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怀州之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怀州之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黑山的夏天凉爽宜人,它一直是契丹人的理想的坐夏避暑之所。延绵起伏的山脉巍峨苍翠溪水湍急,山深林密虎啸熊吟。如果说两河流经的木叶山是契丹人的摇篮,威武森严的大黑山就是契丹人成长的地方。换句话说,木叶山是契丹人的祖兴之地,而大黑山则是耶律氏族的崛起之处。这里是大兴安岭的东坡,也是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过渡的最后一段山脉。这片高低起伏山谷交错的山岭中怀抱着耶律阿保机创建的第一个国都上京、阿保机和他的皇后安息的祖陵和太宗皇帝归葬的怀陵。这几处地方相距不过百里,大黑山因为这几处胜地而成为契丹人的第二故乡。

    “没睡醒吗?看你们那狗熊样!再要出了任何差错,那些人就是你们的榜样。”

    六月初的怀州城中,知州萧苟只正在衙前点卯,他挺着高高鼓起的肚子,擦着额头上冒出的汗珠,对着手下几个都头大声教训道。怀州既是行政州又是军事编制的奉陵军。萧苟只身兼知州和节度使,五百人的守军都归他指挥。自从上个月发生了阻卜攻城那件大事之后,萧苟只再也不敢懈怠,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每天都要早点卯晚查更,也要求手下尽忠值守。州府衙门前新立的几根原木柱子上挂着十几颗乌黑发臭的人头,苍蝇围着它们嗡嗡叫,大团白色的蛆虫在上面蠕动。那是阻卜进攻时里应外合的内鬼们的吃饭家伙。

    当时的情形萧知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那可真是千钧一发。北边的城门已经被内鬼打开,阻卜人举着土刀土枪哇啦哇啦狂叫着冲进城来。萧苟只虽然贪财,拿了太妃娘娘不少银子,可是并不糊涂。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内外勾结,企图劫狱。萧胡辇虽是太妃,却又是朝廷要犯,一旦出了差错便会捅破天,自己的小命休矣。萧苟只对太妃不错,但那并不是同情太妃,而是同情太妃手里的银子。他急得眼睛里冒出血来,派最信任的亲兵队长,自己的侄子萧强,去宫城把太妃牢牢看住,命人立即去集合在营中轮休的官兵,自己则挥着一把大刀率领所有亲兵、家丁朝着北门杀了过去。好在内鬼只是少数,大多数官军不想成为阻卜人的刀下之鬼,见知州大人身先士卒,大喊立功重赏,于是奋勇争先杀向敌人。官军武器先进,又占有地利,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冲进城里的阻卜人如同瓮中之鳖被杀的杀抓的抓,全都给收拾了。侄子跑来报告,太妃换了一身猎装准备出逃,只差一步没有走成,被严加看管起来。官军坚守到傍晚,上京方向烟尘滚滚,大队人马疾驰而来,直接扑向阻卜军中。阻卜人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乘着夜色仓皇而逃。战后萧苟只大刑伺候审讯内鬼,挖出了他们的同伙,立即行刑砍了十几颗脑袋。将福佑寺里的妙莲法师也抓起来丢进了大牢。他立即向上京和捺钵大营通信报捷,后来又让幕僚将写了战斗的详细情况,为自己和部下邀功请赏。

    点完卯,教训完部下,命他们各自履行职责加紧城防,萧苟只踱步回到州衙后堂,喝着卫兵送上的热茶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一仗他这个节度使应是首功,借机活动活动说不定就能离开这个山高水远的荒凉地方。虽然受了太妃不少的礼,放松了守卫,让太妃有了与外界交通联络的机会,追究起来罪责难逃。但是除了太妃和两个贴身婢女,没有人知道他拿了银子。那个妙莲法师已经死于狱中,联络的情形也无人知晓。正想着,就见衙门口的守卫慌慌张张跑进来嚷道:

    “知州,朝廷派人宣旨来了!”

    萧苟只一听,只道是嘉奖来了,急忙抖了下官袍,大步朝外走去,一边训斥守卫道:

    “来人宣旨奇怪吗?也值得慌得像只乍翅母鸡似的。”

    两个红衣太监站在前院,一脸郑重,府吏们殷勤招呼他们进屋用茶,他们仰着头带搭不理。萧苟只躬身快步趋出,呵斥府吏们道:

    “怎么不摆香案准备接旨。”

    年纪大些的太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用不着忙,不是圣旨是懿旨,不是给萧知州的,是给住在这里的太妃娘娘的。请萧知州领咱们去见太妃传旨就是。”

    萧苟只听了有些失望,一边向侄子使眼色一边点头如同啄木鸟道:

    “那好,那好。公公们从炭山来吧,上千里路呢,辛苦了,先请坐下喝杯茶。”

    公公摇头道:“没那功夫,咱们今天就要完差,启程回去复命呢。”

    “公事重要,公事重要。公公们可真是忠勤王事啊。”

    萧苟只引领着太监们往外走,脚步有意放缓,说话间萧强已经急急跑了回来。萧苟只接过两只小布袋,掂了掂大概各装了五两银子,心里夸赞侄子会办事,将它们塞到两位公公手里。怀州城虽然不大,但规制严整,建有外城和内城。在南京那样的大城市,内城中还有宫城,可是怀州的内城就是宫城。说是宫城,其实就是高高围墙中有两座大殿,为的是帝后们到怀陵祭扫时落脚之用。一路上公公们有了笑脸,萧苟只得知那位年长的姓贺,年轻一些的姓刘。到了宫城门口只见士兵環立,戒备森严。贺公公出口夸道:

    “萧知州真是尽忠值守。”

    萧苟只哈腰笑道:

    “公公谬赞了。阻卜围城,咱就知道是冲着太妃来的,立刻加派了人手,还将太妃移入了里面的崇元殿。咱生怕以后再有闪失,一直不敢懈怠。”

    走进宫城,只见不大的宫苑收拾得草木葳蕤,庭院洁净。正中一座大殿在三层台阶之上,红墙黄瓦,碧绿窗格,户牗紧闭,十几名士兵密密匝匝地前后守着。萧知州一声令下,士兵用钥匙开了锁,取下铁链,将殿门吱呀呀打开。两位公公本以为里面会发出霉臭,却见门内烛火通明香气阵阵,萧胡辇衣裙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正坐在灯下悠然读书,后面还有两个丫鬟递茶打扇。贺公公站在院里,端详着里里外外到处光洁如镜,回头道:

    “知州心肠不错。”

    萧苟只龇牙笑道:

    “只命咱不许走了人,并没有让咱苛待人犯。太妃在这里守陵也是咱的主子,谁敢怠慢。再说了,这大殿还是两宫祭扫怀陵的落脚之地啊,怎么能腌臜了。下官吩咐手下,只要人不离开,要什么给什么。不许开窗就多点香蜡,供给冰块,婢女好好伺候加倍有赏。”

    贺公公道:“宣她出来听旨吧。”

    萧苟只走到殿门口怯生生朝里面说道:

    “太妃娘娘,懿旨到,请挪步出来听宣吧。”

    一个苍老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萧知州,你终于来见我了。其实你不用怕,我不会难为你,还要谢谢你呢。”

    萧苟只吓得心里一颤,刚想制止,只听那声音接着说道:

    “萧知州没有落井下石,对我以礼相待,怎能不谢你呢。”

    萧苟只满脸堆笑道:

    “谢太妃娘娘夸奖,您是天上的凤凰,咱是地上的鸭子,您到了哪一步都是主子,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核桃、青杏,还不扶着太妃娘娘出来听旨。”

    “不用了,要说什么就说吧。要我下跪来接受杀我的懿旨吗?萧燕燕知道我不会,你们就不用费心了。说吧,我听着呢。”

    萧苟只赔笑央道:

    “太妃娘娘,太后下的懿旨,怎么会杀您呢,说不定是放了您,或请您去别处养着。您可别太要强了,又不是跪别人,跪的是太后,您的亲妹妹不是。”

    “呸,萧燕燕,她一撅腚我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有话说,有屁放,不然老娘床上躺着去了。”

    两位公公摇头咂舌地相互看了一眼,刘公公道:

    “费什么话,派人提落过来就是。”

    萧苟只走过来小声道:

    “算了,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跪不下去,看着太后的面上,就让她坐着听吧。”

    贺公公一想,只要有知州这句话,能对上面有所交待,还是少找麻烦为好。拉开架势,站直了身子,打开黄绢轴,清了下喉咙念道:

    “懿旨:萧胡辇身为贵戚,自甘堕落,勾结外敌,反叛朝廷,再三宽免,不知悔改,慈悲有度,国法无情,念及亲情,赐其自裁。后事从优,准与齐王合葬。钦此。”

    念完,院子里一阵寂静。萧苟只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太后真的亲自下旨杀自己的同胞大姐。听到要宣懿旨的时候他还在想,即是懿旨,太妃就不会死。因为真的要杀人手段多得是,最差也可以用圣旨的名义,没有必要下懿旨。萧苟只从小听在宫中当奶妈的娘讲故事,知道皇室骨肉相残的事在汉人那里数不胜数,在拓跋鲜卑的北魏、北齐更是常事,就连沙陀人的北汉刘继元也几乎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多少帝王都是用同胞的尸骨搭建起通往皇位的台阶的。但是契丹人不同,耶律氏是一个重视亲情的部族。太祖爷登基之初,他的弟弟们三次谋反,把太祖打得丢盔卸甲,差点没命,太祖爷都宽恕了他们。太宗对威胁自己皇位的大哥只是逼其出走他国,死后还替他收尸。穆宗对多次反叛的胞弟罨撒葛也只是流放漠北。还从来没有过手足相残的事请发生。没想到看似美貌娇柔的萧燕燕却亲下懿旨要结束一母同胞的亲姐姐的性命。他的心里正唏嘘不已,只听萧胡辇哈哈大笑道:

    “好好好,不愧是萧燕燕,敢作敢当,下懿旨杀我。即是要杀,就干脆动手。要我自尽吗?没门!我没有罪为什么要自尽。你们早有准备吧,那么来吧。太好了,在祖宗陵庙之前,萧燕燕杀了萧胡辇。苍天有眼,请看看吧,弑君夺位,秽乱后宫、把持朝政,嗜杀成性。她杀死了耶律喜隐和二姐唯一的儿子,逼死二姐,杀了自己的女婿,现在又要杀我,哈哈哈,我为什么要自杀,应该自杀的是萧燕燕。来吧,杀死我吧,就在祖宗面前,让他们看看,萧燕燕是怎样杀死萧胡辇的!”

    两位公公没有犹豫,全当没有听见那个疯癫的女人在说什么,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办法行事。李公公从怀里取出一条白绫,跟随来的小内侍走到萧胡辇的背后扼住她的脖子,没费什么力气人就断了气。他们把白绫系在柔细的脖子上面,用不着费事往房梁上挂,直接准备入敛。两位公公带着随从扬长而去,萧苟只派人挖开齐王的墓,把太妃娘娘安卧其中的一口上好楠木棺材放了进去。

    萧燕燕很快得到了回报。她把两位公公叫到跟前,问了详细的情况,又问萧胡辇说了什么,两位公公告诉她什么也没有说。她又召回来两个婢女,二人一五一十说了萧胡辇最后的所有表现。燕燕将两个公公打发去了上京,守着那座常年空空荡荡的宫城。将两个婢女赏给了萧继远,让齐国长公主对付她们。将萧苟只改任宁州,那里比怀州更加边远,在上京东北三百五十里,只有三百户人家。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