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讲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龙姬传第六十章 讲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楼府客房在西倒座别院,从下人们的住处穿过一个小木门便是。

    三间红砖黑瓦的小巧房子十分整洁,楼府有亲朋来探访,都是住在这里。

    院外几丛四季常绿的冬青,被小厮修剪成了各种形状,两棵梧桐树在小院子里长得高大,秋已至,这会的梧桐已经悄然落叶子了。

    满院的秋意浓浓,木管家的小厮正拿了扫帚四处打扫。

    木管家坐在房中喝闷茶想事情。

    木管家原是滇南木府后人的分支,因不是长房子孙,成年后就跟着赫提督出门闯荡,很有见识的一个人。

    从小到大走南闯北,各色人物也见识过不少。

    这些天来,木管家明里看,暗里又细琢磨,楼家这位女公子,和自己的侄儿很有些相似的地方。

    到底是哪里相似,木管家一时又想不出头绪,这会儿正看着满院的青黄的秋景有些发愣。

    木管家怔怔的站在空地上看小厮扫地,“木管家,扫完了,要不要出来坐坐?”

    忽听得听内院西厢房楼上“吱呀”一声,楼大老爷书房的窗户推开了。

    木管家抬头一见是楼大老爷。楼大老爷也正望下来,身旁站着云阳。

    云阳穿了一身绿萝的软衫,头上新簪了一根玉色的步摇,云阳目光看着木管家。

    那天他身后的那座山呢?怎么后来就看不到了?

    木管家微笑仰面拱起手,“楼老爷望安,已有两日不见了。”

    楼大老爷也浮起笑容,“木管家,今日正好得空要去拜访木管家,可巧就这样见到了,偏了你足足一层楼,一甫不恭了。”

    “哪里哪里,大老爷登高望远,正是前途大好的兆头。”

    两人隔窗笑谈几句,木管家又问道:“不知云阳小姐收徒弟的事怎么样了?”

    云阳微微一笑,答说:“已经在筹备了。”

    “听说你收徒是有规矩的,不知是个什么规矩,如果不是愚笨不堪,我倒是想跟着云阳小姐学学手艺呢。”木管家道。

    楼一甫哈哈笑着说:“木管家说笑了,那都是小孩们胡闹”,又转头看着女儿问,“规矩?你收徒弟还要规矩?”

    云阳弯了弯眉眼,“明天爹就知道啦。”

    “那明日我定要去瞧瞧,看有谁运气好,做云阳小姐的徒弟。”木管家又在下方笑说了一句。

    云阳点点头施礼。

    打算来楼府学艺的民众不计其数,一清早就在楼府前候着,排了长长的队。

    有推小摊卖早点的、卖风车的、捏糖人的,绕来绕去在人群里吆喝招徕。

    再外圈又聚了好些丫头婆子,已然把楼府门前当庙会来看。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宝来叉着腰站在台阶上,一顶小瓜帽扣在脑袋上,举着他那个掐头去底的葫芦大声喊道:

    “乡亲们听好了,我们小姐说了,今日先收学羹汤的,只是做这餐饮是要有条件的,先报名后再议学费,学香的暂时不授人,老少爷们就不用惦记了。不然一窝蜂都来了,我们楼府虽大,也安排不下不是?”

    条件?什么条件?

    人群不由的怔怔的没了声音。

    “有没有人报名啊?”宝来催促道。

    人群又“哄”一声嚷开了,大家纷纷发问。

    “不收学香的?为什么啊……”

    “我就想学制香,运气真背……”

    “什么条件啊?你小哥倒是说来听听。”有人大声的问。

    “报名的条件是,人没有得过大疾,衣着要洁净,口齿得清楚,手脚得勤快。可以说是多半人都有报名资格。”

    “唔,条件真不是刁难人,大家这就去找大夫、里正,写文书证明去吧。”爱起哄的就笑起来。

    人群又开始涌涌,有信他的就要往回走。

    宝来又说道:“你们慌什么,我们小姐还说了,做这个须得有耐力和体力的人才能做好,为了考验大家的体力和耐力,需要……”

    宝来顿了顿。

    “需要如何?哎呀你快说啊,急死人了,再不说人家连保人都找好了。”

    “需要……这个需要大家在前街上,一起奔跑一个时辰,胜出头六名的再留下参加第二轮。”

    “啊?……”

    众人一听都愣了。

    “这是为了考验大家的耐性和体力,也是看大家能不能豁出这脸面,胜出头六名的留下参加第二轮。”

    宝来又提高声音重复一遍。

    “啊?……”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声音。

    “什么?只收六个?还跑一个时辰?而且是在前街上?与撵狗斗鸡何异?这是要搞哪样?”有上点年纪的乡民就这样说。

    “收六个好啊,你想啊,这手艺人人都会的话,我们也没法子开店赚钱了,只是在这前街上奔跑一个时辰,哎呀这条件真是……”

    “就是,行伍、衙门里才这么选,说不定第二轮又要做文章,这不就是选六个文武状元嘛。”

    “不是收六个,六个胜出的,才能参加第二轮考核的。”

    “一众人等疯疯癫癫的在大街上跑,这可成何体统?”

    几个衣着光鲜的公子自持身份,大声议论着“那也太丢人了,这等事有辱斯文,我等实在放不下这颜面啊。”

    “咱们从小到大,谁这样奔跑过一个时辰?除非是樵子。不知如此折腾,学资多少呢?”有人又挤上前问道。

    “没听那小管家说嘛,学费后议,想来也不会少的吧。没有足够的银子怕是不好办了。你方才说除非是樵子是啥意思?”

    “樵子砍完柴,如果还有力气就去逮兔子,有时候能在山上跑大半天的。”

    大家就都不作声了,这条件,够难为人的。

    “这位高邻,你带了多少钱来?”

    “完了,我没戏了,我只有三两二钱银子,我还是算了吧。”

    “学费后议,学费后议,抓紧机会啊。愿意留下的人现在可以报名,领取号旗一面为证,到时候人人能领取雅趣林井水一瓢。先去先生那边登记。”

    宝来热情的扬手说道:“报名这边请……”

    人群开始七嘴八舌,纷纷涌了过去,“真是学费后议?这不就是待客不收礼嘛,去,去试试,凑个热闹。”

    一直在人群外热闹的沫染踮着脚听,侧头看着涌涌的人群。

    “六个?”我没听错吧?方才那人群里说,只收六个徒弟?

    我家夫人不是说至少一百个吗?

    那小姐又自作主张?为什么?她疯病又犯了吗?

    “哎呀不好了,”沫染一跺脚,得赶紧去报信。

    人太多,二老爷和二夫人找不到空钻进去,在门房里急得团团转。

    “我……我这身形太胖挤不进去啊。你去如何?”二老爷说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去跟那些乡下婆娘汉子挤,亏你说得出口!”

    正说着,沫染从门外飞奔而来,“二夫人,不好了二夫人……她,她只收六个徒弟,还要在那大街上去跑一个时辰……”沫染气喘吁吁的说道。

    “什么?六个?”二夫人一下子愣了,喝问道,“还要在街上跑?”

    “是啊夫人,外面人都这样嚷嚷着。”

    二夫人嗤了声,“我真想把她那脑袋瓜扒开来看看,这是怎么想的?”

    听到云阳立的这规矩,两口子少不得又是气的一口气上不来。

    “你没听错?”二老爷走过来瞪大了眼睛。

    “老爷,千真万确。外面人都闹起来了。”沫染答道。

    “听到没听到没?人家都在起哄了,这不是招人笑话嘛。你还不赶紧去弹压一下?”

    二夫人伸手拍着胸口,闭了眼。

    这妮子也太败家了,好端端一个挣钱的机会,偏偏就让她给霍霍了……

    “不是的,不是闹,是都去报名了。”沫染说。

    “六个人……那少说也得三千两银子。”二老爷转了两圈,扳着指头数了一下说道。

    “你当是在做梦吗?每人五百两,那些人要有这些钱的话,早都吃喝不愁了,哪有出五百两银子来学技艺的?这死妮子,做事怎得也不和大人商量?眼里还有没有长辈了!你个掐了尾巴的知了猴子,就知道瞎转,赶紧想办法啊,不然一两银子也没有你的份!”

    二夫人越说火气越大,爆豆似的说完这些话,猛地一巴掌拍在几案上。

    二老爷深吸一口气,“也罢,我去守着,这回,由不得她说了算!”

    二老爷说着颠颠小跑了出去。

    “回想昨日那汤味儿甚为精妙,学成了倒也能赚不少钱哩。”

    “我都迫不及待要好好见识一番了,那要不,咱们还是搁下这张老脸去跑吧?”一些年纪大些的人商议道。

    商量的人稍微犹豫了一下。

    “对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跑就跑,豁了这张脸也要学。”

    大部分人又轰轰的向报名处涌过去,差点就把张先生的桌子碰翻了。

    “一个个来,不要急,不要急。”张先生看着这些疯狂的人有些吓到了,张先生用力扶着桌子,立马打起精神尽心尽力应对。

    这些人正在精神头上,可惹不得。

    “报了名的人,中途要坚持不了的话,走的时候得把号旗交回来,我们好划了名字。”

    宝来将一把三角旗子举在手中喊道。

    这是他们几个连夜裁好的布旗子,写上“壹贰叁肆”,用糨子粘在细竹上。

    凡参与奔跑的人,由先生将名字写在旗上,谁领到了或用手执,或将旗子插在领子后,就可以等着时辰参加奔跑了。

    加上两个小厮帮忙,足足写了近一个时辰,张先生终于将旗子写完了。

    张先生累的腰酸背痛眼睛花,心里不禁又恼起来,皱起了眉头。

    这是做什么用?收完银两直接教就行了,人这么多,多收些弟子又能赚钱,岂不是好事?非要在大街上跑一个时辰?

    如此这般折腾我,这还像一个正常人做的事吗?

    埋怨归埋怨,张先生那一手蝇头小楷写得极好,见人人将自己写的旗子拿走,张先生心里倒也有几分安慰。

    不过这些乡民将旗子插进领子里,张先生啧啧两声,“这么多人插标卖首?”

    不在家好好过日子,非得跟着这楼府小姐疯疯癫癫。

    “小姐,什么时候开始?”宝来走到楼府角门,云阳正站在那里,眼神玩味的看过来。

    “明日等我们下学,都来前街聚齐。”

    “那我这就去告诉他们。这边人散了还要去二老爷那边搬桌椅,老太太说了,他那里离学堂近,平日里又不常见客,也不需要摆那么多桌椅。”

    宝来说着一溜烟地跑了去。

    “小姐,”木兮担忧的走上前对云阳说,“二老爷,特别是二夫人对我们下人是最凶不过的。宝来去搬他桌椅,她还不得闹将起来?平素她可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雁过都拔毛的。谁也休想从她屋里拿一点东西。”

    云阳眼睛微微眯起,“放心,锦茵带着宝来去。奶奶吩咐时,二叔也在的。”

    九月九日重阳节,楼府学堂终于开课了。

    为了这个私塾,为了林府后辈读书能有成就,林大老爷吩咐,专门腾出了后院东厢做学堂用。

    后院东厢与雅趣林一墙之隔,这里听闻不见前街喧闹,楼老太太就住南边正房,有孩子们读书,她听了也不至于闷。

    大夫人特意吩咐,以后丫鬟、小厮从正房后廊走动,要更仔细一些,不要顽皮吵闹。

    张牧遥近几日十分清闲,昨天写完了号旗,不顾疲乏又写了半夜的讲稿,主要是将【谷梁传】、【论语】列了一个纲,一条一条拟出来。

    又加上了自己的注,无非便是些忠君报国,德才兼备的话。

    将来不指望这些个学生都成为饱学大家,最起码女学生知书达理,男学生也能考秀才,最好再出几个举人,点进士,称翰林,将来能有个把人入阁拜相,那就不忘我张牧遥辛苦一场。

    想到这里,张牧遥笑了。

    张牧遥站在廊下看向那学堂,两边新刷的粉皮墙,一列竹新点缀,几蓬菊卷傲霜。

    正门是楼大老爷题写的“鱼跃堂”,黑匾红字,十分气派。

    就连课桌课椅也是二老爷房里的,九道漆的曲柳桌,百年龄的老藤椅,看起来齐齐整整,生机勃勃。

    “不羡银河文曲星宿,最喜凡间朗朗书声。”

    张牧遥念门上楹联时满意的点点头,楼大老爷真是孝子,老太太随口一句顺口溜,也镌刻下来放在学堂里,难为老人家一片舐犊之情了。

    如今我也能教这么大的学堂了,抑制着心里的激动,张牧遥将袖子甩了甩,大踏步走了过去。

    “先生早。”

    “先生早。”

    廊下小厮见了张牧遥,都纷纷恭敬的施礼问好。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马带铃铛跑得欢。张牧遥要教的是六个学生。

    以前可从未教过这么多的学生,张牧遥心里感叹道:不少,不少了。

    张牧遥走进课堂,将写好的讲义、讲稿放下,环视四周这间亲手布置的学堂。

    那六个学生见张牧遥只是抬头看,也呆呆的望着先生。

    这几个学生稀稀拉拉的,不齐不整,还不如那些小厮有规矩。木头一样。  [本章结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龙姬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龙姬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龙姬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龙姬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