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忠臣张叔夜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神州位面争雄记第46章 忠臣张叔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王平在穿越时就已经融合了原主的记忆,所以对这个世界的老娘和嫂子都没有陌生感,见到她们时,表现得很自然。

    让王平感到有点尴尬的是,他的嫂子徐杏芝比他大十来岁,十年前嫁给他大哥王荀时,原主才八岁。

    徐杏芝虽然是将门虎女,但却是个贤妻良母的性格,因此对原主这个才八岁的小叔子非常好,基本上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

    原主小时候因为智力低下,又有点调皮捣蛋,喜欢舞枪弄棒不爱读书,还因此气跑了两个老师。他之所以能识字写字,却是嫂子徐杏芝一边扭着他的耳朵一边手把手教会他的。

    王平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他小时候气走了两个老师,气得便宜老子想要打断他的腿时,是徐杏芝自告奋勇的接过了教导他的任务。徐杏芝不但是个好嫂子,还是个良师益友,不但教会了他读书写字,还天天陪他练武。

    原主之所以没有成长成不学无术的智障,还有六十五的武力值,全赖了嫂子徐杏芝在他小时候对他不遗余力和教导。

    所以在原主的心中,嫂子徐杏芝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排在第一的,比他便宜老子和老娘还要重要。

    其次是年仅八岁的侄子王沆。

    徐杏芝生了儿子后,并没有因此减少对原主的关爱。等到她儿子王沆三岁开始懂事后,徐杏芝就让原主跟王沆一起学习一起玩。

    所以说,才八岁的王沆不但是原主的侄子,还是他的同学兼玩伴。

    而且因为大哥王荀长期和便宜老子在外地打仗的关系,王沆见到他老子的次数太少。时间一久,就导致王沆对原主这个叔叔要远比他老子亲昵。

    这不,看到王平出现在门口,小王沆立即高兴的冲了出来,张开双臂直接的跳到了王平的身上。

    “二叔,你怎么走了这么久?”

    “二叔,娘亲说你去太原打仗了,你有杀死金狗么?”

    “二叔,你杀了多少个金狗?”

    “二叔,娘亲说你被官家升官了,你现在是什么官,大么?”

    “二叔,你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二叔……”

    王平头大如斗,任凭这个八岁的侄子如同树袋熊一般挂在他身上,还如同话唠一般在他耳边说个不停。

    让王平无语的是,小王沆说了这么多,居然一句都没有提到他老子王荀。

    王平很怀疑大哥是不是在外面呆得太久,和家人聚少离多,导致小王沆只记得他这个二叔,把他老子给忘记了。

    好在嫂子徐杏芝看出了王平的窘境,将小王沆从他身上抱了下来,斥责道:“沆儿,你二叔赶了很多天的路,已经很累了,你不要打扰他,先让他好好的休息再陪你玩,好么?”

    小王沆尽管心中不情愿,但却不敢反抗他娘,只能很委屈的点点头。

    “一道,跟爹和你哥出征一整年,吃了不少苦吧?赶快进来,娘等你很久了!”

    徐杏芝很温柔的牵着王平的手,将他领进门,眼神爱怜,显然还把王平当成了孩子。

    王平忍不住的说了一句:“嫂子,我已经大长了!”

    “嗯,看得出来,一道的确和以前不同了呢!”徐杏芝笑眯眯的,眼神没什么变化,牵着他的手也没有松开。

    王平无语,只好跟着嫂子进屋,然后见到自己的老娘,再演了一场泪眼汪汪的苦情戏。

    好不容易才让老娘平息下来,大哥回来了。

    于是王平得到了解脱,将主战场交给了大哥,带着小王沆逃了出去。

    ……

    王平在自己家中呆了三天时间,才再次“熟悉”了家里的一切。

    而他的老娘、嫂子、小王沆和王家的几个家仆丫鬟也逐渐的接受了王平已经“开窍”,不再是原来的傻大个的实事。

    老娘和嫂子对待王平的态度自然不会变,依旧如“以前”一样关爱。小王沆倒是对这个突然变“聪明”了的二叔很好奇,整天纠着他玩耍,如果不是嫂子依旧和以前一样严格,每天都亲自教导小王沆读书识字和练武的话,只怕王平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小王沆给占据了。

    王平这三天时间虽然一直呆在家里没出过门,但神魂却一直和分身共享着,操纵分身做了不少事情。

    首先,通过分身赵桓的支持,种师中和大哥王荀在这三天时间已经彻底的掌控了汴京的军事力量。

    汴京的禁军人数虽然只剩下七万不到,但厢军的人数却起码有十万。

    十万厢军被大哥王荀以及分身陈志和许宏联手整顿后,淘汰了一半,最终整顿出五万身体素质尚不错,年龄也不太大的可战之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添加装备后,相信战斗力不会比七万禁军差多少。

    被淘汰掉的五万厢军倒没有被解散,而是全归纳到分身许宏的麾下,负责汴京的治安、后勤和物资运输。

    整顿了尚有战斗力的七万禁军和五万厢军后,王平就让分身赵桓下旨,将汴京的东西作坊、东西广备、弓弩院的仓库通通打开,将堆积如山的长兵器、弓弩和铠甲等装备搬出了一小半。

    只是一小半就足够将七万禁军和五万厢军一人一柄长兵器和弓弩,再加上新铠甲了。

    由此可见汴京军械工业的制造能力之强以及浪费的程度。

    尼玛,都要城破国亡了,还将那么多装备丢在仓库里面吃灰,舍不得拿出来发给军士们使用!

    大宋的皇帝和文官们对武官的防备已经走火入魔了!

    王平可不会惯他们这个毛病!

    有了弓弩院打造的数十万张强弓硬弩,王平决定打造出一支人数超过一万人的神臂营。

    上万人一人一张神臂弩,背五十支弩箭,遇到金国的骑兵时,万箭齐射,连续不断,哪怕金国的骑兵再厉害,也会全军覆没。

    貌似三国鞠义率领的八百先登灭掉了公孙瓒的数万白马义从,靠的就是弩弓连续不断的射杀。

    其次,在分身万人杰率领的一千种家军强势支持下,新上任的宰相何栗将汴京几乎所有的权贵人家的多余粮食都给没收了,放在新建的仓库里面统一管配。

    不听话或依仗着身份地位死不交出粮食的,不管身份有多显赫,地位有多高,都吓不倒分身万人杰。

    一声令下,上千种家军就会直接的冲进去,近乎明抢一般将所有的粮食都给搬走,一粒都不给留下。

    敢反抗者,格杀无论!

    没人会相信万人杰这个新晋升的武翼郎敢动手杀人,但当分身万人杰率领一千种家军跑到太上皇赵佶最宠爱的儿子,被封为郓王的赵楷的王府上收粮,被郓王府的管家冷嘲热讽并直接破口大骂时,分身万人杰二话不说就一刀将郓王府管家的脑袋给砍了下来,并下令将敢阻挡的王府家丁一一斩杀时,所有人都失声了。

    在分身万人杰的强硬态度下,郓王府几乎所有的粮食都被搬运一空。

    受此“奇耻大辱”的郓王赵楷自然不会忍气吞声,跑去皇宫找太上皇赵佶告状。

    据说太上皇赵佶特意的将官家赵桓叫去斥责了一顿。

    结果官家赵桓从太上皇的皇宫回来后,下了一道旨意,让宗正寺的人去郓王府将赵楷斥责了一顿,然后将他禁足了,不许他再踏出郓王府一步。

    官家赵桓的强硬表现再次令汴京的官家们失声,何栗和分身万人杰则更加“气焰嚣张”,收刮粮食变得更加“凶狠”了。

    当然,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的粮食,何栗和分身万人杰都不会去动,他们收刮的只是汴京权贵家族和商贾之家的粮食。

    在何栗和分身万人杰的“疯狂”收刮下,只用了十天时间,仓库里面就储存了超过三百万石的粮食。

    这还只是稻米和小麦等主粮,像羊牛鸡鸭等肉类和自种蔬菜何栗和分身万人杰没有动。

    中国古代的城和古欧洲的城有本质的区别,古欧洲国的城是城堡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城主的寝宫和军事要塞结合体,商业农业都是在城外的。但中国古代的城里面却是样样俱全,种地养殖都在城里面。所以中国古代的攻城战一般都打得很艰难,基本上都是持久战。

    像南宋末年的蒙元大军攻襄阳围城前后几十年才破城,就是因为襄阳城里面能够自耕自种,短时间很难陷入绝粮危境。

    汴京城比襄阳城更大更繁华,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缺水源,王平相信只要军民一心,上上下下都坚定不移的抵抗的话,绝对能比襄阳城坚持得更久。

    何况,王平也没想要汴京坚持个几十年,最多半年就够了。

    有半年时间暗中布局,王平有绝对的把握将城外完颜翰离不的十万金兵给全歼掉,给予金国最沉重的打击。

    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反攻金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因为官家赵桓对金国态度突然的“改变”,还真的派出官员去金兵阵营将金兵主帅完颜翰离不狠狠的骂了一顿,表示了抵抗到底的决心,令大宋国的主战派官员和将领们都精神大振,这些日子陆续赶到汴京的勤王军就开始增多了。

    种师中和王荀率领的太原军进入汴京城后不到五日,又有一支勤王军赶到了。

    而且这支勤王军也战力强悍,生生的突破了十万金兵的包围杀进了汴京城。

    这支勤王军的人数不少,总共有三万人马,来自邓州,领兵是邓州知州大人兼任南道都总管的张叔夜。

    张叔夜此人,不但是个能力出众的主战派大臣,还对大宋国绝对的忠诚。

    这次响应勤王,他不但将麾下所有的兵马都带来了,还将他的两个儿子张伯奋和张仲熊也给带来了。

    分身赵桓很“欣慰”,特意赶到南薰门亲自迎接张叔夜父子和三万勤王军入城,并很慷慨的赐予张叔夜延康殿学士、资政殿学士之衔,还授予了枢密院副使之职,让他和种师中一起负责汴京的军事防御。

    有了张叔夜父子的三万兵马加入,汴京城的防御力量就更强大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神州位面争雄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神州位面争雄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神州位面争雄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州位面争雄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