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成亲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湖光山色第三十二章 成亲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田永胜见到王乐之时,她正在呜呜大哭,这让他有些奇怪。

    尔后旁边的人告诉他,这叫哭嫁。

    这哭嫁也是规矩,意思是舍不得离开娘家,要好好哭泣一番,等去了田永胜家,就不再是王家的人了,而是田家的人。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

    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

    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

    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

    王乐被她哥背上了轿子,临上轿前,其母喂了一口“上轿饭”,意谓不忘养育之恩,接着母女俩纵声大哭。

    成个亲不容易啊,田永胜心里感叹道。

    新娘子上了轿,牛二叔又是一阵顺口溜送出,不一会儿,爆竹一响,锁啦一起,大家就开始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相安无事,到了田永胜家后,花轿停在了他家的大门口,这个时候鼓乐都停了下来,现场安静无比。

    正在田永胜不知道怎么办时,村里头的张家婶子来了,她手持红花,前去撩开花轿门帘,口言:“东方一朵紫云起,西方一朵红花开,紫云起,红花开,请新人,下轿来。”

    果然,王乐从轿中下来。

    下得轿来,田永胜就拿了有两个花结的红色布带,一头递到王乐手中,一头自己牵着,一步一步地把她往堂屋引。

    还没走几步,田永胜就看到前方有一马鞍,旁边有人告诉他要他领着王乐垮过去,田永胜点头并小声跟王乐说了几句。

    跨过马鞍,没几步路又是一盆火在前边挡着,田永胜无语之极,正纳闷,又有人告之要他两垮过火盆。

    田永胜点点头,此时他只能听别人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于是带着王乐跨了火盆。

    后来田永胜才得知,那跨马鞍代表“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那迈过一个火盆,这是代表着今后新人的生活都会如这火盆一样,红红火火,表达着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寄托和向往。

    进了堂屋,田永胜知道马上就要拜堂了,老娘已经高坐。

    等了一会儿,堂屋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了人了,牛二叔才从门外走来,他跟老娘嘀咕几句后就看着田永胜和王乐喊道:“新郎新娘就位”

    两人到位后,有人拿了香来,接着就听牛二叔道:“跪,献香。”

    两人磕头敬香。

    敬了香后,牛二叔高声道:“跪……叩首……”

    两人依言,对外一拜,这是拜天地,又听牛二叔道:“再叩首。”

    两人对老娘一拜,这是拜父母,接着听到牛二叔道:“三叩首。”

    两人都转过身,相互一拜,这是夫妻交拜。

    最后听牛二叔道:“日月三光,平身礼毕。”

    接下来,就由田永胜将王乐牵至婚房,在入房门时,有一大婶道:“新姑娘,新房到,头戴一顶遮羞帽。一对蜡烛亮堂堂,两人受拜进洞房。二人同喝和气酒,揭去盖头比人强。”

    大婶边说边将门打开,田永胜将王乐牵到房间里坐下,又去了她的盖头,在旁边人念唠下喝了交杯酒,这样今天的仪式才算结束。

    一场结婚比干活都累,田永胜在这期间生怕出什么错,从而导致不开心的事情发生。直到这会儿,他终于放下心来。

    今天的王乐很美,美得让人窒息,田永胜反正自己是看呆了。

    两人喝了交杯酒后,那大婶就出去了,只留下田永胜和王乐两人大眼瞪小眼儿。

    田永胜看着王乐那红噗噗的脸蛋,“咕噜”吞了下口水,他还下意识的往嘴角一抹,直接把王乐看的“噗呲”一笑,再也不能保持淑女的风范了。

    “咳,那啥,你要不要吃点东西,今天也很累了,等下我要出去陪客,出去的时候让人安排一下。”田永胜找了个话题掩饰道。

    “恩,随便弄点吧,我也没吃早饭。”王乐红着脸说道。

    两人最近半年来经常没事偷偷约会,所以并不陌生。

    “恩,那好,呆会儿我让梁妹儿给你送来,以后她就是你的贴身丫鬟了,要管好。”田永胜说道。

    王乐点了点头,虽然她跟田永胜很熟悉,但跟他家里人除了老娘外,别个都没见过。

    两人聊了一会儿天,春兰在外边叫他赶紧过去,客人在问了。田永胜虽然舍不得离开,但也得出去,要不然别人就会笑话。

    出了房门,田永胜让春兰准备一些吃的,让梁妹儿送到王乐那里去,并让梁妹儿今后就跟着王乐身边听候调遣。

    安排好后,田永胜出得后院直接来到大堂。

    田永胜家没什么亲戚,但贵在左右乡亲人多,都来凑热闹,是以还是没有冷场。

    老娘的娘家没有来人,老娘也从不给田永胜讲她家里的事,到现为止,田永胜都不知道老娘娘家是哪儿的。

    田永胜问过一次,但老娘只是沉默,后来他就不问了,想来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他大致扫了一眼,还是坐了二十多桌,听说还要排第二道席,这样最少也得三十多桌出头,勉强还过的去,乡下人家不讲排场就讲热闹。

    置办酒席全部安置在堂屋和外院,一直到外面的马路上,场地还算宽广,人来人往的,还有许多空余。

    堂屋、茶室这两个地方之前做的金丝楠木家具都已经搬到内院,不是说怕别人惦记,而是现在的饭桌都是统一借的,不光桌子,连碗筷菜盘菜盆都是借的。

    堂屋不吃饭的时候算是大家聊天的地方,茶室就用来做堆放礼品和登记造册的礼房。

    此时的堂屋放了四张桌子,上边已经开吃,坐的都是些德高望重的长辈,年轻人基本没有,有也是几个小孩儿。

    田永胜照例给每桌敬了一杯酒,完后就往外院走去。

    这外院什么人都有了,不管男子,女子,大人,小孩儿,只要谁先坐上位置,谁就可以在那儿吃,并没有过多规矩。

    这些人田永胜能认识一半,有一半不认识,这很多还是他之前卖菜和卖鱼的时候认识的。

    虽然人不能认得全,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去敬酒。

    他敬酒的时候,也会有人给他介绍,同桌那谁谁谁是什么人,是哪儿的,怎么怎么的,反正都比较和善。

    田永胜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大家都没把他当后辈,反而都跟自家孩子讲,说什么田永胜这孩子老实肯干,做人厚道什么的,说的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几十桌的酒敬下去,就是喝水也很要命的,所以除了最开始他是一杯一杯的喝外,到后来就只抿一口,意思一下。

    一路下去,都很开心,他好久都没喝过这么多酒了,喝了些酒自然也放的开了。

    可是,高兴只是暂时的,直到最后两张桌子的时候,他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他看到了程大侠,还有李二爷,还有……许多只他不认识的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湖光山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湖光山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湖光山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湖光山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