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三老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道果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三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姬老、孟老、孙老,你们三位德高望重,辈分高绝,文章底蕴更是深厚,这一次要让那邱言低头认错,撤去那胡闹一般的百家圣贤堂,还要由你们领头才是。︽頂點小說,”

    说着说着,一名看上去正直壮年的男子,便说出这般话语,此人倒也有些名气,乃是海外的一名大儒,名为韩远,书院建立在一座海岛上,听闻已经教化到了扶桑之地,被称为东去贤者,这次也是听闻风声,竟是亲自回返中原。

    这些人,正是从天下各地汇聚过来的儒家大儒们。

    他们之所以聚集在这里,为的不是旁的,正是一个多月前,知行书院圣贤堂开堂之后,显露出来的气相——

    与他们口中所说不同的是,那些徒子徒孙在请出他们的时候,主要强调的,却是知行书院的圣贤堂,能够看似简单的联系士林,将人送走,倒是没有过多的提及圣贤中百家圣贤齐聚的事情。

    可以说,在那些执掌书院、书斋和书香世家的人眼中,百家圣贤的画像,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威胁,真正动摇他们根本的,还是那座圣贤堂,所体现出来的恐怖能力——

    如果人人都能靠着那座圣贤堂,轻而易举的步入士林,那么知行书院在学子中的影响力,立刻就要突破天际!

    当然,随后经过探子的探查,以及安插在知行书院中的内应,又不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得知那圣贤堂中,也有制约,况且还要和知行之道挂钩,并不轻而易举就能进去的,而且知行书院如今虽然名声大噪,似乎京城人人皆可进入,但其实也有门槛。只是这个门槛不是邱言设置,而是书院中逐渐形成的潜规则。

    说到这里,便知道是难以避免的,哪怕邱言权势滔天,可以改变整个王朝的走向,有的时候却改变不了身边人心的习惯,因为这种改变需要时间。

    所以,知行书院建立起来之后,邱言并没有太过直接的干涉,而是身体力行的去影响。只是他的人道身如今繁忙的很,几名得力弟子也都入了士林,现在又不是退而著书,全力为学的时候,对书院的控制,难免就要有疏漏,当然,如果动用神通,任何漏洞都不会存在。但这样就与体验人道的本意相悖,得不偿失。

    这也就造成了门槛的存在,对于其他书院而言,未尝不是一剂安慰药。但威胁已经出现,那些掌舵人们,也担心这般门槛,只是邱言故布疑阵。哪里能轻易放弃?

    再加上现在消息刚刚传开,风头正劲,诸家都有怒气。自然是最理想的发难时机,只不过诸多世家的前车之鉴不远,而不少书院都与世家有着联系,多为某个世家在其中具有不小的势力,是以对邱言打压世家,改变格局的事情,最是清楚不过了,难免心有余悸,这才要迂回而行,清楚各自书院中的德高望重的宿老出面。

    这也是书院不同于世家,在天下士子心中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与世家这样依靠血缘关系,和利益纽带,来维系结构的组织不同,书院所代表的学说,第一是有着正统加持,历史传承,另外就是有着无数潜移默化的影响,浓郁的文化基础,不光是士子,便是普通的民众也都认同,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物不包。

    邱言要动世家,或许还能拉拢到些许利益攸关的同盟,可若是要攻取书院,采用暴力手段,那就绝对无法奏效了。

    正是这个原因,书院掌舵人才敢有所动作,否则再给他们十个胆子,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不过,即便如此,邱言毕竟宰执天下,赫然是权势滔天,那太皇太后和太后对其颇为称赞,而刚刚登基的新皇帝,更是为其马首是瞻,有此背景,那政事堂几乎成了他的一言堂,如今一句话说下去,连枢密院都要俯首称臣,把占据了边疆好大利益的卫所制度,给生生废除了。

    切不要小看这卫所一事,这事虽是邱言倡导,为了解决一时矛盾,但当初邱言的权力才有多少?影响力几何?这一招固然是为了安定边关,但同样也是在给兵家好处,拉拢将领支持,本就是对兵家有利的,一旦建立,就不受邱言控制,发展壮大。

    不久之前,甚至还有边将上奏朝廷,要在四边推广,甚至要在中原腹地中展开相似的卫所,以令兵员连绵,护卫边疆长治久安。

    但随后皇帝驾崩,一连串的事情爆发出来,将这事情搁置,等新帝登基,邱言掌权,稍微平息了世家之争,第一件事,居然就是裁撤卫所。

    那掌握了天下兵马的兵家统领,对此也是一一配合。

    有这般情况放在这,书院、书斋之人,有怎么好过分?是以这次出面的大儒,打着的口号,也是冲着那圣贤堂的百家画像。

    好在诸多掌舵人虽是存着其他心思,以百家画像为突破口,而对于那些沉浸儒道一辈子的大儒们看来,那圣贤堂的建立,对于他们而言,着实是一种侮辱,将自己所代表的正确的学说,和其他错误的学说建立者放在一起,哪里能够忍受?

    正因如此,很多不问世事的大儒们纷纷出马,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聚集于此。

    那韩远话中所提及的三人,也是这一批大儒中资格最老的几人,分别是姬默、孟展、孙庵,来历皆为不凡,都是老态龙钟的模样,但精气神却不一般,立于几人边上,便能感受到一股洗涤人心的意境。

    姬默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是那齐鲁大地上传承最为古老的世家,源自至圣先师的后裔,而且是现存的姬家中资格最老、辈分最高,与那春秋书院的郑老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历代王朝对于至圣先师的后代,都是封以衍圣公的爵位,而当今的那位衍圣公,还要喊姬默一声叔爷爷。

    至于那孟展,有传闻说他是中古亚圣的后裔,不过他之所以出名,却与其人的血统无关,而是生生自己打造出来的,此人少年时变十分好学,远近闻名,后来接连拜师,孜孜不倦,只是虽然好学,但资质却算不上好,别人一遍就能学会的东西,他却要三遍,别人一个月就能练好的本领,他往往不得要领。

    只是,这孟展却有着一股韧性,锲而不舍,埋头苦学,终于使得那山南之地的一位大儒动容,将他收为弟子,但在那位大儒的诸多弟子中,这孟展并不出众,待得出师之后,又周游天下山川,几年没有音讯,几乎都被以为是不幸遇难。

    但最终还是归来,这个时候的孟展,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但那时的他竟是明显有了蜕变,然后大器晚成,成为那为大儒真正的衣钵弟子,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南山书院发展壮大起来。

    在大小陈之前,被称为在世圣贤的,其实便是这孟展,只是他生性低调,也并不怎么大肆招收弟子,他的弟子中,也没有多少达官显贵,多数都是行走民间,久而久之,当一代士子老去,心生的读书人对于孟展的这个名字,也就并不怎么清楚了,只是知道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但对于那些掌控书院,学派中的上层而言,孟展这个名字却是值得敬畏的。

    与姬默、孟展相比起来,那位孙庵则有不同,可以说是来历非凡,出身大族,只是此孙非彼孙,并不是江南孙家,而是江西的孙家,听说是承中国兵家圣贤之后,但后来渐渐崇儒,但兵家的本事并没有放下,便如这位孙庵,他的年龄比之大瑞王朝还要大,其父曾经是大瑞太祖的军师,可谓渊源深厚。

    不过,事成之后,太祖大封群臣武将,那为军师却在其子孙庵的劝说下,辞了官爵,归于家中为学,因而为太祖所敬重。

    如今,孙庵出马,就算是皇室也不敢造次,有他一句话,固然不能让邱言失势,但绝对会让局势有所变化。

    可以说,姬默、孟展、孙庵这三位,哪一位出马,都足够让当朝宰执吃一壶,结果一下子三个全都来了,不要说其他人,便是这次聚集于此的诸多大儒,也是万分意外的,而如韩远这般还存着其他心思的人物,更是为之欣喜,若非还有养气的底子,怕是已经忘形了。

    “有三位先生出马,等我等联系上了九韵斋主等人,一同去那知行书院,以堂堂正理压服定国侯,便能还天下一片清明了。”韩远说话间,心里还有许多没有说出,在他看来,这样好的局势,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只让邱言撤掉圣贤堂,未免有些不够,若是能够让他退位让贤,方能真正安枕无忧。

    只是,那三位老先生,对此却并无多少反映,只有姬默淡淡说道:“九韵他们,是不会回来的,这一点的见识他还是有的,之前的那件事,老朽也曾听说,想来九韵应该是脱胎换骨了,至于你说的定国侯,我们几个还是要去看看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玄元极圣天帝”和“曲尽源”的打赏、月票!又收获了万赏,但最近有些忙,加更只能先欠着,争取尽快补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道果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