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还没开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科技圣典第三百二十四章 还没开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现在的叙国已经成为了米、熊两个国际大国博弈的焦点。

    地区强国土国也凑过去想分一杯羹,伊国又是叙国的坚定盟友,还有一些其它地方国家也并不甘心只是呆在边上吃瓜,所以这里现在的形势错综复杂。

    叙战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的心,弹道导弹的攻击更是大新闻。

    王歌看到新闻的时候还是有些错愕。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弹道导弹一般属于战略级别的武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惯例都是不在明面上进行销售,所以很少被使用。

    王歌以前看到的一些新闻,真正在现在的一些局部战争中运用得多比较多的都是飞毛腿导弹,这种导弹的基本型射程也就300公里,有射程稍远的改进型,但命中精度那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这次攻击叙国的弹道导弹仅仅发射了一枚就直接命中,而且偏差距离仅有几十米,一看就不是飞毛腿导弹那种级别的货色,哪一方出的手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枚弹道导弹的爆炸,同时也宣告了叙国政府领土收复战争的结束,接下来将进入一系列谈判的阶段。

    如果谈不拢,估计以后的战斗里面战术弹道导弹可能还会出现,毕竟已经有了第一次,而且打击效果不错,以后再使用的话,绝对要比第一次使用时的顾虑要少。

    王歌为叙国的政府部队可惜,像这次的弹道导弹袭击,如果他们使用的是10公里都能引爆弹头的原型微波机器人,那枚导弹导弹绝对能够被拦截下来。

    叙国那边的热闹算是暂时看完了,华夏军方的人也来了,而且还是韩正亲自带队。

    “韩部,什么事情还需要您亲自来?”事先没接到通知,王歌还真不知道对方这么突然到访,是过来干嘛的。

    “王总应该也知道前面两批的外贸订单是卖给谁的,不知道王总有没有看最近的新闻?”

    “看了啊,不就是叙国的战事嘛!”

    “没错!叙国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经过战斗统计,贵公司的装备在实战中表现优秀。”

    “在叙政府部队攻占最后一座城市的战斗中,战斗牺牲人数仅有十几人,受伤人数也仅有几十人,特别是微波机器人在应对巡航导弹袭击时的表现非常优秀,所以我们决定加大采购量。”

    王歌这下明白了,原来是看到了机器人部队可以在战场上远程操作的优势,给自己送票子来了。

    王歌现在正好缺资金,但并不是公司没钱用了,而是王歌需要更多的利润来加速科技的解锁。

    “没问题啊,韩部跟以前一样下订单就行了。最近我们的微波机器人又有了改进,将以前的雷达与微波发射器进行了整合。”

    “以前雷达搜索到目标后,还需要将目标的信息转给微波发射控制器,这样微波才会进行发射,会有些许延迟。”

    “现在经过整合以后,微波发射器可以在目标进入攻击范围以后,瞬间增加输出功率进行攻击。甚至是在目标即将进入攻击区域前就提高功率让目标‘自投罗网’,不过以微波接近光速的攻击速度,根本没必要提前提高功率。”

    “哦?这么说现在微波机器人对于防超音速武器的成功率又有了提升咯?”

    “可以说除了弹道导弹的重返大气层动能弹或者核弹,基本都没有问题。”

    “那些都是战略级别的装备了,当然另当别说,要对抗也是战略级别武器系统的任务。王总现在还是给你们公司的微波机器人开个价吧。”

    韩正并没有反驳王歌的看法,歌菲科技的这款微波机器人,作为战术级武器确实非常厉害。

    “出售价格的话,那就得看韩部准备买多少了,这东西的研发经费摆在那里,当然是买得越多越便宜。”

    “侦察和战斗机器人各增加一百台的订单,同时订购微波机器人五十台。”

    王歌默默地算了笔账,这笔订单增加的科技点还是不够数。

    “韩部,你看微波机器人这么好的装备,你们怎么就不多采购一点呢?如果仅仅只采购五十台的话,价格至少要一千五百万。”

    “王总,我们只是暂时只采购这么多,以后还要买的嘛!就算我们现在给下了很多订单,但是明年才能付款,王总愿意吗?”

    “不愿意!”王歌可不答应赊账,赊账容易要账难!

    “那就是咯,我们明年的军费下来以后肯定还是会采购的,所以王总的报价不能只按五十台来算,至少也得按一千台来算。”

    王歌可不相信这个一千台的数量。不用想,人家这是在“适当”的夸大,估计这个数字减少一半,五百台左右还有可能。

    “一千二百万!”

    “王总卖给国外的价格都是八百万,卖给我们自己的价格也贵了太多吧?”

    “韩部,你们购买的这个型号的机器人,作战距离是人家那一款的五倍好吗?”

    王歌无语,这位还真好意思这么比,这两个型号是能这么比吗?

    “好吧!微波机器人的价格就这么定了。不过王总,我们上次提过的战略装备的开发计划怎么样了?”

    “公司前些日子一直都在升级微波机器人,战略装备的开发还没开始。”

    “王总可得抓紧时间,这个项目可是很急的!”

    韩正本来还想看看进度,谁知道王歌给他来了一句“项目还没开始”。

    “韩部,你们都没说具体要什么样的,让我怎么研发啊?现在很多民营的军企自己研发产品,等研发出来后跟军方的需求又对不上,最终研发资金等于打了水漂,因为这个破产的都有。”

    “王总,根据可靠消息,米国在电磁炮的研发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即将开始进行海上测试。所以我们在定向能武器方面也得抓紧了啊。”

    “进行海上测试?米国不是因为没办法解决轨道烧蚀的问题,已经放弃了电磁炮的研发了吗?”

    电磁炮的弹丸在膛内加速时会与轨道摩擦,当弹丸加速到5倍音速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将非常惊人。

    在膛内数千度的高温下,很多导电金属都将蒸发直接变成气态,就算是耐热金属也会无法避免地产生变形。

    所以电磁炮每发射一发炮弹,就必须冷却炮管,发射几十发炮弹以后还必须更换炮管,否则就会有炸膛的危险。

    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制约,电磁炮一直都没有得到正式的运用。试想一下,一分钟只能发两炮,而且几十炮就得换炮管,在战场上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近米国的大卫实验室攻克了炮管冷却这一难题,得以让电磁炮又重新回到了米国军方的视线。”

    “大卫实验室?获得过诺奖物理奖的那个大卫?”

    王歌没想到对方攻克了这个难关,看来对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家可没自己这样的金手指。

    “没错,就是被你打出鼻血的那位建立的实验室。”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科技圣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科技圣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科技圣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技圣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