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走自己的路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石与时语第309章 走自己的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韩石目中追忆之色浓郁,当年他只是一个平凡少年,仙法不懂分毫,却因卧牛山的十年,在轩辕文身上开阔了眼界,坚定了心念,怀揣着一股对修道的向往与期盼,与玄阳门结下仙缘,准确地说,是与周逸结下了师徒之缘。

    “或许有一天,那阻拦在你面前,隔断了义之所在的千万人中有了你的师尊,你是否还有勇气站出来,向义而行?”

    韩石的话平淡中透出一股滔天激昂,闻者无不色变,韩石此言当真是说到了他们心底最深处,太多的人踏入修道之路为始便以师尊为中心,一切唯唯诺诺,生怕引得师尊生气。

    久而久之,忘记了对修道最初的期盼与志向,变成一个只知道听从师尊之令的愚士。

    他们的原则,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底线,在一次次无条件的点头听从中,渐渐有了崩碎的迹象,即便是师尊之令从无过错,这种崩溃也不会停止。

    需知,无条件听从便是不辨对错,便是失去了自己的道,忘却了初心,除非,有一天他们能突然惊醒,回首过往,从中明悟自己该走之路。

    人一生虽说有种种羁绊,但最终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倘若在人生的尽头,蓦然回首,才发觉这一生自己所走的竟是一条他人之路,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所谓虚度一生,不过如此!

    与修士而言,修道,修的始终都是自己的道!

    所谓义者,或许就是道的方向!

    周逸忽然微微一笑,他眼中同样也有了追忆,当年韩石说出此问时玄阳子也在场,倘若是换做其他长老,绝然不会给韩石开口的机会,即便是他也是微微不悦,只是在好奇的驱使下才使得他听完韩石之言,他今日方知,当年若是他的回答有所差池,韩石竟是存了不拜师之念。

    周逸微微苦笑,心中不知怎地竟然掠过一丝后怕,倘若当年他与韩石擦肩而过,不知今日会是怎样情景。

    韩石之言,在这偌大的皇宫中回荡,余声绕梁。

    不仅仅是这些追随杨非之人,即便是玄阳门众位弟子亦是许多人浑身一颤,心念有了变化,韩石之言可谓胆大包天,但却是许多人压在心底最深处,明明想却永远也不敢说出来的话。

    此话甫一挑明,顿时使得许多人心念刹那间有了透彻之意,似乎有一座压在他们身上多年的无形大山,在这一刻终于可以放下,韩石此言并非不尊师,反而是更为尊师!

    除非有一天,师不取义!

    而韩石此言的过往,亦是令众人为之侧目,眼中露出不可思议,他们本以为此言虽极为放肆,但以韩石如今的地位与修为,又有几人敢出言驳斥?

    他们想不到的,韩石这番话竟是在百余年前,其拜入玄阳门时所言,当时的韩石乃是凡人。

    当年,韩石之师周逸已是元婴修士,更是贵为罗云峰之主,韩石竟有如此胆魄,此言即便是放在眼下说出,依然让众人有了心神动摇的震撼,更勿论当年。

    “怪不得此人能有如此强悍修为,与他相比,我弱的何止是修为?”

    几乎是同时,众人心中升起一道道类似之念,韩石的出类拔萃,使得每一个修士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之相比较。

    此时,除了玄阳子知晓整个过程,其他人却是丝毫不知,也因此当年韩石成为罗云峰一脉弟子,也是令许多人有了嫉恨,暗道此人纯属走运。

    直到此刻这些人方才明白,韩石心念之坚早已远超他们,周长老选择韩石为弟子,这其中哪里有半分运气之说。

    青梅眼中竭力维持的平静,此刻有了压制不住的波澜,她亦如许多人一样,想不到韩石曾有这般精彩的过往。

    此言让她心神激荡,也使她一改恬淡的性子,眸中仿佛燃起炙热之火。

    韩羽,卢长老,李观云,孙铄,张默然等人,无一不是眼露明亮至极之芒,即便是当年经历过此事的玄阳子,此刻静立当场,面容肃穆。

    “罗云峰一脉必在韩石手中复兴,师尊你泉下有知,一定也会宽慰,七师弟他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弟子!”玄阳子心中暗道,苍老的脸上没有透出沉暮,反而显得有了生机。

    韩石的话犹如一柄劈荆斩棘的利刃,将众人心底桎梏彻底斩碎。

    杨非身后,一道道目光在那桎梏破碎的瞬间轻轻合拢,在这宛如重生的心念中去感悟,何为尊师,何为取义。

    杨非惨笑,韩石之言亦令他想起当年师尊在世时的谆谆教诲,他原本就受伤不轻,此刻心神激荡顿时口吐鲜血,面色再度苍白了几分。

    此事,他清楚乃是自己理亏在先,只是他始终不忿师尊当年将掌宗之位传与三师弟,而他这个大师兄的身份更是令他羞愤难当,为了这不忿之念,数百年来他为图谋玄阳门掌宗之位耗尽心机,整个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一个模样。

    昔日的开朗,变作了深沉。

    昔日的奋进,变作了争强。

    昔日的宽厚,变作了睚眦。

    昔日的聪慧,变作了阴谋。

    昔日的朋友,变作了敌人。

    韩石之言,令杨非心头震颤,这数百年来他从未尊师,亦未取义。

    若是尊师,他便应接受师尊遗命支持三师弟为玄阳门掌宗,从此不做他想。

    若是取义,他便应沉心于修道,倘若在修为上率先踏足灵动,那时即便是他真想成为掌宗,凭借着高出一筹的修为也会是水到渠成。

    无论怎样,不可令玄阳门伤筋动骨,而他如今所为只能令玄阳门分裂,使得许多原本是同门的弟子之间有了厮杀,如此下去,即便他最终夺得掌宗之位,玄阳门亦是元气大伤,根基动摇,引来更大的危机。

    此行,何谈取义。

    自从那巨剑出现的刹那,杨非便已明白,今日他将一败涂地,玄阳子之位只是妄念,韩石的修为远远超乎他的料想。

    绝望中,杨非心绪反而沉静下来,他的目光,落在众人中唯一没有闭目的李辰身上。

    每三百年,玄阳门便会大开山门广收弟子,他大弟子齐云柏,便四百年前拜入门下,百年前齐云柏入门满三百年,不再是弟子身份,而是成为飞天峰执事长老之一,东云城之行带回数人,其中的李家三兄弟被杨非看中,收为弟子。

    百年师徒情,在这一刻在二人目光中交汇,李辰与杨非平静对视,这种平静,是一种心念蜕变后的沉淀,换做以往李辰早已将目光移开,不敢对视。

    修道之路上,师徒之间,师父就好似那悬天之阳,照耀弟子前行之路,但与此同时也给了弟子一抹阴影,无论弟子走到哪里,这抹阴影都是挥之不去,只有弟子抬头面阳而行,才能将阴影甩在身后,只是那阳光刺眼,令人目眩看不清前行之路。

    于是乎,虽说太阳始终都在,人却不再面阳而行,而是避开那耀眼的光芒,去追寻自己应走之路,至于那阴影,有与没有又有何妨?

    或许,这道阴影存在的意义,便是提醒前行之人,师虽万里却仍在注视着你。

    杨非自然不知,除了那尊师取义之言外,李辰还有一道何为刀之念,这句话的融合令李辰心念有了升华。

    李辰传出的第三道灵识,传给了杨非。

    “师尊,恕弟子走自己的路!”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尽数融入李辰目光的平静,杨非在这平静中看到的,是一股无可动摇的决心,这并不是背叛于他,而是代表了李辰直面自己的内心,说出了心底最想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或许多年前便想说出,直到如今才有了开口的勇气,有些话,一开口就是另一个世界。

    走自己的路,才是取义,才是真正的尊师!

    面对师父的错弟子应该站出来指出,而不是去默认,不问缘由地去遵从。

    李辰虽未明言,但杨非岂能听不出话中隐含之意,他面色更显苍白,但随即却是仰头大笑。

    “李辰,当年为师收你为徒,唯一担心的是你的心性,你灵根不凡,心性却是不足,就此下去,终有一日你会被心性所限,修为从此止步,但今日,为师放心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石与时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石与时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石与时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与时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