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极速末日征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梦兮千年第059章 极速末日征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咳!滴滴答,你在哪儿?

    “我没有离开,就在你的身边?”

    哦,我这才想起,他从来就没有在我的眼前现身过,就是他的那个声音和一望无际的视屏,跟着我形影不离,想起来好心烦!他接着说道:

    之前的科学家们,已经计算到了一下的数据.....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总长22.4千米,裸露冰长16.6千米,末端海拔5158米。冰塔末端,是从1966~1997年间后退270米,平均每年退缩8.7米,而1921~1966年间,平均每年退缩6米。你算算看,现在这些冰川应变成怎么样的程度?

    如果,按每年8.7米的速度继续后退,到2035年,还要退缩418米,到那时仍然有16千米长的裸露冰面和冰塔林,仍然是十分壮丽的冰川。

    然而,五百年后的今天,它会发生什么?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一个影响空气和水的大循环系统的气候大分界线,对于南面的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位置和令人惊叹的高度,大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同时,迫使带着雨雾的西南季风在穿越山脉向北移动之前,捐弃自己的大部水分,从而造成印度一侧的巨大雨夹雪降水量,自然而然地制造了西藏的干燥状况。

    南坡年平均降雨量也是因地而异,在西喜马拉雅的西姆拉和马苏里为2米,在东喜马拉雅的大吉岭则达4米。

    而在大喜马拉雅山脉以北,诸如印度河谷的查谟和喀什米尔地带的斯卡都、吉尔吉特和列城,就只有0.1~0.2米的降雨量了。

    除此之外,地形和位置决定着气象的变化,不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地方气候极度不相齐,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也有差异。

    例如,马苏里城在面对台拉登的马苏里山脉之巅,高度约为1859米。由于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为2.337米,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为1.8489米的山岭之后约145千米的地方,记录到的年降雨量为1.575米。

    东喜马拉雅山脉比西喜马拉雅山脉纬度低,较为温暖,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在西姆拉,为-25℃。

    5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在大吉岭1945米的高度记录到的是11℃。

    同月,在邻珠穆朗玛峰近5029米的高度,最低温度约为-8℃,而在在5944米,气温降到-22℃,最低温度为-29℃,白天,在能避开时速超过161千米的强风的地区,即使在这样的高度,太阳也多是和煦温暖的。

    南坡从海拔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自然景象却迅速更替。

    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海拔升高,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渐增加,在2000米以上为针叶林带。

    再往高处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由灌丛代替森林出现灌丛带。在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梦兮千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梦兮千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梦兮千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兮千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