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巴达维亚的民族问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何日复东归第33章 巴达维亚的民族问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忽听远处人声鼎沸,似又有一大群人奔来,而且听叫喊声至少不下一两百人,土人们立刻面色如土,他们可没有其它后援,既然不是他们的援兵,那么自然就是华人的。“当啷”一声,有个胆小的土人失神,长刀掉在地上也浑然不知,其他土人相视一看,都看出彼此的恐惧,加上首领受制,干脆将刀具棍棒全都丢下,自觉蹲在地上,有人带头,其他土人有样学样,一下子全场黑压压蹲了一地。

    原来榨糖厂失火,火焰冲天,黑烟滚滚,附近甘蔗种植田劳作的华工全看见了,几个离得较近的农工着急,先行来看火势,结果看到大群土人正在和榨糖厂的工人厮打,赶紧回去叫人。

    于是三百多华人手持农具、斧头咬牙切齿地冲上来之后,却看到这样离奇的一幕:全场死伤遍地,哀嚎不绝,七个浑身带伤的华人正在抓紧救护满地的同胞,而场地的另一边,黑压压地跪着一大片土人……

    只听“轰隆”一声,正在燃烧的草屋无法承受烈火的炙烤,轰然倒塌,骇得土人们纷纷后退躲避。众人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幸亏草屋之间修葺的距离不近,到目前为止,火势仅仅波及到两座草屋,没有更大的损失。

    红领巾身后多了几把斧头,朱君翊终于可以真正下“马”休息一下,刚才这番打斗,胸前的骨伤又受一番折腾,不断传来剧痛,满身的鲜血倒多半是别人溅的。

    曹山虎浑身是伤,找到朱君翊的时候见到他满身的鲜血着实下了一大跳,得知都是别人的血溅染的又不禁唏嘘他命大运气好,朝着朱君翊一树大拇指,嘿嘿笑道:“小兄弟!真有你的,要不是你机智制住了匪人头领,老哥哥我和其他弟兄们今天肯定就撂在这里嘞!”

    朱君翊看着满场的死伤,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庆贺的地方,但是他也不好直接对着曹山虎讲这些,只好苦笑道:“书上说,擒贼先擒王,我也是照搬照做。”他对双方的这次冲突有些莫名其妙,更不了解曹山虎和那红领巾到底说了些什么,正想找机会问清楚,别的地方又出了事。

    这些援手的华工都是附近的农工,会众也不算少,不过事出紧急,都是自觉跑来的,现场未见有人进行组织,这人一多起来,未免就乱七八糟。

    曹山虎见到朱君翊无恙,也顾不上多说,拍拍他的肩膀便转身出面组织,一边安排人清理火源附近地上的甘蔗叶,避免火势继续向外波及,一边安排人就地救治死伤,另一边还特意分出近百人守在投降的土人。

    此时齐老二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身上到处是甘蔗渣的刮伤,他趾高气昂地对着土人破口大骂,仿佛他才是力战土人强盗的英雄。土人们没了武器,全不复之前嚣张的气焰,看守的华工深恨这群作恶之徒,免不了拳打脚踢,有几个脾气暴躁的甚至举起斧头砍伤几名跪地求饶的土人,引发大群俘虏的恐慌。

    朱君翊瞧在眼里隐隐不安,截止到目前,华土双方还可以算是利益械斗,如果任由事态扩大,造成双方更大面积的死伤,只怕就会变成种族冲突,这样下去对巴达维亚这种多种族聚居的城市居民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他正要跟曹山虎讲讲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见有人跑来大声道:“堂主来了!”曹山虎和齐老二齐声道:“什么?”那人道:“堂主得知这边出事,带着几位大兄正在往这里赶。”曹齐二人大喜,齐老二想着怎么趁机在堂主面前再表现一番,曹山虎却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人道:“我在货栈遇上

    堂主,堂主知道我腿快,亲口吩咐我先来通知一声,叫大家听凭曹山虎曹大哥的安排。”齐老二听了闷闷不乐,却不敢多说。

    曹山虎得知堂主将至,恍如有了主心骨,格外兴奋,组织救火、救人格外上心,四处奔走,又怕朱君翊有失,特别安排两位壮汉从旁照顾。

    朱君翊几次想把话说通,见他这般忙碌,也不好张口,只好任由他来安排。

    没多久,远处跑来一人,曹山虎和齐老二都迎了上去,与那人站在一起说话,显得十分亲切,朱君翊看那人中等身材,玄衣玄裤,留着满脸大胡子,看上去很是威风,就问身旁的会众:“这位应该是你们的堂主吧?”

    哪知会众摇摇头,道:“那位不是堂主,是堂主座下的左巡风韦尚礼,也是这甘达里亚糖厂的大东家。”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人到了,与曹山虎、齐老二、韦尚义一起商谈,指着那帮土人不知讲些什么,齐老二得令一般从土人中将红领巾拎出来,拖到那人面前,那人疾言厉色地对着红领巾讲几句,红领巾连连低头,差点直接跪了。

    朱君翊又问会众:“这位是你们的堂主了吧?”

    会众摇摇头,道:“也不是,那是堂主身边的传声蔡家荃蔡大兄,也是我们会众的武术师傅。”

    朱君翊心中略有失望,觉得这黑衫会的堂主实在太会摆谱,人未至,传令都已经派了三四拨了。从今天这场突发事故来看,这所谓的黑衫会没组织、没纪律、没防备,再看这堂主摆谱拿大的派头,恐怕也是没有未来的。

    此时众人齐心协力下,场中火势渐小,热度渐消,伤员残障也多用曹山虎那辆“人力车”送走,唯独曹齐韦蔡四人计议半天,似乎略有争执,对土人的处理迟迟不定,投降的土人中已经有了焦躁迹象。

    朱君翊并非会众,不好也不愿在此处多待,便请求身边的会众送自己回到曹山虎的木屋。进屋后,那会众还想留下照顾,朱君翊推脱身体疲累,需要休息,感谢一番将对方礼送离开了。

    当他重新躺在床上,静下心来,不禁想起高升来,长吁短叹,心思沉重。仔细回忆了一番今天的所见所闻,还是深觉收获颇多,别的不说,单只那小山一般的甘蔗渣,就是好大一笔财富,如果高升、妮娜尚在,或许现在就可以开始三人发家致富的第一步。

    想着想着,胸前骨患处再次传来隐痛,强大的疲惫感袭来,没多久便沉沉睡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君翊被人轻轻摇醒,睁眼一看,就见曹山虎捧着一个木碗,正弯腰站在身边,木碗中香气四溢,有股稻米的清馨。

    朱君翊上午仅吃了一碗米粥、小半个椰子肉,经过一天的折腾,肚子早就饿了,此时见到曹山虎,喜道:“曹大哥,你回来了!之前我身体不支就先回来了。对了,你的伤怎么样了?”

    曹山虎用手撩开衣襟,露出里面结实的绷带,笑道:“都是皮外伤,不妨事,俺请会里的兄弟简单包一包,就没事啦!你身上的伤我检查过了,也不妨事,很快就会好的。”想起手上的米饭,连忙扶起朱君翊,指着房间角落里的半袋米道:“你肯定饿了!先把这碗饭吃了,填饱肚子再说。说起来,今晚俺们能吃上这白米饭,还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制住匪首,今天大家就都倒在糖厂了,这米就是堂主发的赏赐。堂主还特意问起你嘞!”

    朱君翊对黑衫会的事情越来越不感兴趣,随口问道:“曹大哥,今天那帮群岛人为什么要袭击糖厂?”

    “唉……”曹山虎叹气道:“还不都是为了争一口饭吃!”

    “怎么回事?”

    “那就得从附近的芭提雅糖厂说起了嘞!这巴城外共有一百多个种植园,拥有榨糖厂的也不在少数,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俺们汉人老板,雇佣的大多是本地的农工和买来的奴工,后来俺们汉人渡海来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本地人和土人就越来越不受人待见。其实这也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哈,这些个土人对待荷兰老板和汉人老板根本不一样,荷兰人有枪,东印度公司在巴城又有军队,他们不敢闹事,俺们汉人老板只有钱,他们人又懒,又不愿好好干活,动不动就会经常闹上一闹,所以汉人老板们都愿意用咱们同族的华工,土人也就没了生计,这些无赖就到处说是俺们华工抢了他们本岛人的饭碗。”

    朱君翊点了点头,虽然他以前对东南亚一带的历史和华侨状况没有太多了解,也经常在电视杂志上看到介绍华侨辛勤劳动发家致富的事,大概也就是这样一回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人可以怨天怨地,但是自己不努力就不能埋怨别人比自己努力,这是个最浅显的道理,不过显然,这些群岛人直到几百年后也没搞懂这个问题。

    “今天来闹事的这帮人以前都是芭提雅糖厂的雇工,芭提雅糖厂的东家还是这里唯一的一个群岛人,听说曾经是哪个小王国的大官儿,后来国家被灭掉了,就在巴城买下了种植园和糖厂,专门收留一些生活不下去的本岛人,其实也是个善事。但是倒霉啊!他们那帮雇工好吃懒做,榨出来的糖也不如我们出的好,前些个年荷兰人是有糖就收,就怕没糖,这几年荷兰人不怎么收糖了,就开始挑三拣四,他们那个糖厂的生意就越来越差。去年,芭提雅糖厂的东家因为还不起债,一家人上吊自杀,糖厂里的这帮雇工就变成了没人管的匪类,经常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俺们这里因为离得近,双方时常起些冲突,从前的东家都是打发一点小钱了事,几次三番就把这群匪类惯出了毛病,觉得俺们好欺负,俺们都是雇工,说不上话,就算能说话,东家也不会听。后来韦家兄弟接管之后,这帮人又来闹过几次,韦家兄弟专门组织弟兄们跟对方打过几次,他们也就不敢再大张旗鼓地来了。俺们当时不知道韦家兄弟是黑衫会的大兄,只当是东家脾气暴躁,不会处事。在这甘达里亚糖厂,东家是经常换的,俺们这些泥腿子跑不掉,今天打一架,明天对方就会来报复,谁都是跑出来混口饭吃的,有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俺们都息事宁人,权当是喂狗了。”

    朱君翊很不舒服,正是因为华人的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才让那些东洋鬼子、西洋鬼子甚至是假洋鬼子认为华人软弱可欺,不断蚕食华人的生存利益,最终才有了那么多的“屠杀”和“惨案”,可怜华人愚昧而不自知,反以“天朝上国”自晦自淫,甚至东南亚多次发生过土著和殖民者屠杀华人的惨剧,却因国力衰弱而无力发声。如果换成战斗民族试试?拿破仑、小胡子都想欺负欺负伟大的战斗民族,后世的唯一超级大国M国不也拿解体后的苏联当软柿子捏么?结果怎么样?拿破仑和小胡子都被打下了台,M国的大型巡洋舰舰跑到黑海去冲着战斗民族耀武扬威,人家两艘小小的驱逐舰就敢直接冲着巡洋舰撞击,那句“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口号可是在后世的网络流传很广,震撼人心。

    或者我们这个民族的“脾气”是应该从根上做出一些改变才好。朱君翊突然想起,在他了解过的历史中,似乎在20世纪60年代的印尼就发生过大规模的排华屠杀事件,其它几次似乎是在菲律宾。那么巴达维亚呢?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惨剧?只看今天发生的事,朱君翊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让他非常忧心,突然有些后悔,早知今日,当初就为什么不多查查巴达维亚的资料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何日复东归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何日复东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何日复东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何日复东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