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望子成龙再请先生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尘惊梦第9章 望子成龙再请先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儿子满十一岁的生辰过后,马侯平和王玉婉夫妇俩决定要给儿子再请一个先生教他识文断字了。

    这天夜里,马侯平和王玉婉夫妇还有儿子马成龙三个躺在床上。王玉婉离开丈夫的臂弯,把睡得正酣的儿子从床里头抱过来睡在她和丈夫的中间。

    马侯平看到儿子那酣甜甜的睡态,心里不胜欢喜,禁不住亲了亲儿子的胖脸蛋,笑着骂道:“这野卵日的小祖宗!”

    “这孩子整天里就知道调皮捣蛋,真叫人有些不放心呢,”王玉婉的脸贴着儿子的脸,心里也甜畅畅的。

    “小孩子就是要调皮捣蛋一些好,那才叫天真活泼,聪明伶俐,长大后才有出息。那些不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一般在智力方面要短缺一些,长大后也许没有转备,不中用。”马侯平说道。

    “那也不一定。儿子满十一岁生日那天,侯凡嘱咐我们要管教管教儿子,我看他的话也有道理。这孩子就是任性,玩心重。”王玉婉道。

    “侯凡的话是有道理。对那些无法无天,敢杀人放火的孩子是应该严加管教,可我们的儿子除了任性一些,还是很听话的。再说,儿子现在是任性一些,等他识了字,以后就会慢慢懂礼貌的。”马侯平道。

    王玉婉觉得丈夫说的也在理,甚是疼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老爷,我们到哪里去给儿子再请一个先生来教他识文断字呢?”

    “夫人你放心,听说寨子里的罗秀才日前从外头回来了,明天我就去请罗秀才。”马侯平满有把握地说。

    “那真好。罗秀才的学识是很高的,去请他来做儿子的先生没错。”王玉婉放下心来了。

    第二天早饭后,马侯平准备了几样礼品,就抽时间带着两个下人出了马府,去找盘龙寨学问最高的罗秀才。

    天,碧蓝碧蓝,空气如滤过一样清新,怡人心脾。太阳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对着世间万物笑眯了眼睛,尽情地泼洒他那暖融融的爱心。盘龙寨的市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市街的两侧,马府的各个作坊里的加工声此起彼伏,给这个不是集日而显得萧条的山乡小寨增添了不少生气。临街人家的门前,三三两两坐着年迈的老人和年轻的媳妇在晒太阳。他们边聊着家常,嗟叹日子的清苦,边忙着手中的活儿,或做着针线,或纺着纱,或在破棉被破棉衣里捉虱子和跳蚤,或哄着怀中哭闹的幼儿吃奶。马侯平带着下人经过盘龙寨的市街上,街坊邻居们都非常敬重他,纷纷跟他打招呼:“马保长好!”马侯平也十分谦和地笑着一一回敬乡亲们道:“乡亲们好!”

    罗秀才住在盘龙寨南头,马侯平和下人走过盘龙寨市街,再往左爬几脚缓坡路,就到了罗秀才的门外。

    罗秀才的房子是一间茅棚屋,屋门紧闭着,屋前坪子上那棵抱粗的老榆树下,一桌一椅静静地对立在那里,悬挂在老榆树枝上的那块书写着“代写书信状纸”楷体字样的白布招牌在风中飘飘摇摇,抖出无限的萧条和清寒。马侯平环视一下四周的景象,心情感到压抑和沉重,同时为罗秀才这个饱读《四书》、《五经》的盘龙寨大才子生出许多莫名的感慨。马侯平抻了抻衣脚,然后毕恭毕敬地对着门里头唤道:“文杰满在家吗?”

    罗秀才的名字叫罗文杰,年长马侯平,马侯平就尊称他“满满”。

    “唔,在哩。外头是何人叫唤老夫?”茅棚屋内随即传出来罗秀才的回应声,声音苍老,嘶哑,略带着些许无奈的咳喘。

    “是晚辈马侯平哩。”马侯平答道。

    “唔。是保长啊,请稍侯。”

    之后,茅棚屋里便是一阵唏唆和咳喘。接着,屋门开了,罗秀才系着衣扣走了出来,显然是刚从床上爬起来,篷头聒面,形容倦怠,略带几分苦不堪言的病态。他见了马侯平一行三人,很是热情地拱手相迎道:“尔等光临寒舍,老夫有失远迎,惭愧,惭愧。坐,坐,待老夫倒茶去。”言罢,罗秀才便咳喘着要回茅棚屋去为马侯平三人倒茶。

    “文杰满免礼,免礼。”马侯平罗秀才行动迟钝,身体似乎欠佳,忙制止罗秀才,扶着他在坪子上的桌前坐下来。

    罗秀才也就不再客气,内疚地说:“老夫近来身多疾病,行动不便,连杯茶水都不能款待各位,真是惭愧,惭愧哪!”

    “罢,罢。文杰满讲到哪里去了,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又不是外人,莫要这么客气哩。”马侯平从旁边拿过一个草蒲团与罗秀才相对坐下来。

    罗秀才咳喘着,一时不能言语,清瘦的身子佝偻如虾,抖如筛糠。马侯平见了这种情景,心里越发感到压抑和沉重,越发为罗秀才的晚景感到莫名的悲哀。

    看官看到这里,也不难知道这罗秀才是一个穷困潦倒,晚景凄凉的落魄秀才。

    这罗秀才,已六旬有余,他饱读诗书,虽然没有金榜题名做过官,只是一个乡秀才,但他却博学多才,满腹经论,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在沅江两岸,远近闻名。这罗秀才因为是一个读书人,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文质彬彬的,加上他才高八斗,锋芒毕露,带着他的文房四宝浪迹沅江四十九滩,七十二码头,帮人写书信,状纸,打官司,做过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受人敬重,人们都尊称他“秀才”,“先生”,慢慢地把他的大名罗文杰叫不顺口了。罗秀才才华横溢,却未登仕途,落的穷困潦倒,晚景凄凉,不熟识他的人,初见其人,瞧他那穷酸模样,对其人其事都不太相信。罗秀才自幼聪明过人,未识书具前,就爱用树枝棍棒在地上写写划划,爹娘都觉得他将来是一个读书的料,长大后可能会出人头地。罗秀才上学后,果然嗜书如渴,勤奋好学,而且学业优秀,很得教书先生和爹娘的喜爱。罗秀才懂事后,也立志将来一定要金榜题名,好光宗耀祖。也不知是不是命运在捉弄罗秀才,他才华超人,妙笔生花,却屡试不中。从此,罗秀才万念俱灰,发誓不再上京赶考求取功名,满肚子学问只能帮乡里乡亲写写书信,状纸,打官司,田不耕,地不种,孤芳自赏,秉性高傲。乡亲们劝罗秀才不要灰心,继续赴京赶考求取功名,罗秀才总是摇头叹息道:“科举腐败,官官相卫,我等赴京赶考,又有何用?”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尘惊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尘惊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尘惊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尘惊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