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澶渊之盟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一十八章 澶渊之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腊月初一,午后天上就飘下鹅毛大雪,北风劲吹,天地之间被乱琼碎玉般的灰白色填满。韩杞和曹利用一行人顶风冒雪向北走了三十多里,天黑之前来到从前的德清军(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北)。澶州城外的契丹大营从谈判一开始,便自动将前沿阵地后撤十余里,移驻到这里以示诚意。德清军在宋手中时是个驻扎两三千兵马的小镇,现在十多万契丹军队连营数十里,军镇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岛。

    韩杞知道两宫和丞相都在等着消息,将曹利用送到临时驿馆草草安顿后,饭也顾不上吃就到御驾下榻的军府衙门复命。

    萧燕燕正准备用晚膳,听到门外有争执之声,对伺候用膳的小太监王平道:

    “你去看看是什么事?”

    很快小太监转回来报道:

    “是韩杞回来了,在门外求见,卫兵来问见不见,齐公公说让他等一等,太后用完晚膳再见。”

    齐公公是出征其间太后帐的主管。燕燕将碗筷一推,拧眉责道:

    “好不晓事的东西!快让韩杞进来,派人去请皇帝和丞相。”

    “是。”

    王平伶伶俐俐答了声撒脚就走。

    “来人,摆茶水点心。”

    燕燕命道。

    韩杞最先进来了,施礼道:

    “太后万安,微臣不知道太后正在用膳,请恕打扰之罪。”

    “你有什么罪,本宫一直在等着你的消息呢。快坐下,你一定还没有吃饭吧,先用些点心垫一垫,待会儿让他们就把本宫的晚膳送过去犒劳你。”

    这时皇帝和韩德让前后脚都到了,两个人都是放下筷子以最快速度赶来的。隆绪一坐下,不等韩杞行完礼就问:

    “韩杞,快说说,情况如何?先说结果。”

    “太后、皇上、丞相,宋人一口拒绝割地,但同意用岁币换取撤军和永久和平。”

    韩杞先将这几位首脑最关心的结论说了出来。

    “这样啊。”燕燕的脸上透出笑意:“别急,你先喝口茶,吃些点心,慢慢说说详细情形。”

    隆绪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仗打到这会儿,已是举步维艰。自己做不了决定,可是母后和丞相如果明智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他现在越来越善于察言观色,从母后的表情看,他觉得母后想的和自己应该是一样的。他又将目光转向韩德让,分明见到他紧绷的身体一下松弛下来,瘫坐在椅子里。

    韩杞捧起杯子,喝了几口热茶,觉得冻僵的身子慢慢暖和过来。冰天雪地里走了几个小时,他都快冻僵了。他没有动那些精致的点心。中午赵安仁出面践行,宋人的美味佳肴名不虚传,他塞了满满一肚子,到现在一点都不饿。他放下茶杯,接着详细讲了这三天的经历。

    萧燕燕娴雅地拈起一块枣仁核桃糕,一边小口吃着,一边听着韩杞的故事。吃完了糕,王平的帕子已经递了过来,燕燕轻轻地擦了擦手,端起茶盏悠悠地吹着上面漂浮的茶叶,啜了几口。放下茶盏,又用银筷拈起一只萝卜羊肉馅的蒸饺,用一只精巧小碟接着,放进嘴里慢慢咀嚼。韩杞用了将近半个时辰,从头到尾把这三天的情形讲完了。他的口才很好,思路清晰,说得有头有尾,轻重分明。燕燕用丝帕拭了拭嘴角,道:

    “韩杞,你的差事办得不错,朝廷会有厚赏。现在你辛苦了,先去歇歇,用晚膳吧,有事随时传你。”

    韩杞一走,燕燕望着隆绪和德让噗嗤一声笑了,说道:

    “我还真有些担心南蛮子发起疯来真要拼个鱼死网破。丞相,还是你料得准,赵恒没有那个胆量。这下咱们可以准备回家过年了。”

    隆绪也心情大好,他刚刚吃下一个热腾腾的羊肉蒸饺,嘴角流下一滴油汤,他用丝帕擦了,品咋着满口余香,啜了口浓茶道:

    “母后英明。但不知宋贼准备拿出多少银子来换和平呢。”

    面对的只有两个最亲近的人,燕燕坦率道:

    “这要谈,但不管谈成多少都是咱们赢了。这仗打了两个多月,像样的大战只有瀛州攻城一次,二十万大军几乎毫发未伤就兵临澶州城下。丞相做的下一步准备是围点打援。王超的军队禁不住再三催促已经出了定州老窝;各地军队来支援的现在只出动了并、代雷有终的两、三万人。咱们在野外布下了天罗地网,只要他们钻进圈套就把它一口吃掉。打一两场大胜仗,宋国就会元气大伤,士气瓦解。澶州和白马不用打赵恒就得跑,黄河防线就会崩溃。咱们便可以一鼓作气破黄河下开封。可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咱们自己清楚,萧挞凛的死,是大军的致命损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有萧排押,还有很多大将,但是都差了一大截。时间长了,粮饷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做了充足的储备,但是千里运粮难保万一。这次南伐的目的不是攻下开封,而是赵恒投降求和,现在目标总算达到了。丞相,你也可以松口气了。”

    燕燕心疼地望向韩德让。这位今年已经六十四岁的老丞相变得胡子花白,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好像入冬的老苍槐,脱掉了绿油肥厚的树叶,只剩下遒劲干枯的树干。两个多月的征战和殚精竭虑,原本精神铄逸的汉子一下子似乎老了十岁。本来最重边幅的人变得胡子拉碴。只有燕燕最清楚,萧挞凛死去的这五天来,韩德让经受了什么样的压力。萧挞凛不仅仅是一员主帅,他还是这场战争的武胆和军魂,他和丞相之间的默契和互补无人能够替代。德让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没有了萧挞凛他必须自己绞尽脑汁设想战场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寻找弥补的方法。而从前这些都不用他操心。德让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说道:

    “两宫陛下英明,要是没有陛下的坚守,大军的同心同德,就不会有今天。老臣说过此战的目标是夺回两州三关,现在的结果如果不苛求的话,这个目标也算达到了。”

    隆绪当然不想苛求,还要锦上添花,说道:

    “朕明白丞相的意思,两州土地即使真的收回,守住也不容易。毕竟那里的百姓归宋四十多年,被灌输了一脑袋的仇视契丹的思想,早就不是石敬瑭时代的南京了。朝廷要派官员管理,派军队驻防,除去浩大开支所得是正数还是负数都难说。如今开封拿金帛来交换,就等于是那两个地方的税收。朝廷不用费心费力就有稳稳的收入,岂不是比得到土地更好。”

    德让得了皇帝这番话,心里十分熨帖。欣慰地摸着拉拉查查的胡子茬道:

    “皇上圣明。更重要的是,赵恒同意赔款就是彻底放弃幽云十六州的土地要求,承认关南两州土地属于契丹。二十多年的南北争端以开封投降认输结束。缔结和约之后百姓可享太平,朝廷减少军费开支。南北恢复贸易,对经济的好处巨大,契丹会更加富强。”

    三人立即做了决定,派统和七年(989年)进士高正担任接伴使,从第二天开始,与曹利用进行谈判。高正是契丹最早一批进士,是韩德让重点提拔的人,已经做到政事舍人。

    谈判仍是从要求割让关南二州土地开始。曹利用官职卑微,却有卑微的好处,一方面豁得出去性命,一方面腰段柔软。其实最重要还是高正早就得了旨意,并不会把他逼到绝路。二人和他们的随员在谈判桌上争来争去,一会儿剑拔弩张,一会儿苦口婆心,最终同意了以金帛作为交换。曹利用牢记寇准的话,提出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绢帛。高正认为太少。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帛达成协议。

    谈妥之后,志得意满的曹利用抽空见了王继忠一面。王继忠大概是有史以来最风光的降将了。他现在脚踩两条船,两条船都稳当豪华。契丹封王继忠做了户部使,赐给他大批金银奴仆,还为他娶了早年汉臣宰相康默记族中的一个女子,这个妻子已经给他又生了一个儿子。王继忠在开封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了官,老母妻子安享着尊荣。然王继忠心里似乎仍在纠结,流着泪对曹利用说道:

    “你回去替我向皇上请安,就说继忠思念皇上,请陛下与契丹交涉把我要回去吧。”

    曹利用满口应诺:

    “一定。将军此次为两国和解出力,功德无量。皇上常挂在嘴边,惦记着将军呢。”

    然王继忠此生再也没有回到开封。赵恒心里对这个潜邸旧臣非常感激,但因为盟书上规定各无他求,又知道王继忠在契丹过得不错,不愿为了他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的请求节外生枝。以后使者来契丹都给他捎带来赵恒的赏赐。契丹对王继忠更是加官进爵,后来他扶摇直上坐到枢密使、封为楚王,赐国姓耶律,取名显忠,后又改名为宗信。王继忠投桃报李,尽忠职守,他一直活到太平三年(1023年)平安退休,寿终正寝。他在契丹生的儿子也官至防御使。

    这轮谈判紧赶慢赶耗时三日终于达成协议。到了腊月初五,曹利用功成陛辞返回澶州。契丹派了正四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和他同去,带去了契丹方面的国书。国书上写着这次在契丹营中双方商定的内容。

    看到契丹国书上的条款,见曹利用只用了三十万就满足了虎狼贼寇的欲壑,赵恒喜出望外。他第二天就在澶州南城大宴群臣,庆贺和议达成,并邀请了姚柬之参加。第三天姚柬之辞行,朝廷派加了四品左卫大将军荣衔的李继昌同行去契丹营中递交宋方的正式誓约。

    誓约写道:

    “維景德元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贼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陇亩稼穡,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並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五天之后的腊月十二日,李继宣带回契丹誓书,内容相同,文字稍异,写道:

    “维统和二十二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兼承惠顾,特示誓书,云‘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軍,各守疆界,两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陇亩稼穡,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並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监,当共殛之。’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谨白。”

    这个影响深远的誓约如果从曹利用第一次进入契丹大营算起到契丹的正式誓书送达澶州,只用了十四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