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威逼(求订阅!)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国的黎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威逼(求订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求订阅!求月票!各种求!

    “东京附近可还有空缺的节度州?”陆荣开口问道,显然是同意王朴的看法,愿意授予陈旭节度使之位。

    “陛下,东京西面的曹州彰信节度使一职如何?”王朴走到地图旁边看了几眼,略微一思索,问道。他身为枢密院副使,枢密使之下就是他最大,对于魏朝军事职务的部署自然了解不浅,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空缺的节度使之位。

    “陛下,彰信节度使正好空缺,王公考虑周详,安排妥当。”魏仁浦附议道。

    “甚好,朕准了!”陆荣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干脆利索道。

    三人好似在唱一出戏般,配合十分默契。

    陈旭面皮微微发红,升官了自然高兴,连忙拜谢皇恩。

    虽然节度使五朝以来,历代不断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再加上近年来禁军精简机构、招揽天下精兵,尤其是京师附近的节镇地方精兵都到了禁军,地方上反而没有多少兵。因此,皇帝封的这个节度使,更多当然是代表高级将领的身份,一种荣耀。其次,节度使具备开府的权力,以后陈旭招募幕僚武将行事也更方便了。

    事情还没有结束,只听王朴又道:“陈将军可升任侍卫亲军司步军司都指挥使。”而原先的李继勋正是任此职,陈旭忍不住看向了李继勋,想要看看他此刻的样子,却见他面皮涨得通红,隐隐有发青的趋势,不料,李继勋正好瞧见了陈旭看向他当然眼神,反而瞪了陈旭一眼,转过去不再看他。

    莫名其妙!

    你自己逞能打了败仗,怪我喽?

    这次李继勋可是要吐血,倒大霉了,心里肯定是全怪在陈旭头上。

    刚才不少人弹劾要罢免他的职务,并重重责罚,以惩罚他损兵折将大失魏军士气之责,只是皇帝未允。

    李继勋以前还是打过不少漂亮仗,这次阴沟里翻船,多半的原因还是求战心切又加之轻敌过甚,因此,念在过往,皇帝只是免去了他的禁军官职,让他改任为河阳三城节度使。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君不见一些作战不力当的武将,不仅军职没了,命也丢了。

    一般,为了防止在京的高级禁军将领长期执掌军权,进而威胁皇权,到了一定时间,这些人大多都会被派到地方节镇上,这也是皇帝们加授禁军将领节度使的另一层用意。李继勋不过三十来岁,正是男人最精力充沛的年纪,就已经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本是春风得意壮志雄心时,如今却掌握兵权的实权禁军军职被撤,转到地方任节度使。

    以后若是没有贵人相助,李继勋的军事道路也就止步于此了。

    心里落差有多大,李继勋对陈旭的怨念怕是就有多大。

    陈旭眼观鼻,鼻观心。对两个李某人“幽怨”的眼神视若无睹,仿佛未曾发觉一般。

    此次攻破寿州,所俘南唐将领地位之高无过于刘仁瞻。不多时,刘仁瞻也被召见入内。刘仁瞻腰板挺得很直,仿佛一支宁折勿弯的利箭一般,不卑不亢之气度,好似不是被俘之人。

    魏军多次折戟寿州城下,本想陆荣心中对刘仁瞻肯定是有几分怨气的,没想到皇帝却对他十分礼遇,下令赐以玉带御马,拜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只是,刘仁瞻说自己是南唐臣子,给拒受了。

    可是陆荣不仅不生气,反而对其称颂有加,称赞道:“刘公尽忠职守,抗节无亏,忠臣良将,当时,几人能比!”派人将其好生地护送回东京。

    陈旭看在眼里,这大概就是合格的帝王需要具备的胸襟吧。

    皇帝陆荣下令今晚于扬州行宫设宴,为陈旭庆功。

    他心里笑得很开心,满载而归。

    “我就知道大哥不是一般人,咱们回京时在华州遇到的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的老道士第一眼看到大哥就说,面相不是一般人!”陈旭升官了,诸位部将无不高兴,其中,索虎表现得特别突出。

    “那道士叫陈抟。”何猛一摸额头无奈地道。

    众人见此无不摇头失笑,陈旭亦然。

    “走,今晚陛下设宴抽不出身,等过了今日,咱请客,带你们去喝酒去!”陈旭大笑道,众人欣然同意。

    ……

    魏军势大,南唐虽有小胜,却畏惧其兵锋,又派来了使者要求议和。

    这已经是南唐第三次请求议和了。

    陆荣还是死咬着要南唐割让整个长江以北的土地才肯罢兵议和,南唐使者李德明见魏朝君臣如此坚持,半点也不松口,无奈只能向魏帝请求返回江宁,回国后与国主交涉商议关于割让长江以北土地的事宜,获得了陆荣的同意。另外,陆荣还亲自写了一封诏书,里面赫然写着,大概意思是,只要唐国割让江北土地、废除帝号、向大魏称臣,并每年上贡百万金,就答应罢兵休战。

    李德明带着魏帝的诏书踏上了返回江宁的路。

    南唐使者刚走,当天,皇帝就召集几个文武重臣商议军机,陈旭有幸也参与了此次军国大事的议定。这是从未有过的,哪怕陈旭身怀系统,可那时何曾想过自己这么快就能走入一个王朝的最高舞台,最多是偶尔白日做梦一番。

    整个过程,陈旭一言不发,只是仔细地观察在场的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些什么。

    枢密使魏仁浦在其中最为活跃,他道:“魏唐两国并未和议,南唐方面未尝没有拒绝的可能,今日我军势大,是战是和的主动权在我军手中,目前开战前就在筹备的战舰已经完工,韩通已率数百艘战舰水师顺流而下,挺进淮水,协助我军进攻。”

    “我们现在应做的就是,第一步,派韩通所率的大魏水师水陆并进,夺取淮水上游沿岸我军还未夺取的海州、泗州、楚州等地,其次,大军按原先初定的策略,以寿州为中心,大军向两翼扫荡,剪除一切有可能威胁的军事力量,将南唐寻机进攻反击的可能消灭于萌芽……”

    “我军双管齐下,南唐既然已经是第三次求和了,只要我军做出一副不打下江南不罢休的气势,南唐上下心胆俱裂之下,南唐国也权衡利弊之下也只好答应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

    总而言之,魏国只想要江淮的土地,并没有攻灭整个唐国的意思,目前,中原最大的敌人,是北方虎视眈眈、控弦百万的柔然国。

    韩通带来的魏国水师最大的目的就是配合淮南一地的魏朝大军,威逼南唐答应下割地求和。

    喜欢帝国的黎明请大家收藏:()帝国的黎明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国的黎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的黎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的黎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