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老实说,组建一支纯粹由文化素质很高的士官生组成的军队,在这个年代是极其奢侈的。但马林并不在乎,因为,北海国已经在全国推广了义务教育,而且每年都能毕业上千士官生。
以后,就算每年从上千士官生中挑选走一半的人作为军中副官,还要留下500人,加入青年近卫军的。因为以后不缺人,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奢侈不奢侈的了。
一支纯粹由军事功底极为扎实的士官生组成的军队有多可怕?在这个年代,恐怕是精锐中的精锐了吧!打败军阀的黄埔学生军了解下……而且,这支部队因为是从小进行军事化教育的,不像黄埔生,都是青年时期才接受一两年的教育。论专业,这支学生军比黄埔学生军专业很多倍!
在未来,马林的打算是让青年近卫军成为北海国真正的王牌,取代第一军团,成为北海国最能打的军队。
第一军团毕竟是以雇佣兵为主,可靠性并不是很强。这帮人能打顺风仗,但若是北海国遇到困难,甚至给不起佣金,这些来自德意志南部山区就很难说忠诚了。只有这帮从小接受洗脑教育的少年士官生,才会一如既往地效忠北海国,效忠马林。
而马林对他们也不薄,因为充分信任,马林打算,让这支值得信赖的士官生部队,全部装备使用可旋转的独头弹的新式枪械,使之成为北海国火力最强大的军队!
此前,马林曾从少年士官生中抽出100人年岁较长者(上学迟的)组建了少年神射手部队,全部使用射程远、精度高的独头弹。但是,这支军队规模太小了,对大规模战争无法产生足够的影响。所以,马林这次组建上千人规模的士官生部队,来取代原先的小规模部队。上千名神射手,足以在敌阵中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方便大军突击兵击溃敌人了……
在使用了无烟火药后,钢芯独头弹的有效射程可达200米左右。需要指出的是,这200米,是可以瞄准射击的,而不是像滑膛枪那样,50码后命中率减半,70码后子弹乱飞,毫无命中率可言……
在之前对抗八国诸侯联军的战场上,马林那100少年神射手其实出场过。但是,因为人数很有限,他们只能用于打击敌军的炮兵阵地,尽可能地杀伤敌军为数不多的炮兵。虽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对于战争全局,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有很多军队,炮兵并不重要。就算炮兵被打光了,也未必影响到那些炮兵不重要的军队的战斗力。最多,只是对敌人形成了一定的威慑。
而上千人规模的神射手就大不一样了……
1000名神射手,一轮齐射,就能至少消灭好几百敌人。两三轮打下来,就能消灭两千多人。两千多敌人是啥概念?一支万人军队,两千多人相当于两成多的士兵了。
而对于古代军队而言,大多数军队在伤亡了10%以上的人员后,就容易崩溃。若是伤亡百分之二十几,崩溃的概率非常大。就算是两万多大军,两千多人也达到了一成的崩溃临界点了。
这还是第一批,1000少年士官生,加上原先的100少年神射手,马林就拥有了1100名神射手,可以在200米内的距离上精确点杀对方。
而从明年开始,每年又会增加500人到青年近卫军中。5年后,青年近卫军就会有3600名神射手。两三轮射击完毕,那就是好几千的伤亡。这对这个时代的任何欧洲军队,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伤亡了。
就算是动辄十几万大军的明朝军队,也扛不住这种伤亡。因为,明朝军队大部分都是凑数的,真正能打的只有将帅们重点培养的家丁和亲兵。其余人,只是跟在这些家丁亲兵组成的精锐后面混的。打顺风仗还好,若是打逆风仗,只要那些家丁亲兵受到重创,其他人必然崩溃。而明朝最大的亲兵团体,李成梁的家将骑兵队——辽东铁骑,不过三千精锐骑兵。后来李如松就靠着这几千骑兵,在朝鲜狠狠地揍了丰臣秀吉的一顿。一般而言,对付明军动辄几万十几万人,只要把他们最核心的几千人(甚至只有几百人)打残了,其他人就是送人头的了。
不说明军了,就是欧洲军队也差不多。一般而言,欧洲雇佣军,前三排是最精锐的。历史上,德意志雇佣兵,前三排都是老兵,一般都会穿半身甲,头戴铁盔。
这些老兵都是精锐,装备好,战斗力也最强。而藏在战阵后面的,往往都是老弱病残和新兵,战斗力很一般。
就算是纵横欧洲的瑞士雇佣兵,也是差不多的样子。所以,在吕贝克战役中,马林专门派大军从后方向瑞士雇佣兵的老弱病残和新兵发起攻击,引发了瑞士人战阵的混乱,并导致瑞士人最终战败投降。
所以,欧洲军队其实也差不多。只要干掉前三排的精锐,后面的基本就是送的了。这就是古代军队的通病——实力不均衡,太依赖精锐带动。
而从军队开始近代化甚至现代化后,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因为采用了统一的操典训练全军,大家的训练水平一般都差别不大。当然,也有精锐,但大部分军队的实力都比较平均,独立作战的能力都不错。毕竟,后世哪怕是排长,也是专业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如此一来,近现代化的军队,单独的一个单位,就能拉出去独立执行任务了。
比如,在攻打某个省城的同时,近现代化的军队完全有条件分出几个团,去扫荡附近的中型城市,而不必等大军攻克省城后再一个个地去拔除。
但古代军队不一样,人家就少部分精锐带着全军。其余部队,离开了精锐打头阵,很多就不会打仗了。只能等主力攻克某地后,再由精锐打头阵,去攻克别的地方。
马林的北海国军队同样如此,因为担心小规模的部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作战中,马林基本都是按军团行动的,很少派出方阵甚至连队单独出去执行任务。除非,只是下乡征粮或洗劫等并非打硬仗的任务。
而马林新组建的青年近卫军则不一样,这里,每个将士都是有思考能力的精锐。就算把他们拆成多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也有独自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而且,理解和执行力都较好。毕竟,这帮少年可都是接受了很多年的军事教育的,执行能力绝对没话说。
其奥秘,就在于基层军官的能力不同上面。马林现在的几个军团,基层的小队长什么的,很多都是文盲。若是有高级将领现场指挥,他们还能带得动军队。若是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领着各自的小队去单独执行任务,保证抓瞎。
而近现代的军队,每个小队长都是有文化的专业人士,执行能力绝不是那些草莽军官可比的。何况,青年近卫军的士官生们,都接受过多年的军事教育,不是一般的专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以后,就算每年从上千士官生中挑选走一半的人作为军中副官,还要留下500人,加入青年近卫军的。因为以后不缺人,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奢侈不奢侈的了。
一支纯粹由军事功底极为扎实的士官生组成的军队有多可怕?在这个年代,恐怕是精锐中的精锐了吧!打败军阀的黄埔学生军了解下……而且,这支部队因为是从小进行军事化教育的,不像黄埔生,都是青年时期才接受一两年的教育。论专业,这支学生军比黄埔学生军专业很多倍!
在未来,马林的打算是让青年近卫军成为北海国真正的王牌,取代第一军团,成为北海国最能打的军队。
第一军团毕竟是以雇佣兵为主,可靠性并不是很强。这帮人能打顺风仗,但若是北海国遇到困难,甚至给不起佣金,这些来自德意志南部山区就很难说忠诚了。只有这帮从小接受洗脑教育的少年士官生,才会一如既往地效忠北海国,效忠马林。
而马林对他们也不薄,因为充分信任,马林打算,让这支值得信赖的士官生部队,全部装备使用可旋转的独头弹的新式枪械,使之成为北海国火力最强大的军队!
此前,马林曾从少年士官生中抽出100人年岁较长者(上学迟的)组建了少年神射手部队,全部使用射程远、精度高的独头弹。但是,这支军队规模太小了,对大规模战争无法产生足够的影响。所以,马林这次组建上千人规模的士官生部队,来取代原先的小规模部队。上千名神射手,足以在敌阵中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方便大军突击兵击溃敌人了……
在使用了无烟火药后,钢芯独头弹的有效射程可达200米左右。需要指出的是,这200米,是可以瞄准射击的,而不是像滑膛枪那样,50码后命中率减半,70码后子弹乱飞,毫无命中率可言……
在之前对抗八国诸侯联军的战场上,马林那100少年神射手其实出场过。但是,因为人数很有限,他们只能用于打击敌军的炮兵阵地,尽可能地杀伤敌军为数不多的炮兵。虽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对于战争全局,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有很多军队,炮兵并不重要。就算炮兵被打光了,也未必影响到那些炮兵不重要的军队的战斗力。最多,只是对敌人形成了一定的威慑。
而上千人规模的神射手就大不一样了……
1000名神射手,一轮齐射,就能至少消灭好几百敌人。两三轮打下来,就能消灭两千多人。两千多敌人是啥概念?一支万人军队,两千多人相当于两成多的士兵了。
而对于古代军队而言,大多数军队在伤亡了10%以上的人员后,就容易崩溃。若是伤亡百分之二十几,崩溃的概率非常大。就算是两万多大军,两千多人也达到了一成的崩溃临界点了。
这还是第一批,1000少年士官生,加上原先的100少年神射手,马林就拥有了1100名神射手,可以在200米内的距离上精确点杀对方。
而从明年开始,每年又会增加500人到青年近卫军中。5年后,青年近卫军就会有3600名神射手。两三轮射击完毕,那就是好几千的伤亡。这对这个时代的任何欧洲军队,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伤亡了。
就算是动辄十几万大军的明朝军队,也扛不住这种伤亡。因为,明朝军队大部分都是凑数的,真正能打的只有将帅们重点培养的家丁和亲兵。其余人,只是跟在这些家丁亲兵组成的精锐后面混的。打顺风仗还好,若是打逆风仗,只要那些家丁亲兵受到重创,其他人必然崩溃。而明朝最大的亲兵团体,李成梁的家将骑兵队——辽东铁骑,不过三千精锐骑兵。后来李如松就靠着这几千骑兵,在朝鲜狠狠地揍了丰臣秀吉的一顿。一般而言,对付明军动辄几万十几万人,只要把他们最核心的几千人(甚至只有几百人)打残了,其他人就是送人头的了。
不说明军了,就是欧洲军队也差不多。一般而言,欧洲雇佣军,前三排是最精锐的。历史上,德意志雇佣兵,前三排都是老兵,一般都会穿半身甲,头戴铁盔。
这些老兵都是精锐,装备好,战斗力也最强。而藏在战阵后面的,往往都是老弱病残和新兵,战斗力很一般。
就算是纵横欧洲的瑞士雇佣兵,也是差不多的样子。所以,在吕贝克战役中,马林专门派大军从后方向瑞士雇佣兵的老弱病残和新兵发起攻击,引发了瑞士人战阵的混乱,并导致瑞士人最终战败投降。
所以,欧洲军队其实也差不多。只要干掉前三排的精锐,后面的基本就是送的了。这就是古代军队的通病——实力不均衡,太依赖精锐带动。
而从军队开始近代化甚至现代化后,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因为采用了统一的操典训练全军,大家的训练水平一般都差别不大。当然,也有精锐,但大部分军队的实力都比较平均,独立作战的能力都不错。毕竟,后世哪怕是排长,也是专业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如此一来,近现代化的军队,单独的一个单位,就能拉出去独立执行任务了。
比如,在攻打某个省城的同时,近现代化的军队完全有条件分出几个团,去扫荡附近的中型城市,而不必等大军攻克省城后再一个个地去拔除。
但古代军队不一样,人家就少部分精锐带着全军。其余部队,离开了精锐打头阵,很多就不会打仗了。只能等主力攻克某地后,再由精锐打头阵,去攻克别的地方。
马林的北海国军队同样如此,因为担心小规模的部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作战中,马林基本都是按军团行动的,很少派出方阵甚至连队单独出去执行任务。除非,只是下乡征粮或洗劫等并非打硬仗的任务。
而马林新组建的青年近卫军则不一样,这里,每个将士都是有思考能力的精锐。就算把他们拆成多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也有独自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而且,理解和执行力都较好。毕竟,这帮少年可都是接受了很多年的军事教育的,执行能力绝对没话说。
其奥秘,就在于基层军官的能力不同上面。马林现在的几个军团,基层的小队长什么的,很多都是文盲。若是有高级将领现场指挥,他们还能带得动军队。若是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领着各自的小队去单独执行任务,保证抓瞎。
而近现代的军队,每个小队长都是有文化的专业人士,执行能力绝不是那些草莽军官可比的。何况,青年近卫军的士官生们,都接受过多年的军事教育,不是一般的专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