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茂贞的鼻涕还没擦干净呢,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九月,守洋州(今陕西洋县)的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也投降了王建。拓跋思敬心里琢磨:“李茂贞两面受敌,早晚要完蛋,不如跟王建,好吃好喝的,划算。”拓跋思敬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只是给人打工的,管你张三李四,谁给的工资高就跟谁,李茂贞想告他,也没地方告去。
李茂贞大骂王建耍他,但被耍的不仅是李茂贞,王建手下第一功狗王宗涤也被王建耍了。王宗涤懂军事、善揽人心,王建开始怀疑王宗涤。加上王宗佶等人屡在王建面前栽王宗涤,王建决定除掉王宗涤。
王宗涤死前长叹:“兔死狗烹,何代不然?韩信大功于高祖,犹不免横死,蜀中今已尽附我王囊下,大王已经用不着我了,能为大王死,何憾?”王建不想多废话,绞死了王宗涤。
据有汉中要地,王建的蜀中就可以固若金汤了。三国时刘备之所以要舍命夺回汉中,就是因为汉中是四川盆地的天然防御屏障,没有汉中就没有四川的安全。刘备知道,王建自然也知道。王建这么玩李茂贞从道德上来说是讲不过去的,君子言当有信。但乱世中千万别讲什么仁义道德,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在从林世界中,唯一的真理正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实力。换成李茂贞,他一样会这么做的。
王建真是交上了狗屎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五月,淮南的杨行密攻鄂州(今湖北武汉),荆南节度使成汭出水师去救鄂州。结果兵败,成汭投水自尽,荆南乱做一团。王建反正已经不要脸了,出兵东向,连下地处巴东的忠州(今重庆忠县)、万州(今重庆万县)、施州(今湖北恩施)、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八月,李晔封王建为蜀王,正式承认了王建在两川的统治地位。
在王建身边的那帮朋友中,以朱温对王建的威胁最大,相比朱温来说,李茂贞相对较弱,能多吃他一点就多吃,不用客气。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六月,王建发军北上,攻秦州(今甘肃秦安)、陇州(今甘肃陇县),轻松拿下。两川边境一直北推到距凤翔不足百里,李茂贞吓的屁滚尿流。
蜀中将士纷纷劝王建趁机拿下凤翔,永绝边患。王建大笑:“李茂贞垂死之鱼,吾一战就能破之。不过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朱老三,而不是李茂贞。而且李茂贞和朱温有仇,我们如果留下李茂贞,让李茂贞做为我们的北方屏障,分担一些来自朱温的压力,岂不更好?李茂贞多活一天,朱温就不会拿我们开刀。”众人拜服:“我公英明!”
王建撤军,并和李茂贞言和,蜀岐结为战略同盟,并通婚姻。甚至李茂贞手头紧了,王建都慷慨的送钱送物。王建这招非常高明,朱温犹曹操也,王建犹孙权也,李茂贞犹刘备也,赤壁之前,刘备势力弱小,孙权有能力灭掉刘备,但灭刘之后,曹操之患,只能由孙权自己分当。所以王建留下李茂贞,也是这个道理。
随着胜利不断,王建的爪子也越伸越长,到了唐昭宗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王建又夺取归州(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巴东地区是两川的东部屏障,王建北据汉中之险,东守江峡之利,两路无边忧,王建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王建虽然做了蜀王,却并不满足,因为他想做皇帝,可又不愿意背上不忠的骂名,希望有人比他先行一步,这样他就可以拿此公当挡箭牌了。远在汴梁的朱三很“理解”王建的想法,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废掉唐朝小皇帝李柷,建立梁朝。消息传到蜀中,王建大喜:“朱老三真够朋友!”
即使如此,王建也要再做最后一回“大唐忠臣”,书檄天下,要各镇联合讨伐“逆臣”朱三。可王建的恶名早就传遍江湖了,没人信。王建当皇帝心切,不管这些。手下那帮大马屁们都在下面窜唆王建:“大王虽尽忠唐室,然唐已灭,大王不必再为唐守节。请大王顺两川军民之心,自为大蜀皇帝。”王建做害羞状:“那怎么好意思呢?”众人齐道:“好意思!好意思!”
“配合”王建的还不只是朱三,还有青城山上时隐时现的巨人,万岁县(今重庆开县东北)莫名其妙的凤凰,嘉阳江中若有若无的黄龙,白鹿、乌龟、白雀都不甘寂寞,纷纷冒了出来,这些瑞兽举横幅高呼:“请大王即皇帝位!”王建大喜,抱拳作揖:“谢谢捧场!”
在狗头军师韦庄的建议下,王建命令蜀中军民和他一起东向号哭三日,算是对唐朝尽最后一次忠。王建边哭边笑:“朱三,你太无耻了!我太谢谢你了!”哭完了,也闹够了,蜀王王建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九月,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武成,史称前蜀。以韦庄为,唐袭为枢密使。在五代十国时,典章制度最接近唐朝的,除了后唐和南唐外,就是王建的前蜀。
而王建的那帮干儿子们也都跟着沾光,其中最得势的是武信军节度使王宗佶。王宗佶自持军功卓著,本期望王建称帝能立自己为皇太子,可王建根本就没这个心思,只给了他中书令的位置。
王建有亲生儿子,怎么可能把蜀中江山传给王宗佶这个外人?李从珂是李嗣源诸子中功劳最大的,照样被踢到一边,更何况在王家养子中王宗佶功劳不算多么突出。虽然他改姓王,但毕竟不是王家的血脉,王建要真把位子传给王宗佶,难保不会上演徐知诰易徐为李的把戏,王建的后代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阶级社会中的权力,从来都私都不姓公。
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天下时代,帝王选择继承人,自然首选亲生骨肉。若没有亲生子,也要在同姓近亲中选择一个,一般不会选择外姓。象柴荣那样是特例,所以,柴荣能当上皇帝在一定程度要“感谢”刘铢这个杀人狂。
王宗佶心中愤恨,想架空王建,指使御史中丞郑謇等人上书王建,请拜王宗佶为大司马,总统六军,就也就是实际上的军方最高领导人。王建能够发家致富,靠的就是军队,怎能凭白给了王宗佶这个不相干的人?
王宗佶也是个大笨蛋,这点道道都看不出来,让亲信连续三次上书要求王建交出军权。枢密使唐行袭和王宗佶素来不和,俟机进谗道:“王宗佶素浮人望,文武全才,万一哪天陛下山崩,诸皇子没一个是王宗佶的对手”。王建彻底被激怒了。可还没王建找王宗佶算帐呢,王宗佶自个倒送上门了,死乞白咧的要求王建交军权。王建哪容忍得住?喝令武士当场宰掉王宗佶,同时将王宗佶的朋友郑骞赐死。
在五代十国这个大乱世中,英雄鲜有,枭雄辈出,狗雄更是遍地都是。英雄和枭雄的区别在于人格的纯粹与否,而就成事过程和手段而言,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英雄和枭雄都会耍手腕,有时甚至英雄还会耍赖,比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并不是什么流氓无赖,而是真英雄,刘三“仁而爱人,意豁如也”。这样的人能算是流氓无赖。不过无论英雄还是枭雄,至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仁而爱人”。没点心胸,如项羽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断然做不成大事。
王建在这一点上就做的不错,虽然自己起身乡野无赖,但王建善待士人、善驭武将,终王建之世,蜀中固若金汤。提到蜀中文士,倒想起一个笑话,前唐宰相韦昭度之子韦巽仕蜀,韦巽憨朴愚拙,王建因为是故人之子,所以也善加擢用。有些人瞧不起韦巽,当韦巽面说风凉话:“三公门前出死狗。”韦巽出身京兆韦氏,天下望族,故人讥之。韦巽并不傻,反讥道:“死狗门前出三公。”其滑稽若此。
王建共有十一个亲生儿子,最长的王宗仁身体残疾,不适合接班,决定以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天下时代,帝王选择继承人,自然首先要是亲生骨肉。若没有亲生子,也要在同姓近亲中选择一个,一般不会选择外姓。象柴荣那样是特例,所以,柴荣能当上皇帝在一定程度要“感谢”刘铢这个杀人狂。
王建妻妾成群,而最得宠的却不是正室周氏,而是两位姓徐的大美女。五代宋初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就是后蜀皇帝孟昶的爱妃,但这个时期其实还有一个花蕊夫人,论资色才貌均不逊色后蜀版的花蕊夫人,这就是王建所宠爱的小徐妃。
徐氏姐妹年方花信之时便被王建纳入宫中,极受宠幸,因爱屋及乌,王建对大徐妃生的王宗衍也格外疼爱。大小徐妃虽然受宠,但知道皇太子王宗懿不是她们生的,一旦嗣位,她们肯定落不到好果子吃。大小徐妃自然希望能搬倒王宗懿,改立王宗衍,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王宗懿为人轻佻无方,做事毛燥。王建对枢密使唐袭非常宠信,但王宗懿偏偏看不上唐袭,经常在背中说坏话。王建不喜欢王宗懿这样对朝政指手划脚:老子还没死呢!王宗懿有头无脑,继续在外面摇唇鼓舌,让王建大为不满。唐袭看到皇太子对自己这个态度,也担心王宗懿即位对自己不利,便使出搬倒王宗佶的手段,在七十岁的王建面前嚼舌根子:“皇太子私下骂陛下是个老不死的,请陛下加派甲兵自卫。”
王建大惊,急命唐袭召重甲入宫。王宗懿则以为唐袭要搞掉自己,也不动动脑子就率亲军在大街上和唐袭的部队干了起来。唐袭命短,被王宗懿的人马给射死了。王建知道了,以为王宗懿要弑父,还反了这个王八蛋了。(还别说,王宗懿真是个“王八蛋”。”遣义子王宗贺收拾王宗懿。
王宗贺带的是正规军,很快就杀散了王宗懿的杂牌部队,王宗懿逃出成都。身上没钱只好到处讨饭吃,结果被老百姓认出来了:“哇!这不是皇太子吗?”告了官。王建派王宗翰去劝王宗懿回来,毕竟骨肉连心。但还没等王宗翰到地方,王宗懿已经被人杀了。
大小徐妃逮到了机会,岂肯放过?天天逼着王建立王宗衍为太子。王建哪敢不依,即立王宗衍为皇太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茂贞大骂王建耍他,但被耍的不仅是李茂贞,王建手下第一功狗王宗涤也被王建耍了。王宗涤懂军事、善揽人心,王建开始怀疑王宗涤。加上王宗佶等人屡在王建面前栽王宗涤,王建决定除掉王宗涤。
王宗涤死前长叹:“兔死狗烹,何代不然?韩信大功于高祖,犹不免横死,蜀中今已尽附我王囊下,大王已经用不着我了,能为大王死,何憾?”王建不想多废话,绞死了王宗涤。
据有汉中要地,王建的蜀中就可以固若金汤了。三国时刘备之所以要舍命夺回汉中,就是因为汉中是四川盆地的天然防御屏障,没有汉中就没有四川的安全。刘备知道,王建自然也知道。王建这么玩李茂贞从道德上来说是讲不过去的,君子言当有信。但乱世中千万别讲什么仁义道德,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在从林世界中,唯一的真理正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实力。换成李茂贞,他一样会这么做的。
王建真是交上了狗屎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五月,淮南的杨行密攻鄂州(今湖北武汉),荆南节度使成汭出水师去救鄂州。结果兵败,成汭投水自尽,荆南乱做一团。王建反正已经不要脸了,出兵东向,连下地处巴东的忠州(今重庆忠县)、万州(今重庆万县)、施州(今湖北恩施)、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八月,李晔封王建为蜀王,正式承认了王建在两川的统治地位。
在王建身边的那帮朋友中,以朱温对王建的威胁最大,相比朱温来说,李茂贞相对较弱,能多吃他一点就多吃,不用客气。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六月,王建发军北上,攻秦州(今甘肃秦安)、陇州(今甘肃陇县),轻松拿下。两川边境一直北推到距凤翔不足百里,李茂贞吓的屁滚尿流。
蜀中将士纷纷劝王建趁机拿下凤翔,永绝边患。王建大笑:“李茂贞垂死之鱼,吾一战就能破之。不过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朱老三,而不是李茂贞。而且李茂贞和朱温有仇,我们如果留下李茂贞,让李茂贞做为我们的北方屏障,分担一些来自朱温的压力,岂不更好?李茂贞多活一天,朱温就不会拿我们开刀。”众人拜服:“我公英明!”
王建撤军,并和李茂贞言和,蜀岐结为战略同盟,并通婚姻。甚至李茂贞手头紧了,王建都慷慨的送钱送物。王建这招非常高明,朱温犹曹操也,王建犹孙权也,李茂贞犹刘备也,赤壁之前,刘备势力弱小,孙权有能力灭掉刘备,但灭刘之后,曹操之患,只能由孙权自己分当。所以王建留下李茂贞,也是这个道理。
随着胜利不断,王建的爪子也越伸越长,到了唐昭宗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王建又夺取归州(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巴东地区是两川的东部屏障,王建北据汉中之险,东守江峡之利,两路无边忧,王建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王建虽然做了蜀王,却并不满足,因为他想做皇帝,可又不愿意背上不忠的骂名,希望有人比他先行一步,这样他就可以拿此公当挡箭牌了。远在汴梁的朱三很“理解”王建的想法,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废掉唐朝小皇帝李柷,建立梁朝。消息传到蜀中,王建大喜:“朱老三真够朋友!”
即使如此,王建也要再做最后一回“大唐忠臣”,书檄天下,要各镇联合讨伐“逆臣”朱三。可王建的恶名早就传遍江湖了,没人信。王建当皇帝心切,不管这些。手下那帮大马屁们都在下面窜唆王建:“大王虽尽忠唐室,然唐已灭,大王不必再为唐守节。请大王顺两川军民之心,自为大蜀皇帝。”王建做害羞状:“那怎么好意思呢?”众人齐道:“好意思!好意思!”
“配合”王建的还不只是朱三,还有青城山上时隐时现的巨人,万岁县(今重庆开县东北)莫名其妙的凤凰,嘉阳江中若有若无的黄龙,白鹿、乌龟、白雀都不甘寂寞,纷纷冒了出来,这些瑞兽举横幅高呼:“请大王即皇帝位!”王建大喜,抱拳作揖:“谢谢捧场!”
在狗头军师韦庄的建议下,王建命令蜀中军民和他一起东向号哭三日,算是对唐朝尽最后一次忠。王建边哭边笑:“朱三,你太无耻了!我太谢谢你了!”哭完了,也闹够了,蜀王王建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九月,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武成,史称前蜀。以韦庄为,唐袭为枢密使。在五代十国时,典章制度最接近唐朝的,除了后唐和南唐外,就是王建的前蜀。
而王建的那帮干儿子们也都跟着沾光,其中最得势的是武信军节度使王宗佶。王宗佶自持军功卓著,本期望王建称帝能立自己为皇太子,可王建根本就没这个心思,只给了他中书令的位置。
王建有亲生儿子,怎么可能把蜀中江山传给王宗佶这个外人?李从珂是李嗣源诸子中功劳最大的,照样被踢到一边,更何况在王家养子中王宗佶功劳不算多么突出。虽然他改姓王,但毕竟不是王家的血脉,王建要真把位子传给王宗佶,难保不会上演徐知诰易徐为李的把戏,王建的后代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阶级社会中的权力,从来都私都不姓公。
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天下时代,帝王选择继承人,自然首选亲生骨肉。若没有亲生子,也要在同姓近亲中选择一个,一般不会选择外姓。象柴荣那样是特例,所以,柴荣能当上皇帝在一定程度要“感谢”刘铢这个杀人狂。
王宗佶心中愤恨,想架空王建,指使御史中丞郑謇等人上书王建,请拜王宗佶为大司马,总统六军,就也就是实际上的军方最高领导人。王建能够发家致富,靠的就是军队,怎能凭白给了王宗佶这个不相干的人?
王宗佶也是个大笨蛋,这点道道都看不出来,让亲信连续三次上书要求王建交出军权。枢密使唐行袭和王宗佶素来不和,俟机进谗道:“王宗佶素浮人望,文武全才,万一哪天陛下山崩,诸皇子没一个是王宗佶的对手”。王建彻底被激怒了。可还没王建找王宗佶算帐呢,王宗佶自个倒送上门了,死乞白咧的要求王建交军权。王建哪容忍得住?喝令武士当场宰掉王宗佶,同时将王宗佶的朋友郑骞赐死。
在五代十国这个大乱世中,英雄鲜有,枭雄辈出,狗雄更是遍地都是。英雄和枭雄的区别在于人格的纯粹与否,而就成事过程和手段而言,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英雄和枭雄都会耍手腕,有时甚至英雄还会耍赖,比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并不是什么流氓无赖,而是真英雄,刘三“仁而爱人,意豁如也”。这样的人能算是流氓无赖。不过无论英雄还是枭雄,至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仁而爱人”。没点心胸,如项羽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断然做不成大事。
王建在这一点上就做的不错,虽然自己起身乡野无赖,但王建善待士人、善驭武将,终王建之世,蜀中固若金汤。提到蜀中文士,倒想起一个笑话,前唐宰相韦昭度之子韦巽仕蜀,韦巽憨朴愚拙,王建因为是故人之子,所以也善加擢用。有些人瞧不起韦巽,当韦巽面说风凉话:“三公门前出死狗。”韦巽出身京兆韦氏,天下望族,故人讥之。韦巽并不傻,反讥道:“死狗门前出三公。”其滑稽若此。
王建共有十一个亲生儿子,最长的王宗仁身体残疾,不适合接班,决定以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天下时代,帝王选择继承人,自然首先要是亲生骨肉。若没有亲生子,也要在同姓近亲中选择一个,一般不会选择外姓。象柴荣那样是特例,所以,柴荣能当上皇帝在一定程度要“感谢”刘铢这个杀人狂。
王建妻妾成群,而最得宠的却不是正室周氏,而是两位姓徐的大美女。五代宋初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就是后蜀皇帝孟昶的爱妃,但这个时期其实还有一个花蕊夫人,论资色才貌均不逊色后蜀版的花蕊夫人,这就是王建所宠爱的小徐妃。
徐氏姐妹年方花信之时便被王建纳入宫中,极受宠幸,因爱屋及乌,王建对大徐妃生的王宗衍也格外疼爱。大小徐妃虽然受宠,但知道皇太子王宗懿不是她们生的,一旦嗣位,她们肯定落不到好果子吃。大小徐妃自然希望能搬倒王宗懿,改立王宗衍,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王宗懿为人轻佻无方,做事毛燥。王建对枢密使唐袭非常宠信,但王宗懿偏偏看不上唐袭,经常在背中说坏话。王建不喜欢王宗懿这样对朝政指手划脚:老子还没死呢!王宗懿有头无脑,继续在外面摇唇鼓舌,让王建大为不满。唐袭看到皇太子对自己这个态度,也担心王宗懿即位对自己不利,便使出搬倒王宗佶的手段,在七十岁的王建面前嚼舌根子:“皇太子私下骂陛下是个老不死的,请陛下加派甲兵自卫。”
王建大惊,急命唐袭召重甲入宫。王宗懿则以为唐袭要搞掉自己,也不动动脑子就率亲军在大街上和唐袭的部队干了起来。唐袭命短,被王宗懿的人马给射死了。王建知道了,以为王宗懿要弑父,还反了这个王八蛋了。(还别说,王宗懿真是个“王八蛋”。”遣义子王宗贺收拾王宗懿。
王宗贺带的是正规军,很快就杀散了王宗懿的杂牌部队,王宗懿逃出成都。身上没钱只好到处讨饭吃,结果被老百姓认出来了:“哇!这不是皇太子吗?”告了官。王建派王宗翰去劝王宗懿回来,毕竟骨肉连心。但还没等王宗翰到地方,王宗懿已经被人杀了。
大小徐妃逮到了机会,岂肯放过?天天逼着王建立王宗衍为太子。王建哪敢不依,即立王宗衍为皇太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