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皇子复国记第二十一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苦读书 www.kudushu.org)晋军攻城并非大军一压而上,而是不断地车轮战,不断地消耗守军的力气。东武城下,攻守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不多时就已经把战场染成了血腥的地狱。晋军虽然势大,但义军坚守高城,粮草充足。且置之死地而后生,纵然装备训练远远不及,但斗志高昂。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晋军进攻。晋军满腔气力无处发泄。反倒是义军,随着与对手的作战且局部得胜,心理上逐渐建立了优势。面对装备精良的晋军,再也不是畏之如虎。有一小撮人跃跃欲试。已经巴不得主动出击,在战场正面击溃晋军。

    林鹤轩依旧保持着冷静,晋军虽然不断被挫败,数日下来死伤者已有数千,但对手装备精良,局部的小胜并不能证明义军已经具备了和晋军一战之力。相反,晋军首攻不下,随着义军体力不断的被轮番消耗。之后更可能全军压上。用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彻底击垮义军。林鹤轩建议王志卿,对所有将军的请战置之不理。转而巡视守备,加固城墙,鼓舞士气。等待和晋军的全面决战。

    毕竟义军背靠坚城,粮草充足。徐州地处南方,天高皇帝远,朝廷便是想增兵也很困难。完全等得起。而安远侯廖信劳师远征,指望着通过平定叛乱立下大功,心里面把义军完全当做散兵游勇来对待。只想着速战速决。两相比较,时间完全站在义军一方,完全等得起。

    惨烈的初次攻城战结束,双方各怀心思,暂且偃旗息鼓。积蓄力量,鼓舞士气。预备即将到来的大决战。

    五日后,晋军四面围城,剑戟如林。攻城的巢车,木幔,轒轀车,撞车,临冲,云梯,壕桥,甚至笨重的投石机也远远推了过来。各色武器黑压压的一片。如同一片黑色洪流将东武城紧紧环绕。

    王志卿和林鹤轩并一众将军,早早就立在城头之上。众人不是没见过攻城器械。数天前晋军首次攻城的时候,也动用了不少的攻城器械,但这次数量,规模实在惊人。把晋军压箱底的装备全部拿了出来。而且十万大军四面围住,杀气冲霄。东武城被围在中间,众人颇有一叶扁舟置身于江河之感。

    远处的投石车缓缓推了过来,城上的人想的到巨石被投掷而出,砸在城上的威力。

    雄浑的攻城号角吹响,喊声如潮,晋军如潮水般涌来,惨烈的攻城战正式打响。

    守城的义军还未待敌军下令攻城,强弩手便对着敌军的攻城器械攒射。箭矢破空,其声有若骤雨。城上的机弩也缓缓张开,巨大的火箭急速射向攻城车,投石机。不时有晋军从高高的云车上落下。

    惨烈的攻城战不断的吞噬着两军士兵的生命,双方不断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从紧张,亢奋,一直到麻木。

    这场大战从早晨开始,一直打到夜晚,期间几乎没有停歇。双方主帅用尽手段,双方士兵拼尽全力。一直到星月当空,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晋军主帅廖信依旧没有丝毫要撤兵的意愿。周围偶尔有几个谋事苦劝,廖信依旧不置可否。前方攻城的晋军依然在不断地呐喊,进攻,但已经倍感疲惫,士气低落。只是畏惧身后不远处的监阵官,那监阵官头戴刻着鬼怪的面具,手持刀斧,有临阵退缩者就地斧起刀落。纵是军法森严,攻城的士兵也已经不堪重负了。

    廖信面无表情看着一队队军士冲上城头又被打了下来。但内心却远远不能平静。经过这些天不断的交锋,还有离谷前锋全军覆没的失利,他已经知道东武城的义军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战胜琅琊郡郡守石茂也绝非侥幸。这场对东武城的总攻,他将军士分为前,中,后三军。三军不断轮换进攻,既能保持压力,又能保证每次军士们得到一定的休息。原以为可以拖垮守城的义军,但从早晨战斗到晚上,对手应对如潮的攻势丝毫没有迟钝。显然,对面也有高人,识破了自己的计划。

    是战?是退?廖信一时拿不定主意。

    突然,旁边的军士惊呼道:“快看,敌军出城了。”

    廖信闻言赶紧看过去,只见对面城门大开,无数星星点点的火把涌了出来。杀声冲霄。

    显然义军一开始便没有准备龟缩在城内,现在他们要出城反击。

    安远侯廖信心下愕然,紧接着泛起了无边的怒火。一群泥腿子不缩在城内居然敢出城反击?这是何等的狂妄和不知天高地厚!怒火将仅有的一丝犹豫也占据了。当下也不迟疑,廖信喝令全军迎战,正在修整的中军,后军也全部压上来。

    义军大开城门,四面出击。北门率主力杀出的正是阵斩陈奂的黑将军黑铮,兀那恶汉:

    头戴鱼尾乌金盔,身穿鱼鳞乌金甲,一杆长枪过处,马嘶人飞。眼若铜铃,吼声如雷。双臂直有千斤力,生撕虎豹。枪下无一合之敌。直如那巨灵神一般。

    西门领军的乃是义军大将雄昭,两柄铜锤过处,直唬的晋军肝胆俱裂。

    东门南门亦各有大将出击,多持火把柴油,逢人便将滚油泼将过去,一把大火,烧的晋军鬼哭狼嚎。

    晋军义军两阵对圆,各凭手段,直杀得天地变色。战鼓四起,狼烟滚滚,两军将士红了双眼,在东武城下厮杀开来。城上城下的箭矢如同蝗虫一般密集,不停地收割着生命。

    双方本就你攻我守累了一天,虽然前,中,后三军轮换,但也早已是腹中饥饿,几乎虚脱。此时拼着最后一番力气,麻木的搏杀。直战到亥时,犹不罢休。

    安远侯廖信骑着高头大马,在各军中不断来回穿梭,鼓舞士气。他本就是武将出身,作战勇猛。纵是两军对战箭矢如雨,也丝毫不以为惧。往来高呼:“将士们,破城灭敌,在此一战。”甚至冲上前去与义军厮杀。

    战不片刻,两军忽听得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吼,战场上的喧闹与知相比似乎也静了下来。那声音不断变大,变高,变近,足有万人。

    义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冲天的呐喊,欢呼声响彻云霄。王志卿在左右文武的护卫下纵马而出,告诉义军援军到了的事实。

    与之相对的,是晋军的战斗逐渐变缓,变慢,最后溃退!数里外的喊杀声迅速逼近。合着城里面义军兴奋的呐喊,给整个远征的晋军敲响了丧钟。

    廖信面色铁青,他想不明白对手哪里来的援军,更想不到会有谁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给晋军致命一击。这位主帅对周围的喊杀声,箭矢破空声不闻不问,呆呆的立在夜晚的寒风中。紧紧攥着手中的宝剑,骨节都有些发白了。左右拼死护卫着他开始撤退。义军的士兵义军远远的冲了过来,显然是要擒住这位晋军的最高指挥。当然也是最值钱能换来最多赏赐的统帅。

    无论怎样,晋军的溃败如此迅速,即使军法官斩杀了后退的士兵也不能阻止这场溃败。溃散的晋军向着四面漫无目的的逃跑。这一天的战斗已经消耗掉了他们所有的勇气和力量。也有跪地投降的,拼死反击的,不一而足。

    义军高歌猛进,继续追击。不断地驱赶着晋军,无数晋军落下马来被砍死,被背后的利箭射中。但还有更多的晋军成功逃离。事后统计,逃走的晋军约有三四万人,但无论怎么说,王志卿等人凭着自己的勇气,计谋,打败了十万晋军。晋朝自灭齐之后,近二十年都没有如此惨烈损失。

    打扫战场一直到了第二天拂晓,王志卿披着披风,意气风发的走上城头,接受全军的欢呼和众位将军的道贺。

    两位被战场硝烟熏得满面灰黑的将军披着厚甲向王志卿行礼。他们是这次破敌的重要力量。东武城周边下辖的诸县,折泉的守卫力量。这是义军的最大底牌,除了王志卿与林鹤轩二人,没人知道诸县,折泉提前布置了近万的守备力量。甚至廖信也没有想到,他只是派了数千军队前去打扫周边,在两军决战的这一天,诸县折泉轻松击溃了周边的力量,快速赶到战场。两面夹击,对晋军造成了最大的心理压力。

    王志卿快步迎上去,八折两位击败晋军的功臣扶起来。周围的黑铮,雄昭等人均赶上来道贺。王志卿自是一番温言勉慰不提。

    所有的义军全都激动的不能自已,即使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他们仍然感到充满了力量。

    他们有足够的理由骄傲!正面击溃了晋朝的无敌铁军,俘虏了以前他们甚至不敢正眼看了晋朝官兵。眼下,他们在整个徐州都没有了反对的力量。他们已经有了天下的九州中的一州,足足九分之一的力量。更大的荣华富贵在等着他们。每个义军将领士兵,仿佛都看到了他们更加美好的明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皇子复国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皇子复国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皇子复国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子复国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