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叶问2》首映(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新功夫之王777 《叶问2》首映(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篇好的文章会在开头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读者一目了然,,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读者禁不住往下读。

    相应的,电影也是如此,每一部电影的片头都会通过几个镜头,或是演员的服装,或是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物来表明故事发生的年代,这样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很容易入戏。

    毫无疑问,王小虎编导演一体的《叶问2》通过几个长镜头,缓缓推出五十年代香港的风貌,这种刻意做旧的画面,灰暗而富有质感,旧香港的街头巷尾,旧香港繁忙的码头,旧香港时代的衣着打扮,都说明了王小虎为此下足了功夫。

    一个片头,几组画面,仿佛将新世纪影城3500名观众自然而然的放进了那个时代,迎面袭来阵阵亲切感、熟悉感,更勾起了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等富豪,邵逸夫、沈忠、金庸等实业家们的回忆。

    有种叫做诚意的东西,开始在影院中发酵,在心头弥漫,热乎乎,暖洋洋。

    新世纪影城中,有四分之一的观众是从五十年代走过来的,在看到叶问与金山找在码头做搬运工时,他们很自然的联想到自己,即便是其他年轻的观众,也或多或少从父辈那里听说当年生活的艰苦。

    而对于这四分之一的老香港而言,看到码头禁运的情节后,脑海里立刻蹦出“失业”、“外来人口暴增”、“中英矛盾”等敏感字眼。

    果不其然,大银幕上的叶问和金山找失去码头的工作后,又有几个镜头闪过,无一不是大批失业港民排队等待政斧救济,有些行业甚至出现萧条的画面。

    镜头又转向简陋的蜗居,叶问给怀胎五月的张永成揉腿,叶准要交学费,房东太太又来催房租,生活拮据之下,永成不让叶问开门,叶师傅一脸的愁云

    “镜头虽然很少,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真想不到十一年后赵雅芝再饰演张永成,会给我这样大的惊喜,孕妇打扮一点都不做作,叶问如此落魄了,她还不离不弃,真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作为《香港女报》的主编,每逢有赵雅芝的电影上映,张伟娟都是参加首映,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外一方面,她本身也是赵雅芝的影迷,一直想为赵雅芝做期专访,无奈都没有遂愿。

    故事继续讲述,在播放到叶问和梁根去片场找工作,梁根忽然驻足,称赞一个小演员演戏很棒时,画面切换到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经过特效处理后多画面,不仅没有突兀感,还让有些老影迷立刻通过几个镜头猜到那是一部什么电影。

    “是《细路祥》,李小龙的《细路祥》!”

    “哇,有李小龙呢,不知道会不会看到李小龙拜师!”

    “我感觉应该有,你想啊,叶问是李小龙的师父,李小龙又是王小虎的兄弟,他肯定会在片里安排拜师的情节。”

    “哈哈,那样就有意思了,李小龙拜王小虎为师!”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算是影片播放以来引起的第一个搔动,观众们窃窃私语的声音传到李小龙耳中,他捅捅前面的王小虎,问道:“你到底有没有安排这个情节?”

    王小虎洒然一笑说:“你慢慢等不就知道了?”

    “如果你安排了的话,我会很丢面子的。”

    李小龙事先也没有看过剧本,更没看过样片,他还真担心王小虎忽然来了恶趣味,安排这样的情节来报复自己呢。

    李小龙怀揣一颗不安的心,重新将视线集中到大银幕上,足足有十几分钟的剧情都是讲述生活:多次找工作碰壁后,叶问萌生开设武馆的念头,而金山找则混在码头工人里,走上了黑社会的道路,成为码头、鱼档生意老大洪震南手下的一名四九仔。

    叶问在天台开武馆,连续八天无人问津,第九天时,叶问帮三姑晾衣服,三姑坐在天台正中休息。

    黄淳梁手拿“咏春收徒”简报走上天台,三姑侧头打量,黄淳梁猛回头对三姑大叫:“喂!”

    三姑吓一跳。

    黄淳梁:“你是教咏春的?”

    三姑先是神气十足,微笑点头,一派掌门的样子,在黄淳梁皱眉纳闷的时候,三姑低头对正帮着晾衣服的叶问大声喊:“叶师傅,有人来找你学拳了!”

    观众们立刻大笑起来。

    三姑的扮演者沈殿霞看到这里,很是洋洋得意的捅捅曾志伟的胳膊说:“伟仔,我演的怎么样?”

    曾志伟托着下巴,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后说:“肥肥姐,今年金像奖最佳女配角非你莫属喽!”

    师徒练拳这一小节通篇为激进有力的打击乐配乐,画面内部、外部节奏均偏快,鼓声配合拳脚声、打击木桩声,主要的拳脚打击点和鼓声节奏点一致,使观众感觉到不同时间段、不同运动机位拍摄的练拳场面连接在一起时,看的流畅、舒服,不生硬。

    窗上挂着的三块儿被由外向里的风吹得摇摆的蓝色窗帘,暗示叶问这一家三口生活的不安定,镜头落幅为叶问和妻子在吃饭,摇拽的窗帘为背景,而且是粗茶淡饭,暗示其温饱是问题。

    “先交学费,先交学费。”

    当叶问不好意思向学生们收学费时,影城中顿时发出一阵哄笑,堂堂一代宗师连向徒弟们收学费,都如此害羞,让人无不感觉到叶问骨子里偷出来的人情味,就像邻居大哥一样,活生生的感觉,无比亲切。

    正如王小虎半年前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叶问2》在生活、环境、时代融入方面做了很多细节上工作。

    但是

    换做任何人老看这些生活方面的情节都会乏味,哪怕再真实再温馨再亲切,要知道《叶问2》是功夫片,不是文艺片,更不是言情片。

    这时有些观众开始沉不住气了,特别是那些习惯了王小虎快节奏风格的影迷,在他们的印象中,王小虎所拍摄的每一部电影,上来都是一通快打,利用犀利的拳脚功夫,和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来吸引观众。

    《叶问2》一开场十几分钟,通篇都是讲述生活方面的故事,谁看多了都会腻。

    “嘿,难道小虎所说的生活元素就是这些?”坐在贵宾室内的金庸,也开始纳闷了。

    邵逸夫说:“别着急,我感觉快了,他不会做无用功的,就像你写的武侠,动辄几万字来叙述,没有那个主角是一开始登场的。”

    被邵逸夫一提醒,金庸免不了老脸红起来,精心比心的话,老邵说的太一针见血了,不说别的,单就《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两部吧,男主人公出场都是几万字后,女主人公恨不能中场出现,要不是金庸的武学泰斗招牌摆在那里,还真没有几个人有耐心看下去。

    “纵观香港众多导演中,王小虎是把握节奏的第一人!”余永健并没有感到丝毫不适,相反,这些故事情节很有香港时代气息,他起码在好几组画面中看到隐喻的“狮子山精神”。

    不过他感到有些可惜,因为王小虎的电影不参加金像奖,否则的话,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动作设计,恐怕都得让《叶问2》包揽。

    因为太强,因为太耀眼,因为太逆天,王小虎放弃参加金像奖,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其他电影作品、新人,这样的大度和胸襟,让余永健除了佩服,找不到另外的词汇来形容。

    燕京,人民大会堂内,中英谈判几十名代表也在观看《叶问2》,不同于各大影院中轻松、热闹的气氛,这儿显得有点沉闷,双方代表都面无表情,一脸严肃的盯着大银幕,谁也不说话,不吭声。

    表面上如此,但是双方代表心里边却又不同的想法。

    比如中方这边,怀旧方式的开头,让他们感觉很好,用怀旧的方式磨平了大陆和香港之间无法逾越的仪式形态节点,比如电影中并没有讲述叶问为何到香港,而是冲一个拳术宗师的角度,自然而又平滑地从二战过渡到冷战,从内地过渡到香港。

    个人命运的深度聚焦与水到渠成的叙事线索,恰到好处地弥合了内地与香港原本因政治分立而造成的认同差异。

    充分将王小虎的高明之处表现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叶问2》上映后,大陆的观众能够看到香港五十年代的画面,既延续着血脉相承的家庭观念,又坚守着一如既往的亲切感。

    叶问从佛山到香港,恰恰隐喻了大陆、香港之间不可磨灭的关系,中方代表正襟危坐,虽然板着脸,但是眼睛里却蕴含着笑意,那是一种窃喜,一种欣赏,一种佩服。

    而英方代表这边,在看过码头禁运的情节后,心里也如掀翻的五味瓶一样,禁运,赫然是港英政斧面对以美国佬为首的联合国时,产生的一种无奈和妥协,但是在无奈和妥协中,港英政斧又及时做出很多疏通工作,这些工作都赫然在《叶问2》的某些画面中表露无遗。

    “泰格,你真是两边都不讨好,两边都不得罪啊!”港督尤德心中说道。

    一个中国式的香港,这就是《叶问2》前20分钟里,通过生活元素所折射的内涵,经过王小虎修改、加工后,在全球的大银幕上揭开序幕。

    (未完待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新功夫之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功夫之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功夫之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功夫之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