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功成治定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七十七章 功成治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有心立功,无力回天,撤!大帅先走,我来断后!”

    说完不由分说,命手下一个指挥挟持着萧排押和他的卫队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在高丽,这场龟州之战使得姜邯赞一战成名。老将此时七十三岁,之前既没有担任过武职也没有打过大仗,只凭此一仗就成为高丽千古留名的战神和英雄。在呈交朝廷的战报里,和他自己的记述里,老帅号称龟州之战尽歼来犯之敌,侵略者只有数千人逃出生天。虽是明显夸大了战绩,可是没有人核实追究。一来这是战争的惯例;二来也无法核查,涛涛河水奔流入海,找不到的尸首就是被冲入了大海。无论如何,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大捷,不但是王询即位十年来与契丹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最大的一场胜仗,也是立国一百年来与契丹打打和和赢得最漂亮的一次。王询把饱受的惊吓和满腔的怨恨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亲自出迎百里,在开城郊外的迎波驿结彩举乐,摆宴庆功,亲手将插着八枝颤巍巍金花的高帽戴到姜邯赞头上,挽着老帅的手臂走过欢迎的人群,在酒宴上亲手斟酒捧杯,反复不已地连声夸赞。这座驿站从此成为凯旋之门,张挂金匾改名“义赐驿”,驿吏也升为县级官吏。姜邯赞本人更是加官进爵,位至三公,广赐良田增加食邑,得到了无以复加的荣耀和实惠。姜邯赞请求致休,王询不许,老臣一直象征性持仗上朝,直到八十四岁寿终正寝。

    然高丽一方面大肆庆贺胜利表彰英雄,一方面却像从没有打过一场大胜仗似地继续向契丹卑躬屈膝地请和求封。第二年春天,高丽派出的求和使者到达契丹捺钵大营请求称藩纳贡如故。与使者同来的还有扣留了六年之久被放回来契丹使臣耶律资中。这位使者变得又白又胖,去时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多了几个,他带回了高丽妻子和他们这几年生的孩子们。耶律隆绪待他如凯旋而归的英雄,立即宣布升他做了林牙,继续出入宫廷引为心腹。耶律资中在高丽除了“忠节不屈”之外其实一直在为两国和好不懈努力,他和王继忠派去的人暗中在高丽王廷内部活动游说推波助澜,姜邯赞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和荣誉,但在朝廷的内部斗争中却输得一败涂地。老将和庾方等人竭力阻挠无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国王一次又一次向契丹求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开泰九年(1020年)也就是战后的第二年,契丹皇帝终于答应了高丽的请求,遣使开京,通知开城君臣同意停战,允许高丽恢复称藩纳贡、并准备正式册封王询为高丽国王。高丽立即派人前往契丹贺谢。两朝的使臣来来往往不绝于道,一副热络景象,正式的册封却直到太平二年(1022年)才得以进行。从此高丽复行契丹年号,年年朝贺纳贡,直到一百年后契丹灭亡。其间虽因契丹内部叛乱而有十年中断,但使用契丹年号一直没有中断,朝贡也很快恢复。

    龟州一战令萧排押晚节不保,毁了他沙场一生百战百胜的赫赫威名。撤军回国之后,排押受到皇帝的严厉斥责。他一人承担了全部战败责任,自请撤职夺爵,议罪待劾,然恳请皇帝不要因为他的失误迁怒手下将士,力劝皇帝停止无休止的报复,结束东征战争。耶律隆绪终究是个仁厚明智的皇帝,他了解了战争的全部过程,命朝廷对东征将士厚加犒赏,赐给有功者官爵金帛,封赠战没者的老母寡妻,征禄他们的子弟。皇帝在最初的愤怒之下颁旨再次征兵东征,后来也不了了之。萧排押被夺职褫爵一撸到底,只保住了性命。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冬季。在祭月来临的时候,耶律隆绪接受了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新的尊号是: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太平。

    大典之后耶律隆绪召见了已是一介平民,久不上朝,专门受邀而来的萧排押。分君臣坐定之后,隆绪说道:

    “驸马,你知道朕为什么请你来吗?”

    萧排押什么职务爵位都没有了,可他还是魏国长公主的驸马,这是皇帝唯一能够给他的尊称了。

    “谢陛下还惦记着老臣,老臣不胜羞愧,不知道为什么受召。”

    “朕要复你的王爵,还要晋升你为亲王。”

    排押一怔,战前他是东平郡王,一字亲王比二字郡王升了一大级。排押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

    “老臣羞愧,不敢当此隆恩,败军之将何可复爵晋封,请陛下收回成命。”

    隆绪凝视着手里冒着缕缕香烟的茶杯,幽幽说道:

    “你坐。如果你不敢当,朕何以敢当这‘功成治定’四个字呢?”

    萧排押心中一凛,想不到皇帝会说出如此犀利的话来。排押清楚记得,十年前皇帝亲政三年后,接受了群臣加上的尊号,当时是从之前的八字尊号,一下增为二十字。同时宣布改元,将太后摄政以来用了三十年的“统和”年号改为“开泰”。和加上的尊号相呼应,显示了皇帝当时意气风发的心情。十年之后的如今,再次加上尊号,从二十字增加为二十二个字。除了将“弘文宣武”改为“睿文英武”这个无足轻重的变化外,最主要的增饰是将“聪睿昭圣”改为“功成治定昭圣”。这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整个开泰十年,朝廷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东征,战争旷日持久,年年不断,十数万将士埋骨异乡,流水般的银子充作军费,最终在一场大败之后戛然而止。虽然高丽依旧请和称臣,做出了降服的姿态,可谁都看得明白,这个结果在十年前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得到。

    “你也以为朕昏聩吗,以为朕不知道这是大臣们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阿谀奉承?朕还没有那么糊涂。朕知道这场仗打败了。原本想要建功立业,结果呢,白白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银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让天下人耻笑。尊号上的辞藻说好听是安慰朕,说得难听就是嘲笑朕。朕想要拒绝,可是一想,算了,真的要大臣们说难听的话才好吗?听假话受嘲笑都是朕该受的。重要的是战争终于结束了,新的年号是太平,什么雄才大略,光宗耀祖朕现在都不想要了,为了这些让将士百姓尸横遍野朕不忍。以后只要没有人侵略反叛,朕就要做一个太平天子。”

    萧排押扑通跪到地上,泪流满面,磕头道:

    “皇上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千古圣君。陛下的仁德圣明超迈古今与日月同辉!”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