甚为着急,惊诧相视一眼,妇人伸出三个手指问道:“这是几个手指?”

    “哇差“,余梓琪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考虑眼前两人可能是父母亲,无奈地说道:“三个手指,你们别问那么幼稚的问题了,我一觉醒来,以前的事都忘记了。”

    两人松了一口气,没变傻,还好。

    接下来一问一答的,余梓琪了解了一切。现在是南宋1260年,此地为严州府遂安县太洪村。村里有口300余口,成年男丁、妇女(指16至60岁)180余人,余者皆为老幼。

    ……

    现在皇帝应该还是宋度宗,皇太子赵禥是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

    赵禥在位10年,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之际,他却把军国大权交给贾似道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暗无天日之中。

    1274年8月12日驾崩于临安,年35岁,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葬会稽永绍陵。

    赵禥之母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出身微贱,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发现怀孕后立刻被夫人逼服打胎药,谁知胎儿没打下来,还是出生了。因为是皇帝近亲唯一的男孩,得到全府上下人的保护,无奈已中药毒,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宋理宗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仍不能使他开窍,常常把皇帝气得发昏。

    左丞相吴潜不同意让这个弱智儿为大宋天下的继承人,请求另选宗室子弟,但是,宋理宗是史弥远从民间选来的,本来就与宋宗室没多大关系,当然不愿意。贾似道乘机进谗言,将吴潜贬往外地,别人更不敢多言了。

    宋理宗死后,时年25岁的宋度宗即位。作为皇帝,他的治国才能相当地一般,但作为人,他的欲望本能却是相当地不一般。对待虎视眈眈的蒙元政权,他毫无建树,加上朝中武将中的精英被宋理宗时的大奸臣贾似道一网打尽,南宋接连丢失了很多战略要地,灭亡已是时间问题。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从不担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后来连大臣奏章都懒得批。对待后宫生活,宋度宗却是技高一筹,估计整个宋朝无人能出其右

    宋度宗即位后,孱弱无能,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荒淫甚于理宗,整天宴坐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上所记载:“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赵禥做皇太子就以好色出名。当了皇帝后还是这样。根据宫中旧例,如果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感谢皇帝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太监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

    赵禥刚当了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30余名。即位后,连批答公文也交给四个最得宠的女人执掌,号称春夏秋冬四夫人。封贾似道为太师,倍加宠信,将朝政统统委托给他。

    贾似道见度宗比理宗还要昏庸,就更专横跋扈,目无天子,稍不加意,就以辞官相要挟,度宗唯恐他不辞而别,总是卑躬屈膝地跪拜,流着眼泪挽留他。特授贾似道平章军国重事,许他三日一朝。后来放宽到十日一朝,而且每次退朝,度宗总要离座目送他走出大殿,才敢坐下。又为他在西湖葛岭建筑了绝精美的住宅。贾似道大肆淫乱,致使朝政昏暗。

    贾似道的专横不止于此。

    就说一天,正要举行祭祀大礼,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管皇帝马车的官正是度宗宠爱的胡贵嫔的父亲胡显祖,胡显祖建议乘小车回宫,度宗不敢轻举妄动,说:“先问问贾丞相吧!”胡显祖急于回宫,哄皇帝说:“丞相已经答应了。”皇帝便匆匆回宫。过一会,雨过天晴,贾似道以为皇帝再来主持典礼,才知皇帝已经回宫,顿时大发雷霆:“我身为大礼使,连陛下的举动都不得预知,不干了!”当即装模作样走出京城。皇帝苦求几日,贾相仍不理睬,只得将胡显祖罢官,流着泪把胡贵嫔送到庙里罚作尼姑,贾似道这才满意归朝。

    可以说此时南宋朝廷的败坏已经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但上至皇帝下至多数文官,依旧活在歌舞升平之中。

    ……

    自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政治中心南移,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最主要表现,加快促进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但南宋统治确立后,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一直在不断发展。

    由于逃避赋役和其他原因,无论北宋或南宋的人口纪录数字,都大大低于实际的人数,但纪录数字的增减,也显示出一个大概的趋势。南宋统治时期,人口在急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方汉人大量南迁的缘故。

    随着大批劳动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宋朝在南方立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以赵宋皇室为首的贵族、官僚、地主来到南方,疯狂地掠夺土地,霸占庄田。土地兼并的加剧,成为南宋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严重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广大自耕农的破产和广大佃农更加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遭受苛刻的压榨。南宋王朝在不断地扩大官田的占有,并且在不断加强赋税、徭役的敲剥。

    广大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的人民,在反抗金朝南侵的同时,纷纷起来,对南宋地主阶级的压榨,展开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斗争采取了多种形式,一直发展为武装起义。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贯串着南宋统治时期的历史。

    ……

    以太洪村为例,本就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村,除了产出甚少的薄地外,水田也就200余亩,即便丰年每亩产出不到2石(每石约97公斤)。

    就这仅仅300余亩的水田,其中240余亩集中在一个大地主一家。大地主是一个叫赵金义的乡老,原本是遂安县城人氏,自称是赵氏皇族旁支,依靠乡老的权势,祖上至此历经三代通过土地兼并,蚕食太洪村百分之八十水田。就是太洪村周边方圆十里内,一多半村的水田均被其通过打压,恐吓,等等手段兼并于自己名下。

    太洪村300余口,大半是赵金义家的佃农和雇农。余梓琪的父亲余光明当年家中仅有的一亩薄地加几分薄田,几年来旱涝成灾,收成很差,眼见吃饭都成问题了,只得将家中田地贱卖给赵金义,才成为一名‘光荣’的赵氏佃农。如果没有田地转卖给他的,只能获得一个雇农身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之佃农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之佃农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之佃农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