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身临边境见魏胜 身存遗憾吐心声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四十五章 身临边境见魏胜 身存遗憾吐心声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众在船上修整半月,终于等来了徐谦的回信。信中说温州县衙所托官粮,改交扬州县赈灾用,并带来了签收交接的信函文件。

    这就好办了,本来徐吉一众就在扬州境内,随即就着人上岸与县衙报信。对于送来的粮食,当地县衙自是欢天喜地的前往迎接,随后两相交割,李三的事情也就做完了。

    徐吉等人按照之前的计划,行船开往楚州射阳县。停船修整的这段时间,并非仅仅是等待徐谦的回信。更是着人打探了楚州境内的一干事宜。知晓此时的魏胜仍然占据着淮安阜宁一带,徐吉既然答应了辛弃疾前往送信,自然是要去一趟的。

    此时徐吉和舅舅一众也是一千多人的商队。只要不是遇到金人军队,应该可以自保。为了小心起见,并未多作北行,仅到射阳海域就停船警戒,以防意外发生。

    徐吉先是遣人与魏胜联络,待得到回信后,方才带着李三一众好手一百人,小心的穿行在时有一二十人的金人出入的路上。

    一路上遇到了三波金人。两拨为骑兵,击退之。并击杀一队三十人的金人步卒后,方才到达魏胜所说的淮安运河南岸。

    就见此间来往的军士,更多的像农民。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自制的兵器。衣着破烂不堪。虽然这些只是外围的府兵,却是显得乱糟糟,让徐吉看得直摇头,不知这些人有什么战力,魏胜却没有将其遣散。

    来到一个村落的村口,徐吉等人被拦了下来。只让徐吉带着十人前往,还不能带兵器。虽然李三一再抗议,还是不得通融。

    徐吉也不多说,便照着他们的规矩做。想来魏胜不会害自己吧。于是就带着李三等十人进去。此时看到的军士,虽然有铠甲兵器,时而看到有人骑着战马往来报信。

    虽然武器精良,但是都如徐吉在江阴军营所见一般,散漫无纪律,比较个人勇武,自是好手。若论战阵意志,想来不用金人骑兵几次冲杀,就会溃不成军。

    偶尔也会看到几队精锐士兵,对于杀气敏感的话,自能感觉他们的戾气。一举一动与四周的士兵却是格格不入,许是在其身旁太过压抑,其他的军士都是自觉的远离他们。

    就是一支这样的军队,良莠参疵不齐。由少数精锐带着部分普通军士和招募的民勇的军队。徐吉不明白为何就是如此一支军队会让金人胆战心惊,而大宋耗费无数钱财粮草,操练出来的堂堂之师,却是不堪一击。

    将为军之胆,还未见到魏胜,徐吉就对此人好奇无比,想着见一见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院门前,见到一个浑身着兜馏铠甲,四十五六岁的样子。络腮胡子,大刀眉,皮肤被晒得黝黑,就像后世的张飞。

    待得身后前来报信的人说此人就是魏胜,徐吉向前拜见。

    “徐吉见过魏知军。”徐吉如是说。

    “哈哈哈,在某处,没那些礼节说道,某就是一个泥腿子出身,自由惯了最是受不得那些繁文缛节,徒惹烦恼。”魏胜先是爽朗的大笑一番,然后随和直白的说。

    “徐吉遵命便是!”徐吉抱拳回道。

    “来来来,随我一同进去,好好给某分说一下李宝这书生在江阴混的如何。”魏胜说着就拉着徐吉进入宅院。

    这里原本是一家富户的三进庭院,有些战乱留下的痕迹,稍显破损,在村落里却算是保存完好的。

    “此处比不得江阴安宁,住处自然破败一些,没什么可看的。”魏胜见身边的徐吉好奇的四处打量就如是说。

    “我只是觉得苦了此地的百姓,有些感慨罢了。”徐吉有些尴尬的说。

    “你这娃娃还有些良心,不似那些尸位素餐的文官,就知道要好处,不管百姓死活。”魏胜哈哈一笑说。

    “上官自有其计较,小子只是商贾出身,自然希望世道太平,否则跟谁做生意去。”徐吉俏皮的说。

    “你这小娃有些意思,年纪轻轻不学着读书做官,反而去做那被人看轻的商贾之道。”魏胜直白的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那块料就只好做些营生混口饭吃罢了。”徐吉有些感叹的说。

    “哈哈,自是这个理,填饱肚子是天大的事。不然岂不活活饿死,还得跑来混军饷。不过你这小子既然是商贾之家,又为何从军?”魏胜有些不解,这世道商贾出钱的见多了,这从军的可是不多见的。

    随后徐吉将自己的事情,捡着能说的大体解释了一番,随后就寻着机会将辛弃疾的书信给了魏胜。

    魏胜接过书信也不看,随手交给身后的亲兵。继续跟徐吉闲聊。字里行间透漏出的就是粮草不足云云。

    徐吉也是暗叹此人看似粗犷的外表,却也是内中心思不少。暗叹一声说:“粮草倒是有一些的,我们此行来了十几只商船,就是匀一些给魏知军亦是为国效力,自无不可。”

    “哈哈哈!你这娃娃某家越看越喜欢,那就这么说定了,现在我就派人前去运粮如何?”魏胜此时笑的更是大声,震得徐吉耳朵都有些痛了。

    “一切由大人定夺,小子这就手书一封让手下带领军士前往运粮。”徐吉没想到魏胜如此雷厉风行,还是真的如此这般缺粮。

    “若不是没有办法,本官也不会对你敲竹杠的,那胆小鬼刘宝竟然弃城而逃,粮草也丢失殆尽。让金人白白得去,让某家气得三天吃不下饭。”此时魏胜有些失落的说。

    “此时金国贼将徒单克宁正在楚州城里,吃着我宋人的粮食,住着我宋人的宅院,喝着我宋人的美酒,却杀着我大宋的子民。何其悲哉。”魏胜说的凄惨,一众将士义愤填膺,恨不得立马夺回城池,扬我大宋国威。

    “徒单克宁?”徐吉却被这个名字提醒了什么,如是问道。

    “怎么?你这小娃娃也听说过他的名号?”魏胜瓮声瓮气的问。

    “略有耳闻,这一路行来,自是听了些外逃的流民提起一些。”徐吉应付的回道。

    徐吉若是后世的记忆没错,魏胜此人就是被这徒单克宁所杀。金人虽然与大宋签订了和约,依然会小规模的南侵劫掠。

    这个图克单宁必定会借道魏胜如今所守的运河,从楚州城逃来的刘宝定然会因为签订合约,不能善起边事为由,让金人难下,若是如此,整个楚州就会丢失,魏胜也会战死。

    徐吉对这外粗内细的魏胜还是有些好感的,对于他的往事自然知晓一些。一个如此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大将,不该就此陨落。所以徐吉就开始了自己的算计,如此英雄进入官军体系,束手束脚有才不能施展,却也憋屈。

    “大人,小子身为李知军的亲兵,常听大人说起您在海州的义举,让小子每每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亲临其中随大人一起与金人战个痛快呢。”容不得徐吉多想就岔开话题说。

    “什么义举不义举的,就是想方设法的杀了些欺负我大宋子民的贼人罢了。又非我个人之功,为此战死多少英雄豪杰,这功劳应该是他们的才是,某怎敢居功。”魏胜似有心事的说。

    “在下口误,不该提起大人的伤心事。还望大人恕罪。”徐吉见此情形,哪里不知勾起了魏胜的伤心事。

    “想当初在海州之时,虽然过得艰苦些,没有朝廷后援,却少些束缚。如今这不能做,那受人节制的,喘气都觉得不痛快!”魏胜有些发牢骚的说:“事已至此,没什么不能提的。又不是你小子把海州白白送给金人的。也不是你一次次陷害某家,约束某家的,如何说不得,又何罪之有。”

    “多谢大人海涵,我知大人对海州的感情甚深。朝廷贪生怕死,委曲求全的官员太多。让大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就如那苍鹰绑住了翅膀,战马绑住了四蹄一样。”徐吉很能体会魏胜的心情,徐吉自来到这个时代,就感觉处处受到约束,有规矩自然是应该的,有一些过时的祖宗礼法仍然大行其道,约束人们的自由。朝廷朝令夕改一道道废弃的法律依然被人拿着当令牌,博得私立,让徐吉处处觉得不自在。

    “此话深得我心,却不曾想你这小娃娃就也能成为老夫的知己啊!我要与你痛饮几杯才是。来人啊,赶紧备酒食!”魏胜就是如此豪爽,眼见快到午时就如此吩咐手下说。

    “恭敬不如从命,如此在下便多谢大人了。”徐吉向前拜谢道。

    “现在公事谈完,这是我们俩的私交,不必拘礼。”魏胜随意的说。

    “徐小子,要不你以后就跟着本官吧,我给李宝那书生写信去说,你看如何?”魏胜开口就说道。

    “这...虽然我与魏大人一见如故,更生出结交之意。然李知州在江阴,对在下颇为照顾,如此这般却是让在下立于不义之地,还望大人见谅。”徐吉当然想与魏胜交往的。但是却不是这样的上下级关系。若有可能,徐吉还想把魏胜待到流求去,如此人物怎能在此地白白死去,这是大宋的损失。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