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不同历史时空的左昆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晚明风云第521章 不同历史时空的左昆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盘龙寨内,正当老左一筹莫展之时,翠萍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咱们神不知鬼不觉的可以撤走了。”原来有一对逃难的山民,被翠屏拿住,“乡亲们,你们准备去哪里?”众人齐声说道,“因为东方纵队围困绝粮,我们这些人想从山后石洞钻将出去。此洞约有三十里路,出了洞口,就是清凉山大路。这条洞路,除了我们,外人不知晓。”

    翠平立刻将情况报告给老左,“玉哥哥,这是我们逃脱升天的好时机。”

    老左闻言大喜,立刻跟随着这些山民,悄悄遁去。出了洞口,进入青阳河的谷地.垂头丧气的明军将领,来到了雕窝堡躲避。然而他们等了很久,却发现李自成并未来攻。

    老左以为是李自成设计算计他们,并没有贸然外出。因为在这个时代,骑兵对于步兵,几乎可以是完虐。翠平提出亲自到东方纵队第二旅的大营侦查一番,左良玉表示同意。翠萍来到李自成大营外,看到大营高挂免战旗,心中诧异,秘密的潜入大营之中,认真的打听一下,才知道李自成出了事,部队不得不暂时休整。老左趁着这个机会,逃之夭夭,与翠萍一起隐居深山,准备从此不问世事。直到几年之后,老左改名为左昆山,才在他老婆翠平的劝解下,加入了东方纵队。这一切,与历史上的他截然不同。

    事实上,所谓的历史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同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候,都尽可能的粉饰自己,贬低他人。是谁是非?谁又说得清呢。同时期,在另外的时空,为了剿灭各地的农民军,才华横溢的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那一段时间,算无遗策,调度各总兵、巡抚打的农民军溃不成军。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军阀,老左在这期间抢到很多功劳,但是,为了保存实力,老左采取游击战术,遇强则逃,遇弱则战,可以说是后世著名的游而不击,虽然说被大家看不起,以至于名声很臭,但左良玉的实力就一天天的壮大起来。到了崇祯九年,大明朝的局面愈发的糟糕,天灾人祸,促使大量的流民加入起义军的队伍,规模之大,达到了历史空前。尤其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在河南山西两地,经常连营上百里,几乎达到了地方督抚总兵不敢过问,也不敢上报的地步。直到李自成攻下了开封和洛阳,这时候崇祯皇帝急了,亲自提拔杨世昌同志为大明朝的国防一把手。杨嗣昌也是有本事的人,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法。流寇作战,经常是没有规则,到处乱窜。老杨下令对各路的起义军,前追后堵,企图困死起义军。

    作为一个资深的地方,老左自然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他在长江流域与张献忠对决的期间,经常是你追我赶。张献忠在前脚走,老左算着日子,追赶着张献忠的起义军,两支军队从来不见面,但也绝不会隔得太远,总而言之,配合的非常默契。因为明朝政府拨款,非常不及时,老左为了给部队筹饷,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崇祯九年,张献忠率领部队离开了被他搞的破破烂烂的襄阳城,只隔了一天,老左的军阀部队也进入襄阳。为了给部队筹粮筹饷,老左下令,严查流贼。纵容士兵在城中抢劫杀人,以便获得必要的军饷。这支军阀部队,因为杀人过多,事实上,有一半人家遭到了灭门,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兵而不恨“贼”。

    左坤山是个聪明人,知道如果把握最佳时机。当他看到李自成在陕西被打得落花流水,刘国能在河南投降以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认为张献忠独木难支,于是联合附近的大群官兵,在郧西一带,把张献忠打的落花流水。老张也是一方枭雄,在手下谋士的建议之下,换上官兵的旗号和制服,准备瞒天过海偷袭南阳。但老张没有想到,左昆山那家伙老奸巨猾,说是要亲自接见部队的将领,给他们颁奖。张献忠哪里敢去啊,立刻率领起义军狼奔豕突。左坤山率领骑兵部队,把张献忠追出了18条街。最后出于养寇自重的道理,才没有把老张给弄死。走投无路的张献忠,来到谷城县,找到总督熊文灿,“熊大帅,我们愿意投降,接受朝廷的改编。”

    左坤山听说之后,立刻拜访了熊文灿,“大帅,张献忠这个家伙,做人从来是没有底线,我们宁愿相信世上母猪能够上树,也不能相信张献忠。他这次向你投降,不知又在算计什么呢,你可要小心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左昆山还是有些眼光的。但是很可惜,熊文才读书,读昏了头,认为张献忠还属于可挽救之列,希望左昆山不要一棍子将张献忠打死。左昆山叹了一口气,“熊大帅志大才疏,早晚会杨虎为患,你就等着后悔吧。”张献忠因为左昆山在他背后捣蛋,亲自处死了左昆山的哥哥。双方从此,展开了几次,小规模的拉锯战,但每一次,张献忠总是能够逃出生天。如左昆山所料,没过三年,张献忠再次反叛。崇祯皇帝一气之下,命锦衣卫捉拿熊文灿,将其处死。左昆山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带领重兵进攻张献忠的大西军,因为他急躁冒进,结果被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打了埋伏。熊文灿死后,杨嗣昌再次被崇祯任命为五省总督。老杨写了一封信给左昆山,对他阳奉阴违的作战方式做了深刻的批评,要求他在与张献忠大西军作战的时候要上点心。当然是,左昆山继续坚持自己养寇自重的主张,让手下的军队,在大西军后面慢慢的跟着,目的是把老张赶进四川,这样,长江中游地区就成了他的地盘儿。

    杨嗣昌见左昆山不听话,准备让作战勇敢的贺人龙取代左昆山。这一次全体会议上,杨世昌告诉贺人龙,“只要你能够赶走老左,湖南湖北的地盘就属于你了。”贺人龙是一介武夫,偏听偏信,结果把领导的话给当真了,在随后的日子里,明天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大剿匪大业当成自家的事。但是,杨嗣昌却不准备兑现自己的承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贺人龙,“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尼玛,你居然敢耍我?我恨死你了。”贺人龙非常生气,后果很严重。过了两天,他亲自左昆山写了一封信,“老左大哥,以后你一定要小心了,杨嗣昌那个混蛋,准备拿你开刀。”

    结果可想而知,为了保命,左昆山对于杨嗣昌的命令一概不理。杨嗣昌九次传檄调左坤山联合会剿农民军队,左昆山直接将送信的士兵打了出去。结果,杨嗣昌在和大西军的作战过程当中,多次失利,不得不自杀殉国。前线的剿匪总司令死了,国家元首崇祯皇帝非常生气,下令处置一批官僚。孙传庭与贺人龙有私仇,于是进献谗言,说老贺与流寇勾结。崇祯皇帝下令处死贺人龙。左昆山听说贺人龙被孙传庭诬陷致死,有兔死狐悲之感。为了防止明朝政府拿他开刀,同时保护自身的利益,拒绝新任总督丁启睿来到武昌,同时勾结湖广巡按把汉水的船都撤走,并给丁启睿写了一封信,“丁长官,流贼在河南,湖广不需要你老人家过来。”

    丁启睿可奈何之下,只好灰溜溜的往河南跑,身边只有3万步骑部队,这是他做三边总督时的老本。与他做鲜明对比的是,李自成的精锐部队已经达到几十万。丁启睿不敢拿鸡蛋碰石头,决定捏一下软柿子张献忠,因为张献忠的人数比较少。左昆山看到有好处可捞,也加入了攻打张献忠战斗。两只心怀鬼胎的军队,在信阳一带,把张献忠打得只剩下万把人,如同丧家之犬。老张没有办法,只好投奔李自成。

    崇祯皇帝越级指挥的老毛病又犯了,亲自下的圣旨,让丁启睿立刻教训一下李自成。丁启睿同学不敢反抗,但他又不敢和李自成相抗衡,于是又采取拖的办法,力图保持实力。他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他却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其他各路明军,让李自成各个击破。

    老李首先对付的一个人就是新任三边总督傅宗龙。杨嗣昌死后,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向崇祯皇帝推荐他的老朋友、还关在刑部大牢里面的傅宗龙。崇祯帝并没有立刻答应陈新甲,而是过了半年之后,才下达一道圣旨,“尔倒是朴实、忠厚。朕以对尔的愧疚之心来任用尔,尔应该不计前嫌,为朕尽死力才是。"于是把傅宗龙释放出来,让他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去接替那个不怎么听话的丁启睿,总督三边军务。

    傅宗龙,对于这个命令,并不怎么感冒,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李自成有兵马五十万,而且刚刚打下了河南洛阳,又进犯开封,获得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已经不能再当作流寇看待。更有甚者,另一个农民军首领罗汝才罗汝才从南阳开赴邓州、淅州,与李自成会师。农民军的实力远远超出了明朝军队的总兵力。崇祯一连下了三道圣旨,催促傅宗龙尽快出潼关,与丁启睿一起联合夹击农民的军队。按照傅宗龙的设想,如果能够集结关中的全部军队、粮饷,击溃农民军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但是,上天再赐眷顾了农民军。因为陕西的各府县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蝗灾害,傅宗龙无法筹集到必要的粮饷。而崇祯皇帝却不管不顾,再次敦促带领四川、陕西的两万部队开出潼关。傅宗龙没有办法,抱着必死的决心,率领军队来到了河南新蔡县,与保定总督杨文岳的部队会合。此刻的明朝军队,均以自保为要。而丁启睿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斗争策略,让傅宗龙独自表演,然后他好收拾残局,“你不是来接替我的吗?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结果,项城一战,丁启睿拒绝出兵。傅宗龙的军队全军覆没,而他自己则被砍下头颅,以及耳朵、鼻子,屈辱的死去。其他军队见状,纷纷逃之夭夭。现在,在整个河南地盘上,能够和李自成一战的只有丁启睿的军队。老丁没办法,不得不就带领保定总督杨文岳、左良玉等人硬着头皮和李自成周旋。

    和李自成面对面的抗争,大家都没有信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一个跑字。尽管明朝军队避免和农民军见面,但他们还是在朱仙镇与农民军相遇了。没办法,那就打吧。因为士气低落,再加上疲劳作战,几场硬仗下来,明朝军队损失惨重,节节败退。左昆山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本,决定速度撤退,连夜回自己的大本营襄阳。保定总督杨文岳看着左昆山的部队走了,也掉头撤回自己的大本营河北。半夜时分,心神不宁的丁启睿起来巡营,一看旁边两翼没人了,“尼玛,这两个家伙把我给出卖了。我也赶快跑吧,如果被李自成抓住,小命就在这儿报销了。”那一次,老丁同学跑得如此狼狈,以至于连尚方宝剑和印绶都没来得及带,几乎全军覆没。

    河南一战,左昆山的名称彻底臭了。就连他的老朋友侯询也不敢前往左良玉军中,不得不在河北遥控。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怕被他卖,二是怕被他绑架,尽管他很欣赏左昆山。

    事实上,左昆山一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进入河南之后,他告诫军队不要硬碰硬,要善于寻找有利时机,歼灭敌人。当他奉着侯询的命令来到开封与李自成作战的时候,发现农民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他好,于是决定连夜逃跑。逃跑的过程比较混乱,结果被农民军发现,猛追了一阵。左良玉的军队由撤退变成了溃败,大乱起来,彼此踩踏,死伤过半。

    喜欢晚明风云请大家收藏:()晚明风云更新速度最快。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晚明风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晚明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晚明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