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
......
欲擒故纵,乃是三十六计第十六计,意思是故意放纵敌人,使敌人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趁着敌人松懈的机会出手一举捉拿,以此来减少伤亡、避免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背水一战。
在兵法之中,这般手段乃是常识,即使是关武元之流也能纸上谈兵一番。
但在官场之中,却常常是截然相反,乃是“欲纵故擒”,也就是设下一处陷阱之后,再在陷阱之上摆放一个诱饵,等到对手想要往陷阱方向而去的时候,却又会坚决反对他的想法,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利用对手的逆反心理、让对手坚信自己的想法正确,引诱对手愈发是态度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想法,最终也就会义无反顾的跳入陷阱之中。
相较于兵法中“欲擒故纵”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官场上使用“欲纵故擒”这般手段的目的,除了引诱对手跳入陷阱之外,也是为了撇清自身责任——你看,我当初可是坚决反对你这样做的,所以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没有我的责任,这处陷阱自然也不是我设置的,否则我当初为何要反对你?
若是目标乃是毫无主见、性格软弱之辈,“欲纵故擒”的手段只怕是毫无用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但若是针对于性格强势、心性多疑、刚腹自用之辈,这般手段却往往会产生奇效。
恰好,德庆皇帝就是一个性格强势、心性多疑、刚腹自用的人。
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也就使用了“欲纵故擒”的手段。
赵俊臣总是未雨绸缪,随时都会做好两手准备,也从来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譬如说他面对朝廷的粮荒隐忧之际,虽然是寄希望于自己的远洋计划,但也不会把所有希望尽数寄托于远洋计划,为了预防远洋计划发生意外变故、遭受临时挫败,赵俊臣今天又另行布置了利用藩宗田产购换民间大户囤粮的计划,这般双管齐下,顺利渡过这场粮荒的成功机会也就可以提升许多。
如今也是这样,赵俊臣对于“同济庙”的布置并没有太多信心,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够蒙蔽德庆皇帝,所以他自然是要率先摘清自己身上的嫌疑与责任,这样一来就算是利用“同济庙”蛊惑德庆皇帝的计划失败,赵俊臣的损失也不会特别大。
*
此时,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的阻止之后,又注意到赵俊臣的表情变化,一双老眼不由是微微眯起,显然是认为赵俊臣这般迫不及待的劝阻态度,必是暗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
但德庆皇帝的表情依旧没有变化,只是看似随意的问道:“哦?为何不能去‘同济庙’?难道是狼窝虎穴不成?”
赵俊臣的面色依然严肃,解释道:“陛下,臣也听说过这个‘同济庙’,这家庙宇的教义可谓是不伦不类、荒诞离奇,竟是同时供奉着各教**,说什么‘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也引起了佛道两教的纷纷反对,认为这家庙宇近乎于邪.教......事实上,臣听说了‘同济庙’的相关传闻之后,也一直都犹豫着要不要奏报朝廷、让朝廷颁布法令彻底取缔于它!所以,陛下若是去了这种地方,今后一旦是传出消息,只怕是要引发不少争议!”
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先是深深打量了赵俊臣一眼,想到“同济庙”的情况、再想到赵俊臣的劝阻态度,不由是心中一动,却是突然笑了起来,自以为看透了赵俊臣的小算盘,也摸清了赵俊臣的目前想法。
于是,德庆皇帝缓缓问道:“俊臣啊,你觉得朕对你有多少了解?”
“当然是完全不了解,你对赵俊臣这个人的认知,大多是源自于我穿越之前,再加上我穿越之后也一直都在伪装自己,你对我的了解不仅是完全空白,更还是完全错误!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从你身上屡次讨到便宜!”
心中冒出这般想法之后,赵俊臣表面上则是稍稍低头,好似是想要隐藏自己的心虚,低声道:“陛下目光如炬,臣的心思从来都无法瞒过陛下!”
德庆皇帝轻轻点头,道:“是啊,朕很了解你,哪怕你近年来成长迅速,手段多了一些圆滑,但一个人的根性总是难以变化!其实啊,你和太子他很像,总是认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不撞南墙不回头,只不过太子他是拘泥于教条的固执死板,而你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肆意妄为!
所以,你当初还是户部中层官员的时候,就敢是干涉户部的最终决策,当你是户部侍郎的时候,就敢是架空户部尚书,当你势力未成之际,就敢与当朝阁老针锋相对,哪怕是天下清流皆是恨你入骨,你也是不管不顾,近年来你的手段圆滑了许多,但这般执拗妄为的性子反倒是愈发明显了,无论是商税整改、农务改革、又或是陕甘战事,你皆是只要认准一个道理,就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推动,完全不会顾及失败的后果!”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赵俊臣一时间却也无法分辨这般评价究竟是赞是贬,只好是沉默不语。
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在穿越前后的种种表现,也确实是存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却是全然不同,赵俊臣的前身说穿了就是目光短浅、仗着圣宠肆无忌惮罢了,而赵俊臣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看似也是做事不计后果、任意妄行,但实际上每一步都经过了详尽考量,也认真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然而,德庆皇帝仅是看到表象,只以为这两种表现乃是完全相同的。
另一边,德庆皇帝继续说道:“也正因为朕很了解你,所以刚才听到你的劝阻理由之后,也不由是心中好奇......以你一贯以来不管不顾的性格,如果当真是看不惯‘同济庙’的教义,只怕是早已经奏报朝廷取缔它了吧?以你今时今日的权势地位,想要取缔一家庙宇还不是手到擒来?却为何还要犹豫不决、一直拖延到今日也是毫无动作?难不成,这‘同济庙’有什么让你也会感到忌惮的地方?
譬如说,你已经暗中收到消息,得知‘同济庙’内暗中供奉着一位真神?而这位真神,就是朕一直想要寻访的‘南海三圣’?你一直都是反对朕寻仙访道的,所以你自然是想方设法避免朕与‘同济庙’进行接触,但与此同时,你也曾亲眼见过‘南海三圣’的仙迹,于是当你发现‘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之后,也就不敢当真是出手取缔、担心自己会得罪真神,可是这样?
哈!难道你还真以为,这些事情能瞒得住朕?”
听到德庆皇帝的连续质问之后,赵俊臣偷偷抬眼打量着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化,表情间满是震惊,问道:“这......陛下您已经知道‘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了?”
德庆皇帝轻哼一声,道:“这天下皆是朕的,又有什么事情能瞒得住朕?无论是‘同济庙’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还是你的那点小心思,朕皆是洞若观火!”
说话间,德庆皇帝的表情看似不满,但心中则是略有得意。
毕竟,在德庆皇帝看来,自己如今只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就轻易看透了赵俊臣的想法、拆穿了赵俊臣的心思,也算是有力回击了赵俊臣此前刻意把他引去东大街的算计。
而赵俊臣身为朝中阁老、庙堂权臣,在自己面前竟是无所遁形,这般成就感对于德庆皇帝而言也是少见,自然是让德庆皇帝忍不住暗中得意了。
与此同时,察觉到赵俊臣早就发现了‘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却一直都在瞒着自己之后,德庆皇帝固然是有些不高兴,但也并不觉得特别生气,毕竟赵俊臣也算是出于好心。
而就在德庆皇帝暗中得意之际,赵俊臣则是终于“放弃挣扎”,叹息道:“陛下英明......其实臣也知道,臣的这点小心思无论如何也瞒不过陛下,但陛下您也明白臣的态度,这寻仙访道之事太过于虚无缥缈,乃是可遇而不可求,能遇到一次仙迹就已是万中无一的机缘了,又如何还能妄求更多?所以臣依然还是无法赞同陛下您在这种事情上耗费过多精力!”
许多时候,故意让上司拆穿自己不含恶意的小心思,借此来彰显上司的睿智高明,然后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钦佩,乃是最好的讨好手段。
赵俊臣亦是深谙此道。
所以,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再次劝阻,德庆皇帝依然不觉得生气,只会挥手打断了赵俊臣的劝阻之言,道:“朕意已决!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劝了,朕这次没有怪你刻意隐瞒消息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朕也不瞒你,朕这次微服私访不仅是想要体察民情,也是想要前往‘同济庙’寻访仙踪,朕的想法早就与你说清楚了,你劝也劝不住!更何况,你又如何能确定朕这次前往‘同济庙’的事情,就不是仙人刻意安排的机缘?”
说完,德庆皇帝也不再理会赵俊臣的劝阻,直接向张德吩咐道:“去‘同济庙’!”
张德身为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理会赵俊臣的态度,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当即是扬鞭驱马、驾驭着马车向着京城西郊方向而去。
*
却说,马车再次驶动前行之际,赵俊臣满脸都是无可奈何,也就一直都是沉默不语,车厢内的气氛也是稍显沉闷。
然而,德庆皇帝却不打算放过赵俊臣。
斜目看了赵俊臣一眼,德庆皇帝很快就打破了沉默,问道:“其实,朕也是昨天才收到消息,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但你为何能比朕更早收到消息?若不是你刚才无意间显出破绽,朕只怕也无法察觉到你已经提前收到消息的迹象。”
赵俊臣再次叹息一声,实话实说道:“既然瞒不过陛下,臣也不敢隐瞒......其实,臣与‘同济庙’大住持张道全已是相识一年有余,‘同济庙’能来到京城境内传教,也全是因为臣当初资助了他一笔银子的缘故。”
德庆皇帝开始关注“同济庙”之后,有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必然会被查出来,所以赵俊臣也打算趁机“坦白”——自然是半真半假的那种“坦白”。
德庆皇帝这次是真的没有想到,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竟然还有这层关系,顿时是皱眉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细细向朕讲来!”
赵俊臣解释道:“陛下您还记得臣前年曾去山西潞安府赈济蝗灾的事情吗?该地的百姓尚未开智,只把这场蝗灾视为是蝗神的惩罚,哪怕是蝗虫铺天盖地、吃尽了田地里的粮食,百姓们依然是不敢扑灭蝗虫,生怕会进一步得罪蝗神,臣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会让这场蝗灾越闹越大、甚至是影响到周边府县,于是就决心灭蝗,但又担心百姓无法理解激发民变,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教治教,搬出一尊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神灵表态支持灭蝗,这样一来百姓们也就不怕得罪蝗神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法子。”
赵俊臣继续说道:“但等臣询问了潞安府的宗教情况之后,却发现该地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并不是佛道两教,而是这家‘同济庙’,臣当时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寻到了‘同济庙’的住持张道全,让张道全站出来表态支持灭蝗,谁曾想这个张道全竟是软硬不吃,只是提出了一项交易,让臣出钱资助他把‘同济庙’搬迁到京城境内传播教义,然后他才会出面表态支持灭蝗,臣当时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是同意了这项交易,于是也就成功扑灭了蝗灾,然后臣信守承诺交给他一笔银子、让他得以把‘同济庙’搬到京城境内......
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臣损失了一笔私财,再加上‘同济庙’的教义太过于荒唐,所以臣一直都不喜欢‘同济庙’,甚至还曾想过要找‘同济庙’的麻烦,所以就暗中调查了‘同济庙’的情况,也就是那个时候让臣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
德庆皇帝性格多疑,当他得知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的特殊关系之后,自然就会忍不住多想,这个时候更是寻到了一处破绽,当即是问道:“哦?既然你早就看‘同济庙’不顺眼,为何是迟迟没有动手?你的耐性何时这般好了?”
对于德庆皇帝的这般质疑,赵俊臣也是早有应对,表情迟疑的答道:“臣当然有刻意针对过‘同济庙’,事实上‘同济庙’来到京城之初,臣就曾暗中鼓动京城境内影响力最大的普灵寺前往僧录司状告‘同济庙’,这件事情不论是普灵寺方丈还是僧录司的官员皆是知道的,但接下来几天臣每天晚上都是噩梦连连,梦中好似有人警告臣绝不能再找‘同济庙’的麻烦,还说臣若是放过‘同济庙’,今后就会给臣一个回报......那些噩梦太过恐怖,让臣每天都是半夜惊醒,最终出于宁可信其有的想法,也就对‘同济庙’敬而远之了。”
实际上,“同济庙”来到京城之初,赵俊臣为了撇清关系,也确实鼓动过普灵寺状告“同济庙”,但这件事情也同样是被赵俊臣暗中出手摆平的。
另一边,赵俊臣所讲的故事太过荒诞,德庆皇帝心中的猜疑之意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是愈发浓重了。
事实上,若不是德庆皇帝如今对于寻仙之事已是钻了牛角尖,这个时候只会把赵俊臣所讲的故事视作怪谈、全然不会相信。
于是,德庆皇帝的双眼再次眯起——这是他心中起疑的标志性动作——又问道:“然后呢?你没有再找‘同济庙’的麻烦,事后可有收到仙人回报?”
赵俊臣再次迟疑了一下,却是说道:“臣思来想去,仙人当初把那几颗仙果交给臣、让臣转呈于陛下,应该就是所谓的回报了吧,毕竟臣在这件事情上也沾光不少,否则满朝贤臣无数,仙人为何是偏偏选择臣来向陛下转呈仙果?”
听到赵俊臣提到那几颗印字苹果,德庆皇帝不由是若有所思,也觉得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有些道理,心中怀疑竟是瞬间减少了大半。
赵俊臣当初进献给德庆皇帝的那几颗印字苹果,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极限,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祥瑞与神迹,德庆皇帝如今对于寻仙访道的事情这般上心,也完全是因为那几颗果子的缘故。
事实上,大概是出于心理作用,自从德庆皇帝郑而重之的服用了那几颗“仙果”之后,最近这些天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身体状态极佳。
所以,因为这几颗印字苹果的缘故,竟是让赵俊臣所讲的荒诞怪谈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也减轻了德庆皇帝心中的许多怀疑。
沉默良久之后,德庆皇帝轻轻点头,道:“这种时候宁可信其有是对的,不能无意间冒犯仙人!”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吩咐道:“既然你认识‘同济庿’的住持张道全,那随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等咱们君臣二人去了‘同济庙’之后,就由你来负责与张道全沟通,让咱们可以直接观摩‘南海三圣’的神像,看看是否会有机缘出现。”
赵俊臣又是一声叹息,似乎是觉得德庆皇帝越陷越深,但他如今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只好是答道:“臣遵旨。”
*
张德虽是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但他的赶车技术也很是娴熟,大概只用了半个时辰时间,就已经驱车来到了“同济庙”外。
接下来,赵俊臣很快就联系到了“同济庙”的管事之人,虽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却依然是隐瞒了德庆皇帝的身份,只说是自己的家族长辈,表示要在“同济庙”内游览一番。
这个时候,张道全正在主持一场传教法会,并未第一时间出面,接待他们的人乃是“同济庙”的二住持李木禾。
因为赵俊臣的身份尊贵,李木禾也提前收到了消息,自然是不敢阻拦赵俊臣等人的游览,只是相伴而行。
德庆皇帝昨天已经从徐盛那里提前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偏殿所在位置,这个时候也是心情急切,完全不打算耽搁行程,一路上只是走马观花,却直直向着“同济庙”最深处而去。
就这样,只是一炷香的功夫,德庆皇帝与赵俊臣等人已经来到了一处隐蔽偏殿的门前,然后德庆皇帝就打算推门而入。
根据徐盛所提供的情报,“南海三圣”的神像就供奉在这处偏殿之内。
见到德庆皇帝的动作,李木禾当即是劝阻道:“这位香客且慢,此处殿阁乃是本庙的一处隐蔽场所,从来都是不向外人开放的......”
然而,德庆皇帝却是完全无视了李木禾的劝阻,依然是亲手推门而入。
但接下来,就在德庆皇帝推开殿门的那一霎那,殿内突然是光芒大盛,射出无数道耀眼金芒,因为这些金色光芒太过于刺眼,让德庆皇帝下意识的闭目遮挡。
下一刻,等德庆皇帝再次睁开眼睛之后,却发现此前的耀眼金芒皆已是不见,眼前的偏殿之内就连一根火烛也没有,可谓是昏暗无光,就好似此前的金芒刺眼皆是幻觉,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但德庆皇帝很清楚,刚才他推开殿门的那一刻,偏殿之内确实是映射出了无数的金色光芒,绝不是自己的幻觉!
这般情况让德庆皇帝不由是暗暗心惊,连忙转头向身边的赵俊臣、张德、以及李木禾三人问道:“刚才......我推门要进入殿内的时候,你们可有发现异象、被金色光芒刺晃双眼?”
赵俊臣表情茫然,摇头道:“伯父,此处偏殿之内昏暗无光,就连火烛也没有,哪里曾有什么金芒刺眼?”
李木禾也是摇头道:“贫道并未有发现任何异常,大概是香客您看错了吧!”
事实上,偏殿之内暗中设有机关,就是利用后世的潜望镜原理,把偏殿外的阳光引入到偏殿之内,又因为是使用铜镜反射光芒的缘故,所以引入殿内的光芒皆是呈为金色。
根据事前的布置,当德庆皇帝走进偏殿的那一刻,就会有人暗中扭动机关、让德庆皇帝见到偏殿之内金芒四射的异象,然后则是迅速关闭机关、让德庆皇帝无法详细查探究竟、进而是疑神疑鬼。
这样一来,不仅是德庆皇帝,赵俊臣、张德、李木禾三人其实也都看到了偏殿内的金芒异象,但赵俊臣这个时候则是直接否认自己曾有看到异象,李木禾也是暗中配合、表示自己同样没有看到异象,营造出只有德庆皇帝一人看到了金芒异象的氛围。
此时,德庆皇帝见到赵俊臣与李木禾二人皆是否认之后,不由是再次心中一惊,暗暗想道:“怎么回事?刚才的金色光芒极为耀目,他们为何皆是没有看到?难道说......这般异象只有朕一个人看到了?难道说......这是仙人在向朕展现神迹?”
心中惊疑不定之间,德庆皇帝又看向张德,问道:“张德你呢?刚才可有注意到什么异象?”
张德同样是一副惊疑不定的神态,连连摇头道:“没、没看到!”
事实上,张德刚才也真切看到了偏殿内所泛射出的金色光芒。
然而,赵俊臣身为朝廷重臣都表示自己没看到任何异象,李木禾作为“同济庙”的二住持也同样表示自己没看到任何异象,张德仅是一名太监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敢看到任何异象了——否则,岂不是表示你与德庆皇帝乃是并肩的同等待遇?——作为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张德一向是性子谨慎,这个时候尚未搞清楚状况,自然是随波逐流、怎么稳妥怎么说。
赵俊臣也没想到张德的回答竟是这般配合,他原本已经准备好了一套说辞,但现在因为张德的主动配合,却是全然用不上了。
另一边,德庆皇帝听到张德的回答之后,既是惊疑不定、也是暗暗兴奋,轻声喃喃道:“但朕刚才确实是看到了无数的耀目金芒,不可能是幻觉,好似就是从殿内神像上泛射而出......难道这般异象只让朕一人看到了?”
一时间,德庆皇帝竟是忘记了掩饰身份,以“朕”自称,幸好他声音极低,否则李木禾就要装不下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几人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越飘渺的声音。
“这位老香主若是可以看到异象,自当是有缘之人。”
听到这个声音,赵俊臣转头一看,只见是张道全终于现身了。
......
......
82中文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
欲擒故纵,乃是三十六计第十六计,意思是故意放纵敌人,使敌人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趁着敌人松懈的机会出手一举捉拿,以此来减少伤亡、避免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背水一战。
在兵法之中,这般手段乃是常识,即使是关武元之流也能纸上谈兵一番。
但在官场之中,却常常是截然相反,乃是“欲纵故擒”,也就是设下一处陷阱之后,再在陷阱之上摆放一个诱饵,等到对手想要往陷阱方向而去的时候,却又会坚决反对他的想法,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利用对手的逆反心理、让对手坚信自己的想法正确,引诱对手愈发是态度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想法,最终也就会义无反顾的跳入陷阱之中。
相较于兵法中“欲擒故纵”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官场上使用“欲纵故擒”这般手段的目的,除了引诱对手跳入陷阱之外,也是为了撇清自身责任——你看,我当初可是坚决反对你这样做的,所以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没有我的责任,这处陷阱自然也不是我设置的,否则我当初为何要反对你?
若是目标乃是毫无主见、性格软弱之辈,“欲纵故擒”的手段只怕是毫无用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但若是针对于性格强势、心性多疑、刚腹自用之辈,这般手段却往往会产生奇效。
恰好,德庆皇帝就是一个性格强势、心性多疑、刚腹自用的人。
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也就使用了“欲纵故擒”的手段。
赵俊臣总是未雨绸缪,随时都会做好两手准备,也从来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譬如说他面对朝廷的粮荒隐忧之际,虽然是寄希望于自己的远洋计划,但也不会把所有希望尽数寄托于远洋计划,为了预防远洋计划发生意外变故、遭受临时挫败,赵俊臣今天又另行布置了利用藩宗田产购换民间大户囤粮的计划,这般双管齐下,顺利渡过这场粮荒的成功机会也就可以提升许多。
如今也是这样,赵俊臣对于“同济庙”的布置并没有太多信心,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够蒙蔽德庆皇帝,所以他自然是要率先摘清自己身上的嫌疑与责任,这样一来就算是利用“同济庙”蛊惑德庆皇帝的计划失败,赵俊臣的损失也不会特别大。
*
此时,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的阻止之后,又注意到赵俊臣的表情变化,一双老眼不由是微微眯起,显然是认为赵俊臣这般迫不及待的劝阻态度,必是暗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
但德庆皇帝的表情依旧没有变化,只是看似随意的问道:“哦?为何不能去‘同济庙’?难道是狼窝虎穴不成?”
赵俊臣的面色依然严肃,解释道:“陛下,臣也听说过这个‘同济庙’,这家庙宇的教义可谓是不伦不类、荒诞离奇,竟是同时供奉着各教**,说什么‘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也引起了佛道两教的纷纷反对,认为这家庙宇近乎于邪.教......事实上,臣听说了‘同济庙’的相关传闻之后,也一直都犹豫着要不要奏报朝廷、让朝廷颁布法令彻底取缔于它!所以,陛下若是去了这种地方,今后一旦是传出消息,只怕是要引发不少争议!”
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先是深深打量了赵俊臣一眼,想到“同济庙”的情况、再想到赵俊臣的劝阻态度,不由是心中一动,却是突然笑了起来,自以为看透了赵俊臣的小算盘,也摸清了赵俊臣的目前想法。
于是,德庆皇帝缓缓问道:“俊臣啊,你觉得朕对你有多少了解?”
“当然是完全不了解,你对赵俊臣这个人的认知,大多是源自于我穿越之前,再加上我穿越之后也一直都在伪装自己,你对我的了解不仅是完全空白,更还是完全错误!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从你身上屡次讨到便宜!”
心中冒出这般想法之后,赵俊臣表面上则是稍稍低头,好似是想要隐藏自己的心虚,低声道:“陛下目光如炬,臣的心思从来都无法瞒过陛下!”
德庆皇帝轻轻点头,道:“是啊,朕很了解你,哪怕你近年来成长迅速,手段多了一些圆滑,但一个人的根性总是难以变化!其实啊,你和太子他很像,总是认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不撞南墙不回头,只不过太子他是拘泥于教条的固执死板,而你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肆意妄为!
所以,你当初还是户部中层官员的时候,就敢是干涉户部的最终决策,当你是户部侍郎的时候,就敢是架空户部尚书,当你势力未成之际,就敢与当朝阁老针锋相对,哪怕是天下清流皆是恨你入骨,你也是不管不顾,近年来你的手段圆滑了许多,但这般执拗妄为的性子反倒是愈发明显了,无论是商税整改、农务改革、又或是陕甘战事,你皆是只要认准一个道理,就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推动,完全不会顾及失败的后果!”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赵俊臣一时间却也无法分辨这般评价究竟是赞是贬,只好是沉默不语。
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在穿越前后的种种表现,也确实是存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却是全然不同,赵俊臣的前身说穿了就是目光短浅、仗着圣宠肆无忌惮罢了,而赵俊臣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看似也是做事不计后果、任意妄行,但实际上每一步都经过了详尽考量,也认真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然而,德庆皇帝仅是看到表象,只以为这两种表现乃是完全相同的。
另一边,德庆皇帝继续说道:“也正因为朕很了解你,所以刚才听到你的劝阻理由之后,也不由是心中好奇......以你一贯以来不管不顾的性格,如果当真是看不惯‘同济庙’的教义,只怕是早已经奏报朝廷取缔它了吧?以你今时今日的权势地位,想要取缔一家庙宇还不是手到擒来?却为何还要犹豫不决、一直拖延到今日也是毫无动作?难不成,这‘同济庙’有什么让你也会感到忌惮的地方?
譬如说,你已经暗中收到消息,得知‘同济庙’内暗中供奉着一位真神?而这位真神,就是朕一直想要寻访的‘南海三圣’?你一直都是反对朕寻仙访道的,所以你自然是想方设法避免朕与‘同济庙’进行接触,但与此同时,你也曾亲眼见过‘南海三圣’的仙迹,于是当你发现‘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之后,也就不敢当真是出手取缔、担心自己会得罪真神,可是这样?
哈!难道你还真以为,这些事情能瞒得住朕?”
听到德庆皇帝的连续质问之后,赵俊臣偷偷抬眼打量着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化,表情间满是震惊,问道:“这......陛下您已经知道‘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了?”
德庆皇帝轻哼一声,道:“这天下皆是朕的,又有什么事情能瞒得住朕?无论是‘同济庙’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还是你的那点小心思,朕皆是洞若观火!”
说话间,德庆皇帝的表情看似不满,但心中则是略有得意。
毕竟,在德庆皇帝看来,自己如今只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就轻易看透了赵俊臣的想法、拆穿了赵俊臣的心思,也算是有力回击了赵俊臣此前刻意把他引去东大街的算计。
而赵俊臣身为朝中阁老、庙堂权臣,在自己面前竟是无所遁形,这般成就感对于德庆皇帝而言也是少见,自然是让德庆皇帝忍不住暗中得意了。
与此同时,察觉到赵俊臣早就发现了‘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却一直都在瞒着自己之后,德庆皇帝固然是有些不高兴,但也并不觉得特别生气,毕竟赵俊臣也算是出于好心。
而就在德庆皇帝暗中得意之际,赵俊臣则是终于“放弃挣扎”,叹息道:“陛下英明......其实臣也知道,臣的这点小心思无论如何也瞒不过陛下,但陛下您也明白臣的态度,这寻仙访道之事太过于虚无缥缈,乃是可遇而不可求,能遇到一次仙迹就已是万中无一的机缘了,又如何还能妄求更多?所以臣依然还是无法赞同陛下您在这种事情上耗费过多精力!”
许多时候,故意让上司拆穿自己不含恶意的小心思,借此来彰显上司的睿智高明,然后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钦佩,乃是最好的讨好手段。
赵俊臣亦是深谙此道。
所以,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再次劝阻,德庆皇帝依然不觉得生气,只会挥手打断了赵俊臣的劝阻之言,道:“朕意已决!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劝了,朕这次没有怪你刻意隐瞒消息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朕也不瞒你,朕这次微服私访不仅是想要体察民情,也是想要前往‘同济庙’寻访仙踪,朕的想法早就与你说清楚了,你劝也劝不住!更何况,你又如何能确定朕这次前往‘同济庙’的事情,就不是仙人刻意安排的机缘?”
说完,德庆皇帝也不再理会赵俊臣的劝阻,直接向张德吩咐道:“去‘同济庙’!”
张德身为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理会赵俊臣的态度,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当即是扬鞭驱马、驾驭着马车向着京城西郊方向而去。
*
却说,马车再次驶动前行之际,赵俊臣满脸都是无可奈何,也就一直都是沉默不语,车厢内的气氛也是稍显沉闷。
然而,德庆皇帝却不打算放过赵俊臣。
斜目看了赵俊臣一眼,德庆皇帝很快就打破了沉默,问道:“其实,朕也是昨天才收到消息,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但你为何能比朕更早收到消息?若不是你刚才无意间显出破绽,朕只怕也无法察觉到你已经提前收到消息的迹象。”
赵俊臣再次叹息一声,实话实说道:“既然瞒不过陛下,臣也不敢隐瞒......其实,臣与‘同济庙’大住持张道全已是相识一年有余,‘同济庙’能来到京城境内传教,也全是因为臣当初资助了他一笔银子的缘故。”
德庆皇帝开始关注“同济庙”之后,有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必然会被查出来,所以赵俊臣也打算趁机“坦白”——自然是半真半假的那种“坦白”。
德庆皇帝这次是真的没有想到,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竟然还有这层关系,顿时是皱眉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细细向朕讲来!”
赵俊臣解释道:“陛下您还记得臣前年曾去山西潞安府赈济蝗灾的事情吗?该地的百姓尚未开智,只把这场蝗灾视为是蝗神的惩罚,哪怕是蝗虫铺天盖地、吃尽了田地里的粮食,百姓们依然是不敢扑灭蝗虫,生怕会进一步得罪蝗神,臣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会让这场蝗灾越闹越大、甚至是影响到周边府县,于是就决心灭蝗,但又担心百姓无法理解激发民变,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教治教,搬出一尊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神灵表态支持灭蝗,这样一来百姓们也就不怕得罪蝗神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法子。”
赵俊臣继续说道:“但等臣询问了潞安府的宗教情况之后,却发现该地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并不是佛道两教,而是这家‘同济庙’,臣当时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寻到了‘同济庙’的住持张道全,让张道全站出来表态支持灭蝗,谁曾想这个张道全竟是软硬不吃,只是提出了一项交易,让臣出钱资助他把‘同济庙’搬迁到京城境内传播教义,然后他才会出面表态支持灭蝗,臣当时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是同意了这项交易,于是也就成功扑灭了蝗灾,然后臣信守承诺交给他一笔银子、让他得以把‘同济庙’搬到京城境内......
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臣损失了一笔私财,再加上‘同济庙’的教义太过于荒唐,所以臣一直都不喜欢‘同济庙’,甚至还曾想过要找‘同济庙’的麻烦,所以就暗中调查了‘同济庙’的情况,也就是那个时候让臣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
德庆皇帝性格多疑,当他得知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的特殊关系之后,自然就会忍不住多想,这个时候更是寻到了一处破绽,当即是问道:“哦?既然你早就看‘同济庙’不顺眼,为何是迟迟没有动手?你的耐性何时这般好了?”
对于德庆皇帝的这般质疑,赵俊臣也是早有应对,表情迟疑的答道:“臣当然有刻意针对过‘同济庙’,事实上‘同济庙’来到京城之初,臣就曾暗中鼓动京城境内影响力最大的普灵寺前往僧录司状告‘同济庙’,这件事情不论是普灵寺方丈还是僧录司的官员皆是知道的,但接下来几天臣每天晚上都是噩梦连连,梦中好似有人警告臣绝不能再找‘同济庙’的麻烦,还说臣若是放过‘同济庙’,今后就会给臣一个回报......那些噩梦太过恐怖,让臣每天都是半夜惊醒,最终出于宁可信其有的想法,也就对‘同济庙’敬而远之了。”
实际上,“同济庙”来到京城之初,赵俊臣为了撇清关系,也确实鼓动过普灵寺状告“同济庙”,但这件事情也同样是被赵俊臣暗中出手摆平的。
另一边,赵俊臣所讲的故事太过荒诞,德庆皇帝心中的猜疑之意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是愈发浓重了。
事实上,若不是德庆皇帝如今对于寻仙之事已是钻了牛角尖,这个时候只会把赵俊臣所讲的故事视作怪谈、全然不会相信。
于是,德庆皇帝的双眼再次眯起——这是他心中起疑的标志性动作——又问道:“然后呢?你没有再找‘同济庙’的麻烦,事后可有收到仙人回报?”
赵俊臣再次迟疑了一下,却是说道:“臣思来想去,仙人当初把那几颗仙果交给臣、让臣转呈于陛下,应该就是所谓的回报了吧,毕竟臣在这件事情上也沾光不少,否则满朝贤臣无数,仙人为何是偏偏选择臣来向陛下转呈仙果?”
听到赵俊臣提到那几颗印字苹果,德庆皇帝不由是若有所思,也觉得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有些道理,心中怀疑竟是瞬间减少了大半。
赵俊臣当初进献给德庆皇帝的那几颗印字苹果,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极限,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祥瑞与神迹,德庆皇帝如今对于寻仙访道的事情这般上心,也完全是因为那几颗果子的缘故。
事实上,大概是出于心理作用,自从德庆皇帝郑而重之的服用了那几颗“仙果”之后,最近这些天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身体状态极佳。
所以,因为这几颗印字苹果的缘故,竟是让赵俊臣所讲的荒诞怪谈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也减轻了德庆皇帝心中的许多怀疑。
沉默良久之后,德庆皇帝轻轻点头,道:“这种时候宁可信其有是对的,不能无意间冒犯仙人!”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吩咐道:“既然你认识‘同济庿’的住持张道全,那随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等咱们君臣二人去了‘同济庙’之后,就由你来负责与张道全沟通,让咱们可以直接观摩‘南海三圣’的神像,看看是否会有机缘出现。”
赵俊臣又是一声叹息,似乎是觉得德庆皇帝越陷越深,但他如今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只好是答道:“臣遵旨。”
*
张德虽是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但他的赶车技术也很是娴熟,大概只用了半个时辰时间,就已经驱车来到了“同济庙”外。
接下来,赵俊臣很快就联系到了“同济庙”的管事之人,虽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却依然是隐瞒了德庆皇帝的身份,只说是自己的家族长辈,表示要在“同济庙”内游览一番。
这个时候,张道全正在主持一场传教法会,并未第一时间出面,接待他们的人乃是“同济庙”的二住持李木禾。
因为赵俊臣的身份尊贵,李木禾也提前收到了消息,自然是不敢阻拦赵俊臣等人的游览,只是相伴而行。
德庆皇帝昨天已经从徐盛那里提前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偏殿所在位置,这个时候也是心情急切,完全不打算耽搁行程,一路上只是走马观花,却直直向着“同济庙”最深处而去。
就这样,只是一炷香的功夫,德庆皇帝与赵俊臣等人已经来到了一处隐蔽偏殿的门前,然后德庆皇帝就打算推门而入。
根据徐盛所提供的情报,“南海三圣”的神像就供奉在这处偏殿之内。
见到德庆皇帝的动作,李木禾当即是劝阻道:“这位香客且慢,此处殿阁乃是本庙的一处隐蔽场所,从来都是不向外人开放的......”
然而,德庆皇帝却是完全无视了李木禾的劝阻,依然是亲手推门而入。
但接下来,就在德庆皇帝推开殿门的那一霎那,殿内突然是光芒大盛,射出无数道耀眼金芒,因为这些金色光芒太过于刺眼,让德庆皇帝下意识的闭目遮挡。
下一刻,等德庆皇帝再次睁开眼睛之后,却发现此前的耀眼金芒皆已是不见,眼前的偏殿之内就连一根火烛也没有,可谓是昏暗无光,就好似此前的金芒刺眼皆是幻觉,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但德庆皇帝很清楚,刚才他推开殿门的那一刻,偏殿之内确实是映射出了无数的金色光芒,绝不是自己的幻觉!
这般情况让德庆皇帝不由是暗暗心惊,连忙转头向身边的赵俊臣、张德、以及李木禾三人问道:“刚才......我推门要进入殿内的时候,你们可有发现异象、被金色光芒刺晃双眼?”
赵俊臣表情茫然,摇头道:“伯父,此处偏殿之内昏暗无光,就连火烛也没有,哪里曾有什么金芒刺眼?”
李木禾也是摇头道:“贫道并未有发现任何异常,大概是香客您看错了吧!”
事实上,偏殿之内暗中设有机关,就是利用后世的潜望镜原理,把偏殿外的阳光引入到偏殿之内,又因为是使用铜镜反射光芒的缘故,所以引入殿内的光芒皆是呈为金色。
根据事前的布置,当德庆皇帝走进偏殿的那一刻,就会有人暗中扭动机关、让德庆皇帝见到偏殿之内金芒四射的异象,然后则是迅速关闭机关、让德庆皇帝无法详细查探究竟、进而是疑神疑鬼。
这样一来,不仅是德庆皇帝,赵俊臣、张德、李木禾三人其实也都看到了偏殿内的金芒异象,但赵俊臣这个时候则是直接否认自己曾有看到异象,李木禾也是暗中配合、表示自己同样没有看到异象,营造出只有德庆皇帝一人看到了金芒异象的氛围。
此时,德庆皇帝见到赵俊臣与李木禾二人皆是否认之后,不由是再次心中一惊,暗暗想道:“怎么回事?刚才的金色光芒极为耀目,他们为何皆是没有看到?难道说......这般异象只有朕一个人看到了?难道说......这是仙人在向朕展现神迹?”
心中惊疑不定之间,德庆皇帝又看向张德,问道:“张德你呢?刚才可有注意到什么异象?”
张德同样是一副惊疑不定的神态,连连摇头道:“没、没看到!”
事实上,张德刚才也真切看到了偏殿内所泛射出的金色光芒。
然而,赵俊臣身为朝廷重臣都表示自己没看到任何异象,李木禾作为“同济庙”的二住持也同样表示自己没看到任何异象,张德仅是一名太监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敢看到任何异象了——否则,岂不是表示你与德庆皇帝乃是并肩的同等待遇?——作为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张德一向是性子谨慎,这个时候尚未搞清楚状况,自然是随波逐流、怎么稳妥怎么说。
赵俊臣也没想到张德的回答竟是这般配合,他原本已经准备好了一套说辞,但现在因为张德的主动配合,却是全然用不上了。
另一边,德庆皇帝听到张德的回答之后,既是惊疑不定、也是暗暗兴奋,轻声喃喃道:“但朕刚才确实是看到了无数的耀目金芒,不可能是幻觉,好似就是从殿内神像上泛射而出......难道这般异象只让朕一人看到了?”
一时间,德庆皇帝竟是忘记了掩饰身份,以“朕”自称,幸好他声音极低,否则李木禾就要装不下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几人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越飘渺的声音。
“这位老香主若是可以看到异象,自当是有缘之人。”
听到这个声音,赵俊臣转头一看,只见是张道全终于现身了。
......
......
82中文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