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造纸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湖光山色第四十四章 造纸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地一片金黄,饱满的麦粒让人喜不自禁。

    这是丰收的一年,虽然这个年代粮食的亩产很低,可田永胜家还是收获了三万六千多斤麦子。

    这让田永胜很是感叹,想他去年刚到这里时,家里仅剩下几百斤粟米,他每天都只得吃两顿饭,有时候饿的只冒冷汗,可还得咬牙挨着。

    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自己努力,不但粮食总产量提高,家里更是增加了许多肉食,自己这正在发育的身体也渐渐一天天长大,长壮实,这所有的一切都跟自己的勤劳分不开。

    六七月的天气暴热,可正因为这样的天气,却让田永胜省了许多心思,至少粮食收回来后,经过暴晒一段时间,就直接入库封存。

    要是碰到天气阴沉,搞得不好粮食还会发霉,直要这样,田永胜就算丰收,那也笑不起来。

    除了收获麦子,田永胜家还收获了一万五千斤红高粱。这些高梁都是田永胜种在田埂上,另外的产出。

    当初他是准备将家里的田全部种上高粱的,但想了想没有如此做,虽然高粱可以做为主食,但味道毕竟还是没有面食来的好。

    红高梁,主要用来酿酒之用,而且是酿酒的好原料,高粱不仅可以酿酒,还能制醋、提取淀粉、加工饴糖,高粱杆也可以制糖,更加可以造纸。

    是的,造纸。田永胜可是被大唐的纸给坑苦了,为了制作几个帐本,他买的全是宣纸。那宣纸用是好用,但奇贵无比,可他要制作帐册,又没法不用。

    有了高粱杆就不一样了,他自己就要造出很好的纸来。

    其实不是说没有高粱杆就不能造纸,只是造出来的纸很差劲,不光纸面发黄,更加没有韧劲。

    如果造纸时,加入一些粉碎了的高梁杆,那到时候制造出来的纸定然又白又有韧劲。

    七月十五,田永胜安排陈二和郑伦两人带着一万贯钱往蜀地先行赶去,一方面是要给田永胜买一栋住处,另一方面也是去打个头阵,调查一下泸州的商业环境,也好为后面的计划做一些安排。

    那一万贯钱是将近二十天赚的钱,田永胜基本把能抽出来的钱都抽出来了。

    至于给李公子他们的分红,那是三个月后的事,因为当初就有约定,一个季度分红一次,所以就算钱被拿走,影响也不大。

    在从长安回来后,田永胜就跟老娘和王乐说了自己可能前去蜀地为官的事,没想到她们听后不但没阴止,反而全力支持。

    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整天守住家里一亩三分地不知动弹,有好机会就要把握住才是。

    这让田永胜准备了无数的劝解话语一句都没说出来,所以他对老娘和王乐心中更加愧疚,毕竟自己离开后,她们也免不了担心思念之情。

    虽然心里难过,但田永胜还是将精力投入到家里的事务中去。

    他要在离开之前把那些高粱全部酿造成白酒,还要提取一部分饴糖,方便今后制造果酒。

    此外,他还跟王乐说了一下今后家里的粮食种植计划,除了到秋末之时种一百亩麦子之外,今年也要专门用二十亩种植高粱,因为他发现高粱尽然比麦子的亩产要高很多。

    至于家里的蔬菜,还是让仆人继续收割之后运到集市上卖掉,这些蔬菜每年也可为家里增收几百贯钱。

    虽然比起现在田永胜的收入来说不多,但这是一个保障,那就是不管今后外面的生意如何,至少家里面不会缺少钱资使用。

    夏收结束后,田永胜款待了过来帮忙抢收粮食的乡亲,另外还特别给两位大舅哥包了两个红包,每个红包有十贯钱,两人本来不要,可推辞了一番见田永胜意志坚决,最后才收了下来。

    送走了乡亲们和大舅哥,田永胜就正式开始酿酒,那一万多斤高粱田永胜是无法在最短的时间里酿出酒来的,所以他把王乐带在身旁,息心教授于她。

    将一万两千斤高粱全部蒸煮发酵,又跟王乐说了后边的加工流程后,田永胜就从酿酒工作中抽身出来。

    而此时日子已经来到七月底,他也得到了程咬金的通知,说是九月初将开往蜀地。

    田永胜想了想,反正离出行还有一月时间,就干脆去后山新修的仓库里制造一些纸张出来,也好今后自己使用。

    现在田永胜家所有的帐本,都是按照后世制作的那种帐本,这也是为什么酒楼中要将梁正留下,而去蜀地又要安排陈二一起,就是因为别的人都看不懂阿拉伯数字,看不懂账本格式。

    来到后山,田永胜让仆人们开始将收集起来的麻、楮、桑皮、藤皮竹叶、高梁杆捣碎。

    将这些材料捣烂后,又放到大锅里煮,直到煮成浆状,在煮的过程中,每口锅上放了一块大石头压住。

    煮好后,他又吩咐仆人将纸浆投入到旁边的水池里冷却。

    冷却要用几天时间,等纸浆自然沉淀下来才行,所以这几天时间他一直就在旁边督促仆人们打纸浆,煮纸浆。

    五天以后,田永胜让人用平板竹帘将纸浆捞起来。

    “捞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纸浆均匀,不要有的薄有的厚。实在不行,多练几遍,一定要处理好。”田永胜吩咐道。

    仆人们也小心翼翼的捞着纸浆,这些仆人都是田永胜从长安带回来的,都是些老实本分的人,在田永胜家由于吃住都好,所以干起活来也很尽心。

    “捞起来后,将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见仆人捞出纸浆后,田永胜吩咐道。

    “压到半干后把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而后揭下放到那边的案板上之后再通知我。”见他们不断练习,已然有些熟练后,田永胜最后吩咐了一句,就离开了仓库。

    三天后,田永胜再次来到仓库之中,因为仆人说那些纸张已经全部干燥,可以去检查是否符合质量了。

    来到仓库,在那案板上,整整齐齐的放着一叠纸长,这些纸长长宽有一米多,上面用了一块厚实的平整木板压住的。

    等田永胜走进,仆人们抬开木板,映入田永胜眼帘的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张,他激动的走上前去,双手扶摸着那些纸,是如此白洁,如此光滑。

    这跟后世的纸没什么两样,可能还会更好,因为这全是手工制作,当真让他爱不释手。

    他吩咐仆人拿过扎马刀,将一叠纸放到模具上,咔呲几下就制作成了大小一样A4大小的纸。

    “好好好,总算不再被那些卖宣纸的人坑了。”田永胜看着眼前这些洁白的纸,高兴的说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湖光山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湖光山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湖光山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湖光山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