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少年时代”vs“布达佩斯大饭店”。
“少年时代”vs“鸟人”。
“鸟人”vs“爆裂鼓手”。
2014年的颁奖季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漫长旅程,所有人都以为奥斯卡将是“少年时代”与“鸟人”之间的争夺,但悄无声息地,第二阶段始终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上却又稳稳当当地拒绝掉队的“爆裂鼓手”,彻底改变了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学院修改了最佳影片的投票规则。
此前,每位学院评委只需要选择出一部最佳影片即可,五部提名作品挑选一部,这也使得大热作品往往能够强势胜出,“拯救大兵瑞恩”和“断背山”的意外遭遇爆冷才越发显得震撼。
此后,每位学院评委却需要为所有提名电影排列顺序,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而详细的计票规则也做出了改变,如果一部提名作品得到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第一名支持率,那么这部作品就赢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没有呢?那么就将进行第二轮计票。以今年提名名单的八部作品来展开假设,更加具体地说明。
假设,第一轮计票之中选择“塞尔玛游行”为第一名的作品,支持率最低,那么“塞尔玛游行”就将出局,而那些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选票则将第二名认为是第一名,看看到底是“少年时代”还是“鸟人”等等,然后与其他选票重新进行计算。
如此这般地不断循坏,一直到一部作品的“第一名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五十,这才结束,最佳影片脱颖而出。
新规则改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也许每一位评委心目中的第一名都可能不同,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最佳”选择却可以占据更多分量,这也使得颁奖季之中的头号热门种子选手,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落马,最佳影片也就将出现意外的可能。
今年就是最佳范本。
“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和“爆裂鼓手”,激烈的竞争杀得难分难舍,难以分辨出谁才是第一名,那么,选票之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将抢占更多优势。
比如说,用第一名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黑人评委们,他们心目中的第二名又是什么呢?“塞尔玛游行”出局之后,他们的选票将流向哪一部作品呢?
再比如说,将“模仿游戏”位列第一名的少数群体们,哪一部作品能够赢得他们选票之上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位置?
这就是学院公关的真正奥妙,强势领跑的“头号种子”固然风光,但紧随其后的二号种子、三号种子也绝对不能小觑,只要能够紧紧咬住局面,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
两年前安-李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赢得最佳导演,就是类似的案例,虽然最佳导演的投票规则与最佳影片不同,依旧保持着五选一的规则;但评委的心理却十分类似,“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杀得昏天暗地,最终选票就全部流向了“第三名”安-李。
今晚,亦是如此。
颁奖季第二阶段杀得昏天暗地的“少年时代”与“鸟人”,刺刀见红的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鸟人”的一路逆袭,真切地威胁到了“少年时代”头号种子的位置,紧随其后、穷追不舍的“爆裂鼓手”也就悄然上位。
从目前为止的奖项分配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主要奖项方面全部空手,“少年时代”仅仅收获了一座最佳女配角奖项,即使存在爆冷可能,但也已经非常渺茫,所有视线反而是集中在了“爆裂鼓手”与“鸟人”身上。
“鸟人”,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导演。
“爆裂鼓手”,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爆裂鼓手”都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主要部门和技术部门两面开花,从方方面面来说,“爆裂鼓手”似乎都更加具有“冠军相”。
一座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改变的却是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不要说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老狐狸了,就连杰克-吉伦哈尔这样对学院公关没有任何兴趣的门外汉,此时都可以嗅出气氛与局势的微妙变化。
那么,此时还有什么能够阻止“爆裂鼓手”登顶呢?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可以窥探到些许端倪:
传统。
归根结底,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白人老头子,他们的审美与观念都更加饱受也更加传统,甚至可以说是顽固不化。
当年,他们可以拒绝观看“断背山”,以盲选的方式选择了“撞车”,酿造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大遗珠之一;当年,他们还可以放弃锐意进取的“社交网络”,选择了四平八稳的“国王的演讲”,至今依旧无数人为之感叹扼腕。
那么,现在的“鸟人”与“爆裂鼓手”之间,他们也一样可以放弃后者、选择前者。
“爆裂鼓手”讲述着追逐艺术完美的极致与疯狂,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挑衅着传统权威的统治地位,结局收尾阶段更是以一种“弑/父”的方式完成了蜕变,分分钟都在挑战着学院评委们的保守底线。
而安德鲁在故事里的癫狂与黑暗,更是从设定开始就没有准备讨好观众,时时刻刻都在刺激着观众的接受程度,从伤害家人到抛弃女友,“不疯魔不成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他在艺术层面达到了完美,但道德层面却不是一个“好人”。
但相较而言,“鸟人”的创新来自于镜头调度和节奏控制,虽然大胆却可以接受,故事内核则依旧是好莱坞的最爱:跌落谷底的艺人拒绝缴械投降,孜孜不绝地寻找着职业生涯的蜕变,即使被抛弃也依旧持续奋斗,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传统学院评委们的最爱,“虽然我看不见你,行业也抛弃了你,但你依旧深深热爱着这个行业。”
迈克尔-基顿以鸟人的身份来对应蝙蝠侠,更是打破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让电影与剧作的微妙互动展现出了艺术创作的另一层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传统又或者说保守,这就是制约“爆裂鼓手”击败“鸟人”的最大桎梏。
但是……蓝礼-霍尔逆转击败了埃迪-梅德雷恩和迈克尔-基顿,强势二封奥斯卡影帝,这也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的最大变数。
谁都无法确定,有多少评委在勾选最佳男主角的时候,将“爆裂鼓手”也勾选为最佳影片;又或者说,有多少评委在选择“少年时代”或“布达佩斯大饭店”为最佳影片第一名之后,又选择了“爆裂鼓手”为第二名、第三名。
不确定。
不知道。
无法预测。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悬念最高峰的最佳男主角揭晓之后,原本缺乏新意也无法看点的最佳影片突然就变得精彩了起来。
当蓝礼与凯特携手离开舞台的时候,全场嘉宾都逐渐回过神来,然后情绪就变得微妙而奇怪起来。
韦恩斯坦兄弟的位置却是颠倒了过来。
鲍勃老神在在、心态平和,不管是谁登顶奥斯卡,他都能够坦然接受,如果“爆裂鼓手”真的逆袭登顶,他也不认为这是世界末日,相反,可以好好地给哈维一个教训,让哈维清醒过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看着哈维吃瘪,那又是另外一种享受了。
而哈维则显得有些游离,阴晴不定的表情很难说清楚到底正在思考什么,但那种错杂的情绪却让他失去了平常心。
以至于开始自我怀疑。
他的策略,是不是错误了?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就满盘皆输?
不!
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出错?他怎么可能犯糊涂?绝对不可能!
那么,现在的局面又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难道是……内奸?韦恩斯坦影业内部出现内鬼,这才导致他们没有能够及时收到风声,对颁奖季形式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了颁奖典礼的连连意外
先是“模仿游戏”错过改编剧本,然后是“万物理论”错过男主角……
是的!肯定是这样!
哈维的视线余光朝着鲍勃飘了过去,脑海里的错杂思想正在翻涌着,以至于他完全忽略了走上舞台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颁奖典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哈维应该是全场唯一一个走神的嘉宾,其他所有观众的视线都齐齐落在了尼尔身上,这是他今晚的最后一次登场。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奖项尚未揭晓,万众期待的信封即将被打开:我的’奥斯卡预言’!”
尼尔的串场词让现场嘉宾们都纷纷轻笑了起来:原来,上半场的魔术,居然要贯穿全场,等待现在才揭晓吗?
“前情提要,周四,我把我的预测结果交给了普华永道事务所,他们保证,真相揭晓前,一定会帮助我看守我的预测。现在,真相来了。布莱恩-库里南(brain-cullinan),钥匙呢?”
尼尔从普华永道事务所的布莱恩手中结果了钥匙。
此时,终于被记者们“释放”回到待机室里的蓝礼,却已经来不及返回座位了,于是就在待机室等待最终结果,当他看到出现在舞台上的布莱恩-库里南,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是他,就是这个家伙,两年后在这片舞台上,造就了“爱乐之城”与“月光男孩”错位乌龙的那个家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少年时代”vs“鸟人”。
“鸟人”vs“爆裂鼓手”。
2014年的颁奖季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漫长旅程,所有人都以为奥斯卡将是“少年时代”与“鸟人”之间的争夺,但悄无声息地,第二阶段始终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上却又稳稳当当地拒绝掉队的“爆裂鼓手”,彻底改变了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学院修改了最佳影片的投票规则。
此前,每位学院评委只需要选择出一部最佳影片即可,五部提名作品挑选一部,这也使得大热作品往往能够强势胜出,“拯救大兵瑞恩”和“断背山”的意外遭遇爆冷才越发显得震撼。
此后,每位学院评委却需要为所有提名电影排列顺序,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而详细的计票规则也做出了改变,如果一部提名作品得到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第一名支持率,那么这部作品就赢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没有呢?那么就将进行第二轮计票。以今年提名名单的八部作品来展开假设,更加具体地说明。
假设,第一轮计票之中选择“塞尔玛游行”为第一名的作品,支持率最低,那么“塞尔玛游行”就将出局,而那些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选票则将第二名认为是第一名,看看到底是“少年时代”还是“鸟人”等等,然后与其他选票重新进行计算。
如此这般地不断循坏,一直到一部作品的“第一名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五十,这才结束,最佳影片脱颖而出。
新规则改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也许每一位评委心目中的第一名都可能不同,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最佳”选择却可以占据更多分量,这也使得颁奖季之中的头号热门种子选手,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落马,最佳影片也就将出现意外的可能。
今年就是最佳范本。
“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和“爆裂鼓手”,激烈的竞争杀得难分难舍,难以分辨出谁才是第一名,那么,选票之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将抢占更多优势。
比如说,用第一名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黑人评委们,他们心目中的第二名又是什么呢?“塞尔玛游行”出局之后,他们的选票将流向哪一部作品呢?
再比如说,将“模仿游戏”位列第一名的少数群体们,哪一部作品能够赢得他们选票之上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位置?
这就是学院公关的真正奥妙,强势领跑的“头号种子”固然风光,但紧随其后的二号种子、三号种子也绝对不能小觑,只要能够紧紧咬住局面,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
两年前安-李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赢得最佳导演,就是类似的案例,虽然最佳导演的投票规则与最佳影片不同,依旧保持着五选一的规则;但评委的心理却十分类似,“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杀得昏天暗地,最终选票就全部流向了“第三名”安-李。
今晚,亦是如此。
颁奖季第二阶段杀得昏天暗地的“少年时代”与“鸟人”,刺刀见红的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鸟人”的一路逆袭,真切地威胁到了“少年时代”头号种子的位置,紧随其后、穷追不舍的“爆裂鼓手”也就悄然上位。
从目前为止的奖项分配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主要奖项方面全部空手,“少年时代”仅仅收获了一座最佳女配角奖项,即使存在爆冷可能,但也已经非常渺茫,所有视线反而是集中在了“爆裂鼓手”与“鸟人”身上。
“鸟人”,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导演。
“爆裂鼓手”,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爆裂鼓手”都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主要部门和技术部门两面开花,从方方面面来说,“爆裂鼓手”似乎都更加具有“冠军相”。
一座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改变的却是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不要说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老狐狸了,就连杰克-吉伦哈尔这样对学院公关没有任何兴趣的门外汉,此时都可以嗅出气氛与局势的微妙变化。
那么,此时还有什么能够阻止“爆裂鼓手”登顶呢?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可以窥探到些许端倪:
传统。
归根结底,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白人老头子,他们的审美与观念都更加饱受也更加传统,甚至可以说是顽固不化。
当年,他们可以拒绝观看“断背山”,以盲选的方式选择了“撞车”,酿造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大遗珠之一;当年,他们还可以放弃锐意进取的“社交网络”,选择了四平八稳的“国王的演讲”,至今依旧无数人为之感叹扼腕。
那么,现在的“鸟人”与“爆裂鼓手”之间,他们也一样可以放弃后者、选择前者。
“爆裂鼓手”讲述着追逐艺术完美的极致与疯狂,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挑衅着传统权威的统治地位,结局收尾阶段更是以一种“弑/父”的方式完成了蜕变,分分钟都在挑战着学院评委们的保守底线。
而安德鲁在故事里的癫狂与黑暗,更是从设定开始就没有准备讨好观众,时时刻刻都在刺激着观众的接受程度,从伤害家人到抛弃女友,“不疯魔不成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他在艺术层面达到了完美,但道德层面却不是一个“好人”。
但相较而言,“鸟人”的创新来自于镜头调度和节奏控制,虽然大胆却可以接受,故事内核则依旧是好莱坞的最爱:跌落谷底的艺人拒绝缴械投降,孜孜不绝地寻找着职业生涯的蜕变,即使被抛弃也依旧持续奋斗,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传统学院评委们的最爱,“虽然我看不见你,行业也抛弃了你,但你依旧深深热爱着这个行业。”
迈克尔-基顿以鸟人的身份来对应蝙蝠侠,更是打破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让电影与剧作的微妙互动展现出了艺术创作的另一层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传统又或者说保守,这就是制约“爆裂鼓手”击败“鸟人”的最大桎梏。
但是……蓝礼-霍尔逆转击败了埃迪-梅德雷恩和迈克尔-基顿,强势二封奥斯卡影帝,这也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的最大变数。
谁都无法确定,有多少评委在勾选最佳男主角的时候,将“爆裂鼓手”也勾选为最佳影片;又或者说,有多少评委在选择“少年时代”或“布达佩斯大饭店”为最佳影片第一名之后,又选择了“爆裂鼓手”为第二名、第三名。
不确定。
不知道。
无法预测。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悬念最高峰的最佳男主角揭晓之后,原本缺乏新意也无法看点的最佳影片突然就变得精彩了起来。
当蓝礼与凯特携手离开舞台的时候,全场嘉宾都逐渐回过神来,然后情绪就变得微妙而奇怪起来。
韦恩斯坦兄弟的位置却是颠倒了过来。
鲍勃老神在在、心态平和,不管是谁登顶奥斯卡,他都能够坦然接受,如果“爆裂鼓手”真的逆袭登顶,他也不认为这是世界末日,相反,可以好好地给哈维一个教训,让哈维清醒过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看着哈维吃瘪,那又是另外一种享受了。
而哈维则显得有些游离,阴晴不定的表情很难说清楚到底正在思考什么,但那种错杂的情绪却让他失去了平常心。
以至于开始自我怀疑。
他的策略,是不是错误了?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就满盘皆输?
不!
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出错?他怎么可能犯糊涂?绝对不可能!
那么,现在的局面又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难道是……内奸?韦恩斯坦影业内部出现内鬼,这才导致他们没有能够及时收到风声,对颁奖季形式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了颁奖典礼的连连意外
先是“模仿游戏”错过改编剧本,然后是“万物理论”错过男主角……
是的!肯定是这样!
哈维的视线余光朝着鲍勃飘了过去,脑海里的错杂思想正在翻涌着,以至于他完全忽略了走上舞台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颁奖典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哈维应该是全场唯一一个走神的嘉宾,其他所有观众的视线都齐齐落在了尼尔身上,这是他今晚的最后一次登场。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奖项尚未揭晓,万众期待的信封即将被打开:我的’奥斯卡预言’!”
尼尔的串场词让现场嘉宾们都纷纷轻笑了起来:原来,上半场的魔术,居然要贯穿全场,等待现在才揭晓吗?
“前情提要,周四,我把我的预测结果交给了普华永道事务所,他们保证,真相揭晓前,一定会帮助我看守我的预测。现在,真相来了。布莱恩-库里南(brain-cullinan),钥匙呢?”
尼尔从普华永道事务所的布莱恩手中结果了钥匙。
此时,终于被记者们“释放”回到待机室里的蓝礼,却已经来不及返回座位了,于是就在待机室等待最终结果,当他看到出现在舞台上的布莱恩-库里南,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是他,就是这个家伙,两年后在这片舞台上,造就了“爱乐之城”与“月光男孩”错位乌龙的那个家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