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生死极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梦兮千年第043章 生死极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在安地斯山周围的一个范围内发展农业是很困难的。

    作物的产量相当低。那时因为水源供给不足,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干旱或季节性降雨雨量很少,并且没有规律。海拔高的平原气候寒冷,庄稼经常受到霜冻。地势崎岖不平土壤发育不良,即使有肥沃的谷地但都十分狭小。

    安地斯山脉的区域海拔3,505~4,511公尺之间气候一般寒冷,昼夜间、晴天与阴天的温差很大,夜间温度在冰点以下。而在4,115~4,785公尺之间,则为荒野高原气候,温度经常在冰点以下。最后,在4,785公尺以上的山顶和山脊为极地严寒气候,寒风刺骨。

    气候最为宜人的科迪勒拉的外坡,既面向太平洋或亚马逊河流域的山坡,但是与内坡的气候有颇大的差别。

    这是因为外坡受到大洋或亚马逊河流域的影响。

    永久性的雪线的高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在麦哲伦海峡为792公尺,到南纬27°上升为6,096公尺,以后开始下降到哥伦比亚安地斯山脉为4,572公尺。

    与世界其他山区一样,由于方位、纬度、昼长和迎风面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小气候。特别是秘鲁因为小气候众多,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周围的各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很大。

    南纬38°以南年降水量超过508公厘,往北降水量减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再往北到玻利维亚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秘鲁高原、厄瓜多尔的谷地和哥伦比亚的稀树草原,降雨适中,但雨量悬殊很大。

    在秘鲁西科迪勒拉的西侧降雨量甚小,在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降雨量有所增加,在东科迪勒拉的东侧,既亚马逊河流域一侧经常下大雨,并有季节性。

    以交通来说,安地斯山脉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严重地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生产的中心一般都远离海港、多山的地形,使修筑和维护铁路和公路的困难重重,而且费用浩大。

    所以,只有遍布各地的驮运小路网络,仍在小乡镇之间以及农村与市镇之间继续发挥作用。马、驴和骡被广泛使用,哥伦比亚的牛、秘鲁和玻利维亚的美洲驼也被用来运输物资。

    就在这样的一片诺大的山区里面,南多他们的挣扎,无论是爬行山脊还是滑落山坡,接近十余天,铁路和公路就根本遇见不到了。

    本来想通过目测,想在两三个小时之内,或者四五个小时之内到达的那个地方,但是爬起来那个山是那么的巨大,好像永远都到不了那儿。

    南多他们继续向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退路。

    最后,他们在雪山里爬了居然漫长而又艰险的十天,这是一个让人么惊讶无比的壮举,如果你想跟他们问清楚,那是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他们真的无法用语言诉说清楚。

    罗伯特说:

    “一脚踩在土地上,另一脚踩在雪地上,这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梦兮千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梦兮千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梦兮千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兮千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