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日是朝会的日子,贾清一早就在晴雯的服侍下起了床。
由于这边暂时还没有备着官服,所以贾清只得回宁国换朝服。
因为贾政也要上早朝,所以荣国府正门大开。门口,宁国府的车马早已候在这里,贾清一出门就坐着直接回了宁国府。
等到再出门的时候,却发现贾政的轿子停在宁国府门口还没走。
贾清上前问安,贾政掀开帘子道:“时辰不早了,快上马走吧。”
然后吩咐起轿。
显然,他是专门等着贾清一同入朝的。
贾清也翻身上马,缓缓跟上。虽然他现在是文官,但他有将军爵位再身,骑马上朝也不算违制。
坐轿子的话怪闷的,空间狭小不说,还被遮住了视野,哪有骑马爽快。
当然,若是有香车美人作陪自然又另当别论了!
早朝规定,朝臣们必须在卯正二刻之前到齐,否则就算失仪。但皇帝一般是辰时初刻才会临朝,所以中间差不多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大臣们摆龙门阵(闲聊)。
“政老,此次皇上准许娘娘回家省亲,你们家可准备启请?”
没过一会,一个武官模样的人就走过来,和贾政说话。
贾政道:“承蒙皇上天恩,岂有不奉请娘娘省亲之理。”
来人眼睛转了转,问道:“哦?不知为贾妃娘娘准备的园子准备的怎么样,是个怎么样的章程?我家不如政老,根基浅薄,正不知道该如何筹备,还望政老不吝指教才是。”
贾政严肃道:“吴将军说笑了,你家娘娘贵为贵妃,岂是我家可以相比的,要说指教,那更是谈不上了。”
旁边的贾清心下了然,看来这货就是那刚晋升的吴贵妃之生父了。
这玩意儿,明显是来显摆来了,说自己根基不如贾家深厚,另一层意思就是:那又如何,我女儿照样比你女儿尊贵!
说起这吴家,虽和贾家一般都是勋贵之家,但却不是一路的。
吴家,是在太皇上时期封赏的勋贵之一,起先也只是一个子爵,子爵降为将军爵,直接就是三等将军!
也就是说,一等将军爵就差不多对应子爵,三等将军对应男爵,五等将军对应轻车都尉!
算品级的话,五等将军大概是正三品。
本朝,世袭爵位没有低于正三品的!跌出去的,也就意味着已经除爵!
当然,王公侯伯那是超品爵位,除了开国封了一堆,后来几乎不曾封赏过。
所以要说贾府根基比吴家深厚,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和贾政说话的吴天佑突然看见旁边的贾清,就道:“小家将军身为三等将军,怎么不往前面去,却站在这里?”
朝会制度,武官在左,文官在右。勋贵自然也应当站在左边。
而且以三等将军的位置,自然会站的考前些,这分明有打击贾政的嫌疑!
贾清挑挑眉,感觉这个吴天佑有些挑事的样子,于是道:“承蒙皇上看重,赐小子在都察院办事,领五品之职,自然应当站在这里。
倒是吴将军,不好生在家安享富贵,怎么还来受这个罪?”
“你?”
将军爵,大多都是因为既不在军中带兵,也不领实际武职的勋贵。这些人,除了大朝会,一般都是不用来上朝的,因为来了也没什么屁事!
就像贾赦一般。
贾清这是借此嘲讽他安富尊荣,不求上进呢!
“什么少年神童,也不过如此!”
吴天佑一甩手,转身回了左边。
等吴天佑走了,贾政转向贾清道:“今日如何这般莽撞?”
贾清恭声道:“二叔觉得,此人我贾府是否可以结交?”
贾政一怔,是啊,如今两家都是风头正盛的外戚,若是一旦勾连,怕是容易引来物议。
而且,他也不是感觉不到吴天佑在他面前淡淡的优越感。
“只是,却也没必要得罪于他啊。”贾政叹道。。
贾清摇摇头,贾政的政治敏觉性还是太低。不是每个人都是你不想得罪就不得罪的!
以如今两府的关系,一个贵妃,一个四妃之一,只要不交好,就必定是对头。
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后宫就那么几个尊位,有升的话必定就有降或者是死!
在这种必然矛盾之下,如何相安无事?
只是这番话显然不好在这里和贾政讲。
“皇上临朝~~”
太监尖锐的声音一下子压住了所有的杂音,所有人全部归位站定,不再发一言,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皇帝临朝,基本礼仪走完之后,就是各部院大臣奏事了,但大都假大空的很。只有偶尔跳出两个都察院的同僚出来指责、弹劾另外一个在京或是在外官员的时候,贾清才勉强打起兴趣。
只是也就是吵吵而已,很快就被另外的大臣说和下去,极少有动真格的。
贾清甚至感觉上朝就是皇帝带着他的一干臣子们定期跑过来坐一起做做戏而已。事实上也差不多,真正的事私下里就处置的差不多了。有争议的也大都由内阁议处了,实在需要皇帝的,南书房开个小会也就解决了。
所以,上朝真的差不多成了皇帝和大臣们勤政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了。
直到朝会都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一个像是要谈事的人。因为,他的身份不一般,表现的也很郑重!
此人正是都察院掌院都御史,也就是贾清的老大,左都御史沈文。
正庆皇帝似有些意外,道:“准奏。”
“微臣听闻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病重垂危,内阁已经在商议下一任御史的出任,在此之前,微臣以为还有一事要议!”
“爱卿请讲!”
“林大人为探花郎出身,又为都察院都御史,身份清贵。却不爱荣华富贵,为朝廷出使江南,担任巡盐御史,这一去就是八年之久!
自林大人上任以来,江南盐政以每年不低于五十万两银子的数目在增长,可见林大人在位谋政之勤,之效。这也是朝廷八年来未曾调换两淮巡盐御史的原因!
如今,林大人更是为国事所累,以至于卧病不起!
值此国士蒙殇之时,臣以为,朝廷除了计议替人之选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朝廷对林大人的痛惜之情。
如此,方可使天下有功之臣永远铭记朝廷恩德,加倍报效于朝廷!”
上方的正庆皇帝觉得言之有理,道:“依爱卿之言,朝廷当如何最为妥当?”
“以微臣之见,林大人之事甚是令人心痛,朝廷不妨大加恩遇,至好莫过于选派一名慰问钦差,特旨亲下江南,表达皇上对忠心体国之臣的厚爱之恩!”
听到这里,贾清神情一动。其实,林如海病重,他是有些想去看看的,在他想来,林如海若是不死的话,不但贾家多一大助力,林妹妹或许也就没那么多悲伤的眼泪可以流出眼中了。
只是,又一想,大观园刚准备起建,自己也做了这么多准备,这一去就要耽搁了。更何况,就是自己亲自下江南,如果没有惊人逆转的话,多半也救不回林如海,因此身子只微微一动,就没了动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由于这边暂时还没有备着官服,所以贾清只得回宁国换朝服。
因为贾政也要上早朝,所以荣国府正门大开。门口,宁国府的车马早已候在这里,贾清一出门就坐着直接回了宁国府。
等到再出门的时候,却发现贾政的轿子停在宁国府门口还没走。
贾清上前问安,贾政掀开帘子道:“时辰不早了,快上马走吧。”
然后吩咐起轿。
显然,他是专门等着贾清一同入朝的。
贾清也翻身上马,缓缓跟上。虽然他现在是文官,但他有将军爵位再身,骑马上朝也不算违制。
坐轿子的话怪闷的,空间狭小不说,还被遮住了视野,哪有骑马爽快。
当然,若是有香车美人作陪自然又另当别论了!
早朝规定,朝臣们必须在卯正二刻之前到齐,否则就算失仪。但皇帝一般是辰时初刻才会临朝,所以中间差不多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大臣们摆龙门阵(闲聊)。
“政老,此次皇上准许娘娘回家省亲,你们家可准备启请?”
没过一会,一个武官模样的人就走过来,和贾政说话。
贾政道:“承蒙皇上天恩,岂有不奉请娘娘省亲之理。”
来人眼睛转了转,问道:“哦?不知为贾妃娘娘准备的园子准备的怎么样,是个怎么样的章程?我家不如政老,根基浅薄,正不知道该如何筹备,还望政老不吝指教才是。”
贾政严肃道:“吴将军说笑了,你家娘娘贵为贵妃,岂是我家可以相比的,要说指教,那更是谈不上了。”
旁边的贾清心下了然,看来这货就是那刚晋升的吴贵妃之生父了。
这玩意儿,明显是来显摆来了,说自己根基不如贾家深厚,另一层意思就是:那又如何,我女儿照样比你女儿尊贵!
说起这吴家,虽和贾家一般都是勋贵之家,但却不是一路的。
吴家,是在太皇上时期封赏的勋贵之一,起先也只是一个子爵,子爵降为将军爵,直接就是三等将军!
也就是说,一等将军爵就差不多对应子爵,三等将军对应男爵,五等将军对应轻车都尉!
算品级的话,五等将军大概是正三品。
本朝,世袭爵位没有低于正三品的!跌出去的,也就意味着已经除爵!
当然,王公侯伯那是超品爵位,除了开国封了一堆,后来几乎不曾封赏过。
所以要说贾府根基比吴家深厚,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和贾政说话的吴天佑突然看见旁边的贾清,就道:“小家将军身为三等将军,怎么不往前面去,却站在这里?”
朝会制度,武官在左,文官在右。勋贵自然也应当站在左边。
而且以三等将军的位置,自然会站的考前些,这分明有打击贾政的嫌疑!
贾清挑挑眉,感觉这个吴天佑有些挑事的样子,于是道:“承蒙皇上看重,赐小子在都察院办事,领五品之职,自然应当站在这里。
倒是吴将军,不好生在家安享富贵,怎么还来受这个罪?”
“你?”
将军爵,大多都是因为既不在军中带兵,也不领实际武职的勋贵。这些人,除了大朝会,一般都是不用来上朝的,因为来了也没什么屁事!
就像贾赦一般。
贾清这是借此嘲讽他安富尊荣,不求上进呢!
“什么少年神童,也不过如此!”
吴天佑一甩手,转身回了左边。
等吴天佑走了,贾政转向贾清道:“今日如何这般莽撞?”
贾清恭声道:“二叔觉得,此人我贾府是否可以结交?”
贾政一怔,是啊,如今两家都是风头正盛的外戚,若是一旦勾连,怕是容易引来物议。
而且,他也不是感觉不到吴天佑在他面前淡淡的优越感。
“只是,却也没必要得罪于他啊。”贾政叹道。。
贾清摇摇头,贾政的政治敏觉性还是太低。不是每个人都是你不想得罪就不得罪的!
以如今两府的关系,一个贵妃,一个四妃之一,只要不交好,就必定是对头。
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后宫就那么几个尊位,有升的话必定就有降或者是死!
在这种必然矛盾之下,如何相安无事?
只是这番话显然不好在这里和贾政讲。
“皇上临朝~~”
太监尖锐的声音一下子压住了所有的杂音,所有人全部归位站定,不再发一言,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皇帝临朝,基本礼仪走完之后,就是各部院大臣奏事了,但大都假大空的很。只有偶尔跳出两个都察院的同僚出来指责、弹劾另外一个在京或是在外官员的时候,贾清才勉强打起兴趣。
只是也就是吵吵而已,很快就被另外的大臣说和下去,极少有动真格的。
贾清甚至感觉上朝就是皇帝带着他的一干臣子们定期跑过来坐一起做做戏而已。事实上也差不多,真正的事私下里就处置的差不多了。有争议的也大都由内阁议处了,实在需要皇帝的,南书房开个小会也就解决了。
所以,上朝真的差不多成了皇帝和大臣们勤政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了。
直到朝会都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一个像是要谈事的人。因为,他的身份不一般,表现的也很郑重!
此人正是都察院掌院都御史,也就是贾清的老大,左都御史沈文。
正庆皇帝似有些意外,道:“准奏。”
“微臣听闻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病重垂危,内阁已经在商议下一任御史的出任,在此之前,微臣以为还有一事要议!”
“爱卿请讲!”
“林大人为探花郎出身,又为都察院都御史,身份清贵。却不爱荣华富贵,为朝廷出使江南,担任巡盐御史,这一去就是八年之久!
自林大人上任以来,江南盐政以每年不低于五十万两银子的数目在增长,可见林大人在位谋政之勤,之效。这也是朝廷八年来未曾调换两淮巡盐御史的原因!
如今,林大人更是为国事所累,以至于卧病不起!
值此国士蒙殇之时,臣以为,朝廷除了计议替人之选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朝廷对林大人的痛惜之情。
如此,方可使天下有功之臣永远铭记朝廷恩德,加倍报效于朝廷!”
上方的正庆皇帝觉得言之有理,道:“依爱卿之言,朝廷当如何最为妥当?”
“以微臣之见,林大人之事甚是令人心痛,朝廷不妨大加恩遇,至好莫过于选派一名慰问钦差,特旨亲下江南,表达皇上对忠心体国之臣的厚爱之恩!”
听到这里,贾清神情一动。其实,林如海病重,他是有些想去看看的,在他想来,林如海若是不死的话,不但贾家多一大助力,林妹妹或许也就没那么多悲伤的眼泪可以流出眼中了。
只是,又一想,大观园刚准备起建,自己也做了这么多准备,这一去就要耽搁了。更何况,就是自己亲自下江南,如果没有惊人逆转的话,多半也救不回林如海,因此身子只微微一动,就没了动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