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英雄末路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二十二章 英雄末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萧排押觉得心里的疮疤被撕开,还是血淋淋的。萧恒德死了七年了,除了萧挞凛,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杀弟之恨呢?那可是至亲至爱一起长大一起出生入死的骨肉同胞啊。那么才华横溢、年轻鲜活的生命,死得那么凄惨无辜。母亲接受不了最喜爱的儿子的含冤早逝,伤心过度一年多之后追随恒德而去。他曾经痛不欲生,想过报复,起码再也不想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可是他终于屈从了萧挞凛的劝导和卫国公主的柔情。但自从恒德死后,他对朝廷的感情就变了,从一腔热血的忠君报国化成冷静现实地尽忠职守,他觉得自己效忠的不是朝廷,而是契丹这块土地。排押理解和同情对面这个反叛者:阿钵族灭家亡,身边的亲人都被杀死,自己沦为奴隶,承受了大得多的痛苦。可是同情归同情,自己是官军统帅,唯一能做的就是扑灭反叛。他用手将桌面上的野花撕成一片一片的花瓣,冷冷说道:

    “阿钵将军,朝廷对你不薄,给了你家庭、荣耀和地位,你和太妃实际已经拥有西北,为什么一定要造反自立呢?你不为自己难道不为太妃想想?她本来可以养尊处优,却被你拖到反叛朝廷遭到讨伐的泥潭,你就问心无愧吗?”

    阿钵冷笑道:

    “朝廷?弑君篡权得来皇位,秽乱后宫,女主当政,这样的朝廷不灭才是苍天无眼。养尊处优?这个朝廷带给太妃的只有痛恨和屈辱。”

    排押知道没有谈下去的必要,说道:

    “我不是来和你口舌争辩的,你不接受朝廷的条件我就只能奉命行事。你不要怪我。”

    接下去只有战场上用刀枪说话。阿钵没有想到自己多年训练的军队在萧排押面前如此不争气,好不容易征集的五万大军几场战役下来损失近半。也没有想到萧排押打起仗来如此深沉老练,处处高出自己一头。他最初的策略是靠熟悉地理和漠北骑兵的灵活机动,派兵马潜到官军背后切断粮道。这是大军千里深入最致命的弱点。萧排押却早有防范,他并不急于进兵,而是稳扎稳打,早就在通往内地的粮道上每隔百余里修建一座堡寨,运粮队白天行军夜间入堡。运粮队出发时堡寨派出驻军加强兵力,将粮草护送至下一站。排押训练的将士军纪严明,从不懈怠,让他派出的人无机可乘。有一次他的人乘着夜间风起发起攻击,放火箭烧寨,哪知敌人也早有防范,准备了大量沙包迅速灭火,并点起狼烟。前后两座堡寨的驻军风驰电掣瞬间即至,自己的兵狼狈逃跑才没有被围歼。他想退入大漠之北投靠盟友以屈待伸,而萧排押靠着曾在西北多年对地理的熟悉,在自己北撤的要隘设下埋伏,打了好几场措手不及的阻击战。经过半年的东突西奔,他只剩下不到二万人马,被一步步逼到镇州城中。镇州城墙高壕深,积蓄了充足的粮草弓箭,他的最后一手就是坚守待援。尽管援军期待渺茫。眼看就要入冬,或许寒冷就是最好的援兵,北漠的冬天严酷无情,没有人能够在露天的帐篷里渡过冬季。

    但是萧排押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强攻,官军人多势众,还有大批新型攻城器械,壕沟被填平,城墙每天都被轰塌了好几处。他在抵抗攻城和抢修墙体中消耗着可贵的人力物力,粮草和武器眼看所剩无几。萧排押强攻的同时还用了攻心战术,官军用箭和砲射过来许多纸片,上面写着叛军中的将士大多数是受到裹挟逼迫的,官军优待投降,不但不杀,还吃得饱穿得暖,愿意回家的护送回家,不愿意回家的留下加入平叛,立功有赏。一到晚间燃起篝火的时候就响起家乡的歌声。军中逃亡越来越多,督战的队的官兵砍了上百人头,快要把人砍光了仍然止不住这股潮流。他不能再等,必须快采取行动了,他怕再过段时间,不管是守城还是突围,军队就要阵前倒戈了。阿钵想到骨力扎国,向北走出三百里翻过一座山,在山北的湖边就是它的地盘。那里的国王帖木儿是达览族的盟友,自己曾帮助帖木儿打败邻国的侵略,他们对天盟誓相互支援,还结为儿女亲家。然而他派出的求援使者却杳无音信。

    阿钵摇摇头摆脱令人沮丧的回忆,说道:

    “也许援军来了,路上被官军阻截。无论如何不能在这里等死啊。”

    萧胡辇忽然抬起头说道:

    “咱们投降吧。”

    阿钵惊讶地望过去,从她那倔强的眼光里看到的是悲哀和决绝,她脸上的肌肉扭曲道:

    “我们都不怕死,可是城里有女人和孩子,给她们留条活路吧。”

    阿钵明白,突围不能带上女人和孩子,死守到底她们也会玉石俱焚,或许投降是唯一生路。可是他却无论如何做不到。思索一阵说道:

    “难为你想着她们。好吧,等我走了以后,你让城头竖起白旗,带领剩下的人投降。”

    “你要去哪?”

    “去突围,去战死,我不会再第二次投降了。”

    萧胡辇忍住眼泪,站起来说道:

    “那好,明天我派人去议和,约定后天一早开南门迎官军入城,你同时从北门突围。他们的注意力都我被吸引过来,围城必然松懈。你去投骨力扎,哪怕到大漠里与狼为伴,只要留得命在,就还有希望。只可惜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

    说到最后,胡辇泪如泉涌。阿钵走过来拥住妻子,他用三十年感激她、爱她,这个女人放弃了契丹皇廷的荣华富贵和他甘苦与共,把他从泥沼中拔救出来,让他重新飞上天空。他们已经融为一体,即使她年老色衰,即使他娶了其她女人,这个女人始终是他的心头挚爱。他知道胡辇不想分开,只是为了拯救那些女人孩子,为了给自己多一分突围成功的希望,才承担了生不如死的屈辱角色。

    “胡辇,我对不起你。我应该安心在胪腒河和你一起终老林下,我应该接受招抚入朝请罪,那样就不会有今天了。”

    萧胡辇将身体紧紧贴在丈夫宽阔的胸膛上,眼中放出的光芒,柔声说道:

    “别这样说。跟了你三十年,我这辈子才没有白活,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多知足。你是雄鹰,虽败犹荣。这才是我喜欢的阿钵。”

    第二天镇州城头上一杆白色的旗帜在朔风下呜呜悲鸣。望着它,排押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天气越来越冷,营中军粮和草料消耗殆尽。运粮的道路没有阻断,但随着冬天的到来长途馈运愈加艰难。排押知道朝廷里攻击北伐军的声浪渐渐高涨,甚至有人说他已投靠了达览阿钵。所以发运的粮草也不那么及时了。排押其实可以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让镇州城化为废墟,尽早结束战争。可是他没有把仗往死里打,他用最大的耐心在等奇迹的出现。他的最大愿望不是消灭叛匪,而是把太妃和阿钵活着带回去。但留给他的时间毕竟不多了,他必须在严寒到来之前解决战斗。

    萧排押和城中派出的谈判使者商议了献城投降的一切细节。

    第三天一早,镇州城南门大开,数千守军鱼贯而出,他们在城门的一边扔下武器,解下盔甲,双手抱着光头,列成长长的队伍站在城门的另一边。文武臣僚们也出来了,他们穿着白色或灰色的棉袍,低头站在士兵的前面。接着出来一个身材娇小身披白色斗篷的女子,她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身后跟着白色衣袍女子和孩子们。萧排押站在两百米开外的一个小土丘上,目光紧紧盯着一批批走出来的人。他在人群中搜寻,但是大失所望。他和使者谈定的条件是:萧胡辇和达览阿钵必须亲自率队出降,否则一切优待条件无效。他估计到阿钵不会受此屈辱,可能会自尽谢罪,要是那样的话他的尸体也应该被抬出来。可是他看见了萧胡辇,却没有看见最应该出现的那个人。

    城中士兵走出南门的同时,达览阿钵和他的长子郭纥等人像一股黑色的暗流打开北门奔涌而出。晨曦朦胧,四野静谧,官军的多数兵马都集中在南门外面参加受降,北门外的军营似乎空空荡荡,即使有人留守也放松了警惕。阿钵他们插入敌人营盘中间的空隙,尽管马蹄踏在朝露打湿的草地上没有多大动静,但上千人马的疾驰还是鼓动起一阵呼啸的风声。当落在身后的军营中火把点燃,追杀声响起的时候,阿钵他们已经像闪电一样飞驰出去数十里。前面是灰沉沉静悄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阿钵回望一眼火光荧荧的城堡,心里默默道:胡辇,对不起,我要走了。对追随身边长子郭纥和的一千多最忠实骁勇的达览族将士低声道:

    “走!”

    他们又疾驰了十多里,晨雾中草原的地平线越来越清晰,奇怪的是那里好像长出了几棵树,阿钵一时有些怀疑是不是走错了方向,因为那个方向不应该有树。等他再定睛望去,只见那几棵树迅速长高、扩展,成了长长一列茂密的树木。树木变成森林,森林跳跃起来,幻化成跃动的战马和铁甲战士。他浑身冰冷,回过头对郭纥沉声说道:

    “郭纥,敌人准备好阻击了。你记着,不要硬拼,突破不了就下马投降,看在你娘的面上,他们会给你一条生路,你一定要活下去。”

    阿钵说完就挥舞着大刀冲向铁骑的森林。他砍倒了十几个骑兵,身上中了数不清的箭,铠甲染成红色把如雪的战马也变成了一团火,最后精疲力竭轰然倒地时,已经没有了气息。郭纥从后面追上来,他翻身下马,跪在父亲身边,一根一根拔掉身上的箭,解下父亲的头盔,松开紧勒脖子的铠甲领口,撕下自己的袍角,一下一下擦去那张刚毅的脸上的血迹。他手握长剑泪流满面,对父亲说道:

    “爹爹,请恕儿子不能从命,儿子也是只鹰,要追随在父亲身边,在自由的天空下飞翔。”

    他刎颈而死,倒在父亲的身边。剩下的达览士兵们将父子二人围在垓心奋力砍杀冲上来的敌人,直到最后一个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中间还有阿钵的另外两个成年的儿子。

    从琼山玉野走到青草漫坡,冬去春来北征凯旋的队伍在萧排押的率领下押解着俘虏回到燕子城下的鸳鸯泊。捺钵大营这个春天就驻扎在这里。镇州的战事结束之后,萧排押奉命率军回朝,留下萧图玉收拾金瓯,驻守西北。除了萧图玉和换防的两万士兵,朝廷还同意了萧排押的建议,提拔军中一员年轻有为的营将为都监,辅佐萧图玉。这名信任都监就是率军在镇州城北成功阻击达览阿钵的那支军队的首领。他的名字叫萧孝穆。他也是皇帝新晋嫔妃萧耨斤的大哥。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