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战之计取长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长安之战之计取长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围住长安之后,曾维汉连夜召集诸葛亮,在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派遣诸葛亮前往并州。曾维汉此举意在让诸葛亮主持并州军务,统领并州的军队在曹操派出支援长安的援军之后,从并州向洛阳发起佯攻,以牵制曹军后路。另外早在进攻长安之前,曾维汉就让甘宁、太史慈二人率领驻扎在幽州周边的海军,有计划的向青州发起进攻,确保位于翼州的曹军无暇共计幽州。

    再者,由于曾维汉率领汉军进行了有效阻击,汉中在长安被围的三天后,最终被庞统所率的蜀军攻占。而此刻已攻占大部羌族领地的徐庶所部,利用蜀军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取汉中之际,开始逐步向益州西北部渗透。

    另一边曹仁、夏侯渊困守长安七日后人不见汉军大规模攻城,每日只是利用投石机等攻城器械部队进行远程攻击,这让守城的曹魏将士士气逐渐降低。第十天,曹仁、夏侯渊二人正在议事,忽然有人来报:“启禀二位将军,探子来报汉中失守。”

    闻言曹仁道:“速将详情报来。”

    待来人将汉中丢失的详情诉说完毕退下后,曹仁对夏侯渊说道:“曾鹤兵临城下而不出战,是怯也。今又逢吾兵汉中新败,势必重挫我军士气,我等应设法重振锐气。”

    夏侯渊回道:“理当如此,只是汉军围城已十日,未见其有大规模攻城之举,却在长安四周十里外扎营,不知是何道理。不如召集众将商议一下,将军以为如何。”

    “理应如此。”

    其实,曾维汉之所以围困长安十日而不攻。是他得知长安城中,除夏侯渊等少数人之外,其余守城之将与《三国演义》中第71章: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当中的南郡之战几乎一模一样之后,故意而为的。一是为了让曹操在应对汉军从并州、幽州、海上三路进兵之时,不得不分心关注长安军情。第二,则是曾维汉竟然想在长安复制一次南郡之战。为此,曾维汉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攻打南郡的计策,根据长安实际军情,稍加更改、串联进行了相关部署。许是曾维汉再次获得了穿越者的好运气,接下来的长安之战中,曹军的部署也和《三国演义》中惊人的相似。

    ……

    却说这日傍晚,长安城原丞相府议事厅中,曹、夏二人将最新军情告知守城众将。一番商议之后,任无破敌之策。众将烦恼之际,偏将牛金进言道:“此番汉军围而不攻,必有更大的谋算,又或许是行围点打援之策。某愿借精兵1千,决一死战,以探汉军虚实。”

    闻听牛金之言,曹仁、夏侯渊二人无奈之下,只得从之。令牛金引1千军出战。汉军这边曾维汉之子曾垂轩依令纵马来迎。约战四五合,曾垂轩诈败,牛金引军追赶,却不慎被引入汉军突然出现的军阵之中。曾垂轩指挥众军裹围牛金于阵中,牛金则率部左右冲击,却不能得出重围。夏侯渊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汉军军阵垓心,顾不得与曹仁商议,遂披甲上马,率麾下近千骑亲卫出城,奋力挥刀,杀入汉军战阵。此时赵云依计迎战,故作接应曾垂轩而不能抵挡。而夏侯渊则顺利杀到垓心,救出牛金。

    救出牛金,夏侯渊指挥余下兵马讯速向长安城奔去。途中又遇关羽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杀,却任然不得而出。此刻曹仁刚巧登上城墙,见此情景立刻命其弟曹纯,亦引兵接应,混杀一阵。汉军在关羽指挥下依计败走,夏侯渊因此得胜而回。

    关羽率兵退回汉军大营之后,详细禀报此战战况。闻听如此战况,张飞不知这是曾维汉之计,几度请缨,要亲与夏侯渊等决战。诸葛亮闻劝阻道:“将军未可造次。今曹仁、夏侯渊守长安,又令曹洪据守洛阳,以为支援之势;将军可与几位世子一道领精兵2万,去攻打洛阳,到时与并州南下之兵将三辅地区之外的曹兵拒于洛阳城周边,则主公可依计取长安。”

    “呵呵,原来主公早有妙计,害的俺老张在这瞎紧张。呵呵!”闻听诸葛亮之言,张飞一脸憨笑的说道。

    于是张飞依令,率领几位世子以及2万精兵向洛阳而去,早有细作报知曹仁,曹仁与夏侯渊、陈矫等商议时。陈矫道:“今汉中失守,乐进将军不知下落,如洛阳再有失,长安亦不可守矣。宜速报于主公和洛阳守将曹洪将军,以作安排。我军亦可将计就计,引汉军攻城而后设伏。”

    于是,曹仁遂令曹纯与牛金暗地引兵出城抄袭张飞等人后路。汉军这边早有细作提前得知曹纯去向,立马派人报知曾维汉,曾维汉则令张飞回军设伏,另派赵云出兵配合张飞歼敌。

    且说曹纯引兵暗中尾随张飞所部,却不知己方行踪已经暴露。两军刚入弘农郡不久,张飞突然率军回军设伏,曹纯匆忙与张飞交锋。战有二十余合,曹纯不敌败走,退往弘农郡城。赵云随后赶到,与张飞两下相合,围了曹纯。探马飞报长安,告知曹仁、夏侯渊,说曹纯等被张飞赵云合围,二人大惊。陈矫进言道:“可急分兵救之。”

    连番中计,曹仁反而冷静下来,说道:“长安正当冲要之处,若分兵去救,若是汉军引兵来袭,奈何?”

    一旁夏侯渊道:“曹纯乃主公爱将,又是将军族兄,岂可不救?”

    曹仁道:“吾欲自往救之;但若分兵,长安空虚,何以御敌?”

    陈矫道:“明公可留长安,矫为前驱,夏侯将军断后;不须十日,必奏凯歌。”

    曹仁道:“未知妙才(夏侯渊的字)之意如何?”

    夏侯渊答道:“若十日之内,长安未失,则可为之;十日之外,则长安危矣。”

    于是,曹仁统领大军继续镇守长安,而陈矫率一部精锐趁夜出城,夏侯渊亦率大兵紧随其后。

    陈矫、夏侯渊连夜赶路,大兵至弘农郡,陈矫率军与汉军对峙,曹纯望见陈矫率兵而来,自出城趁机突围。张飞、曾垂轩分两路堵截,双方相互掩杀。见情况紧急,夏侯渊亦率兵而出,却被赵云挡道,两军接着,混战一场。战至傍晚,夏侯渊、陈矫顺利接应曹纯等突围。此战双方各有损伤,最终各自收兵,曹军退往长安不提。

    另一边,得知曹兵再次分兵救援曹纯,曾维汉立刻将长安各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开始了大规模攻城作战。并下令城中3百帝国时代系统出身的斥候,择机打开密道,接应大军攻城。是日激战一昼,双方罢战,曹仁回到城中,令三军紧守各门,加强城墙防御。时至三更,诸葛亮引军来搦战,并亲自擂鼓呐喊,汉军再次攻城。曹仁得知汉军三更再次攻城,于床上奋然跃起自语道:“看来大势去已,也罢,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言讫,即披甲上马。城墙之上,曹仁自立于帅旗下,亲自指挥作战。见此,诸葛亮乘战车从群骑内突然出曰:“曹仁匹夫!见孔明否!”曹军看见,尽皆惊骇。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

    于是两军一边争夺各处城门城墙,一边互相厉声大骂。此时此刻,曾维汉则另率一部人马,在长安城内潜伏的3百斥候接应下,趁机从密道攻入长安。曹兵主力此时正全力防守城墙,见汉军已从密道攻入城内,各门守军一时慌乱,皆分兵四处救援,是夜长安城内混战不堪。战至天明时分,曹仁战死于城门之上,长安落入汉军手中。

    晌午,安抚好长安城内的百姓、民众。曾维汉又立马让关羽率领3万骑兵,拦截正退往长安的夏侯渊等将。最终夏侯渊、曹纯、陈矫等被张飞、赵云、关羽、曾垂轩合围于潼关之外,尽皆战死。至此,长达半年之久的长安之战,以汉军大获全胜告终,曾维汉也顺利的将战线推至洛阳八关之内。而其麾下的海军,则趁势攻占了青州东部沿海一带。

    时光流转,至年底十一月时,汉军按照曾维汉的意图,全面占领了西羌(即后世西藏大部)、西域诸国。于是曾维汉命令魏延、张任司马芝率8万兵马驻守西羌,另外派遣诸葛瑾、程普、韩当、张郃、法正率15万兵马驻守西域;而原北方诸国之地,曾维汉则调裴袁绍、周仓、庞德、严颜、慕容紫英、慕容云海率10万骑兵驻守。并且,曾维汉在夺取长安之后,也立刻按照早先计划,对新占领地区重新设置了行政区域,和对上述领地重新命名。也因为领地扩张过快,曾维汉决定暂停一切对外战争,开始谋划新的经济建设步伐。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