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逍遥侯第196章 天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就在小早川金秋带着决死武士队,倾巢出动的时候,藤原师辅把正五位下的治部大辅藤原三藏找到了跟前。

    藤原三藏是藤原实赖的长子,既是藤原师辅的亲侄子,又是他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兼骑兵备队的指挥官。

    “三藏君,我可以信任你么?”藤原师辅冷冷的盯着他的亲侄儿,等着的藤原三藏的回答。

    “请殿下吩咐。”藤原三藏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藤原师辅却从亲侄儿回话语气的里边,看出了他的决死之心。

    “现在,已经很难从正面击破唐人军队的军势,趁小早川金秋吸引住敌军注意力的时候,你带着骑兵备队,绕到敌人的后边,趁势发起进攻,打乱敌军的阵脚。”藤原师辅交待了任务之后,抬手右手重重的拍在三藏的肩头,“我和你父亲都老了,藤原摄关家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继承老摄关忠平的遗志,努力把持倭国的朝政,保持家名长盛不衰,一直是藤原家的雄心壮志。

    “请殿下放心,我藤原家一定武运长久!”藤原三藏史无前例的说了一大段话,令藤原师辅倍感欣慰,按照唐人的说法,藤原三藏真乃藤原家之千里驹也!

    “去吧,小心谨慎,大胆突击,成败再此一举了!”藤原师辅虽然有些不忍心,但是,亲侄的性命和整个藤原家的兴旺发达比起来,显然微不足道。

    藤原三藏离开中军之后,快步走回到,已经整装待发的骑兵备队的队伍跟前。

    倭国马比较矮小,只适合拉车,并不适合骑乘冲锋。可是,高丽人的精勇(马军),其战斗力差得惊人,不仅没杀掉几个倭国的武士,反而中了倭军的埋伏,被俘虏了不少的战马。

    归属于藤原三藏的骑兵备队,一共有两千人马,藤原师辅灭掉高丽光军的最大法宝,正是这支骑兵备队。

    “都跟我来。”藤原三藏依然话很少,但是,他的手下们却都听得懂,这四个字意味着,谁敢不跟上,就要被斩首,而且首级必定还会被撒尿拉屎。

    倭国人最讲究的是,身死首留,让藤原三藏使出这种恶招之后,他的手下们一个个勇猛之极,真正的做到了悍不畏死,一往无前。

    藤原三藏骑到马上之后,“呛。”抽出长长的太刀,笔直的指向破虏军大方阵的后方,“敌在后方。”领着他的骑兵备队,悄悄的离开了倭军的大营。

    藤原师辅望着亲侄率领的骑兵,鱼贯出营之后,他心想,前后夹击之下,我倒要看看对面的唐人军队,如何逃出他的手掌心呢?

    尽管,熟悉汉字的藤原师辅其实早已经看清楚李中易的中军大纛旗,也知道敌军主帅姓李,可是,他依然习惯了,称呼敌军为唐人。

    当年,由中土盛唐传来的文化、兵器、茶道以及各种典章制度,风靡整个倭国,令人心醉不已。

    藤原师辅自从北征高丽之后,也已经知道,曾经无比强盛的大唐帝国早已经轰然倒塌。

    如今,代替中土盛唐的汉人朝廷,乃是大周帝国,也正是对面的那支军队的母国。

    “大周国击败了盛唐,鄙人再击败大周国,嘿嘿,就等于是我藤原家击败了盛唐啊!”藤原师辅对于骑兵备队的偷袭,深具有信心。

    骑兵那巨大的冲击力,给他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种无坚不摧的雄浑力量。

    由于和唐人军队相距在数百丈之外,藤原师辅十分自信,三藏君率领的骑兵备队,一定可以绕到敌军的背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藤原三藏出身于名门,长年练习马术,自然知道骑兵突击的一些要领。

    所以,藤原三藏带着骑兵备队离开本阵之后,并没有纵马狂奔,始终控制着大队人马低速前进,不使胯下的马匹,太过疲劳。

    这时,小早川金秋已经带领着手下的两千决死武士备队,驱散败退下来的农兵队伍,不仅堵住了即将被突破的大缺口,也直接冲到了两军阵前。

    “誓死效忠天皇陛下,我皇国武运长久,板载!”小早川金秋的人马,全都是手持长打刀开路的高级武士,他们的肋间都插着太刀,以作近身肉搏的备用。

    “杀给给……”小早川金秋猛的一挥手里的太刀,指向正在屠杀阵形已经渐渐动摇的倭军的破虏军大阵,率先冲了出去。

    “杀敌敌……”这是京都口音的武士。

    “杀滴滴……”这是陆奥来的武士。

    “为了平家的家名,杀嗷嗷……”野兽一般的嚎叫声,一听就知道,是关东平家的武士。

    在第一线指挥的刘贺扬,见倭军大队有生力量冲了上来,当即下令,“压上去,扎透倭贼。”

    “扎透倭贼,扎透倭贼……”无数双军鞋重重的敲击在地面上,破虏军的前队仿佛泰山压顶一般,罩住了小早川金秋率领的决死武士备队。

    “为天皇陛下尽忠!”

    “我破虏军,万胜!”刘贺扬挥舞着手里的长长战刀,声嘶力竭的怒吼出声。

    伴随着竹哨声声,手持长枪的破虏军勇士们,齐声呐喊道:“万胜,杀杀杀……”

    眨个眼的工夫,破虏军的前锋长枪手们,已经和小早川金秋的队伍,狠狠的碰撞到了一块。

    “天皇……呃……”

    “陛下……嗷……”

    仅仅一个照面,小早川带来的决死武士备队,已经被扎倒了近百名之多,满地都是赤红的断肠,火红的鲜血,黄泥地已经被浸泡出无数条小血渠!

    “呐呢……”小早川气得眼睛都红了,决死备队以前哪里吃过这种大亏,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奋勇当先,挥舞着手里的太刀,顽强的冲在了第一个。

    “啊……”小早川金秋不愧是倭人武士中的武士,他趁着一个破虏军士兵收枪的当口,快步欺上前去,果断出手。

    锋利的太刀带出一片血雾,划过那名破虏军士兵的脖颈,小早川金秋得意洋洋的开了今天的杀戒。

    可是,在小早川金秋的附近,倒下的决死队武士,却远远多于破虏军的士兵。

    小早川金秋惊讶的发觉,破虏军士兵即使面对砍来的太刀,也丝毫都不避让,没接命令,绝不出枪。

    “滋!”小早川金秋的心头猛的一沉,硬挺着挨砍,也不愿出枪自救,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小早川金秋最希望的就是,打乱对面破虏军的阵脚,逼迫这些该死的汉人士兵,和他手下的决死武士们混战作一团。

    “滴……”尖锐而怪异的竹哨声突然凄厉的响起,小早川金秋还没有转过念头,就见对面的破虏军长枪兵,已经改变了进攻的战法。

    只见,破虏军第一排的士兵们纷纷向右面侧身,用尽浑身的力道,整齐的扎出凶狠致命的枪网。

    站在他们身后的第二排长枪兵,则略晚一息才出枪,也是向右侧身。

    “啊……”小早川金秋的身旁,凄惨的叫声,接连不断。

    小早川金秋本想借机偷袭破虏军的长枪兵,可惜的是,就在第一排士兵收枪的时候,第二排的破虏军士兵,果断侧身出枪,连续扎随了几十个想趁机占便宜的倭军决死武士。

    这时,嘹亮的铜号声突然响起,并连成了一片。

    就在小早川金秋微微有些发楞的瞬间,突然从破虏军的阵中,飞出无数只带着货星的薄瓦罐,砸进了密密麻麻的决死武士的队伍之中。

    “咚……嘭……”伴随着清脆的瓦罐落地的破碎声,突然之间,倭军绝死武士的人群之中,冒起雄雄的火光。

    “啊……救我……”一个浑身是火的决死武士的到处乱窜,竟然抱紧了一身惊慌失措的自己人,眨个眼的工夫,那个倒霉蛋的身上,也冒起雄雄的烈焰,变成了一双火人。

    决死武士的队伍里面,突然有几百个身上着了火,就算是满地打滚,哭爹叫娘,却始终扑灭不了附骨燃烧的“天怒之火”。

    “破虏军,前进!”

    “前进,破虏军!”

    在军官的命令之下,破虏军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一边迈步前进,一边跟随着竹哨的指示,狠狠的刺出夺命之枪。

    身上着了“魔火”的决死武士们,已经阵形大乱,象是没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

    原本,身上没着火的决死武士,只要挨上了那些着了火的灾星,就如同遭了天谴一般,身上必定跟着冒火,被烧得哭地叫爷,无论怎么拍打都是无用。

    已经大乱的倭军决死武士们,变成了列队前进的破虏军长枪手们的活靶子,他们的臭皮囊一个接着一个,被扎成了血葫芦!

    藤原师辅也被眼前陡然出现的一幕惊人场景,给震得目瞪口呆,原本紧紧捏在手心里的军配,竟然滑出掌,“叭哒”掉到了地面上。

    在破虏军的猛烈进攻之下,人数原本多一倍的倭军大阵,渐渐的支持不住了。

    有些一向有逃跑习惯的农兵,再次捡起过往可以救命的法宝,转身就跑。

    战场上转身逃命,简直就象是该死的瘟疫一样,具有异常强烈的传染性。

    一个转了身,又一个开始转身,接着,犹豫的这个倭军士兵,已经永远失去了转身的机会,被锋利的长枪扎成了血葫芦!

    “哎呀,我滴妈呀……”

    “天照大神,救救您的忠实信徒吧……啊……”神并没有救了他,破虏军的锐利长枪,果断的将他送到了天照大神的身边,伺候鬼魂去了。

    整个倭军大阵的前端,已经被奋勇向前,所向披靡的破虏军将士们,分割成了若干互不相连的大小不同的包围圈。

    被包围的倭军士兵,尽管慌乱的挥舞着手里的太刀,可是,他们的刀往往刚刚举起,原本还能喘气的狗命,就被集中攒刺的长枪,给送到去见了天照大神。

    藤原师辅急出了一身冷汗,难道伟大的征北事业,就要断送在他的手上么?

    这时,破虏军的身后,突然烟尘四起,蹄声如雷,杀声震天,“板载!”

    恍惚间,藤原师辅仿佛看见了横刀立马的藤原三藏,那英武的身影!(未完待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逍遥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逍遥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