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今天第六更,求推荐,求订阅!
在尼尔达西和克里斯范朋克两位影评人虽然没有对电影的内涵进行更进一步的剖析,但是对于“盗梦空间”的推崇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史诗巨作”这样的形容词也很难生动形容这部电影对于观众对于影评人的震撼。
虽然“纽约时报”和“电影评论”这两本埃文贝尔支持派的代表性杂志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解读“盗梦空间”,但强者总是层出不穷的,“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评论,成为了电影上映之后,第一个将电影推向“神作”的开山鼻祖!
“如果仅仅从理论框架角度出发的话,‘盗梦空间’无疑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漏洞百出的,因为它没有将电影最基本的原理展示出来:那就是让所有人一起做梦的机器,这个可以让所有人进入同一个梦境的机器到底是什么原理。这个基本原理的缺乏,使得整个电影就好像是没有根基的高楼大厦,不值一提。
但从科学角度去解释这个设备的可行性、真实性,根本就不是‘盗梦空间’这个故事的重点。对于类似于该作这样一个充满天马行空幻想的故事来说,框架结构是从零开始,发展到一的过程,因为万事都必须有一个开头,对于真正的科幻迷来说,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没有开头,也就没有后续了。
可是对讲述一个故事来说,这只是一个由头而已。这就好像牛顿的‘第一推动力’。牛顿在自己晚年提出了第一推动力,至今三百多年来依旧没有人能够证明,包括牛顿自己。这种理论是否存在也引起了无数争议,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住牛顿整个力学体系的光辉。
同样的道理,虽然说诺兰和贝尔设定了一个‘可以让所有人一起进入同一个梦境’的机器,并且没有任何进行科学解释,但却以这个奇迹为奇迹,来讲述了一个情感与生活、意识与心理的复杂而美妙的故事,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如潮赞誉。
‘盗梦空间’与普通科幻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科幻理论框架,包括植入意识的终极任务,都不是电影的核心。而是为了电影所讲述的人类情感而服务,将故事的整体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类似的手法其实并不少见,最经典的就是‘蝴蝶效应’之中,为了挽回过错而不断回到过去。这样的情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蝴蝶效应’始终只能算是不错的作品。距离经典还有一段距离,因为这样的感情太过直白,并且用重复的手法不断强调,这就落于了下层,连带电影所传递出来的情感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但是在‘盗梦空间’里,贝尔和诺兰就用一个足够复杂微妙的外壳包裹着生命里最真挚的情感,让观众必须费尽心思去挖掘去体会才能明白,甚至于在电影结束之后依旧久久回味。这样典型的‘贝尔手法’,让整部电影瞬间从经典的位置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以‘一’作为起点。贝尔和诺兰通过‘盗梦空间’的整个精妙故事,将所有的情感提升到了‘一百零一’的位置,堪称完美。
关于‘盗梦空间’多重梦境的评论已经人尽皆知,但这仅仅只是让电影从杰作跻身经典,却不是完成更高一个层次突破的法宝,换而言之,如果仅仅只是有多重梦境,那么这部电影也只是从‘一’到‘九十九’而已,不是‘一百零一’。因为其他人完全可以将梦境结构设计得更加复杂更加深奥,比如说‘记忆碎片’的讨巧方式,比如说‘穆赫兰道’的变化无形,比如说‘红辣椒’的奇异复杂。
‘盗梦空间’里将梦境设定成为一个有序的、规律的、符合逻辑的载体,这引发了许多争议,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真实的梦境应该是像‘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那样充满了随机而有趣的变化,那样光怪陆离的画面才是梦境的本质。这显然是有道理的,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的梦境很难像‘盗梦空间’里那般有逻辑有根据。
但我们都忽略了,在贝尔和诺兰的故事中,无论是偷窃意识还是植入意念,都不是独立个体自由诞生的梦境,而是经过设计的、受摆布的梦境,所以遵循事先设定的逻辑就成为了必然。而电影中对于意识的控制更是堪称高明,将心理学在不动声色之中融入了整个体系,在‘黑客帝国’之中个体意识至少是被允许在虚拟空间常规生活的,但是‘盗梦空间’里意识必须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前进,这才能达到目的。心理学与梦境的联系,在故事之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这也是隐藏在电影故事明线之下的智慧。
贝尔和诺兰设定的梦境显然不同于‘黑客帝国’等先驱们的设定,在故事之中,梦境是以心理学逻辑作为依据,以日常生活作为潜在特征,然后按照一定的框架搭建起来的。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分别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时时刻刻都会处于一个怀疑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的处境之中,这也成为了电影的最大看点之一。
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线,其实就是诺兰和贝尔讲述这个故事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盗梦空间’这个看似精准机械的梦境设定背后,隐藏着这样的一个模糊界线作为核心,从而引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电影里各式各样精妙有趣的细节只有当观众真正学会自问‘为什么’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细节所蕴含的火花一朵接着一朵,层出不穷,这也成为了深深蕴含在整个故事背后庞大的感情背景不动声色之中对观众产生影响的最有效方式。
强大而富有内在逻辑的细节设定,就像一个黑洞般吸引着观众对电影进行解读,在不知不觉中使得观众进入一个庞大的迷宫,一边歇斯底里地寻找着出炉,但一边又笑容满面地乐在其中。梦境和现实的模糊界线,使得‘盗梦空间’不仅仅是在讲述电影里的植入意念过程,同时还在观众的脑袋之中进行了意念植入:它会使得观众有主动的意愿去将这个故事填补完整。
诺兰和贝尔的联手指导,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电影不仅仅是一个迷宫,形式与结构的重视之下,角色的丰满也没有被忽略虽然电影仅仅只是完整塑造了柯布这一个角色,但这就已经足够了,这使得电影从‘九十九’的位置突破了‘一百’的限制,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一百零一’。
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线,其实真正的核心内容还是情感,无论观众按照什么方式去将这个故事填补完整,情感都是无法绕开的中心。总体而言,诺兰和贝尔在故事里讲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情感。
第一个是人们的情感来源,简单来说就是费舍尔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也是植入意念这个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其曲折和细腻程度,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感叹人类情感的复杂和深刻;第二个是接受任务的动机,回家这个核心思想贯穿整部电影始终,也成为了支撑柯布努力下去的唯一动力,这是人类最纯粹的思想之一,家园的重要性,在电影之中被无限放大,让人感受到了机械框架结构之下的温暖。
第三个则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又或者说是因果循环,这也是整部电影存在的基础,柯布的回家之路、费舍尔最终接受意念植入,其实就是一个救赎的过程,柯布是因为悔恨、而费舍尔则是因为遗憾,这就是一个因果循环。更不要说柯布之所以知道植入意念是可行的就是因为他曾经对妻子成功植入过,而且导致了妻子无法分辨梦境和现实的差异,选择了自杀,这使得整个故事完成了一个圆圈的衔接,同时又与‘模糊界线’这一命题接轨,将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三种截然不同却又彼此联系的情感,并不是一下子就涌现出来的,而是隐藏在了超级复杂的剧情结构之中,通过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层层推进,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体悟。这恰恰也是贝尔在他电影里最为擅长的部分!
观众也许解不开纷繁复杂的线索,但却会明白电影情感主线所带来的直接感受;在恰当地时候,每一个疑惑都会得到解答,观众或者会因为找到了自圆其说的解释而释然,或者因为领悟到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柯布内心的情感挣扎而感动,又或者这两种感受都可以体会到,这也就证明了电影在内容、形式、风格和结构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是每一个电影观众梦寐以求的终极观影感受!
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起来,诺兰和贝尔的珠联璧合,将‘盗梦空间’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已经足以让这部电影名垂青史。但如果电影仅仅止步于此,那至多只能赢得一个‘经典’的形容词,而不是笔者所认为的‘神作’。
真正将‘盗梦空间’打破了一百的限制,赢得了超出范围之外的那个‘一’的,不是框架结构的复杂精妙,不是情感线索的深刻动人,也不是二者的完美结合,而是隐藏在电影整个框架之外的深刻内涵。这才是‘盗梦空间’隐藏的真正价值!”
继续爆发中……(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尼尔达西和克里斯范朋克两位影评人虽然没有对电影的内涵进行更进一步的剖析,但是对于“盗梦空间”的推崇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史诗巨作”这样的形容词也很难生动形容这部电影对于观众对于影评人的震撼。
虽然“纽约时报”和“电影评论”这两本埃文贝尔支持派的代表性杂志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解读“盗梦空间”,但强者总是层出不穷的,“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评论,成为了电影上映之后,第一个将电影推向“神作”的开山鼻祖!
“如果仅仅从理论框架角度出发的话,‘盗梦空间’无疑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漏洞百出的,因为它没有将电影最基本的原理展示出来:那就是让所有人一起做梦的机器,这个可以让所有人进入同一个梦境的机器到底是什么原理。这个基本原理的缺乏,使得整个电影就好像是没有根基的高楼大厦,不值一提。
但从科学角度去解释这个设备的可行性、真实性,根本就不是‘盗梦空间’这个故事的重点。对于类似于该作这样一个充满天马行空幻想的故事来说,框架结构是从零开始,发展到一的过程,因为万事都必须有一个开头,对于真正的科幻迷来说,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没有开头,也就没有后续了。
可是对讲述一个故事来说,这只是一个由头而已。这就好像牛顿的‘第一推动力’。牛顿在自己晚年提出了第一推动力,至今三百多年来依旧没有人能够证明,包括牛顿自己。这种理论是否存在也引起了无数争议,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住牛顿整个力学体系的光辉。
同样的道理,虽然说诺兰和贝尔设定了一个‘可以让所有人一起进入同一个梦境’的机器,并且没有任何进行科学解释,但却以这个奇迹为奇迹,来讲述了一个情感与生活、意识与心理的复杂而美妙的故事,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如潮赞誉。
‘盗梦空间’与普通科幻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科幻理论框架,包括植入意识的终极任务,都不是电影的核心。而是为了电影所讲述的人类情感而服务,将故事的整体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类似的手法其实并不少见,最经典的就是‘蝴蝶效应’之中,为了挽回过错而不断回到过去。这样的情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蝴蝶效应’始终只能算是不错的作品。距离经典还有一段距离,因为这样的感情太过直白,并且用重复的手法不断强调,这就落于了下层,连带电影所传递出来的情感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但是在‘盗梦空间’里,贝尔和诺兰就用一个足够复杂微妙的外壳包裹着生命里最真挚的情感,让观众必须费尽心思去挖掘去体会才能明白,甚至于在电影结束之后依旧久久回味。这样典型的‘贝尔手法’,让整部电影瞬间从经典的位置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以‘一’作为起点。贝尔和诺兰通过‘盗梦空间’的整个精妙故事,将所有的情感提升到了‘一百零一’的位置,堪称完美。
关于‘盗梦空间’多重梦境的评论已经人尽皆知,但这仅仅只是让电影从杰作跻身经典,却不是完成更高一个层次突破的法宝,换而言之,如果仅仅只是有多重梦境,那么这部电影也只是从‘一’到‘九十九’而已,不是‘一百零一’。因为其他人完全可以将梦境结构设计得更加复杂更加深奥,比如说‘记忆碎片’的讨巧方式,比如说‘穆赫兰道’的变化无形,比如说‘红辣椒’的奇异复杂。
‘盗梦空间’里将梦境设定成为一个有序的、规律的、符合逻辑的载体,这引发了许多争议,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真实的梦境应该是像‘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那样充满了随机而有趣的变化,那样光怪陆离的画面才是梦境的本质。这显然是有道理的,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的梦境很难像‘盗梦空间’里那般有逻辑有根据。
但我们都忽略了,在贝尔和诺兰的故事中,无论是偷窃意识还是植入意念,都不是独立个体自由诞生的梦境,而是经过设计的、受摆布的梦境,所以遵循事先设定的逻辑就成为了必然。而电影中对于意识的控制更是堪称高明,将心理学在不动声色之中融入了整个体系,在‘黑客帝国’之中个体意识至少是被允许在虚拟空间常规生活的,但是‘盗梦空间’里意识必须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前进,这才能达到目的。心理学与梦境的联系,在故事之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这也是隐藏在电影故事明线之下的智慧。
贝尔和诺兰设定的梦境显然不同于‘黑客帝国’等先驱们的设定,在故事之中,梦境是以心理学逻辑作为依据,以日常生活作为潜在特征,然后按照一定的框架搭建起来的。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分别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时时刻刻都会处于一个怀疑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的处境之中,这也成为了电影的最大看点之一。
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线,其实就是诺兰和贝尔讲述这个故事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盗梦空间’这个看似精准机械的梦境设定背后,隐藏着这样的一个模糊界线作为核心,从而引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电影里各式各样精妙有趣的细节只有当观众真正学会自问‘为什么’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细节所蕴含的火花一朵接着一朵,层出不穷,这也成为了深深蕴含在整个故事背后庞大的感情背景不动声色之中对观众产生影响的最有效方式。
强大而富有内在逻辑的细节设定,就像一个黑洞般吸引着观众对电影进行解读,在不知不觉中使得观众进入一个庞大的迷宫,一边歇斯底里地寻找着出炉,但一边又笑容满面地乐在其中。梦境和现实的模糊界线,使得‘盗梦空间’不仅仅是在讲述电影里的植入意念过程,同时还在观众的脑袋之中进行了意念植入:它会使得观众有主动的意愿去将这个故事填补完整。
诺兰和贝尔的联手指导,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电影不仅仅是一个迷宫,形式与结构的重视之下,角色的丰满也没有被忽略虽然电影仅仅只是完整塑造了柯布这一个角色,但这就已经足够了,这使得电影从‘九十九’的位置突破了‘一百’的限制,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一百零一’。
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线,其实真正的核心内容还是情感,无论观众按照什么方式去将这个故事填补完整,情感都是无法绕开的中心。总体而言,诺兰和贝尔在故事里讲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情感。
第一个是人们的情感来源,简单来说就是费舍尔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也是植入意念这个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其曲折和细腻程度,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感叹人类情感的复杂和深刻;第二个是接受任务的动机,回家这个核心思想贯穿整部电影始终,也成为了支撑柯布努力下去的唯一动力,这是人类最纯粹的思想之一,家园的重要性,在电影之中被无限放大,让人感受到了机械框架结构之下的温暖。
第三个则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又或者说是因果循环,这也是整部电影存在的基础,柯布的回家之路、费舍尔最终接受意念植入,其实就是一个救赎的过程,柯布是因为悔恨、而费舍尔则是因为遗憾,这就是一个因果循环。更不要说柯布之所以知道植入意念是可行的就是因为他曾经对妻子成功植入过,而且导致了妻子无法分辨梦境和现实的差异,选择了自杀,这使得整个故事完成了一个圆圈的衔接,同时又与‘模糊界线’这一命题接轨,将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三种截然不同却又彼此联系的情感,并不是一下子就涌现出来的,而是隐藏在了超级复杂的剧情结构之中,通过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层层推进,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体悟。这恰恰也是贝尔在他电影里最为擅长的部分!
观众也许解不开纷繁复杂的线索,但却会明白电影情感主线所带来的直接感受;在恰当地时候,每一个疑惑都会得到解答,观众或者会因为找到了自圆其说的解释而释然,或者因为领悟到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柯布内心的情感挣扎而感动,又或者这两种感受都可以体会到,这也就证明了电影在内容、形式、风格和结构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是每一个电影观众梦寐以求的终极观影感受!
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起来,诺兰和贝尔的珠联璧合,将‘盗梦空间’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已经足以让这部电影名垂青史。但如果电影仅仅止步于此,那至多只能赢得一个‘经典’的形容词,而不是笔者所认为的‘神作’。
真正将‘盗梦空间’打破了一百的限制,赢得了超出范围之外的那个‘一’的,不是框架结构的复杂精妙,不是情感线索的深刻动人,也不是二者的完美结合,而是隐藏在电影整个框架之外的深刻内涵。这才是‘盗梦空间’隐藏的真正价值!”
继续爆发中……(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