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宁修回到家后便把自己锁在屋里。
二老以及七郎、十郎都不知道宁修在做什么。
宁修当然不是在温书。
距离乡试还有一段时间,而且年关将近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还分秒必争。
他在开展制作玻璃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化工博士生,玻璃的制作工艺自然了然于胸。
只不过受限于条件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玻璃制作出来。
但现在他已经有了制作水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制作玻璃就变得很简单了。
众所周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是这三者的熔融物。而要制备玻璃,需要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纯碱和石灰石就不必说了,市面上就有出售的。至于石英砂要想得到则要费上一些力气了。
宁修知道明代就已经有用石英砂铸造的佛像,故而石英砂在明代肯定是有开采的。但他发现在市面上并没有卖石英砂的商户。
通过几番打探,他才得知一般石英砂的开采都是由官府出面负责的,一般民间很难接触到。
这一点倒不难办。凭借他和李知府的关系,得到授权许可开采石英砂并非没有可能。
只要有了这三种东西,就可以正式开始制作玻璃。
玻璃的制作工艺基本分为几步。首先要将原料进行预加工。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混合在一起进行粉碎,并进行除湿确保原料的干燥。
这一步很简单在宁记作坊就可以完成。
接下来是将玻璃原料进行溶制。把这些混合原料送入窑内进行高温加热,在一千六百多左右的高温下,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便可以得到液态玻璃。
宁修制备水泥的时候曾经在自家作坊里立了一口窑。但那个窑炉的最高温度在1200度到1400度之间,无法达到玻璃烧制要求的1600度要求。
宁修还得把上次给他搭窑立窑的师傅再叫来,帮他重新搭一个新窑。
眼下看来,想要一窑多用,同时制作水泥和玻璃是不可能了。
别看只有两百度的温度差距,但却关乎到能否成功制备玻璃。在这件事上,宁修不想冒险。
重新立窑,窑口的朝向,搭窑的方式角度都会不同,这个工作不完成其他的事情也就无从开展。
完成了玻璃的溶制接下来便要成型了,这一步十分关键,玻璃的品质如何全看成型步骤。
通常是按照需求把液态玻璃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让其变成需要的形状,如各种酒杯酒瓶、以及玻璃窗等。
最后还要对成型的玻璃进行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制作工艺宁修了然于胸,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溶制和热处理环节。
国人早在商周时期就意外的制出了琉璃。据传是制陶匠人在烧陶时意外所得。
但国人烧制的琉璃十分易碎,且不耐热不耐寒,比起近代烧制的玻璃确实差了不少。
琉璃有这些缺点就是因为国人不能掌握好溶制和热处理这两个环节。
如果宁修不能在这两点上进行突破,做出的玻璃比起本土琉璃来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甚至可能还不如琉璃,毕竟纯粹从美学看琉璃要比玻璃强太多了,是属于艺术品级别的。
玻璃的优势在于可以大规模量产,而且耐寒耐热性要比土产琉璃好。
宁修发现要想让玻璃彻底火遍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宁修首先得做好准备工作......
他揉了揉额角,起身朝雕花门走去。他这一推门不要紧,当即听到‘哎呦’一声。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七郎躺在地上捂着屁股,尴尬的冲他咧嘴。
“七郎,你一直在屋外待着?”
“三哥你别介意,我也是听二叔吩咐才在你屋外偷听的。二叔担心你一个人在屋里做啥傻事,便叫我在屋外偷听,万一有异动便破门而入。”
宁修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亏我爹想的出来,好端端的我能做啥傻事?”
说罢他走上前去拉起七郎道:“我是在准备制作一种新型琉璃,恩,我把它叫做玻璃。”
七郎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了眨道:“玻璃?这个名字倒是新奇,这东西比琉璃更好看吗?”
宁修摇了摇头道:“若论美观程度玻璃肯定是不如琉璃的。但玻璃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用得起,能够走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七郎听得入迷,咽了咽口水道:“这玻璃这么好,到底如何做呢?”
宁修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说起来制作玻璃和制作水泥类似。你还记得上次给咱家搭窑的师傅不?去把他请来,我想请他按照我的要求再搭一口窑。”
“三哥,原先的那口窑不能用了吗?再重新搭一口窑得花多少冤枉钱啊?”
宁修笑了笑道:“放心好了,三哥给你保证这钱绝对花的不冤枉。”稍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若是玻璃真的能够量产,利润绝对比水泥和肥皂加起来还多。”
七郎听得一个激灵,激动的攥紧了拳头。
“这玻璃竟然如此厉害?好,我这便去请那师傅来搭窑!”
说罢七郎便要转身离开。
“且慢。”
宁修连忙喊住他道:“你去的时候顺便给管家说一声,叫他买些石灰石、碱面回来。”
“好的。”七郎连声应道:“那三哥你呢?”
“我要再去一趟府衙,能不能成功制作出玻璃,就看这次府衙之行了。”
宁修和声道。
石英砂的开采需要经过官府的许可,宁修迫切的需要这种原料,再去一趟府衙在所难免了。
宁修看的出来李知府十分喜欢他酿制的葡萄酒,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多带几瓶葡萄酒去。
来而不往非礼也,宁修送了李知府那么多葡萄酒,再开口求他允准自己开采石英砂矿便不显得突兀了。
当然宁修也不是白开采,他会按照市价付给官府银子。
双方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二老以及七郎、十郎都不知道宁修在做什么。
宁修当然不是在温书。
距离乡试还有一段时间,而且年关将近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还分秒必争。
他在开展制作玻璃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化工博士生,玻璃的制作工艺自然了然于胸。
只不过受限于条件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玻璃制作出来。
但现在他已经有了制作水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制作玻璃就变得很简单了。
众所周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是这三者的熔融物。而要制备玻璃,需要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纯碱和石灰石就不必说了,市面上就有出售的。至于石英砂要想得到则要费上一些力气了。
宁修知道明代就已经有用石英砂铸造的佛像,故而石英砂在明代肯定是有开采的。但他发现在市面上并没有卖石英砂的商户。
通过几番打探,他才得知一般石英砂的开采都是由官府出面负责的,一般民间很难接触到。
这一点倒不难办。凭借他和李知府的关系,得到授权许可开采石英砂并非没有可能。
只要有了这三种东西,就可以正式开始制作玻璃。
玻璃的制作工艺基本分为几步。首先要将原料进行预加工。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混合在一起进行粉碎,并进行除湿确保原料的干燥。
这一步很简单在宁记作坊就可以完成。
接下来是将玻璃原料进行溶制。把这些混合原料送入窑内进行高温加热,在一千六百多左右的高温下,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便可以得到液态玻璃。
宁修制备水泥的时候曾经在自家作坊里立了一口窑。但那个窑炉的最高温度在1200度到1400度之间,无法达到玻璃烧制要求的1600度要求。
宁修还得把上次给他搭窑立窑的师傅再叫来,帮他重新搭一个新窑。
眼下看来,想要一窑多用,同时制作水泥和玻璃是不可能了。
别看只有两百度的温度差距,但却关乎到能否成功制备玻璃。在这件事上,宁修不想冒险。
重新立窑,窑口的朝向,搭窑的方式角度都会不同,这个工作不完成其他的事情也就无从开展。
完成了玻璃的溶制接下来便要成型了,这一步十分关键,玻璃的品质如何全看成型步骤。
通常是按照需求把液态玻璃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让其变成需要的形状,如各种酒杯酒瓶、以及玻璃窗等。
最后还要对成型的玻璃进行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制作工艺宁修了然于胸,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溶制和热处理环节。
国人早在商周时期就意外的制出了琉璃。据传是制陶匠人在烧陶时意外所得。
但国人烧制的琉璃十分易碎,且不耐热不耐寒,比起近代烧制的玻璃确实差了不少。
琉璃有这些缺点就是因为国人不能掌握好溶制和热处理这两个环节。
如果宁修不能在这两点上进行突破,做出的玻璃比起本土琉璃来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甚至可能还不如琉璃,毕竟纯粹从美学看琉璃要比玻璃强太多了,是属于艺术品级别的。
玻璃的优势在于可以大规模量产,而且耐寒耐热性要比土产琉璃好。
宁修发现要想让玻璃彻底火遍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宁修首先得做好准备工作......
他揉了揉额角,起身朝雕花门走去。他这一推门不要紧,当即听到‘哎呦’一声。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七郎躺在地上捂着屁股,尴尬的冲他咧嘴。
“七郎,你一直在屋外待着?”
“三哥你别介意,我也是听二叔吩咐才在你屋外偷听的。二叔担心你一个人在屋里做啥傻事,便叫我在屋外偷听,万一有异动便破门而入。”
宁修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亏我爹想的出来,好端端的我能做啥傻事?”
说罢他走上前去拉起七郎道:“我是在准备制作一种新型琉璃,恩,我把它叫做玻璃。”
七郎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了眨道:“玻璃?这个名字倒是新奇,这东西比琉璃更好看吗?”
宁修摇了摇头道:“若论美观程度玻璃肯定是不如琉璃的。但玻璃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用得起,能够走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七郎听得入迷,咽了咽口水道:“这玻璃这么好,到底如何做呢?”
宁修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说起来制作玻璃和制作水泥类似。你还记得上次给咱家搭窑的师傅不?去把他请来,我想请他按照我的要求再搭一口窑。”
“三哥,原先的那口窑不能用了吗?再重新搭一口窑得花多少冤枉钱啊?”
宁修笑了笑道:“放心好了,三哥给你保证这钱绝对花的不冤枉。”稍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若是玻璃真的能够量产,利润绝对比水泥和肥皂加起来还多。”
七郎听得一个激灵,激动的攥紧了拳头。
“这玻璃竟然如此厉害?好,我这便去请那师傅来搭窑!”
说罢七郎便要转身离开。
“且慢。”
宁修连忙喊住他道:“你去的时候顺便给管家说一声,叫他买些石灰石、碱面回来。”
“好的。”七郎连声应道:“那三哥你呢?”
“我要再去一趟府衙,能不能成功制作出玻璃,就看这次府衙之行了。”
宁修和声道。
石英砂的开采需要经过官府的许可,宁修迫切的需要这种原料,再去一趟府衙在所难免了。
宁修看的出来李知府十分喜欢他酿制的葡萄酒,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多带几瓶葡萄酒去。
来而不往非礼也,宁修送了李知府那么多葡萄酒,再开口求他允准自己开采石英砂矿便不显得突兀了。
当然宁修也不是白开采,他会按照市价付给官府银子。
双方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