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懵懂虎穴深(五)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紫磨金正文 第六章 懵懂虎穴深(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原来红衫少女姓赵,名春瑶。其父赵仁早年殿试中榜,得了个三甲第十,博得同进士出身。第二年即外放出任安庆府怀宁县从八品县丞,娶九江城郊王员外之独生女王莲月为妻。王莲月貌美性柔,知书达理,尚在闺中便是九江一带有名的美女,曾引得多少官员、公子垂涎,登门求婚者甚众。嫁给赵仁后夫妻情意深厚、恩爱无比,刚一年便生下春瑶。在春瑶满半岁时便与丈夫携带襁褓中的幼女回娘家探亲。

    不料就在其娘家住了不到十日,一天夜间王莲月竟突然失去踪影。连在身边就枕的丈夫赵仁也毫不知觉,清晨醒来后全家四处寻觅不见。报案后九江府衙不敢怠慢,调动数十名捕快衙吏勘察搜寻,却查不出一丝线索,只判断是江湖大盗从窗户中进入房中将她悄然掳走。

    过了月余,王员外思女患疾而亡,其妻进了庐山削发为尼避世出家。赵仁万念俱灰,这日携女春瑶欲待投江自尽,恰巧被小花蛾路过搭救。赵仁见这独臂妇人武功奇高,便诉之原委,乞求其收养春瑶,将来为全家寻仇雪耻。小花蛾感其对妻子情深意重,便答应下来。谁知赵仁极重其爱妻清白,知这么长时间不死亦必被盗贼夺去贞节,因而无意恋世。一同回到安庆家中后,变卖家产,留下遗书及金银物品,托给小花蛾保存,自己则在家中服毒身亡。小花蛾这才带着春瑶隐居九华山。在她三岁时便开始练功学艺。两年前十七岁时已经尽得师父真传,与师父一起下山打听其母下落,然而在九江一带寻访月余仍一无所获。

    宜郎听她述其身世后,心中对其父母如此悲惨结局不由分外怜悯、感伤,见她嘻笑间平平淡淡道来,更觉不是滋味。沉默一会儿方转移话题问道:“赵小姐昨晚为何潜入丁府?听我义父说,你师父是与武当有仇?怎么你与丁府也似有什么过节?”

    春瑶笑道:“丁圣孝当年亦是武当道士呀,我自要找他的麻烦。这话说来就长了!现闲着无事就说与你听吧!听我师父说,她年轻时因好打扮,常穿一件戴红花的衣裳,又爱惹事,不拘礼法,被武林正派人士所歧视,这才让江湖上的人冠之为‘小花蛾’。后师父在游玩途中与武当派无风道士萍水相逢,二人悄悄相爱上了。无风道长这便犯了道规,为武当派所不容。当时武当若将无风逐出门牆也就罢了,哪知那帮臭道士竟将他迫害致死。”

    宜郎闻言惊道:“听说武当亦信奉正一教,可娶妻成家当火居道士。无风道长即使因娶黑道中人而违了道规,也不致处死呀!”

    春瑶拍手道:“是呀!我师父当时正处在热恋之中,一直在武当山下静等着无风前来约会,待过了几日后忍不住偷偷上山打听才得知真相,在哭得死去活来后,自要把仇记在武当派的头上,可复仇时却被武当无木、无为等一帮臭道士在围攻中砍断了左臂。”

    宜郎听到这里才知其师断臂之由,心中不由为其师抱不平,寻思:“像武当这样的名门正派怎么如同现在的丁府一样,不辨是非了!”

    只听春瑶继续说道:“师父找到令尊医治保住性命,便躲进深山疗伤练功,过了五年,冥阴掌功力又大有长进,且练就一手无声无息的绣花针暗器功夫。这就重出江湖赴武当寻仇,当时三天内连伤了武当十一名老道士。听师父说那时无木道长新任掌门不到三年,正在闭关修练。另一高手无为道长也就是丁圣孝早已离开武当,行走江湖去了。因此无人能够胜她。就在她大闹武当第三天时,被南天一剑金阳闻讯赶来阻止。当时我师父一来不敌金阳,二来从道士口中得知无风是夜间在真武殿中罚跪时被人暗袭致死,并非是武当门派有意加害。她这才悻悻罢手下山,回九华山路过九江时恰巧遇上家父带我投江自尽,这便出手救了我父女。”

    听到她师父的这般遭遇,宜郎心下感慨不已,寻思道:“她师父的经历也够凄苦的了!为人确也算得上恩怨分明!她在失意情形下,仍能出手搭救与她不相干的人来,含辛茹苦将春瑶姑娘抚养成人,若无侠骨柔肠又岂能做得到?”

    她又继续说道:“我听师父说,当年她见无风武功还不及她,便将师门冥阴掌内功心法抄录一篇交于他,让其偷偷修练。像武当这样的名门正派最忌讳门下弟子习练别派武功。因此无风只将秘笈藏于身上,不让别人知悉。哪知无风死后,怀中的秘笈也不翼而飞。师父怀疑那凶手自是觊觎秘笈而下此毒手。师父知无风素与无为道长交好,按常理推测,无为散人丁圣孝虽离开了武当,可依他后来在江湖中闯出的名声,尤其是被武林中人尊为盟主,于公于私都应为屈死的好友无风讨个公道,找出谋害无风并盗取我师父秘笈的凶手,可他始终未有任何举动。这便让师父在心中留下了疑团。”

    宜郎忍不住插嘴道:“也许时过境迁,丁盟主既离开了武当,自然不便再过问武当派的事了!”

    春瑶鼻孔轻轻嗤了声,道:“两年前师父领我到丁府去找丁圣孝要讨个说法,哪知丁圣孝却拒而不见。师父一怒之下便伤了他门下几名家丁,带我一起闯进丁府集贤堂。这时那丁圣孝方领着四叟出来。说什么看在无风师弟面上不与我师父计较,令我等再也不得随意走动江湖;对拳谱之事却一问三不知,反说是我师父害了无风。我师父知道丁圣孝已经俨然成了武林盟主,在江湖上人称武功第一;丁府四叟个个又都身怀绝技;加上院内武师、门徒成群。动起手来,凭我两人之力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便忍恨而退。两年来师父直让我勤奋练功,等待机会查清凶手,了却她的终生心愿。”

    说到这里,二人不约而同听到山下传来人声。春瑶示意让他别动,自己轻快起身,悄悄掠到前面草丛中探头观察。待人声已远,才过来说道:“还是丁府的人。看来他们不会善罢甘休,这条山路是走不出去了。你若身体不碍事,我们不妨另寻出路罢。”

    宜郎道:“现在在下已感觉轻松多了。”二人便朝正东方向走去。

    明朝自永乐帝后期开始,王公贵戚便大肆圈地,霸占田产,造成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很多流民乡众占山聚义,反抗朝廷。为了维持统治,朝廷三番五次颁发禁山令。禁止乡民在偏僻大山之中居住。此令虽禁锢不住造反作乱人士或隐士高人,毕竟对黎民百姓起到震慑作用。时间久了,一些山岭几无人烟,返回到原始状态。

    此处山脉属于大别山南麓,亦属禁山,因少有违禁者,因而显得空寂荒暮。连羊肠小道也被野草遮没,几疑无路可行。宜郎吃了那粒神力丹,此时果然觉得神清气爽,跟着春瑶提纵跑跃虽稍感迟缓,但已不觉吃力。二人施展轻功,沿着依稀可辨的小道不知翻了多少山岭,却出不了山口,见不到平原。走到太阳偏西时,竟发现周围不是丛林密布,便是深崖峭壁,已经无路可行。

    宜郎见此情景,自是一筹莫展。而春瑶因在深山中长大,对此习以为常,毫不在意,只打量了一下地形便直朝林中走去。宜郎只好在后跟随。二人穿过密林,却有一道小溪横亘面前。春瑶领着宜郎饮了几口清甜的泉水,又顺着小溪翻过一道山坡。

    突然她停住脚步,欣喜说道:“前面有座小庙!现快天黑了,我们上庙里呆一宿。”说着纵身朝前跑去。

    宜郎抬头一看,却见眼前山腰上果然有一座墙皮剥落、破旧不堪的山神庙,此庙周围有十余棵参天古树遮挡,若非眼尖,还真难找到。他见春瑶已快到庙前,便马上跟了上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紫磨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紫磨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紫磨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紫磨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