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之最强杀神 炸药制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特种兵之最强杀神特种兵之最强杀神 炸药制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炸药

    在猛炸药发明并被用作弹体炸药前,黑火药是唯一的弹体炸药。国外于1885年开始用苦味酸取代黑火药作炮弹、手榴弹的弹体炸药,1901年后,梯。恩。梯又逐步取代苦味酸作弹体炸药。中国在20世纪初,开始采用苦味酸、梯。恩。梯作弹体炸药,炸药来源完全从国外进口。

    猛炸药是以爆轰的方式对外界作功的一类炸药,属高速炸药。通常需要借助较强的外界作用,或起爆药的作用,才能引起爆炸。

    中国猛炸药工业起步较晚,1915年北京政府陆军部军械司技正徐尚武,仿制成功苦昧酸,但未投入批量生产。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在部分无烟药厂进行研究和小批量生产。其中:汉阳火药厂于1922年和1924年先后研制成功苦味酸和梯。恩。梯,至1928年底,共生产苦味酸1272公斤、梯。恩。梯3094公斤。1925年梧州永安无烟药厂,曾聘德国技术人员指导,生产苦味酸,至1928年共生产5000余公斤。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于1923年即建有炸药厂,生产苦味酸和硝铵炸药,其他如金陵制造局无烟药厂、广东兵器制造厂无烟药厂亦分别在试验室制成苦味酸和梯。恩。梯,并小量生产。

    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向德国购买以甲苯为原料,三段硝化法制造梯。恩。梯和以苯酚为原料,经磺化、硝化制造苦味酸的机器设备,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生产规模的炸药工厂。投入生产后,产量不断增加,月产梯。恩。梯由12吨增至120吨,苦味酸由3吨增至30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侵略军侵占,日军将其主要设备迁辽阳,建炸药厂(关东军辽阳383部队),从此,国内所需炸药主要从国外进口。

    抗日战争爆发后,兵工署鉴于炸药需要量大,如长期依靠进口,一旦运输受阻,则无法补给,除各炮弹厂、手榴弹厂曾自行配制硝梯钾梯炸药外,还于1939年在四川长寿筹建氯酸钾炸药厂,1944年7月建成,1945年1月正式投产,生产氯酸钾,2月正式成立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厂。1945年5月试制成功氯酸钾与桐油混合的炸药,定名钾桐炸药。发爆高温300℃以上,猛度试验1.5m/m左右,铸铅扩大容积230毫升左右。其性能比法国Cheddite爆破药(以氯酸盐为主体的炸药)安全。当年即试生产1.5吨,延至1949年该厂留长寿部分(后改为第二十三工厂第一分厂)才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近30吨,但在产品运转时因撞击,发生爆炸而停产。该产品在建设工地试用后,认为爆破效果尚好,兵工署弹道研究所评定认为安全性、威力与含梯。恩。梯60%,硝酸钾40%的硝梯炸药相当。1939年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火药研究室曾试验成功氯酸钾与梯。恩。梯混合的炸药.用梯。恩。梯溶液包裹氯酸钾以降低其感度,爆炸效果良好。同年第二十三工厂亦研制成功氯酸钾与硝基苯混合的炸药,用作手榴弹弹体炸药,但在装弹70天后发现起爆管表层被腐蚀变色,生产时有浓厚的杏仁味(硝基苯所具有的持殊气味),工人感觉不适,于1942年停止生产。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兵工署接收日军辽阳383部队,改组为第九十工厂二分厂,生产硝铵炸药,1946年至1948年,共生产硝铵炸药约30吨。

    ①钱基博:《碑传集补》卷四十三“雪村徐微君家传”

    五、防化器材和化学战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5年德国军队在比利时前线喷放窒息性氯气,最先将化学毒剂用于战争。后来交战双方竞相研制更新的化学毒剂,大战后期用于战场上的就有31种,已研制成功尚未使用的有17种。由于化学毒剂对人体的残酷伤害作用,1925年6月有关国家签署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毒剂的日内瓦议定书》,但帝国主义各国仍暗中研制更新的化学毒剂,从未中止。

    化学毒剂用于战争后,各国又先后研制出防毒面具,防毒蔽覆物等防毒器材及消毒器材,成为化学战中进攻与防御两类主要工具。

    (一)防化器材制造

    为了对付化学(毒剂)战,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制造防毒面具为主,兼制地下掩体用的滤毒装置及消毒器材的制造工厂(工场),有地方政府建立的,有兵工署直辖的,主要工厂有:

    (1)东三省兵工厂防毒面具工场。于1931年建立,设备购自欧洲、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工场被毁,设备散失。

    (2)1931年初。广西科学研究所建立于南宁,后迁梧州,研制防毒面具。1937年11月并入兵工署广西兵工厂筹备处。

    (3)南京中央工业试验所。1932年该所曾制造防毒面罩及滤毒罐,装配防毒面具1万具后结束生产。

    (4)金陵兵工厂防毒面具工场。于1932年建立,先生产23年式防毒面具,后改24年式。1937年生产规模扩大,年产防毒面具6.2万具。1938年西迁后该工场井入第二十三工厂。

    (5)巩县兵工分厂防毒面具工场。由兵工署1933年筹建,设备购自德国,1936年建成,月产防毒面具3000~6500具。该厂活性炭制造工场,因抗日战争爆发,设备未能到齐,未能建成。1938年巩县兵工分厂迁四川泸县,防毒面具率先恢复生产,最高月产达1万具,至1945年,累计生产24年式防毒面具6。4.5万具。

    (6)西北制造厂防毒面具工场。于1937年建立,抗战爆发后,工厂西迁,设备散失,生产情况不详。

    (7)广州面具厂。1934年由广东、广西两省合办,以广东化学厂名义向德国订购设备,在广州建厂。1938年迁广西柳州,后迁贵州遵义,1939年改称第四十二工厂,生产的防毒面具称四二式防毒面具,日产100~200具,1946年该厂并入第二十三工厂。

    (8)广东第一兵器制造厂于1935年设立活性炭试验工场,利用华侨捐赠的椰子壳作原料制活性炭。

    (9)1937年兵工署组织上海强华实业公司、保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捷和钢铁制造厂等原制造矿井用工业防毒面具的民用工厂进行军用防毒面具的制造。强华实业公司迁往香港后,于1940年将其制造防毒面县的模具和材料转让与第二十三工厂。

    由上可知,中国近代防化器材生产的主要品种是防毒面具,生产时间最长、产量最多的是第二十三工厂。生产设备、主要原材料如半硫化橡胶布、铁皮、金属丝网、滤毒活性炭等大部购自外国。抗日战争期中,为了对付日军施放毒气,又曾在第二十三工厂新建口罩工场、油布工场和利用所属皮革分厂赶制大批简易防毒口罩、防毒手套、衣裤、斗篷和防毒靴等防毒蔽覆物应急。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种防毒器材先后停产。

    关于防毒面具的制造:先仿意大利型(称23年式),后仿德国型(称24年式),再改进24年式面罩的口部装置.部分改用国产材料,称为27年式。第四十二工厂生产的称四二式。以上型式中又以24年式、27年式两种为主。

    此两式防毒面具均由面罩、滤毒罐两大部件组成。面罩由硫化橡胶制成,内边缘衬有麂皮密。合框,使与人的面部紧贴,冲有眼窗,装安全玻璃,虽遇撞击,不致碎散。面罩由6条有伸缩性的缚带固于头部。滤毒罐由铁皮冲成,上部有螺纹与面罩相接,底部装多孔板。罐内上下装有金属丝网,中层装滤烟纸片及活性炭。平时用盖封好上下口,使用时去盖接于面罩。该滤毒罐对浓厚之毒气可支持6小时,对稀薄之毒气,间断使用,可达数月。

    27年式面罩眼框构造上有保明装置,使吸入之空气吹过眼窗内面,可将呼气时凝于其上的水分吹干,镜片不致模糊。另配备有保明膏,可在外面气温太低时,于眼框内。壁涂上少许,保持眼框镜片透明。

    又27年式面罩的口部接头,将吸气和呼气口上下排列连接一起,分上下两段,上段与滤毒罐连接,各有气门。吸气时,上段气门开放,下段气门关闭;呼气时下段气门开放,上段气门关闭,使呼出之水气不进入滤毒罐中,以保持其有效寿命。24年式呼气气门装在面向面罩方向右侧与吸气气门(滤毒罐接口)分别安装。24年式气门全由金属制造,27年式则用酚醛塑料一次压成,既简化了工艺又节约了金属材料。

    23年式面罩的滤毒耀形状与面罩接口螺纹尺寸不同于24年式面具,不能互换,不久,23年式也改为24年式,以达到互换的要求。

    四二式面罩,罩内无衬布,工艺简化。滤毒罐内使用国产的滤烟纸片,初期过滤阻力过大,后经纸厂改进,阻力合格。四二式防毒面具在总体质量上次于24年式和27年式,因此产量不多。

    关于防毒口罩相其他蔽覆物的制造:第二十三工厂在抗日时期所制各种简便的防毒口罩、手套、袜、衣裤及马匹用蔽覆物,均采用纱布或棉布经过处理后续制而成。防毒口罩中层夹有浸渍石蜡油、六亚甲基四胺(又名乌洛托品)、醋酸铝、甘油等混。合。物的滤布,制成后用纸袋包装,使用时系于头部,有毒气体通过口罩时.可被中层药物所吸收,仅作一次性使用。其他蔽覆物则用内棉布作坯科,以干性桐油和以氧化锌、醋酸铝、染料,加稀释剂调匀,在涂布机上涂饰于布面。干燥后按不同形式剪裁、缝制而成,可抵彻短时毒气的侵袭。防毒斗篷主要为抵御从空中喷洒化学毒液而制造的。防毒靴则用皮革制成,和防毒袜一起穿着,以便清扫地面沾附的化学毒液。

    第二十三工厂于1940一1944年间,每年制造防毒口罩约50万只,防毒衣裤、手套、袜各约3万套件,防毒斗篷不足万件、防毒皮靴约1万双。

    1944年第二十三工厂检查库存防毒蔽覆物质量时,发现存放的蔽覆物互相粘接,不能使用,原因是熬制干性油方法不当和库房通风不良所致,以后即停止生产。

    关于消毒器材的制造:巩县兵工分厂(含改名后的第二十三工厂)曾生产过配用于地下工事或掩体的通风机用滤毒罐、防毒挂帘、2公斤装量的消毒罐和专用药物双氯胺“T”(即对位甲苯磺酰二氯胺)。其中:消毒罐是用铁皮罐装漂白粉,作为清洗地面或草木上毒液用,用时须与水调成浆状,防止与毒液反应时着火。双氯胺“T”则专供治疗芥子气造成。人体皮肤糜烂创伤的一种药剂。1937年由巩县兵工分厂化验室研制成功,先将甲苯磺酰氯与氨作用生成磺胺,再经次氛酸纳溶液氧化成氯胺“T”,再经第二次氯化成双氯胺“T”,加凡士林制成药膏,配备化学兵部队,亦供生产毒气的工人使用。

    (二)化学战剂制造

    化学战剂根据其性质分为化学毒剂、纵火剂、烟雾剂、照明剂、信号剂等5类,对装填不同化学战剂的弹体或容器通称“特种弹”。包括化学毒剂弹(化学弹)、纵火弹、烟幕弹(罐)、照明弹、信号弹,以别于利用弹体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或碎片杀伤人体和破坏工事的弹种。化学毒剂、烟雾剂的制造与弹体装填,由专门的工厂承担,其他几种化学战剂的配制与弹体装填可由枪弹、炮弹制造厂或火工品制造工厂完成。

    由于化学战剂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很大,化学毒剂弹成为化学战中的主要武器。

    巩县兵工分厂是在1932年由兵工署兵工委员、化工专家吴钦烈商请美国工厂设计和建立的。1935年建成,1936年2月正式投产。生产两种化工原料即硫酸、氯气联产烧碱,三种毒剂即催泪剂、喷嚏剂和泡肿剂、设有两座装填毒剂物品工场。并由工厂技术人员研制成烟雾酸及窒息性毒剂光气(定名为“菱药”),分别成批装填化学弹、烟幕罐。

    三种毒剂的工艺流程为:

    催泪剂,学名苯氯乙酮,代号为困药或CN;由醋酸在硫的催化作用下与氯反应成氛乙酸,再氯化为氯化氯乙酰,在三氯化铝作用下与苯反应成苯氯乙酮。

    喷嚏剂,学名氯化二苯胺砷环,代号为锥药或DM,由二苯胺的盐酸盐与三氯化砷制得。

    泡肿剂,亦称芥子气,化学名二氯二乙琉醚代号为方药或HS,由乙。醇在氧化铝催化下脱水制成乙烯,再与氯化硫反应制成。

    两座装填毒剂的工场,一为装泡肿剂的工场,设有密封工作室,装有强力抽风设备,有毒气体经消毒后诽出。工人不接触有毒气体,在穿戴好防毒面具和衣裤后,可保证安全。曾装填15公斤航空炸弹、75毫米山炮弹和迫击炮弹。弹体和引信由巩县兵工厂制作供应。一座为装烟雾剂工场,在密封及有良好的降湿设施的工作间内装填。烟雾经水淋后排出,工作间通过密封玻璃窗由外界观察。曾用作装填锥药圆药迫击炮弹、手榴弹、抛射弹。

    巩县兵工分厂曾计划利用自产高浓度硫酸作原料研制猛炸药,将该厂办成既可生产化学毒剂,又能生产猛炸药的化学兵工厂。据统计,该厂1936年共生产烟雾酸3.65吨、锥药1.313吨、方药16.719吨、锥药手榴弹2390枚、15公斤方药航空炸弹2170枚、圆药发烟罐1045个、圆药手榴弹4307枚、圆锥药手榴弹8425枚。

    巩县兵工分厂于1937年11月迁四川泸县,后改名第二十三工厂。搬迁后,化学毒剂工场于1943年基本建成,因进口原料中断,至抗日战争结束,未能恢复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利用该项设备进行民用化工品如染料、医药的制造。1948年,曾生产催泪、催泪喷嚏手榴弹及催泪抛射弹,所需毒剂大部为巩县兵工分厂时期所造,一部分苯氯乙酮购自国

    外。

    抗日战争爆发前,生产燃烧弹和烟幕弹所需黄磷一直从国外购买,抗日战争爆发后,海运断绝,黄磷缺乏,无法制造.被迫停产。1941年第二十三工厂高温试验室先从牛骨中提炼黄磷,获得成功。其工艺要点是:先在电炉中将牛骨饶成磷酸钙,再加入石英石、焦炭,在电炉中提炼出黄磷,使黄磷气体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厂冷凝,用热水融化后装入盛水的铁桶中,最高可日产60公斤。但因得率低,每公斤黄磷需牛骨750公斤,无法大量生产。适逢云南昆阳县马街子附近发现有含磷酸钙75%一83%的磷矿石。1942年第二十三工厂在此设立昆明分厂,由顾敬心负责设计试验,获得成功。1943年12月初建成月产30吨的反应装置,成本比进口的低,成为中国从磷矿中提炼黄磷的第一家工厂,不仅满足了制造各种黄磷弹的需要,并为国内制造火柴提供了所需的赤磷。

    六、军用光学器材

    中国对光学器材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即有薄珏、孙云球、郑复先、邹伯奇等人对光学有深。入的研究,并撰有著作,但未发现有制造光学玻璃和光学仪器的记载。至民国初期,国内所需的光学器材,全从国外进口。据1930年至1932年的统计资料记载;仅向德国蔡司厂购买光学器材的费用就达国币250余万元,当时国内有许多进口仪器,因霉雾等原因不能使用,在国内无修理手段而不得不送到国外去修理。这种费时费钱的办法,对国家非常不利。1933年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令当时正在蔡司厂实习的周自新与蔡司厂商谈在中国建设光学修理厂的设想。周与蔡司厂洽商后,提出了一个能修理剪形镜(炮队镜)、方向盘、望远镜、周视镜、机枪瞄准镜、倒影测远镜、测高仪等9种产品的光学器材的方案。同年10月蔡司厂器部经理牛勿尔(Neuffer)向周自新提交了建厂所需设备、工具、检测仪器计划。

    由于蔡司厂供应零部件之价格比整机的价格高.1935年10月兵工署对原定建厂计

    划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建厂分四步进行:修理、购买零件进行装配、仿制、自行制造。同时与蔡司厂签订了光学器材修理厂的技术合作合同。

    1936年9月7日在南京成立了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等备处,周自新任处长。

    筹备处成立后,立即组织人员,搜集各种军用光学仪器样品、图纸、资料等进行研究。1937年2月至4月先后派金广路、薛培贞赴欧考察光学加工技术,8月周自新亲赴欧洲购置炮兵观测器材.他们购得奥地利美特克式迫击炮和机枪瞄准镜、法国布。朗德迫击炮瞄准镜、瑞士威尔持80公分、125公分测远镜等产品的制造权,还订购瑞士威尔特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69台、磨玻璃机61轴、其他机械19台、6×30双筒望远镜材料3000套、80公分测远镜材料600套及五角测远镜材料半成品100套,并聘请了两名瑞士技师来中国培养技工,为后来军用光学器材厂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1937年8月在周自新赴欧期间,日军侵华战火延及淞沪,筹备处奉令迁重庆,拟以重庆詹家溪为厂址。固当时中国东部沿海主要港口均被日军封锁,从西欧进口的物资设备需经越南海防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加之重庆多雾潮。湿,昆明气候温和适宜光学仪器制造,决定将光学厂筹备处由重庆迁昆明。

    1939年1月1日,在昆明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个军用光学器材厂——兵工署第二十二工厂(1942年1月1日与第五十一工厂合并后,改称第五十三工厂)。按金广路、龚祖同在德国蔡司厂设计的产品图,于当年4月试制成功第一具6×30军用望远镜。1940年,仿制成功奥式和法式迫击炮瞄准镜,并用从瑞士进口的散装件,组装成80公分倒影测远镜。1942年试制成功指南针。1943年,试制成功金属架象限仪。1945年,试成美式60毫米迫击炮瞄准镜。1946年试制成功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50毫米迫击炮通用瞄准镜。1946年,顾柏岩从美国考察回国,在第五十三工厂贵阳分厂,组织人员试制光学玻璃,7月熔炼成功中国策一埚F4光学玻璃(德国牌号)。9月又熔炼成功第二埚,经检测,两埚玻璃基本符合质量要求。正当玻璃熔炼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之时,兵工署下令将玻璃制造所立即迁返昆明。顾柏岩等人对迁移场地另起护灶,费时费钱的做法十分不满,毅然辞职。从此,因缺乏专业人才,使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光学玻璃熔炼工作遭到夭折。1947年试成37毫米战防炮瞄准镜。1948年,试制成功美式57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该厂从1939年初投产到1949年,除改装了一种光学器材外,共试制生产14种军用光学器材,其中有11种进入批量生产,累计总产量为141558具。其中,5×30单双简望远镜24527具,80公分倒影测远镜650具,各式火炮用瞄准镜20671具,野炮用水准器100具、指南针95410具,金属架象限仪100具,立体镜100具等。

    1949年第五十三工厂实有机械、光学等设备414台,其中光学加工专业设备77台(计玻璃切割机3台,双轴粗磨机10台,单独细磨机4台,单轴、双轴、二轴、四轴、六轴抛光机共52台,定中心机和磨边机共4台,圆筒刻线机2台,精密圆刻度机1台,精密刻线机1台),这些设备大部分是国外进口,属4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军用光学仪器所用主料、辅料的持点是:品种多、数量少、要求高、专业性强。主辅料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为了使辅料能逐步改用国产,从1940年起,工厂先后对沥青、松香、蜂蜡、火漆、红。粉、石膏、柏油等采用国产原料进行提纯、配制和试用,获得较好效果并替代了进口辅料。其中,原从德国进口的软、中、硬三种柏油,由于5~9月份昆明的气候不仅日温差大,而且潮。湿,三种进口柏油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经采用工厂配制的柏油抛光模加工,效果良好。

    在产品工艺上,球状模具加工,在通用机床。上进行;薄壁零件加工,采用多刀多刃的回转式六角车床进行;小螺钉加工,在六角车床和自动车床。上进行。光学零件,进口的块料状光学玻璃,用金刚石锯片切成片料,再经粗磨、精密、研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特种加工有刻度和镀银两项。刻制分划镜的刻度工艺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刻字刀在涂上蜡的分划镜光坯表面上刻划出字符和刻线,然后用氟酸气体腐蚀,填入有色粘性填料,加热固化即成为所需的分划镜成品。此法普遍应用于望远镜、测远镜和带分划镜的瞄准镜中。第二种是用刻字刀直接在镀有银层的分划镜表面,划破银层刻一条亮线即成。但直线边缘要求光滑均匀,它用于法式、奥式、中正式迫击炮瞄准镜的分划铭刻度。镀银工艺采用硝酸银涂敷法,在已加工好的光学玻璃表面亡涂敷一层硝酸银,干固后刷上一层保护漆即成,应用于光学反射镜和迫击炮瞄准镜分划镜中。

    为保证光学器材质量.第二十二工厂还制定有光学器材标准和检验验收通则,如规定必须进行防湿(淋雨)试验,震摇试验,放大率、视场、视差试验等。

    以下按其用途,并沿用仿制生产时采用的名称,以时间先后为序,将各种观测仪器、瞄淮镜的生产发展过程进行叙述。

    (一)观测仪器

    1.望远镜

    1939年1月,第二十二工厂开始试制6×30望远镜,其镜身铜压毛坯铸件和一些辅料都是进口的。全厂员工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于4月29日组装出中国第一具6×30军用望远镜,经过高温、低温、淋雨、震动等环境试验的考核和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命名为“中正式望远镜”,同年生产:出508具。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批军用双筒望远镜,1939年至1949年共生产24107具。

    6×30望远镜结构由物镜、直角棱镜、分划镜、目镜共15片光学玻璃组成。望远镜的视度和目距可随人眼屈光度、瞳孔距离的需要而自由调节。该镜主要参数:放大倍数6倍;物镜有效孔径径30毫米;出口瞳孔直径5毫米;视场8度;镜重0.72公斤,总重1公斤。

    1947年第五十三工厂试制成功荷式4×40双简望远镜样机。其结构为伽利略系统,全镜只有6片玻璃,结构轻便紧凑,容易生产,但因镜内不能放置分划镜,故不能作概略测距,只能放大4倍,不适合军用。

    1948年第五十三工厂,根据年度计划,将原6×30望远镜壳身分解成两个,装成单筒望远镜,只能单眼观察,镜内也没有分划镜,故不能概略测距。因为是单筒,没有立体感,但可作观察景物用。当年生产420具后,就未再生产。

    2.80公分倒影测远镜

    1940年初,开始试制80公分测远镜,由于该镜中的五棱镜加工技术难度大、角度公差小、精度要求高、加工无经验,就先用从瑞士进口的散装件进行组装,熟悉五棱镜在测远镜中的作用.然后边试边加工进行摸。索。在瑞士专家哈尔特和许慈的指导下,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试制出几块符合要求的五棱镜,于同年7月装成第一具80公分测远镜,经鉴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产品图规定的技术要求,命名为“中正式80公分测远镜”。同年用进口零部件,组装出100具。1941年至1949年共生产650具(包括组装的100具)。

    80公分测远镜共有1135个零件,有外管、内管、端部五棱镜、物镜、目镜等,是一种精度高、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集观察与测距于一管之中的精密仪器。其原理是将物体安排在下半个视场内,倒像安排在上半个视场内,当物体和倒像作相对移动并在上下交界面处对准时,即可进行测距。物体在下半部正影视场内为正影像,倒像在上半倒影视场内为倒影像。当调节手轮移动楔形镜时,可用有目镜观察物体正影像和倒影像的相对移动,观看两影像顶部在交界面处是否对准重合。如已重合,即可从左目镜的测距分划镜刻线位置,读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数。测远镜的性能参数:基线长80公分;放大倍数11.25倍;物镜有效孔径25毫米;出瞳直径2.2毫米;正影视场40×52密位;倒影视场4.5×27密位,检读距离数的目镜放大倍数3倍;测量距离范围300米~2万米;有效测距范围300~7000米。目距和视度可调节,配备有规正板可用来规正测距精度,装备有大小三脚架,可随不同的地形选用。测远镜全长900毫米,重5.7公斤,连同全套附件总重15公斤。该镜适用于炮兵、步兵和防空部队作观察目标、测距之用。

    3.金属架象限仪

    1943年2月,第五十三工厂试制并生产出100具金属架象限仪后,未再生产。

    4.指南针(仿德磁针仪)

    1942年,第五十三工厂仿制德式军用指南针成功,1943年1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4410具,将它命名为“中正式指南针”。1943年至1949年共生产95410具。

    指南针由磁针组、里程表、测绘尺、距离固定器、准星、照门等组成。它适用于行军、航海等作指示方位用;由于指针上涂有夜光粉.可供夜间使用。利用测绘尺上的刻值,可在地图上直接测出目标之间的长度,按地图的比例系数,即可概略计算出目标之间的实际距离。因地图路线多为曲线,为较准确地求得实际长度,可利用距离固定器滚轮机构沿着曲折的路线,在里程表上记录里程长度。如果记录长度完全与地图比例一致,则即为实际里程数;如不一致,需乘以地图比例数,算出实际里程数。指南针的性能参数:测绘尺长度100毫米,距离固定器/照门与准星间距离为1/10;照门与距离固定器间的距离123.5毫米;照门与距离固定器所成交角100密位;方位图上每格分划值为20密位;可测仰角0~60度;磁针长度38毫米;里程表比例分划格值每格1毫米。指南针净重0.24公斤;带皮盒总重0.3公斤。

    (二)瞄准镜

    1.迫击炮瞄准镜

    (1)奥式迫击炮瞄准镜

    1940年第二十二工厂仿制成功并生产25具奥式迫击炮瞄准镜。由于该镜体积大,材料多采用铜合金,显得笨重,1941年继续生产11县后停产。

    奥式迫击炮瞄准镜,是以金属结构为主体的瞄准镜,光学系统十分简单,仅有一块刻有一条亮线的玻璃片。该镜可装备在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上作间接瞄准用。使用时,用左眼瞄准玻璃片的亮线,用有眼瞄准已知目标,调节高低角手轮和方位角手轮,使亮线与目标重合。

    (2)法式迫击炮瞄准镜

    1940年第二十二工厂仿制成功法国布。朗德式迫击炮瞄准镜。1941~1942年生产3744具后停产。

    该镜与奥式迫击炮瞄准镜基本相同,但结构较奥式紧凑,并在高低角和方位角调节手轮上增添了读数分划圈,便于调节。零件改用钢材和铝材,其性能和使用均优于奥式。

    (3)美式迫击炮瞄准镜

    1944年,第五十三工厂利用搜集到的产品图和样品,进行整理,1945年试制出几具样机。由于它只能配置于60毫米迫击炮使用,故未投产。

    该镜除了螺纹、蜗杆的尺寸公差仍保持英制外,其余零件均改为公制,并按照德国Din的公差标准进行设计。这是带有光学系统的一种迫击炮瞄准镜,在瞄准镜与迫击炮的连接部。位采用快速夹紧机构。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其结构优于奥式、法式迫击炮瞄准镜的结构。

    (4)中正式迫击炮瞄准镜

    1945年,第五十三工厂通过对奥式、法式、美式三种迫击炮瞄准镜的试制与生产,积累了不少经验,决定在吸取三种瞄准镜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武器装备情况,设计出一种对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都能通用的、性能优良的瞄准镜,以提高通用化制式化程度。按照这样的设想和要求,由王树楠、奚仁刚负责设计,采用德国Din的公差标淮,于1946年试制成功几具样机,经工厂鉴定后,先后装备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5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上使用,效果良好。该瞄准镜被命名为“中正式迫击炮瞄准镜”。这是国产第一具自行设计的炮用瞄准镜,它代表了40年代中国光学的技术水平。1947年该镜正式投产,至1949年共生产1.6万具。

    该镜能在5000米内作直接和间接瞄准用,在方位角和高低角的调节手轮上,装有读数分划圈,用以测定火炮射角;镜上装有纵横两种水池,以校正水平。在与火炮连接部。位采用快速夹紧机构,在蜗杆蜗轮啮合处,装有快速解脱机构,能作360度快速旋转。瞄准镜的性能参数:俯仰角40~90度;每格分划值读数15分:方位角0~360度,每格分划值1密位。纵水泡每格分划值5分/2.54毫米:横水泡每格分划值13分/2.54毫米;镜重0.75公斤,带木盒总重1.3公斤。

    2.37毫米战车防御炮瞄准镜

    1947年第五十三工厂对原有37毫米战车防御炮瞄准镜产品图进行设计整理,按德国Din的公差标准,将英制改为公制,使产品图规范化。同年试制出样机,1948年生产出540具。

    该镜结构由物镜组、分划镜组、转像透镜组、目镜组等组成。它装备在美式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上,作直接瞄准用。镜上装有照明装置,可照亮分划镜,供夜间瞄准使用。其性能参数:放大倍数1倍;视场16度;物镜有效孔径17毫米;出瞳直径17毫米;镜身全长220毫米;镜重0.5公斤.带木盒总重1.2公斤。

    3.57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

    1947年第五十三工厂接受改装日造96式瞄准镜为57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的任务。通过对实物分析研究,设计了几种零件,包括加配57毫米无坐力炮的连接机构.改装出几具样机并配炮试验,效果较好,当年装出201具,1948年继续改装完成余下的150具。1948年,该厂参照美式57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资料,按产品图规范化的设什要求,进行设计。当年试制成功几具样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由于缺光学玻璃,未投入批量生产。

    该镜结构由物镜组、分划镜组、转像透镜组和目镜组组成,装备在57毫米无坐力炮上作直接瞄准用。其结构与37毫米战防炮瞄准镜大致相同。其性能参数:放大倍数3倍,视场7度30分;物镜有效孔径20毫米;出瞳直径6.6毫米;带眼罩镜身全长340毫米;镜重0.75公斤,带木盒总重1.5公斤。

    从以上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起步较晚的中国军用光学工业,是从修理到外购零件进行装配起步,再逐步仿制,最后达到自己设计制造。到1949年底止,先后成批生产的军用光学器材有望远镜、测远镜、象限仪、指南针,以及用于迫击炮、战防炮、无坐力炮的瞄准镜等。但光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光学玻璃不能自给,限制了光学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特种兵之最强杀神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特种兵之最强杀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特种兵之最强杀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特种兵之最强杀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