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墨石起光青光潭,垂帘细雨映帆莲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墨经正文 第三章 墨石起光青光潭,垂帘细雨映帆莲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上回说回清司立,五俊入山门。自回清司成立开始,五方势力变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大清查大治理。

    这里,以水流生为首的灵湖治理最为热闹,水士们在水流生的带领下,沿着灵湖检查着水质和污染;金无畏一行人在乌山调查发现,乌山采矿废料河道堆积严重,而且山体石体松散,部分地区岩体弹指可碎,是近年来不曾出现的,嫉妒诡异,大部分砂化矿屑和采矿废料进一步加剧着水流污染;玉柳峰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林玉坤大量砍伐致使玉柳面积不断减少,而且玉柳幼苗不断死亡,玉柳之首,紫玉柳木濒临绝种,而咎其原因:草木减少,土壤沙化,水质污染;水质污染甚至已蔓延至泽地、麒麟窟玄火村,这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饮水被污染,可饮用的水源已为数不多......这些状况均比大家了解的要严重得多。

    为了彻底解决这样糟糕的灾情,五大势力均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分设了各自的回清司组织。大家均是以玄门为此次危机所制的回清丹作为治理的根本,大体都是将其内服、外敷、化水进行使用。这也正能考验出这一玄门在炼药治病这一方面确实有自己的实力,这便要提及一下玄门的自修门径了,玄门自清玄子开创以来,均以其自创三法作为修炼根本,这就是清明山都谈及神奥的玄门三绝:天诀、地诀、人诀这三绝。而此次所采用的便是人诀中被称为医策里面的炼药术炼制的,意在自修,还有就是以人之力去改善周身,利用外物,此物且暂作罢,而后详述。

    经过了多半年的大刀阔斧的修整,玄门协同五方势力克服各种外界及自身阻力,各处分部的回清司相互为助,关闭了大大小小的三十多家矿场、伐木队、冶金庐,至此这一地区的环境、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病疫等灾难明显减少。可这样以来,外来那些正捞金的家伙们怎会答应,明面没气撒。还没等大家的生活回归平静,暗里正有些实力做起了小动作。

    按照清明子的计策,经过了半年的休养生息,这里游鱼、玉柳数目应该能达到之前的半数,可实际的情况是和之前相比没有改变。而乌山的风化并没有大的改观,连同麒麟窟里的玄火都有熄灭的征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原本看到希望的大家的心里有蒙上了一层晦涩。

    一日,清玄子山门漫步之际,忽觉玄龙好像在变小,自觉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难道是之前的法阵被破,只见清玄子一弹指,眼前出现一立着的太极图影,上面印有四只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便是“太古四象阵”,细细看去,里面便是布阵的清明山底,四只珍兽守护的阵法下面是一片青色的光湖,精光耀眼,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四只神兽的身上被符文镇了住,而且上空有一股莫名的吸力在吸走着那精青色的光。

    这时候说是急那是快,清玄子念叨:“混元无极万象同,太古四象反相生,敕。”只见四只神兽开始左转,突然一声巨响,其身上的符文破了去。这时的清玄子见势又一回手掌,飞出了一块刻有太极图形的无色玉碇,直入阵中,此刻的在太极玉碇的嵌入,像是给这阵法加入了催化剂一般,一道精光不断蔓延,直逼上空那团吸雾,噌的一声,山底的吸力被消除殆尽。

    “不知何方歹人作祟,竟然在吸走这里的灵气,实在可恶”,清玄子摇头道。

    经过此事,清玄子觉察到,此处可能由于天时地利绝佳,找来了外来的垂涎,说不定别处的也已被人摆下邪阵,想必各处境况得不到彻底缓解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为了不让大家安身之所的灵气稳固不至弥散,便派出了名下数名弟子,分别将“太古四象阵”分设五处,以安众心。

    “太古四象阵”,是在太极阵的基础上配合金、木、水、火四象灵物,再施以独有的“玄门无极通“法诀,催化而成,有聚神守气之效。在此,这四象灵物便是采用了清明山脉独有的聚灵之物:灵湖水晶、乌山玄精矿、玉柳峰的紫柳根、麒麟窟的万年玄火,这也使得阵法的威力达到了相当的威力,非仙界法器不得破。

    就这样,弟子们相继分步各处施法布阵,布好了法阵的地方情况随机便有了好转,村民们都喜出望外,终于可以回到以前的平静。

    因为那诡异的邪术阵法的来源始终没能查到,弟子们在布阵的同时,也在多方调查此事。据村民的留意,之前好像有个叫什么“诡门”的门人到过此处,经过了多番追查,终于明了。

    这个叫“诡门”的弟子们在五处均有存在过,而且行动诡秘,经过了一番缜密的查访发现,他们分在五处地域深处摆下了不知什么阵法,且阵中均放有一黑色的大鼎,方圆十里,草木不生,可恶至极。

    “清授一技治无数,玄门山下又太平”,弟子们四处奔波,毁阵施法布法阵,总算可以祸息收工。

    这一日,有一队弟子正在灵湖施法结束,正一边嬉闹着赶回山门。

    而清明山上的师傅正在凝神自修,不觉神念一转掐指一算,不禁心中大喜,自语道:“灵湖飞雨莲花心,水游随护荡清风,妙极,妙极“。

    灵湖水畔,弟子们在悟乾的带领下,悠哉悠哉缓慢地回着山门。不一会儿,天阴了起来,下起了雨,远远望去,原来平静的像一面天镜的湖面,在这垂帘雨的映衬下,倒有一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致。

    叮咚!叮咚!不停地作响,正给这刚刚忙碌完的他们带来了些许的轻松,湖面时不时还有游鱼跳出。

    “俗世暂,雨帘镜湖水漫;清风里,水滴脸庞心眼。但看去,龙鱼景悦波浪间,嬉闹一片,欢心颜。”

    好一番景致。

    忽然,一湖畔戏水的弟子到湖面远处有一物漂动,待其漂近了一会儿看到,竟是一个蒲团大小的莲花。这时,他便大喊:“师兄,师兄,快看呀,那边时不时漂着个莲花......我去把它取来玩玩。”这边是悟乾的师弟灵坤,玄门的二弟子,面容清秀,就是贪玩,完全没有心机,看来还是大师兄稳重,庄重一些,比起大师兄来,也太没有样了。

    还没等悟乾回过神来,只见那厮一个健步凌空,一技游龙戏水,灵坤掠近一看,好家伙,莲花原来是被一群可爱的灵鱼团围着,一直游向岸边,像是知道有人经过这里似的。再进了一步,啊?里面竟然有一个身戴小玉瓶的婴儿,这时候的他两手小心翼翼地把那婴儿抱起,回到了湖岸,商议之下,他们决定将婴儿带入玄门,回禀师傅。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将这个小家伙护送入了清明山。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墨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墨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