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国殇九一八(上)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烽火战线第九十八章 国殇九一八(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九十八章  国殇九一八(上)

    自1929年以后世界遭受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寒冬。日本人口众多,地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尽快的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还有能够找到行之有效解决本国经济危机的办法。日本加快了进一步对中国发动侵略的行动。

    中国的东三省,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日本人在占领朝鲜半岛之后,更是对东三省垂涎三尺。

    1931年3月份开始,日本关东军开始紧急的秘密调动。两个全装满员的师团开赴鸭绿江边,另外日本人还秘密的派遣大量的浪人,特务混进了奉天城内。就连柳条湖铁路边上的铁路守备处也增加了不少新面孔的士兵。

    三月份的东北还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东北人民虽然在张大帅的领导下,日子虽然要比大清皇朝统治时要好得多。但是在日本人和土匪山贼的祸害下,东北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寒风将萧瑟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月三十一日,日本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在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发表了《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的讲话,板垣征四郎宣称,中国东北是大日本帝国的“国防第一线”,对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的经济生活有很深的特殊关系,必须对控制满蒙资源、改变日本国内产业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准备。但是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态度来考虑,如果仅是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毕竟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的目的。板垣征四郎的这番讲话,无疑*裸的袒露出对中国准备进行武装入侵的计划。随后,板垣征四郎迅速返回中国奉天。

    “石原君,帝国已经准备开始向可恶的支那增兵了。这一场战争已经没有办法避免了。”板垣征四郎向面前的石原莞尔严肃的道。板垣征四郎一回到东北就秘密的召见了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表情甚为凝重的道:“板垣君,这一次你回东京肯定受到了总部的指示吧。还请板垣君明示。”石原莞尔与板垣征四郎是十足的旧交,两人臭味相投。

    “石原君,你言重了,这一次我回国却是有命令在身。石原君,你应该知道帝国迟迟没有向支那开战的原因吧。”

    “帝国的准备还未充足……”

    “不不不!”板垣征四郎打断石原莞尔“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开战借口!”

    “嗦嘎!板垣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大日本帝国拥有全世界第三的海军,还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军,更是有支那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空军。我们的海军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就击败了支那人的海军,还打败了俄国人不可一世的舰队。总的来说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支那那些拿着冷兵器的士兵又怎么能够阻挡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大炮!”

    “石原军,你说的很对,帝国和支那一旦开战。我们用不了三个月,就能够将支那划入帝国的版图中。”板垣征四郎毫不掩饰的道。

    “可是板垣君,支那除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外,还有蒋介石的军队,更还有四川的川军。他们手中可是有着近三百万的军队。我们帝国如何能够迅速的消灭这些人?”石原莞尔并没有脑袋发热的跟随着板垣征四郎。

    “石原君,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吗?我们当前的敌人只是盘踞在东北的张学良的东北军,蒋介石虽然有两百万的大军,但是他还要留着对付共产党。等我们解决了张学良,蒋介石也差不多跟共产党两败俱伤了,到时候,帝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四川的陈浩天不过是一方的军阀罢了。只要帝国威逼利诱,我相信其会效忠我大日本帝国的。”板垣征四郎振振有词道。

    石原莞尔沉思了一会道:“呦西!帝国谋划了这么多年的征服世界的梦想,就要在征服支那中起步了。但是我想知道板垣君你要怎么样找到帝国能对支那开战的借口的?”石原莞尔以聪明著称日本军界。自然不会为板垣征四郎的这一番话而打乱心中的平静。而且这种事情,既然板垣征四郎把自己找来了,那就说明,板垣征四郎已经有了打算。有时候当个愚笨的人,总比出头鸟要强得多。

    板垣征四郎走到窗前伸手掀开厚重的帘布。望着已经快被白雪覆盖的铁路对石原莞尔神秘一笑道:“石原君,你看这个借口怎么样?”

    石原莞尔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喃喃自语道:“嗦嘎!”

    板垣征四郎意图三个月毁灭中国,却是大大的低估了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决心。更是大大的低估陈浩天对日本人的痛恨。

    三月份的成都虽说是格外的寒冷,但是也没能降下一片雪花。

    “参谋长,第十一、十八、十九这三个军已经到哪了?”陈浩天向总参谋长黄国祥询问道。

    “报告总长。按照您的命令,我成都军区抽调第十一、十八军,新疆军区抽调第十九军。已经开赴到内蒙边境。随时可以发动进攻。”黄国祥大声的回答道。

    “很好,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准备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态!”陈浩天背着手,在窗前来回踱着。

    “是!”

    待黄国祥离开后,陈浩天看着窗外的夜色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这一次……”

    日本人的动作,南京的蒋介石也有所察觉,但是国联和手中的两百多万大军给了蒋介石十足的底气。不管手底下人怎样劝说蒋介石要驻兵东北,蒋介石总是不削一顾的道:“攘外必先安内!”

    1931年4月1日,与日本人、朝鲜人合资经营的长农稻田公司经理、汉奸郝永德,在吉林长春县宝山地区租用土地3500亩,为期十年,可契约尚未生效之时,郝永德便转手租给了流浪东北的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截断当地农民的水源,并强行在中国农民的土地上挖渠,严重的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劝阻未果,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借机扩大事端,唆使朝鲜农民继续施工,并派全副武装的日本警察“保护”。中国农民为了保护自身权益,自行填平一段,次日,中国农民正待继续平渠。日本警察公然开枪,打死中国农民数人,打伤数十人,被捕者十余人。然而日本人的报纸却故意捏造事实,进行欺骗宣传,煽动国内的反华情绪。短短几日之间,便杀害华侨109人,受伤160余人。7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问题。并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7月15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与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谈判,提出:一、保证万宝山韩人生命财产;二、赔偿万宝山事件损失;三、要求韩人在吉林拥有自由居住权;四、华方承认万宝山水田自来年种稻,日方官宪即退出现场。张作相当即便拒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谈判就此陷入了僵局。但是在这之间又发生了“中村事件”。这使得中日之间的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日本人的不断挑衅,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是错误的判断了形式,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认定日本人绝对不敢对中国发动战争。事后,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然而日本政府更是借机扩大了事端,更是想借此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九月,日本关东军开始以演习为名,不断袭扰中国军民,妄图挑起事端,发动战争。然而在蒋介石的隐忍退让的政策下。中国军队力避冲突。

    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张学良实在是忍无可忍。向蒋介石发去数封电报,要求给予日本人毁灭性的的打击。为了消除张学良对付日本人的想法。蒋介石急忙在河北的石家庄召见了张学良。

    “汉卿贤弟,可让大哥一番好想啊。”蒋介石满脸笑容的道。

    张学良的表情与蒋介石的正好相反,满脸的愁云。对蒋介石的情切问候,张学良一语未发。

    蒋介石看出了张学良肯定对自己不满。旁边的陈诚忙打圆场道:“副总司令!校长为了见您,舟车劳顿,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蒋介石会意的扬了扬手,打断了陈诚的话。

    张学良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蒋介石趁机道:“汉卿吾弟,蒋某下这番命令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不知道委员长有什么苦衷?日本人要侵占我们的东北三省,刀枪已经架到我们的脖子上了,但是您却让我们的军队不抵抗,这不是白白的将中国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吗?”张学良满脸怒气的道。

    蒋介石可是摸清了他这位便宜老弟的心思。如果蒋介石不打消他这番疑虑,保不准他还会闹出什么事端。但是张学良本性又是一个儒弱之人。有着一颗“妇人之心”。

    蒋介石收起了笑脸,语重心长的道:“汉卿啊,党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消灭共产党,日本人不是还没有发动战争吗,日本人要是敢动手,自然有国联来制裁他们。”

    “这……”张学良语塞。

    “汉卿,最近获得的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国联能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和你这次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的进攻,一律不准抵抗。”蒋介石到最后用命令的口气对张学良道。

    ……

    这次的会面使得张学良已经明白蒋介石究竟要干什么了,蒋介石这是要集中力量先消灭共产党。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这个命令式多么的错误!

    当晚,张学良少见的摔了杯子。这是与张学良优雅温和的性格不符的。赵四小姐急忙上前询问,张学良艰难的从嘴里挤出四个字“中国危矣”

    烽火在铁血已近完结,秋天的新书《天演之无择》上线,各位兄弟姐妹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烽火战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烽火战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烽火战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烽火战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