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乱(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洛阳大乱(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就在何太后与曾维汉成就好事之时,汉灵帝生母董太后即现在的太皇太后;也在积极联络自己的亲信朝臣,商议如何夺回本应属于刘协的皇帝之位。

    次日晌午,太后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其余亲信人员皆封官职。董太后宣张让等一众宦官入宫商议时说道:“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

    张让奏答道:“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董太后听后大喜,着即安排人作了相关部署。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道:“母后,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不知母后以为如何?”

    然而董后听后却大怒道:“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后亦冷哼道:“吾以好言相劝,母后又何必发怒?”

    董后接口说道:“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宫互相争竞,张让等各劝归宫。何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以前事。何进自知事态严重,急召三公共议,却也有了一番布置。

    第二天早朝,何进一亲信,依计上奏道: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出洛阳。于是何进兄妹二人,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遂皆以金珠玩好结构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何苗,又多送贿赂。何苗入奏何后时说道:“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此取乱之道,不可取也。”

    何太后纳其言,自是一番计较。不日,何进入宫向何太后上奏,欲诛中涓。

    何太后却劝说道:“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何进本就是没决断之人,听何太后言,一时也没有主意,自是出宫而去。

    宫中发生的一切,曾维汉都第一时间掌握了相关情报。念及那一夜之情,写了一封密信于何后。信中言道:今国舅与十常侍已经产生了隔阂,迟早必有相斗之事。婉儿应早做安排,以避免双方火拼之时,能够保住母子二人平安脱险。所以他建议:由他派人在后宫之内建立一个秘密通道,以策万全。

    收到密信之后,何后随之想起了前一日,三更之后的疯狂,心中泛起一阵涟漪,随之采纳了曾维汉的建议。曾维汉则趁机利用帝国系统,在皇宫之内修建了一座步兵营和一座攻城器械所,以及一座弓兵营。到时曾维汉就可以利用这三座建筑,生产应急兵力,和专职挖地道的攻城兵。这样,一旦发生历史上,董卓火烧洛阳事件时,曾维汉自己就可以提前对洛阳城内一些重要地方,提前洗劫一番了。当然这是后话,一切还要慢慢布局。

    当晚何后就秘密召见了曾维汉,商议一下具体细节。因为何后早已遣散了左右,曾维汉竟乘机对何后轻薄起来。

    “将军你这是干什么?这里是皇宫,你……你不要……乱来……啊……啊!”何后话还未说完,曾维汉的手,已从何后的领口伸到了她衣服里面,对着一对玉女峰揉捏起来。

    何后此时娇羞无比,纵使她有求于曾维汉,可也不敢在皇宫之中如此轻狂。只是她没想到曾维汉如此大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她也就半推半就了。在这关键时刻,她还真怕曾维汉转身去帮助董太后和刘协。于是乎,曾维汉在这后宫之中,再一次占有了何后的妙体。一时间,何后的寝宫内淫秽之声彼此起伏,直至三更过后,曾维汉起身立开之后方才停止。

    ……

    另一边何进离开皇宫之后,便立即回到了自己府中。等候已久的袁绍迎问道:“此事若何?”

    何进道:“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答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大喜道:“此计大妙!”

    随后依计在汉灵帝下葬之后,开始谋划此事。七月初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共除宦官。

    而通过历史,早知真相的曾维汉,离开洛阳之后并未走远。在安排万年公主返回上谷郡的行程之后,留在了洛阳城外的秘密据点中。利用汉灵帝下葬之后,皇宫之内略显混乱的时候,建造好了兵营的三座建筑。由于有何后的帮助、掩饰,并无人发现皇宫之中的异常现象。期间曾维汉更是利用挖好的密道,隔三差五的前往后宫与何后幽会。何后一开始还是有些不愿,毕竟她怎么也是一朝皇后;可次数多了,也开始迷恋于和曾维汉的床笫之欢了,并对曾维汉产生了一丝情愫。

    而身处洛阳的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遂皆以金珠玩好结构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七月底,对董太后不放心的何进,暗中使人鸩杀董后于河间驿庭,举柩回京,并于八月初葬于文陵。

    却说董太后大丧之时,何进托病不出。司隶校尉袁绍入见何进向他进言道:“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患。”

    何进答道:“正合吾意!”

    主薄陈琳劝说道:“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笑答:“此懦夫之见也!”

    傍边一人鼓掌大笑道:“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众人一看,此人乃是曹操。曹操接着对何进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何进闻言怒道:“孟德亦怀私意耶?你虽是宦官之后,我不牵涉你等,还是早些休息吧。”

    曹操离开之时,无奈的对着何府大门低声说道:“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第二天,何进依计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