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间大善非同情 难能可贵是尊重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六十八章 人间大善非同情 难能可贵是尊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是哥哥不对,在这给妹妹赔不是了:红颜知己本难寻,一言一行触灵魂。明眸善睐醉黄昏,迷煞天涯痴情人。三生有幸得汝心,不羡鸳鸯戏红尘。我不完美,汝非无暇,知我残缺,懂你优劣。悟我追求,读你深度,相守相容,相知相惜,此生识你一人,一世知足无憾。”徐吉见小露如此大的反应,方才明了此非后世,有些玩笑是开不得的,想起二人一路走来,不管徐吉富贵贫苦,依然随他远赴他乡,心头一热,感动的说道。

    “哥哥无需如此的,我知你心意,你懂我情谊,日后不嫌弃妹妹便好,如今妹妹拳脚功夫也有不小的进步,倒是不怕你欺负人家呢,哼哼!”小露闻言满脸欣喜,却又挥舞着小手故作气恼般示威道。

    “疼你还来不及呢,哪里舍得欺负你呀?方才调侃你也是吃味居多,那叶适临走前对着内宅的深情一眼,却是有些五味陈杂。他自以为做的隐蔽,又哪里逃得过本公子法眼?既是气恼其无礼,又可怜他之痴情,还有一丝无奈的内疚。”徐吉说道。

    “哥哥如此在意妹妹,我心甚是欢喜,然感情还是讲究个你情我愿不是?其实哥哥不必可怜他的,若是让其看出端倪,更是伤自尊的。殊不知同情、可怜都是一种变相的施舍,文人又非流民,怎会接受,反而加深过节。”小露闻言如是说道。

    “哥哥心善,却是无需对何人都如此对待,这一路走来,吃的苦妹妹也是看在眼里的。每次见你身上的疤痕,都心痛的紧。奈何妹妹一介女流之辈,恨不能替哥哥分忧。”小露眼眶微红的继续说。

    “天呐~!要不要这么走心,都被你感动的快哭了。”徐吉难得的俏皮了一把,一个一本正经的人突然说出这种类似后世的大白话,倒是让小露错愕不已。

    “这都是妾身该做的。”良久小露方才回神道。

    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然后将铺子里所有人都一起叫上桌,此举却是让刚来的丫鬟小厮拘谨不已,连道不敢。

    灵儿跟随徐吉时间最久,知晓徐吉随意的性子,跟四人说了几句,后者方才忐忑的就坐。非是徐吉特意挑战世俗礼仪,而是考虑自己常不在铺子,虽说现在已经有李三和肖勇协助,还是觉得给以应有的尊重,也少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徐吉却是低估了此举的效果,酒席间尤其是新来的丫鬟小厮和跟随李三而来的伙计们,皆是言词激动的对徐吉表忠心,也算是喜闻乐见的。

    通过此件小事,徐吉体会了尊重别人的好处,人谁真正的又甘居人下,谁人又不愿被人尊重?这是心灵的掌控,灵魂的触碰。

    正如小露说的,与其施舍怜悯,不如给其应有的尊重,便能收获忠诚和尊重。人心大体还是能换来人心的,此时徐吉方才知晓,自己还是太过武断,将人心想得太极端了。若是应用得当,学会些许驭人之术也并非难事。

    想及此处,心情不觉间大好,席间自然多饮了几杯。徐吉更是趁着酒劲宣布明日铺子开业,让酒席进入高潮,皆是满口吉祥语,推杯畅饮相互勉励。

    觥筹交错,杯盘狼藉,除却两个丫鬟在收拾残局,众人皆是回去歇息。徐吉有些上头,在一口气喝光灵儿递上的解酒汤后,难免被小露说道一番。

    除了埋怨徐吉饮酒太多,更是责备徐吉太过孟浪,坏了礼法。徐吉哪里会反驳,借着酒劲抚摸着小露的秀发傻笑着保证,下不为例。

    由于铺子开业是徐吉临时决定的,倒是给小露添了不少麻烦,一个劲的吩咐着灵儿三个丫鬟查看这,准备那的,折腾到深夜,而徐吉却已经躺在床榻上睡得正香。

    小露见徐吉连衣服都没脱,就叫上灵儿帮忙,二人好是一顿折腾才给徐吉脱去外衣。

    等灵儿退去,小露看着熟睡中的徐吉喃喃自语道:“哥哥到底是为什么,一直不肯要了妹妹的身子?你可知有多少人都暗中指摘我呢。”

    次日清晨,一大早众人就起来忙碌着开业的事情,李三、肖勇对此甚是熟悉,指挥着众人忙前忙后。门口的牌匾挂的却不是徐记的商号,而是打的客家商盟的旗号,要不是徐吉又着人在门口添了个香料正店的旗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商会驻地呢。

    上午也算平静,因开业仓促,来的人却是不多。左邻右舍的铺子里倒是都来人买了些许,顺便恭贺几句。用完午餐后,陆续有相识的前来道贺,或是不能亲来的也送来了帖子。

    就在徐吉忙活的差不多,准备回军营的时候,一位二十四五的书生带着两位小厮到来。见到徐吉和善一笑,拱手施礼,徐吉出于礼貌亦是回礼。

    请其进入铺子,来人方才看着徐吉说道:“本王路过此处,听闻徐训练官铺面开业,特来恭贺一番,事出突然,却是未能准备礼品,些许银两还望徐训练官莫嫌俗气。”

    此时其身后一小厮奉上百两银子,而徐吉略一思虑还是让李三收下了。

    “如此便多谢王爷,不知王爷当面,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徐吉如是道。

    此人身份不难猜测,孝宗四个儿子,近来闻讯长子久病卧榻之上,已有许多敏感之人开始政治投机,三子赵惇徐吉见过的,而四子早夭,来人自称本王定是庆王赵恺。

    其人果如历史记载一般,随和亲善,对人有礼,这也是徐吉毫不犹豫就接受他贺礼的原因。

    赵恺依然微笑着说:“父皇曾言,士大夫当为世人表率,不可自恃身份而傲慢无礼。徐训练官于国于民都是有功之人,本王又怎会怪罪于你,只会替百姓谢你才是。”

    “王爷谬赞,此乃下官职责所在,当不得王爷如此夸奖。”徐吉闻言中规中矩的回道。

    “本王再多夸赞,也抵不过徐训练官身上的一道疤痕。”赵恺动情说道。

    “如今回京城有些时日了,一直没机会见你一见,今日去三弟府上回来却是碰上了。如今一见江**锐的训练官,果是一表人才,自是不凡啊。”赵恺温文尔雅,徐徐道来。

    “王爷谬赞,世人皆言庆王随和亲善,如今见面更胜闻名,下官如沐春风,感激不尽。”徐吉如是说。

    “外间传闻当不得真,儿时父王曾教诲说,唯真心方能换真心。只要是对大宋和百姓有功之人,皆需尊之敬之。”赵恺张嘴就是一句父皇说。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倒也相谈甚欢,更是如兄长般询问徐吉在临安住不住的惯啊,或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可以让他帮忙啊之类的

    其并未久留,想来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就匆匆离去。赵恺给人的感觉很真诚,像后世朋友间的闲聊,没有太多约束,其人思维敏锐,条理清晰,说话也还风趣,虽然一口一个徐训练官叫着,却是真的给了徐吉应有的尊重

    徐吉也体验了一把被尊重的感觉,更是让昨夜对驭人之术的体悟清晰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除此之外,徐吉并没忘记,史浩还是赵恺的老师。虽然有些好感,却不得不防,有个词叫杀熟,前世却没少吃亏的,如今临安城平静的可怕,徐吉闻到了危险的味道,不得不小心谨慎。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