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福寿安康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三十一章 福寿安康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时,珠玉流苏的锦帘两边挑开,穿着一身簇新明黄团龙长袍的皇帝走了进来。岁月给这位三十七岁皇帝带来的不是憔悴苍老而是雍容内敛,他身姿挺拔,清朗俊逸的脸上荡漾着一团春风。女人们全都屏声敛气,面带羞涩地退到一边,虽然这位天下至尊是耳鬓厮磨的丈夫,但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这个男人都难得见面,一见到他扫视过来的目光仍如同少女般心如撞鹿。菩萨哥笑靥如花,炫耀般伸出手迎上前去,娇嗔道:

    “皇上怎么才来,我们都给母后祝过寿了。”

    隆绪拉起她的手,走到太后面前站定,一撂袍角跪了下去,朗声说道:

    “儿子来晚了。儿子给母后贺寿,祝母后万岁金安。”

    燕燕的笑纹好像水波般漾满脸庞,道:

    “快起来,何必又在这里做张做致地行此大礼。上午朝会上不是已经领着大臣们行过礼了。”

    皇帝起身,抚一抚袍袖笑道:

    “这是必须的。朝会是公礼,现在是私礼。外面还有好多人都等着进来行礼呢。但也只有天家至亲才可以进来面见老佛爷,其他大多数王公大臣都只能在外面对着凤帐行礼,都让他们进来就怕到明天早上也完不了。”

    “皇帝来看看姐妹们都送了什么寿礼。”

    菩萨哥说着又拉起皇帝的手,走到摆放礼品的案子前,一一指点着介绍。隆绪知道她的用意,显得特别惊喜地说道:

    “个个都好,不论哪一样都是花了心思的,都是对母后的一片孝心。皇后的贺礼一直神神秘秘地瞒着朕,原来是这么一个巧夺天工的杰作,皇后真是兰质蕙心满腹锦绣。”

    菩萨哥花了大半年的功夫准备的寿礼别出心裁,她用草梗草叶制做了一尺多高的三座宫殿,殿门上有匾,取名清风、天祥、八方。她是按照南京宫殿的样子,加上出使南朝回来的官员对汴梁皇宫的描述设计制作的,比现在契丹三座京城里的宫殿都更加富丽堂皇。她说这就是天上的宫殿,送给太后当做玩具观赏。刚刚已经得到太后的赞赏,现在又得到皇帝的夸奖,菩萨哥脸上的笑颜像阳光般灿烂。

    燕燕微笑地对嫔妃们道:

    “你们的一番孝心本宫领了。我也有回礼,这个月的月银全都加倍。”

    嫔妃群中一阵轻声欢呼,她们的月银都不多,总是不够用,听了这话当然高兴。但在皇帝面前,她们都很矜持,躬身称谢,然后退到边上。燕燕对王平道:

    “轮到孩子们了吧,还不快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呼啦啦进来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年轻人和小孩子,站到太后面前。最前面的是结实魁梧满脸卷曲胡须的别古特,他是萧淑妃所生,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已经娶妻生子。他身旁身材娇小相貌秀丽的女子就是他的正妻萧氏。萧氏手里抱着一个小襁褓,那是他们年初刚刚生的儿子。这是太后的第一个曾孙,萧氏连嬷嬷都不肯用,一定要自己亲手抱着。她们旁边还有一个女人,手里牵着个三岁的小女孩。这是别古特的侧妻和她生的女儿。别古特身后有一个和他身高差不多,也一样粗壮的年轻人,这是仆隗氏生的吴哥。他也成亲了,夫人是汉人世家大族出身的李氏。李氏生得花容月貌,怯生生地低着头。在别古特和吴哥身后,站着高高矮矮七八个半大的孩子,都是皇帝的嫔妃所生的儿子和还没有出嫁的女孩。萧耨斤的才刚两岁的小女儿也由嬷嬷抱着站在女孩子们的前面,她取名岩母堇,契丹语中美丽的意思。岩母堇虽然年幼,但因母亲的身份高贵,排行却在其她女孩之前。见别古特跪下去,这一大群孙儿孙女们都跟着下跪,随着别古特说道:

    “给祖母太后贺寿,祝老佛爷万寿无疆。”

    看着这个场面,刚才出尽了风头的菩萨哥心里缩成一团。要是她的儿子活着,现在都八、九岁了,他们是嫡子,应该跪在最前面。菩萨哥虽有婆婆撑腰皇帝宠爱贵为后宫之主,却不能阻止皇帝身边不断增加新人,那些粉黛女子有的是按规矩选秀入宫的,有的是王公臣僚藩邦属部进献的,如同泛滥春水难以阻挡。现在满堂花枝招展,皇帝儿女绕膝,自己却是孑然一身。自己这个皇后看似风光其实是天下最可怜之人。此时此刻她羡慕极了自己的姑姑兼婆婆,愿意用一切来换取这种儿孙满堂的幸福。想到这里她咬牙切齿,恨不能将让她失去儿子的仇人食肉寝皮。虽然不知道那人是谁,但凡是有这种愿望的都逃不脱嫌疑。她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萧耨斤,只见这位懿妃正满眼怜爱地望着自己女儿。感受到旁边射过来的目光,懿妃转过脸,抱歉地笑了笑。那眼神里有愧疚也有温顺。岩母堇如果是个男孩就是皇后的儿子了,只可惜阴差阳错,本来都说是条龙生下来却是只凤,懿妃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难过。她真诚希望赶快再生一个男孩儿出来,不要让皇后的过度失望。只可惜皇恩难得,自己干着急也没有用。

    “昌裔,你过来。”

    燕燕对着孩子群中说道。一个十一二岁身材单薄相貌清秀的男孩,羞羞怯怯地走上前去,燕燕一把抱住他,抚着那一头乌黑的垂发,眼睛里闪着泪花,道:

    “好孩子,长这么高了,要是你爹娘在这里该多高兴啊。”

    这个被叫做昌裔的男孩和这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不姓耶律而是姓萧,是太后最疼爱的小女儿越国公主和驸马萧恒德的儿子。他一生下来就成了孤儿,燕燕将他交给皇后抚养。菩萨哥上前搂过孩子,拭去自己眼角的泪花,做出笑脸道:

    “今天是好日子,母后应该高兴才是。这孩子就像我亲生的一样,一点都不会受到委屈。他特别聪明,上马射猎下马读书样样行,将来一定是咱们契丹的栋梁之材。”

    燕燕将手上的一对盈透碧绿的玉镯褪下来戴在男孩的手上。孩子的手腕细,玉镯戴着松松的直往下缀,菩萨哥从怀里掏出一块丝帕将它们包上,小心放到男孩手上说:

    “别掉到地上摔了。外祖母这么疼他,让他收着,将来娶媳妇的时候做传家宝。昌裔,快给外祖母磕头,谢老佛爷的恩赏。”

    男孩跪下,磕了个头,含着泪细声细气说道:

    “谢外祖母,祝外祖母福寿安康。”

    菩萨哥把他搂到自己身边。燕燕叹了口气道:

    “好了,好孩子,你们都下去吧。闹了这半天我也累了,想要歇歇了。”

    嫔妃和孩子们簇拥着出去,萧昌裔也被嬷嬷领走了,帐中除了燕燕只剩下皇帝和皇后,燕燕望着他们的背影,脸上的慈祥笑容退去,换上一副怅惘的表情说道:

    “重孙都有了,我可真的是老了。皇帝,今天的生日过了,明天的朝会上我就要宣布归政了。”

    这句话说得平平淡淡,可隆绪和菩萨哥听了都如同旱地忽闻一声春雷,心里不禁一阵狂跳。但也只是稍稍怔了一瞬,隆绪立刻跪到地上说道:

    “今天祝寿,高高兴兴的,母后怎么忽然提起这话,儿子绝不能同意。母后刚刚了五十五岁,正值盛年呢。母后是朝廷和儿子的主心骨,契丹的天下离开母后怎么行。儿子不孝,不能不请母后接续操劳。”

    菩萨哥坐到燕燕身边,抱着婆婆的一只胳膊摇晃着撒娇道:

    “母后千秋万岁,以后享清福的日子还长着呢,怎么能这么早就撇下我们自顾自安逸去了。我可舍不得母后呢。”

    燕燕笑着轻抚她的手背道:

    “傻孩子,又不是到远处去,不过是在中京住着,高兴了就春水秋山和你们一起游逛。只是不理朝政罢了。皇帝快四十岁了,再不亲政人家不说是你们不肯饶过老身,倒以为是我这个老太婆贪着权力不肯撒手。谁不知道轻松悠闲过日子享福,我何必费力不讨好呢,是该歇歇了。”

    隆绪一听这话里面,急得流下泪来:

    “母后千万别这样说,儿子无德无能,全靠母后主持大局契丹才能渡过重重难关有了今天。要不是母后不辞辛劳御驾亲征,南京早就被赵光义夺走了,南伐也大不了胜仗,更不会有澶渊和盟和每年的岁币。这是无人不知的事实,儿子枉生三十八年,在母后面前就像雄鹰脚下的雏鸟,恳请母后为了契丹,为了不孝之子再多辛苦几年,儿子一定努力学习历练,争取过些年早日承担起这副重担。”

    菩萨哥也跪到皇帝身边,滴下泪来:

    “请母后收回归政的想法。”

    燕燕嗔道:

    “这是怎么说的,我说要归政,这是好事啊。难道皇帝想要累我到死吗?这次我主意已定,不管你们怎么说都不变了。这事我和耶律德昌大丞相已经商量过了,他也赞成。丞相虽然比我年纪大,但身体硬朗,作为朝廷辅弼还能帮你几年。”

    听太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隆绪只好站起来,拭泪道:

    “儿子还是希望母后再好好想想,不要抛下儿子不管。即便真的一定要归政,也要让儿子和朝臣遇到大事随时请示懿旨。”

    燕燕点头道:

    “好,好,我答应你。咱们别再没完没了说这件事了,外面等着的人一定都急坏了。王平,快去请他们进来。”

    一会儿就忽听帐门处响起咯咯笑声,有女子朗声说道:

    “母后忍心要我们等了这么久,再等寿宴都来不及开了。”

    声音没落齐国长公主和萧继远,卫国公主和萧排押相携着进来,后面跟着他们的儿女们。一堆人跪下磕头,说着祝寿的贺词,齐国比别人多磕了好几个头。燕燕笑道:

    “就你牢骚话儿多,这会儿怎么又磕起头没完了。”

    齐国煞有介事说道:

    “隆庆在南京离不开,特意要我们替他和秦国妃还有孩子们给母后多磕几个头。隆庆还怕的一片孝心无以表达,送来了二十辆大车的寿礼,都让您的总管收了。我们的贺礼都是些俗物,怕老佛爷没耐烦看,也都教总管收着了。”

    燕燕捶着自己的腿笑道:

    “隆庆最富裕,应当多送些礼来。你们的俗物回头我看看礼单,领了你们的孝心就是。来来,齐国、卫国你们姐儿俩扶我起来在这屋里走走,坐了这半日腰都酸了。外面不敢去,全是贺寿的。都是你们闹的,非要大办不可,真正是劳民伤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