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汉帝国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中行说,中国汉奸的鼻祖,在他的教唆下,匈奴为祸日烈,不知多少百姓死于匈奴的弯刀下,为后人痛骂。历史上,这个汉奸竟然终老于匈奴,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如今,历史重来,他为李广生擒,他的命运是注定了,必定要受到汉朝的严厉制裁,这是他罪有应得!

    中行说落网,这是汉朝对匈奴战争的巨大胜利,是数十年来,数代人努力的结果!

    “看好了!”狠狠发泄一通的李广意气风发,大是欢喜,手一招,汉军兵士把中行说象拖死狗一样拖走了。

    “单于呢?单于在哪里?”李广一双虎目在匈奴丛中搜索起来,骑着烈阳驹,四下里寻找军臣单于的踪影。

    另一边,程不识正象馋猫见到咸鱼似的欢呼起来:“阿胡儿?小王子?哪里走!”

    阿胡儿是军臣单于的小王子,是匈奴左大将,是匈奴的第七号人物,要是把他给抓了,那也是不小的收获,程不识乍见之下,哪会不生此心的。

    程不识吼声如雷,震得阿胡儿耳朵嗡嗡直响,扭头一瞧,只见程不识骑着骏马,疾驰而来,须发皆张,威猛不凡,宛若天神。程不识与李广齐名,是威震匈奴的名将,阿胡儿极是忌惮,一见他杀来,吓得七魂丢了六魂,叫声妈呀,转身就逃。

    阿胡儿为了逃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朝人堆里挤。可是,这里到处都是人,厚厚的一堵人墙,他能往哪里逃呢?努力了半天,也没有逃出多远,反观程不识却是追得更近了。

    唯一让阿胡心安的是,这里的匈奴太多,让程不识的追赶很不方便,时不时就给人群挡住了。

    “让开!饶你们不死!”此时的程不识和李广一个样,对于砍杀匈奴已经兴致缺缺了,杀了这么多人,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对活捉阿胡儿,倒是志在必得。

    匈奴本就惧汉军兵威,更不用说,这还是威震匈奴的名将,匈奴听得他的吼声,如逢大赦般,齐刷刷的让开,一条道路就给程不识毫不费力的开辟了出来,策马追去。

    “拦住他!拦住他!”阿胡儿看着煞神似的程不识,吓得浑身发软,落在这位名将手里,他的日子不好过呀!

    他吼得山响,吼声凄厉如夜枭啼叫,很有感染力,让人心有不忍。可是,匈奴却是冷眼旁观,根本就没有响应他的号召。

    如此一来,万般无奈的阿胡儿只有祭起小王子这杆大旗了:“你们拦住他,重重有赏!我是小王子,大单于的小王子!”

    想当初,他听着他**与军臣单于翻云覆雨的呻吟,很不是滋味。可是,她母亲用身体为他换来的前程,还是他让挺受用的。

    他不提小王子这身份也就罢了,他一提起,立时惹来匈奴一阵谩骂。

    “狗屁的小王子!”

    “还不是你母亲与单于勾搭成奸!”

    “你开弓不能放箭,不配做大匈奴的勇士,只有靠妇人的裤腰带!”

    “真不知羞耻!”

    匈奴的谩骂声越来越难听,越来越下流,有人把他**和军臣单于在床上的私密事都说出来了,还说得有板有眼,活色生香,仿佛他们亲眼看见似的。

    对于此次大败,匈奴怨声载道,对军臣单于由爱转恨,恨他不仅没能带领大匈奴走向辉煌,反倒是把率领大匈奴走向灭亡,一腔怨气正没处出呢,阿胡儿这不是自找没趣么?

    更让阿胡儿心惊的是:“抓住他!把他交给程将军!”

    “程将军威名素著,说过饶我们的性命,定然是饶我们性命!”

    匈奴贵壮贱老,敬爱英雄。他们敬爱的英雄,不限于匈奴,就算是他们的敌人,只要是英雄人物,他们也会敬爱有加,李广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对于程不识这个与李广齐名的英雄,匈奴虽然惧怕,虽然痛恨,仍是敬爱有加,对程不识的话深信不疑。

    匈奴是说到做到,立即有匈奴拦在阿胡儿前面,一副要抓住他的架势。

    “你们,你们,胆敢为逆?”阿胡儿把匈奴的架势看在眼里,惊在心头,大是惧怕。

    “哼!”回答他的是匈奴冰冷的冷哼之声,一群匈奴朝他扑了过来。

    阿胡儿是个勇士,骑射娴熟,武艺了得,可是,双拳难敌四手,他虚弱不堪,战力发挥不出正常情形的十分之一,哪里是对手了,直接给匈奴扑翻在地上。

    “砰砰!”匈奴挥着拳头,对着阿胡儿就是一勇狠打猛揍,把对军臣单于的不满,悉数发泄在他身上。

    “打你!打死你!”

    “你是小王子,不打你还打谁?”

    匈奴一边打,一边指责谩骂,对军臣单于的愤恨全部落在阿胡儿身上,阿胡儿这黑锅背得让他很无语。

    阿胡儿赔了老母亲不说,还落得如此罪名,这份怨气不小,却是无处申诉,唯有打落牙齿和血吞,一腔苦水往肚里咽。

    “程将军,阿胡儿在这里!”匈奴象拖死狗一样拖着阿胡儿,前来迎接程不识,献宝似的讨好:“程将军,我们抓住阿胡儿了。”

    “他是单于的小王子!”

    “就是把母亲献给单于睡觉的小王子!”

    匈奴仍是不忘了损阿胡儿。在匈奴眼里,靠女人裤腰带,那是最没出息的,要不损阿胡儿都不行。

    阿胡儿真是冤到家了,明明是军臣单于强占他**,哪是他把母亲献给军臣单于?阿胡儿有心辩解,却是无从辩起,唯有一声不吭。

    “嗯!”程不识对匈奴的举动很是满意。

    匈奴连阿胡儿这个小王都抓了前来献上,这说明匈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匈奴了,他们知道大汉的兵威,打从心里怕了,他们破胆了,周阳的意图完全达到了,接下来用恩就能收他们之心,不敢再背叛大汉,大漠就是大汉的了。

    还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么?

    “只要你们忠于大汉,饶你们一命!”匈奴已经彻底怕了,再杀已经没有意义了,汉朝该是转变策略的时候了,该用恩了,程不识虎目圆睁,瞪视着匈奴,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谢程将军!谢程将军!”匈奴跪在血水里,不住叩头,齐声欢呼:“我们愿降!我们愿降!在此立誓,永不叛大汉!若有违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程不识只不过略试策略罢了,匈奴就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象水一样涌了出来,发誓表明忠心。这也说明,周阳推行的立威之策是正确的,唯有先把匈奴吓破胆,再网开一面,匈奴才不会背叛。

    对这结果,程不识大是满意,手一挥,汉军兵士把阿胡儿象拖死狗一样拖走了。阿胡儿浑身筛糠,冷汗直流,一双原本明亮的眼睛一片死灰,没有光泽,哪怕是一点点。

    在历史上,阿胡儿曾经投降汉朝,还取了一个汉名,叫赵信。他善长骑射,勇悍过人,冠绝三军,在汉武帝改革军制之时,大规模组建骑兵,汉朝急需精通骑射的人来教汉军骑射之术,阿胡儿受到重用。他教会汉军骑射之技,这是他对汉朝做出的贡献,不必抹煞。

    可是,后来他又背叛汉朝,回到匈奴。他在汉朝是重将,对汉军的情形极为熟悉,他把汉军的打击范围告诉了匈奴单于伊稚斜,伊稚斜知道,整个漠南都在汉军的打击范围内,匈奴在漠南已经无法立足,匈奴要想东山再起,只有退回漠北,休养生息,等待机会,就象两次河套大败匈奴所做的那样。

    若阿胡儿不回到匈奴,不把汉军的情形告知伊稚斜,伊稚斜就不会退回漠北,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就不会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很可能在漠南就把匈奴解决掉了。

    正是因为阿胡儿的回归,使得汉朝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匈奴这一退,汉朝已经取得了胜利,雪却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因为匈奴破胆了,还有比这更好的报仇雪恨么?

    朝中大臣满足了,额手称庆,上书汉武帝,要汉武帝休兵罢战,不再与匈奴作战了。在当时,这种想法占了上风,不仅朝中大臣如此想,就是百姓也是如此想,这给汉武帝的决策起了很大的障碍作用。

    好在汉武帝雄材伟略,顶得住压力。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洞悉了伊稚斜的阴谋,那就是匈奴想凭借千里绝域来阻挡汉军,在漠北从容休整,等到兵强马壮了,再回过头来报复汉朝。

    若汉武帝真的采纳了群臣的建议,而不对匈奴果断的进行追击的话,无数将士用性命换来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不过是短暂的休兵期罢了,匈奴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卷土重来,后果不堪设想。

    洞悉了伊稚斜阴谋的汉武帝决心发起“漠北决战”,汉军要横渡绝域,追入漠北,对匈奴进行致命一击。经过测算,汉军要发起漠北决战,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大太多,关键是后勤,粮草难以保障。

    为了准备漠北决战,汉武帝整整花了数年时间来准备,启用桑弘羊理财,把盐铁收归国有,这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却弄到了急需的军费。再启用赵过推广牛耕技术,使得汉朝的粮食产量大增。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有了钱粮,汉武帝的底气就足了,命令卫青、霍去病统率汉军横渡绝域,直奔漠北。

    数十万汉军在卫霍的统率下,发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漠北决战”,横渡绝域,突然出现在漠北。这让以为绝域是天险,汉军不可能横渡的伊稚斜大为吃惊,仓促应战,才有卫青创造的“单于夜遁逃”,霍去病创造的“封狼居胥”的传奇故事。

    这一战,汉朝对匈奴进行了沉重一击,此战之后,匈奴越来越衰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最终导致匈奴分裂,一部投降了汉朝,被汉朝同化了。另一部,不甘心投降汉朝,坚持要与汉朝死战到底,一直为祸边境。到了东汉,窦宪北征,燕然勒功,这一部遭到沉重打击,不得不北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在这里休养生息四个世纪。然后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统率下,大举西进,横扫欧洲,建立起了一个让欧洲人谈之色变的匈奴大帝国。

    阿提拉灭了西罗马帝国,毁灭了罗马文明,让欧洲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才重新见到文明的曙光。

    说起来,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幕后推手是中国,是著名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击破匈奴,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可见这场战场的激烈程度。汉朝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天下户口减半”。以致到了汉武帝晚年,不得不下“弃轮台诏》,休兵罢战,与民休息。

    汉朝之所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在于阿胡儿这个叛徒太熟悉汉朝的情形了。别的不说,光是漠北决战,汉军伤亡数十万。这一仗,汉军出动五十余万,回来的不到一半,可见伤亡有多大。回来的汉军,不是伤就是残废,汉朝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接下来的战略追击阶段,因为匈奴地处大漠深处,汉军的困难更大,这是在这一时期汉军败多胜少的重要原因。当然,汉军败仗多的另一个原因,还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天才统帅先后谢世。

    在战略追击阶段,汉军就是用巨大的代价,把匈奴给拖垮了的。要是换个人,如此高昂的代价,早就下令休兵罢战了,汉武帝却硬是顶着压力与匈奴对耗,把匈奴活活拖垮。

    历史重要,阿胡儿还没有来得及祸害汉朝,就给程不识活捉了,这是一个天大的胜利!

    汉朝不用再付出历史上那样高昂的代价了。

    “单于呢?单于在哪里?”程不识可不满足于仅仅活捉阿胡儿这个七号人物,他想活捉的是军臣单于。

    四下里一阵搜索,没有结果,程不识一拍马背,在匈奴丛中寻找起来。

    军臣单于是众矢之的,想活捉他的人太多了,不仅李广、程不识有此心,谁没有此心?卫青、公孙贺、公逊建、秦无悔、秦衣、丁隽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匈奴丛中四下里搜索?

    “单于在哪里?单于在哪里?”卫青骑在骏马上,四下里打量,对匈奴道:“说出单于下落,饶他不死!”

    军臣单于众叛亲离,匈奴倒是想说出他的下落,换得一命。可是,却不知道军臣单于在哪里,只有自怨没有多长个心眼,好好注意下军臣单于的下落。

    “咦!伊稚斜!”卫青寻找军臣单于未果,却是意外发现了伊稚斜的下落。

    伊稚斜是左贤王,匈奴的储君,二号人物,抓住他,也是天大的喜事,卫青哪个错过这等良机,一拍马背,大吼道:“伊稚斜,哪里走?”

    卫青吼声如雷,正在逃命的伊稚斜听在耳里,犹如雷霆鸣响于耳际,震得脑袋嗡嗡直响。扭头一瞧,只见一个铁塔似的汉军将领正飞驰而来,一脸的兴奋,好象饿狼见到羊羔似的,要是给卫青抓住了,后果不言自明。伊稚斜虽是胆量奇大之人,也是吓得头皮发炸,撒开两条腿,没命似的逃跑。

    “抓住伊稚斜,饶你们性命!”卫青一边追,一边打量,伊稚斜尽往人堆里钻,短时间内要抓住他,还真不容易,不得不yin*匈奴了。

    “左贤王,快,这里!”伊稚斜足智多谋,他是匈奴的左贤王,在匈奴心目中极有威信,虽是匈奴末日即将来临,匈奴仍是没有背叛他,纷纷为他让路。

    匈奴之所没有背叛伊稚斜,还在于匈奴对军臣单于失望透底,自然而然就把希望寄托在伊稚斜身上,对他的好感直线上升,要不掩护他都不行。

    伊稚斜原本以为匈奴会抓住他去邀功,没想到,就是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匈奴不仅没有抓他,反而是掩护他,不由得激动不已,呜呜的哭了起来。

    有道是,国难见忠臣,匈奴在匈奴即将灭亡的时刻,仍是在保护他,伊稚斜哪能不激动。

    “抓住伊稚斜!要不然,你们都得死!”卫青不由得心头火起,厉喝起来。

    “左贤王,你快走!大匈奴就靠你了!”匈奴表现出了他们应有的勇气,并没有听从卫青的号令,反而昂起头,挺起胸,怒视着卫青。

    “谢谢你们!”伊稚斜眼里的泪水再度涌出来,跪在地上叩头道:“若我伊稚斜不死,一定要重光大匈奴!”

    在这一刻,他心中只有匈奴,只有重建匈奴的想法。

    “哼!”卫青火了,大吼道:“杀!杀光匈奴!”

    匈奴的举动激起了汉军的怒火,陌刀手端着明晃晃的陌刀在匈奴丛中横冲直闯,匈奴哪里是对手,成片成片的倒下。

    “杀光匈奴!”汉军兀自不解恨,杀声阵阵,吼得山响。

    伊稚斜还没逃出多远,就见匈奴象给夫收割的稻草,给汉军屠杀得干干净净。不由得心头一疼,念头不住转动,不由得停了下来。

    犹豫一阵后,伊稚斜看着卫青道:“卫将军,你不要杀他们,我愿降!”

    伊稚斜在最后一刻,表现得还象个英雄,这让匈奴倍加感动,齐声吼叫起来:“左贤王,你快走!不要管我们!我们死不足惜,大匈奴要紧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最后的关头,总会涌现出一批不计生死的英雄,这就是民族的脊梁!匈奴虽然可恨,亦是不乏这种脊梁!

    “谢谢你们的好意!”伊稚斜感动无已,眼泪又涌出来了,却是以颤抖的声音哀嚎起来:“大匈奴都这样了,我就是逃出去,也无力回天,不能再振大匈奴了!还不如,换得你们的性命!卫将军,我愿降,你放过他们吧!”

    “哼!”卫青却是板着一张脸,冷哼一声道:“匈奴的生死由我,不由你!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汉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汉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汉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汉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