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遭风雨临危知恩重 弃脚力山路遇险难
书接上回:话说刘重从昏迷中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木板床上,床边站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只见这老妪俯身看了刘重一眼叨念道:“醒了,醒了!”之后,她又转身冲门外大声道:“老头子,这孩子醒啦!快送碗姜汤过来——”
不一会,只见门口先现出一个人影,紧接着,一位白发老叟手捧着个泥碗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老妪一见,上前接过泥碗数落道:“死老头子,叫你送姜汤,怎么慢得像头牛?”
不等老叟言语,老妪又将泥碗端到刘重面前说道:“孩子,你八成是淋了雨,又着了凉,喝碗姜汤先驱驱寒。”
刘重伸出双手,他本想道声谢谢,可此时的他嗓子干得像是要冒火,只张了两下嘴,竟没说出话来,他只得用感激的目光望了老妪一眼,然后接过姜汤慢慢喝下。
老妪一动不动地看着刘重喝罢了姜汤,之后她端回空碗又替刘重向上拉了拉被子,小声叮嘱道:“驱寒最要紧的是睡上一觉,发发汗才会有效,老身怕你是得了感冒,不过一觉醒来就会没事的。”
刘重向下挪了挪身子,感觉浑身上下又紧又痛,他只得将头往枕头上挨了挨,渐渐睡去……
当刘重再次睁开双眼,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他忙起身下床来到门外,见老妪正坐在门前不远的地方搓草绳,他边喊了声:“阿婆!”边向前走去。
老妪听见喊声,回头见刘重正朝自己走来,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直起身紧走两步将刘重扳过身子,边向屋里推边说道:“你这孩子,病还没好,怎么竟出来走动?快回屋里躺着去!”
刘重无奈之下只得又重新回到床上,老妪给刘重盖好被子,这才和蔼地问道:“怎么不好好躺着,出屋来做什么?”
刘重向上蹭了蹭,半坐起身子说道:“晚生我乃是过路之人,怎好在这里打扰,趁天色尚明,我还要抓紧赶路。”
老妪伸手在刘重的肩头按了按,好像是生怕刘重起来似的。之后,她又向门外看了一眼问道:“看你年纪轻轻,又毫无窘迫的样子,着急忙慌的,你这是打哪来,又赶哪门子的路呀?”
刘重正了正身子答道:“晚生姓刘,家住云南淮阴县,正欲往京都洛阳前去赶考。”
老妪往刘重脸上看了看,眯了眯眼道:“哦——我说你一副文弱的样子,感情是个书生!”
老妪说罢,又用手在前襟揩了两下说道:“听说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文启星’,可在你阿婆眼里,也都没什么两样,人有个三灾两难总是在所难免的,更不能不吃饭,我这就出去张罗点吃的,你要走怎么也得吃罢了饭再说。”
老妪说完便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不久,老妪手捧着泥碗返回来走到刘重跟前道:“孩子,你一天都没吃东西,先喝碗菜粥,填填肚子!”
刘重接过泥碗一看,见碗里盛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粥,其间还零散地夹杂着不少莫名的菜叶儿,一只木勺,斜插在碗中。此时的刘重还真感觉腹中有些饥饿,他用木勺盛着菜粥,不多功夫,便将满满一碗菜粥吃得精光。
老妪接过碗,端详着刘重,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刘重忽然想起了什么,他从怀中掏出一把碎银子,捧在手中说道:“多谢阿婆对晚生的恩遇,这点碎银子略表心意!”
老妪忙用手推住说道:“孩子,你这心意阿婆我心领了,可这地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教我们那里去使银子?还是你留着路上花吧!”
刘重和老妪正为这把银子相互推辞着,这时只见老叟迈步走了进来。他一进屋便抄起一把篾条,拍打身上的泥土。
刘重一见老叟进来,便揣起银子,大声喊了句:“阿公!”
这老叟仿佛是没听见刘重的话,他一转身,又从腰间解下一捆草绳,挂在了门后的墙上。
老妪将嘴凑到刘重的耳边小声解释道:“我这死老头子时聋时哑的,公子的话他准是没听见。不过……你还是听阿婆的话,先不要急着去赶上京城的路,等挨过了今晚再说。”
“赶路!赶哪门子路?前面就是进山的山口,里边豺狼虎豹倒是没听说,可要是被强人虏了去,不死也得活受罪。”
老妪笑了笑对刘重道:“这死老头子这会儿倒不聋也不哑啦!他就这样,抽风似的,你别看他这个样儿,却是个犟眼子,牛似的,鞭打都不回头,倔得很!他的话,你八成是要听的,不然准吃亏。”
刘重四处张望了一下,正想要说话,老妪好像是看穿了刘重的心思,她轻轻拍了拍刘重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你的包裹都在你身后搁着呢,还有毛驴也在屋后拴着呢,屋后有的是新草,准保饿不着它的,你就安心在这里睡一宿吧!”
刘重眨了眨眼问道:“阿公和阿婆二位老人家又住哪里?”
老妪直起身往东墙外指了指说道:“东屋虽是间放杂物的仓子,可我们老两口子习惯了,怎么都能将就着过夜,你还有许多的路要赶,休息不好那怎么能行?”
刘重挺起身追问道:“二老家再就没有其他的亲人么?”
老妪被刘重这么一问,脸上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但她很快又振作了一下说道:“我们老夫妻本来是有两个儿子的,二十几年前,家中来了一伙山贼,硬生生将我这俩儿子抓了去。那时候,我的小儿子也就和你现在差不多大,也是白净净的可爱……唉!”
老妪说到这叹了一声,仿佛心底被什么东西压抑着,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时,老叟抢过话说道:“你这老死婆子,又在陈芝麻烂谷子的胡说些什么?还不快早点休息,明天一早犁地,这可是要命的活!”
老叟说罢,拉着老妪头也不回便走了出去……
这一夜,刘重睡得很沉,恍惚间他好像是做了个梦,梦见一树红梅在暴雪中绽放着,枝干覆满了厚厚的积雪,几根细细地枝条仿佛已经不堪重负,眼看就要折断下来。偶然间,有几滴晶莹的水珠从花瓣上滑落,如明眸中垂下的泪……
刘重呻吟了一声睁开眼睛,发觉天已经放亮,他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梦境,不禁叹道:可惜是梅花,若是梦见桃花,必是好兆头!
刘重掀开被子摇了摇头,对自己刚才的想法似乎有几分暗笑。他下了床,紧走几步推开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他伸了个懒腰,心情就像是这一碧的晴空,豁然开朗了起来。
田间不远的地方,老妪正双手紧扶着犁杖,两脚小心翼翼地走在刚刚耕出的垄沟里,而老叟则在前头用肩头拖着一根绳子,吃力地向前走着。
刘重见状赶忙一阵小跑来到老叟的身后,他伸手一拉绳子,便用力向前拽。
这时,老叟已有所察觉,他挺直了腰转身一看是刘重,便缓了口气道:“刘公子大清早不在屋里睡觉,起这么早作甚?”
刘重忙笑了笑道:“我们读书人晨时正是做早课的时间,懒散不得,读书习文,这大好的光景岂容错过!”
老叟上下打量了一眼刘重,又道:“既是有早课,怎么跑到这里来拉梨?”
刘重看了看地上的绳子,又回头看了一眼老妪,轻声说道:“晚辈因见阿公拉梨辛苦,故而想略尽些微薄之力。”
老叟用手在肩头上揉了揉,一板脸道:“这拉梨耕地又岂是你们读书人当做的事?”
这时,老妪也走过来对刘重道:“是呀!你们读书人都是天上下来的‘文启星’,将来出门骑马坐轿,做的都是高人一等的事,又怎么能在这庄稼地里受这委屈?再说,你的病刚刚见好,还是养好身子赶考要紧,快回去歇了吧,呆会儿我和老头子耕完了这几垄地,就回去给你做早饭。”
刘重听老妪提到了轿马之类的话,便问道:“二位老人家为何不使牛马耕田,这样不省得阿公如此辛苦?”
老妪苦笑了一下道:“这用牛马耕田的,都是些有财势的大户,像我们这荒山野岭的小户人家,能垦块地糊口就已经是老天的造化,又哪敢有心思去讨牛马?”
刘重顺着田垄的方向看了一眼,还想再说些什么。这时,老妪推了一把刘重说道:“孩子,这里的活计不关你的事,听阿婆的话,快回屋歇着吧!”
刘重无奈,他只好慢腾腾地回到房前,他绕着草房转到了房后,看见自己的驴儿正在啃食地上的嫩草。刘重上前解开了绳扣,牵着毛驴再次回到房前,他瞅了瞅毛驴,忽然有了个主意,心中暗道:我若将这毛驴赠予二位老人,岂不就省得他们二位老人家出这些苦力?转念一想:这二位老人家都是耿直性格之人,又心地善良,我若当面相赠,他们必不肯收,看来只好不辞而别才是良策。
刘重想到这,他将毛驴拴在了门前的一棵树上,然后回屋取出了包裹,这才悄悄离去。
刘重上了大路,他回过头去向老夫妇耕作的方向回望一眼,远远的,只见那老妪依旧双手扶着犁杖,步履蹒跚地走在泛起的烟波之中,就如同湍流中逆水的一艘小船,老妪在悉心地稳着舵杆,而那老叟恰似那拖船的纤夫,埋着头,每一步都入地三分……
刘重沿着大路走了约两个多时辰,阳光热烘烘地烤在背上,他不免出了一身的汗。刘重将包裹再次从左肩换到了右肩,这时候他才感觉到腹中有些饥饿,猛抬头,见前方的道路蜿蜒着转进了一个山口,刘重心中一喜,暗说:若是在山间行路,也许会凉爽许多。
刘重提了提精神,顾不上肚子咕咕作响,他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刘重拗过一道山弯,这才发现,这条路正处在两座大山之间,碧翠的山谷,随风送来一缕清新的风,润润的,还夹杂着一股芳草的香气。
刘重行进在山路间,虽然脚下的道路不比山外的路宽阔平坦,可这里的景致更加凸显出了一种盎然的生机,树上的枝叶儿和路边的小草也愈加地浓密起来。
刘重毕竟年轻,又是初次远行,每一处湖光山色,总能使这个刚满十八岁的热血青年感到新奇和愉悦,一双渴求的双眸,也总能从枯燥的旅途中捡拾出异乡的风土和谐趣来。
刘重走了一段路,心中暗说:这山里的路倒是比山外更显得恬静自在,我不如边走边拿几本书来读,老实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此言不虚,可若是说进京赶考,这之乎者也才是最要紧的东西。
刘重想到这,他停下脚步,从包裹中取出一卷书,边走边读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刘重从小就是个酷爱读书的人,而此刻的他一旦擎书在手,他的眼前就仿佛是展开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而身边的一切,一下子就都变得黯淡了许多……
就这样,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悄悄地伏在了西山的肩头,它扑红的涨圆了脸,好像是刚刚和谁争吵过了一般。
暮归的鸟儿仿佛是早已洞察出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她们叽叽喳喳地在树上激烈地议论着,不时地还招呼自己的伙伴前来参与……
刘重读书读得专心,对于鸟儿在树梢间的骚动自然是置若旁风,他依旧捧着书,边走边吟咏着。
这时,一挂两匹马拉着的双轮花轿从刘重的身后疾驶而来,这马儿四蹄狂奔,颈项上挂着的铜铃一路上哗哗作响,转眼间便来在了距刘重三十几步远的地方。这赶马的老汉见有人正行走在路中央,忙高喊着:“路人闪开,快闪开!”
刘重正在一心读书,待他听到了马挂铜铃和车夫的高喝声,一侧身为时已晚,尽管车夫早已拉紧了缰绳,甚至马车的一只轮子已经在路边的草丛中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痕,可右侧的车辕还是不偏不倚地撞在了刘重的后腰上,刘重被这突来的一击,刹时间飞出了两丈多远,之后又重重地跌在地上。
“吁,吁——”随着赶车人的一声长喝,马铃声戛然而止。
马车在距刘重前方十几步远的地方站住,赶车的老汉从车上跳下来,他走到刘重身边俯身一看,见刘重侧着身子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已不省人事……
这正是:路遥山色多变幻,仕途一旅又生劫。
若问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再说。[www.Kanshu.com]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书接上回:话说刘重从昏迷中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木板床上,床边站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只见这老妪俯身看了刘重一眼叨念道:“醒了,醒了!”之后,她又转身冲门外大声道:“老头子,这孩子醒啦!快送碗姜汤过来——”
不一会,只见门口先现出一个人影,紧接着,一位白发老叟手捧着个泥碗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老妪一见,上前接过泥碗数落道:“死老头子,叫你送姜汤,怎么慢得像头牛?”
不等老叟言语,老妪又将泥碗端到刘重面前说道:“孩子,你八成是淋了雨,又着了凉,喝碗姜汤先驱驱寒。”
刘重伸出双手,他本想道声谢谢,可此时的他嗓子干得像是要冒火,只张了两下嘴,竟没说出话来,他只得用感激的目光望了老妪一眼,然后接过姜汤慢慢喝下。
老妪一动不动地看着刘重喝罢了姜汤,之后她端回空碗又替刘重向上拉了拉被子,小声叮嘱道:“驱寒最要紧的是睡上一觉,发发汗才会有效,老身怕你是得了感冒,不过一觉醒来就会没事的。”
刘重向下挪了挪身子,感觉浑身上下又紧又痛,他只得将头往枕头上挨了挨,渐渐睡去……
当刘重再次睁开双眼,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他忙起身下床来到门外,见老妪正坐在门前不远的地方搓草绳,他边喊了声:“阿婆!”边向前走去。
老妪听见喊声,回头见刘重正朝自己走来,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直起身紧走两步将刘重扳过身子,边向屋里推边说道:“你这孩子,病还没好,怎么竟出来走动?快回屋里躺着去!”
刘重无奈之下只得又重新回到床上,老妪给刘重盖好被子,这才和蔼地问道:“怎么不好好躺着,出屋来做什么?”
刘重向上蹭了蹭,半坐起身子说道:“晚生我乃是过路之人,怎好在这里打扰,趁天色尚明,我还要抓紧赶路。”
老妪伸手在刘重的肩头按了按,好像是生怕刘重起来似的。之后,她又向门外看了一眼问道:“看你年纪轻轻,又毫无窘迫的样子,着急忙慌的,你这是打哪来,又赶哪门子的路呀?”
刘重正了正身子答道:“晚生姓刘,家住云南淮阴县,正欲往京都洛阳前去赶考。”
老妪往刘重脸上看了看,眯了眯眼道:“哦——我说你一副文弱的样子,感情是个书生!”
老妪说罢,又用手在前襟揩了两下说道:“听说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文启星’,可在你阿婆眼里,也都没什么两样,人有个三灾两难总是在所难免的,更不能不吃饭,我这就出去张罗点吃的,你要走怎么也得吃罢了饭再说。”
老妪说完便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不久,老妪手捧着泥碗返回来走到刘重跟前道:“孩子,你一天都没吃东西,先喝碗菜粥,填填肚子!”
刘重接过泥碗一看,见碗里盛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粥,其间还零散地夹杂着不少莫名的菜叶儿,一只木勺,斜插在碗中。此时的刘重还真感觉腹中有些饥饿,他用木勺盛着菜粥,不多功夫,便将满满一碗菜粥吃得精光。
老妪接过碗,端详着刘重,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刘重忽然想起了什么,他从怀中掏出一把碎银子,捧在手中说道:“多谢阿婆对晚生的恩遇,这点碎银子略表心意!”
老妪忙用手推住说道:“孩子,你这心意阿婆我心领了,可这地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教我们那里去使银子?还是你留着路上花吧!”
刘重和老妪正为这把银子相互推辞着,这时只见老叟迈步走了进来。他一进屋便抄起一把篾条,拍打身上的泥土。
刘重一见老叟进来,便揣起银子,大声喊了句:“阿公!”
这老叟仿佛是没听见刘重的话,他一转身,又从腰间解下一捆草绳,挂在了门后的墙上。
老妪将嘴凑到刘重的耳边小声解释道:“我这死老头子时聋时哑的,公子的话他准是没听见。不过……你还是听阿婆的话,先不要急着去赶上京城的路,等挨过了今晚再说。”
“赶路!赶哪门子路?前面就是进山的山口,里边豺狼虎豹倒是没听说,可要是被强人虏了去,不死也得活受罪。”
老妪笑了笑对刘重道:“这死老头子这会儿倒不聋也不哑啦!他就这样,抽风似的,你别看他这个样儿,却是个犟眼子,牛似的,鞭打都不回头,倔得很!他的话,你八成是要听的,不然准吃亏。”
刘重四处张望了一下,正想要说话,老妪好像是看穿了刘重的心思,她轻轻拍了拍刘重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你的包裹都在你身后搁着呢,还有毛驴也在屋后拴着呢,屋后有的是新草,准保饿不着它的,你就安心在这里睡一宿吧!”
刘重眨了眨眼问道:“阿公和阿婆二位老人家又住哪里?”
老妪直起身往东墙外指了指说道:“东屋虽是间放杂物的仓子,可我们老两口子习惯了,怎么都能将就着过夜,你还有许多的路要赶,休息不好那怎么能行?”
刘重挺起身追问道:“二老家再就没有其他的亲人么?”
老妪被刘重这么一问,脸上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但她很快又振作了一下说道:“我们老夫妻本来是有两个儿子的,二十几年前,家中来了一伙山贼,硬生生将我这俩儿子抓了去。那时候,我的小儿子也就和你现在差不多大,也是白净净的可爱……唉!”
老妪说到这叹了一声,仿佛心底被什么东西压抑着,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时,老叟抢过话说道:“你这老死婆子,又在陈芝麻烂谷子的胡说些什么?还不快早点休息,明天一早犁地,这可是要命的活!”
老叟说罢,拉着老妪头也不回便走了出去……
这一夜,刘重睡得很沉,恍惚间他好像是做了个梦,梦见一树红梅在暴雪中绽放着,枝干覆满了厚厚的积雪,几根细细地枝条仿佛已经不堪重负,眼看就要折断下来。偶然间,有几滴晶莹的水珠从花瓣上滑落,如明眸中垂下的泪……
刘重呻吟了一声睁开眼睛,发觉天已经放亮,他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梦境,不禁叹道:可惜是梅花,若是梦见桃花,必是好兆头!
刘重掀开被子摇了摇头,对自己刚才的想法似乎有几分暗笑。他下了床,紧走几步推开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他伸了个懒腰,心情就像是这一碧的晴空,豁然开朗了起来。
田间不远的地方,老妪正双手紧扶着犁杖,两脚小心翼翼地走在刚刚耕出的垄沟里,而老叟则在前头用肩头拖着一根绳子,吃力地向前走着。
刘重见状赶忙一阵小跑来到老叟的身后,他伸手一拉绳子,便用力向前拽。
这时,老叟已有所察觉,他挺直了腰转身一看是刘重,便缓了口气道:“刘公子大清早不在屋里睡觉,起这么早作甚?”
刘重忙笑了笑道:“我们读书人晨时正是做早课的时间,懒散不得,读书习文,这大好的光景岂容错过!”
老叟上下打量了一眼刘重,又道:“既是有早课,怎么跑到这里来拉梨?”
刘重看了看地上的绳子,又回头看了一眼老妪,轻声说道:“晚辈因见阿公拉梨辛苦,故而想略尽些微薄之力。”
老叟用手在肩头上揉了揉,一板脸道:“这拉梨耕地又岂是你们读书人当做的事?”
这时,老妪也走过来对刘重道:“是呀!你们读书人都是天上下来的‘文启星’,将来出门骑马坐轿,做的都是高人一等的事,又怎么能在这庄稼地里受这委屈?再说,你的病刚刚见好,还是养好身子赶考要紧,快回去歇了吧,呆会儿我和老头子耕完了这几垄地,就回去给你做早饭。”
刘重听老妪提到了轿马之类的话,便问道:“二位老人家为何不使牛马耕田,这样不省得阿公如此辛苦?”
老妪苦笑了一下道:“这用牛马耕田的,都是些有财势的大户,像我们这荒山野岭的小户人家,能垦块地糊口就已经是老天的造化,又哪敢有心思去讨牛马?”
刘重顺着田垄的方向看了一眼,还想再说些什么。这时,老妪推了一把刘重说道:“孩子,这里的活计不关你的事,听阿婆的话,快回屋歇着吧!”
刘重无奈,他只好慢腾腾地回到房前,他绕着草房转到了房后,看见自己的驴儿正在啃食地上的嫩草。刘重上前解开了绳扣,牵着毛驴再次回到房前,他瞅了瞅毛驴,忽然有了个主意,心中暗道:我若将这毛驴赠予二位老人,岂不就省得他们二位老人家出这些苦力?转念一想:这二位老人家都是耿直性格之人,又心地善良,我若当面相赠,他们必不肯收,看来只好不辞而别才是良策。
刘重想到这,他将毛驴拴在了门前的一棵树上,然后回屋取出了包裹,这才悄悄离去。
刘重上了大路,他回过头去向老夫妇耕作的方向回望一眼,远远的,只见那老妪依旧双手扶着犁杖,步履蹒跚地走在泛起的烟波之中,就如同湍流中逆水的一艘小船,老妪在悉心地稳着舵杆,而那老叟恰似那拖船的纤夫,埋着头,每一步都入地三分……
刘重沿着大路走了约两个多时辰,阳光热烘烘地烤在背上,他不免出了一身的汗。刘重将包裹再次从左肩换到了右肩,这时候他才感觉到腹中有些饥饿,猛抬头,见前方的道路蜿蜒着转进了一个山口,刘重心中一喜,暗说:若是在山间行路,也许会凉爽许多。
刘重提了提精神,顾不上肚子咕咕作响,他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刘重拗过一道山弯,这才发现,这条路正处在两座大山之间,碧翠的山谷,随风送来一缕清新的风,润润的,还夹杂着一股芳草的香气。
刘重行进在山路间,虽然脚下的道路不比山外的路宽阔平坦,可这里的景致更加凸显出了一种盎然的生机,树上的枝叶儿和路边的小草也愈加地浓密起来。
刘重毕竟年轻,又是初次远行,每一处湖光山色,总能使这个刚满十八岁的热血青年感到新奇和愉悦,一双渴求的双眸,也总能从枯燥的旅途中捡拾出异乡的风土和谐趣来。
刘重走了一段路,心中暗说:这山里的路倒是比山外更显得恬静自在,我不如边走边拿几本书来读,老实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此言不虚,可若是说进京赶考,这之乎者也才是最要紧的东西。
刘重想到这,他停下脚步,从包裹中取出一卷书,边走边读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刘重从小就是个酷爱读书的人,而此刻的他一旦擎书在手,他的眼前就仿佛是展开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而身边的一切,一下子就都变得黯淡了许多……
就这样,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悄悄地伏在了西山的肩头,它扑红的涨圆了脸,好像是刚刚和谁争吵过了一般。
暮归的鸟儿仿佛是早已洞察出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她们叽叽喳喳地在树上激烈地议论着,不时地还招呼自己的伙伴前来参与……
刘重读书读得专心,对于鸟儿在树梢间的骚动自然是置若旁风,他依旧捧着书,边走边吟咏着。
这时,一挂两匹马拉着的双轮花轿从刘重的身后疾驶而来,这马儿四蹄狂奔,颈项上挂着的铜铃一路上哗哗作响,转眼间便来在了距刘重三十几步远的地方。这赶马的老汉见有人正行走在路中央,忙高喊着:“路人闪开,快闪开!”
刘重正在一心读书,待他听到了马挂铜铃和车夫的高喝声,一侧身为时已晚,尽管车夫早已拉紧了缰绳,甚至马车的一只轮子已经在路边的草丛中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痕,可右侧的车辕还是不偏不倚地撞在了刘重的后腰上,刘重被这突来的一击,刹时间飞出了两丈多远,之后又重重地跌在地上。
“吁,吁——”随着赶车人的一声长喝,马铃声戛然而止。
马车在距刘重前方十几步远的地方站住,赶车的老汉从车上跳下来,他走到刘重身边俯身一看,见刘重侧着身子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已不省人事……
这正是:路遥山色多变幻,仕途一旅又生劫。
若问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再说。[www.Kanshu.com]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