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三神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白蛇诡事第九十九章 “三神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吃过晚饭后,我们又到海边溜达了一圈,转够了,就随便坐到一个烧烤摊上点起了烧烤,和重庆不同的是这里的烧烤都是海鲜,而且非常新鲜,价格也很便宜,光看食材,就足够让人口水直往下滴了。

    吃到嘴里别提有多鲜香了,我最爱吃的就是烤海肠了,秦羽见我喜欢吃,又多给我点了一些,大家一边吃一边喝着啤酒,似乎把那些掌教印什么的事统统都抛在脑后了,今天的确很开心,其实不是忘了,而是谁也不想提,因为过了今天,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这些事情让我们疲惫不堪,我们只想这一刻能安静下来,不去想明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就交给明天吧。

    回到酒店,已经是凌晨时分了,也不知道明天我们能不能顺利的找到那个地方,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平安的回去,这些日子以来总是莫名的不安,也不知道为什么,究竟是因为那个一年的寓言还是因为什么,反正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

    鬼姑姑睡在我旁边,见我如此不安,便安慰我不要多想了,明天的事情也只有明天才知道。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秦羽的朋友果然如期而至,李东在当地包了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越野,刚好够我们几个人坐,当张旭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今天如此低调,开两辆这样的车时,李东就笑了,告诉我们说:“难道我们要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我们要去寻宝吗?这个节骨眼上一定要低调,免得招来是非。”

    我心中不由的佩服起他来,没想到他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关键时刻还是听有分寸的。也不知道东哥他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他总是这样,时而没心没肺,时而又让人出乎意料,我想他身后一定有什么故事,我们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底细,但是我们清楚,他是我们的朋友,这就够了!

    交接好一切后,我们就出发了,这次,我和李东还有鬼姑姑一个车,张旭和秦羽花姐一个车。我们开着越野车跑在前面,这一路倒也畅通无阻,山东的路况不知道要比重庆好多少,我们的心情似乎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也不知道那个藏宝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地方,里面会不会有危险,真的有镇墓的神兽吗?想到这样我便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李东,我本以为他见多识广,懂得多一些,但是这次他的回答却完全的出乎我的意料。

    这次李东的语气出奇的冷静,他对我说:“小白,如果这次我回不来了,你会记得我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的回答,本来我是心里已经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被他这么一问,反而又莫名的紧张起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突然想起了我那一年的劫数,我知道李东他们平时虽然是大大咧咧的,但是他们是有本事有先知的人,是不会乱说这样的话是,不知道今天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难道这次真的会有危险吗?

    “我逗你的,看把你吓的,你东哥我有那么容易挂吗?真是的,别担心了,一会千万别把我刚才问你的话告诉秦羽他们啊。我是和你开玩笑的。”李东又故作轻松的解释了下。但是我看的出来,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我开始感觉恐慌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难道这次真的要出什么意外了吗?

    我又问李东,藏宝的地方还远吗?李东回答说,不远了,就在“三神山”,我问李东,三神山在哪里,李东回答说,真正意义上的“三神山”对现代人来说,它只是个传说,在不在都不知道了。可是他知道,真的有这个地方。

    见我和鬼姑姑心中颇有疑惑,李东赶紧解释告诉我们说,以前这里东海有仙境,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三神山,神话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李东告诉我们说至今,都没有人能找到这些地方,今天我们要去的正是这个地方的瀛洲,而真正的瀛洲并不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而是一个小岛,宝藏的位置就在那里。

    听到这里我们都愣了,怎么会是一个小岛呢?

    李东告诉我们说,先说蓬莱的由来,说是“蓬莱”的名字是因秦始皇的访仙求药而来的。故事说秦始皇寻找蓬莱仙岛,站在高处见到海里有一片红色,便向方士发问,方士在慌乱中便诓骗秦始皇说那就是蓬莱,蓬莱便由此而得名。其实不然,“蓬莱”这一仙山的名字战国时期就有了,并且最早来访蓬莱的也不是秦始皇,而是齐威王。秦始皇到这里的目的就是寻找蓬莱仙山,说明“蓬莱”这一名字早就有了,秦始皇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访仙药和埋藏宝藏。

    后来,这里又成为唐宋时期关押犯人的地方,与其说是关押犯人,倒不如说是某个朝代的君王再此来寻找秦始皇的宝藏,正是听说此地或许有宝,才将大批的犯人押送到这里来寻宝,还有八仙与蓬莱的传说,将八仙与沙门岛的囚犯联系在了一起。说的是当年沙门岛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朝廷每年配给犯人的粮食是个定数,而岛上的犯人却不断增加,粮食明显不够吃,看管犯人的守卫便将超出定量人数的犯人一批批扔进大海。一些犯人不甘死于非命,便趁晚上避开守卫,抱着木头、葫芦等浮具跳进大海游向蓬莱。途中,多数犯人丧命,到蓬莱后只剩下了八人。蓬莱的渔民们见他们形貌古怪,又得知他们是借助木头等简单的浮具渡海而来,便以为是神仙降世,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演绎成后来的八仙过海故事了。

    这些故事乍听起来挺悲壮,也挺有趣,但是一推敲起来,问题就来了。历史上沙门岛的确曾经是军队犯人的发配之地,那是宋朝建隆年间的事。岛上因粮食不够吃而将犯人抛进大海淹死也是史实。但是把这一事件与八仙联系在一起的牵强之处是时间不对。沙门岛流放犯人的时间是宋初,而八仙中最后一个成仙的曹国舅却是北宋中期宋仁宗当朝时。当时曹国舅尚未成仙,怎么能将八仙与沙门岛的犯人扯到一起呢?为了把犯人和八仙扯到一起,故事中还专门编进一个女犯人,却不知宋代的女青年是没有应征入伍义务的,即使有一个花木兰式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兵,又怎么那样凑巧就被打成了流放海岛的军犯呢?

    还有一个忽略了时间的民间传说就是“苏东坡访八仙”。资料表明,将人们今天所传的吕洞宾等过海八仙最后固定下来的作品,是明代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苏东坡是北宋中期人,他在世时八仙人物还没定型呢,访的哪档子八仙呢?故事的编者把苏东坡访八仙的时间定在三月初三。

    那么,八仙传说是怎么与蓬莱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首先缘于“蓬莱”这个来自大海的富有魅力的仙境名字。蓬莱是海上三神山之一,而三山五岳、洞天福地又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作为三仙山之一的蓬莱,本来就有许多仙人的存在,众仙会聚之地,八仙的积极加盟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其次,八仙与蓬莱的缘份,还应从吕洞宾说起。《白云观志》中把吕洞宾列为“蓬莱派”,钟离权的《赠吕洞宾》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吕洞宾自己的诗中也写道:“独坐蓬莱观宇宙,抽剑眉间海上游”,俨然一个蓬莱人。蓬莱阁从明代时就建起一个吕公亭,清代又建起了吕祖殿。既然吕洞宾是八仙的核心人物,又与蓬莱关系那么紧密,其他仙人跟随而来就不足为奇了。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民间传说中,许多情节的随意性太大,主观臆造的成分太多,因此,缺乏严密性和真实性,乍一听非常生动传神,细一分析却漏洞百出。难道这写真的只是神话故事那么简单吗?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com手机请访问: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白蛇诡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白蛇诡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白蛇诡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白蛇诡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