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舂米碓杵馈岁间 席间稼轩忆往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三十三章 舂米碓杵馈岁间 席间稼轩忆往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有诗云: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军中多是农人商贾出身,每到腊月初八到十五间,忙碌了一年的百姓会陆续的舂米。军中虽然没有此风俗,居于军中的军士、土兵自是需要回家舂米,于是就有了军士休沐日。

    正值腊月间馈岁成风,两个节日一起,军中放了这群兵老粗们一个大假。对于发配的囚犯,自是享受不到此种福利,只能孤独的待在军营中。

    此时军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显得安静不少。白日也没有了操练,徐吉就来到演武场,跟同样不能离去的杨烨一起对练枪法,小雪纷飞,雪中二人踏雪而战。徐吉一枪刺破雪幕,雪沫纷飞,煞是威武。杨烨在这与徐吉切磋许久,自是摸到了一些徐吉的功法套路,不慌不忙的收枪回挡,或拨或架,时格时淌。往往都能破解徐吉的招式。

    就在两人激战正酣之时,郭亮却是笑嘻嘻的出现在不远处,吆喝着:“二位大侠,切勿动手,让在下做个和事老,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可好?”

    “你个赌鬼,怎么就当上了队头呢?”徐吉收枪停下后笑骂道。

    “作为上司,最重威严,郭队如此作为,战场何以服众?”杨烨也是看不得郭亮如此散漫的无赖模样说道。

    “哈哈!我算哪门子的上司,至于带队的事情嘛,山人自有妙计,杨老哥不必操心。赌鬼能当队头,自有其过人之处,徐小子你可是不服?”郭亮笑哈哈的一一回答二人道。

    “在下岂敢不服,不然可就有的苦头吃了。”徐吉莞尔一笑说道。

    “言归正传,今日你二人随我去见一个人。”郭亮敛去笑容随后说。

    “见谁?”徐吉和杨烨异口同声的问道。

    “签判大人召见你二人,赶紧随我前去,莫让大人等急了。”郭亮催促着说。

    “方才不见你着急,现在就火烧火燎的,真有你的。”徐吉没好气的说道。

    一行三人,在郭亮出示了手牌,在守卫军营军士的再三询问下,记录了三人的信息及其去处后,方才走出军营大门。

    郭亮没有带着二人去衙门。反而来到了城中住宅区。

    来到一处门前,就如一般人家的门面一样,并不阔气,反而有些老旧的宅院。一个年纪五十多的老人出来询问,待知晓是东家相请之人后,就领着三人进了门。

    这是一个两进的宅院,大门两侧是下人房间,或是杂物、柴房,东面是厨房。进得前院,行至中堂,只见此时辛弃疾已经坐在那里跟李宝说话。

    “卑职,见过签判大人,拜见李知军。”郭亮、徐吉和杨烨三人一同向前拜见道。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此次叫你们来只是闲话家常,不必拘谨。”辛弃疾笑着说。

    随后让三人坐于下首,再三谦让后,三人终是有些拘谨的坐下。由于徐吉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听郭亮说你二人武艺超群,等闲之人不是你二人的一合之敌,正好今日与李知军聊起你们,趁着今日有暇,就让郭亮把你二人叫来,切磋一二,你二人不必多想。”似是看出徐吉和杨烨的顾虑一般,辛弃疾再次宽慰道。

    “签判谬赞,在下会的只是些许皮毛而已,当不起大人夸赞,更不能与签判大人的盖世神功相提并论,在下岂敢与皓月争辉。”徐吉听得辛弃疾如此说,就起身施礼婉拒。

    虽然徐吉知晓辛弃疾的功夫一定不差,毕竟是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的,又敢带着五十人冲击数十万叛军营地的胆量,开玩笑万一伤了他怎么办?或者是被他伤了自己,怎么算怎么不讨好,索性就拒绝了。

    “我记得你,初至江阴甄选人员之时还算果敢,现在怎生如此不痛快!”辛弃疾听得徐吉婉言相拒忽然责怪的说。

    “既然签判大人看得起你,那就陪稼轩切磋一二,小心些就是了。”此时李宝更能体会徐吉的心情,想来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少经历过,如是提醒道。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请!”徐吉倒也痛快,直接就答应道。

    “正当如此!”辛弃疾亦是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就兀自跟李宝来到后院。

    这段时间正是徐吉手痒的时候,枪术小成,每每都想找个人来切磋,既然如此,正好看看这辛弃疾的功夫如何。

    后院有一处空地,虽然不大,却也够两人折腾的。下人们听说主家与人切磋,就三三两两的躲在远处张望,有的躲在门拱之后,有的从旁边屋子的窗户露出半个脑袋,有的索性直接趴在房门边上张望。

    李宝的护卫递给徐吉一杆长枪,而辛弃疾用的却是仆人递上的宝剑。

    小雪纷飞,依然冻不灭众人观看的热忱。徐吉持枪挺立,双目微眯。辛弃疾拔剑横立。剑刃断雪,好一把宝剑,羡煞旁人。

    气氛微凝,似能冰冻天地一般,场间静了下来。徐吉一抱拳说道:“请指教。”

    辛弃疾并未多言,仅仅是抱了抱拳。随即持剑刺来,徐吉拨枪一挑,动作简要,轻松挑开了辛弃疾的一击直刺。

    辛弃疾单手持剑,顺势格挡着枪身,欺身而上。徐吉则能让其近身,长枪吞吐,顺着对方的劲力旋转,抽枪而会的同时,挽了一个枪***得辛弃疾不得不退后闪避。

    第一个回合的情景却是吓得一众下人惊叫连连,有心急的连连大喊小心,惹得辛弃疾瞪了对方一眼。后者自知失言,连忙躬身赔罪。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此时单打独斗就显出了其中的优势。辛弃疾围绕着徐吉不住的旋转,寻找着破绽。

    徐吉以不变应万变,始终面对着辛弃疾,让其有种狮子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辛弃疾对付长枪还是有经验的,时不时的诱导徐吉出枪,或是刻意暴露一下破绽,诱惑徐吉出枪。徐吉也知道他在引诱自己出枪,他好趁势逼近徐吉身边,所以一直没有上当。

    其实有几次,辛弃疾弄巧成拙,可以暴漏的破绽反而成了真正的破绽。徐吉都有一击必杀的把握的,虽然有可能被其利剑所伤,若是生死搏斗,只能是徐吉伤,辛弃疾死。

    然而这是切磋,自然不能如此,于是两人就陷入了顶牛的尴尬境地。因为徐吉最近已经把枪法招式简化,此时体力依然旺盛,反观辛弃疾却有点呼吸不平稳的迹象。徐吉估算了一下后,枪法风格一变,不再放手,反而是主动进攻。

    只见一杆长枪,被徐吉舞得花样百出,时而一式饿狼撕心,时而一招秋风扫落叶,或是猛虎扑羊,配合着脚下变幻莫测的步伐,时进时退,忽左忽右。辛弃疾虽然身法也是不错,却是始终近不得徐吉身边。

    剑刃和长枪偶尔相撞,徐吉是尽量避免的。因为辛弃疾手中的宝剑很是犀利,而长枪的枪身却是杨木的。即使如此仍是被剑刃弄得伤痕累累,枪身起了不少倒刺。眼看就要断掉一般。

    辛弃疾果是剑术高手,在这你来我往的试探中,大体摸清了一些徐吉的习惯,忽然挡开长枪,就地一滚就欺上前来,长剑吞吐间,直取徐吉小腹。

    徐吉来不及用枪头阻挡,只好前后倒置,刺出去的枪头往上一挑,枪柄下压,试图拨开长剑的同时,脚下鹤立而提,跃起躲避长剑攻势。

    如此这般在付出枪身断掉一截的代价,险险避过。徐吉碎步后退几步,以防守的姿势持枪而立。

    辛弃疾也不顾身上的泥土雪水,亦是起身握剑对立,良久辛弃疾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你心有顾忌,反而不能全力以赴,就是如此,我亦不是你的对手,果然身手了得,郭亮所言不虚也!”

    “大人谬赞,承让了!”徐吉收枪施礼道。

    “今日此番是我收到最好的馈岁之礼,你三人就留下陪我和李知军一起吃酒。”辛弃疾倒是洒脱的说,问了时辰,将近午时就随即安排下人开席。

    所谓馈岁就是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徐吉三人谢过辛弃疾后,就到席上作陪。席间自是一番客套礼让,更是在郭亮的话头下,提起了辛弃疾的骑兵抗金的往事,听得当事人自己徐徐道来,有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让众人亦是感慨万千。

    “家祖父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和金人决一死战。逝者已矣,为人子嗣,自当完成祖父心愿。”辛弃疾似乎有点醉意般回忆着说:“家祖父常跟我说,辛家祖辈与金人有着血海深仇,虽暂时委身仇敌身前,意在寻得良机反抗之。每年腊月都带我登高望远,指画江山,提醒我勿忘家仇国恨。”

    “金人完颜亮夺我大宋江山土地,奴役压榨我宋人子民,绍兴三十一年两千大宋义士随我声援耿京起义抗金。恬为掌书记。

    次年当狗贼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之时,金军北撤,我奉命南行与朝廷联络,归去途中,惊闻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心如刀绞,伤心欲绝。

    却又对叛徒张安国所行之事气愤异常,便带着随行的五十多人偷袭了几万人的敌营,本未做生还的打算。心中只想为耿京大人报仇雪恨。

    谁知敌营毫无戒备,让我等轻松进入,并寻得叛徒张安国在饮酒行乐。遂以其性命相要挟出得敌营,擒回建康,由朝廷处决,一为耿京大人一个交代,二让天下人看看叛徒的下场,杀鸡儆猴而已。哪里有徐吉所说的那么大义凛然,实在汗颜。”辛弃疾仍是回忆着自说自话着。

    “近来闲暇之时,我正在整理自己的对金作战的经验和体会,大体有十论。现在正在斟酌还未提笔。因我对金人统治的领地有所了解。知己知彼,自知各种局势和利弊。若是利用得当,有望恢复中原,报国雪耻。明年自会将此良策献于官家。”辛弃疾回过神来后随口跟四人说道。

    对于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徐吉后世略有耳闻。在徐吉的印象中,貌似宋孝宗北伐的意志并不坚挺。搭顺风仗就热情洋溢的高呼收复中原,少受挫折就想着赔钱求和。若是这美芹十论上奏以后,自然会受到主战派和民间志士的喜爱,然而若是北伐失败后,这些主战派好像都受到了冷落,官场不得志吧。

    “签判大人高才,身经百战,又心胸宽阔对于自己的经验更是无偿著书传世,此为大善,功德无限,签判大人的美名亦会因此而流芳千古。”徐吉想了想还是稍微提醒一下辛弃疾吧。

    “然而大人可曾想过,若是此时不成,后果又会如何?”徐吉反问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